导航:首页 > 观影体验 > 无问西东在衡阳电影院观看时间

无问西东在衡阳电影院观看时间

发布时间:2024-08-21 05:24:12

❶ 《无问西东》观后感

《无问西东》这部影片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无问西东》观后感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真实……

《无问西东》主要讲述了四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代迎接最艰难的选择:陈鹏在爱情和理想之间徘徊,张果果对四胞胎提供帮助后,怀疑四胞胎的家人赖上了他,还被上司算计离职;沈光耀不顾母亲的劝阻,投身战场,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岭澜在转专业的问题上犯难……

整篇电影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梅老师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说: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们应该不顾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寻求自己的真实。

再来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他的母亲管的很严,当他的母亲发现他要当飞行员时,立即就跟他讲起了家规。她说:“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终受不了自己的祖国被侵犯,最终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时是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枣宜会战中宜昌沦陷,日军以此为基地开展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后来美国来中国支援并组建了飞虎队,沈光耀便加入了飞虎队。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战争,可是我们却坐在空调房里,躺在软沙发上,比起沈光耀他们,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应珍惜现在。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篇二:《无问西东》观后感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一家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有一段故事是说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沈光耀的.学生从香港来到清华大学求学。当时因为战争,学习环境很差,教室都是用稻草做的。尽管他是个富家子弟,但他也希望获取更多知识报效国家。当他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祖国遭到了袭击,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去当兵。在军营里,他不但给贫困地方的孩子送东西吃,而且最后勇敢地走上了战场,打死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不幸英勇牺牲。

看完这部片子以后,我发现那时的学生是这样求知若渴,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好艰辛啊!以前的学习环境很差,教学的仪器又很少,比现在落后了太多太多。我们现在有明亮、干净的教室,有教学用的电视,还有这么多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也没有那么多战争和颠沛流离。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业不轻松,作业要求也很高,但一想到电影里沈光耀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也刻苦学习,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把握现在的机会,努力学习。看到电影里沈光耀在生活物资如此匮乏的情况下,也省下自己的口粮,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我觉得在新时代,更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很喜欢帮助同学,当一个同学生病的时候,我可以主动帮他带作业,帮他补课。以后我还要更关心周围的同学和伙伴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友爱之手,使大家一起进步!

我们现在在一个新时代,没有战争,只有和平。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时间一去不复返,我要好好把握它。当别人在随意玩耍的时候,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我现在年纪还小,等我长大了以后,要像沈光耀一样,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勇敢的冲出来,报效祖国。现在先要打好基础,以后才能为祖国多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记得古文《少年中国说》里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这远大的志向,承担这重大的责任。

篇三:《无问西东》观后感

今天和女儿一起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该片是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专门拍摄的,2012年拍摄完毕,直到2018年初才公演,其间有过一些重拍和修改。虽然片中几个桥段剪辑穿插的太厉害,但还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包括它的画面构图和背景音乐《AmazingGrace》,可以说是一首关于放飞青春、追求梦想和只问真实的散文诗。当然我内心对清华大学和曾经在清华任教和学习过的大师们的敬仰,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爱屋及乌是也。

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出现这样一部影片是难能可贵的,是混浊世界之中的一股清流,这一点我尤其钦佩这部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李芳芳——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片尾在播出影片的演职员表的时候同时在左侧播放曾经在清华包括西南联大任教和学习过的著名人士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包括梅贻崎、冯友兰、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沈从文、钱钟书等,长达七分钟之久,全场观众无一人离席,默默静坐看完全部人物介绍。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文化人从来都不缺乏尊敬和仰慕之情,虽然我们曾经也有过一段段有辱斯文的荒唐历史。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怎么理解电影片名《无问西东》,她说就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我的理解是英雄莫问出处。回家上网查了一下,无问西东一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句话原先出自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文章,他在1914年于日本东京为《国学丛刊》撰写的序文中提出:“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观点,认为探究学问应该打破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的藩篱,才能获得真知。但只从这句歌词,怎么理解无问西东,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1931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清华大学之所以让人思慕和景仰,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她的大师辈出。西南联大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办学,仍然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很好地验证了梅校长的这句话。

我对清华的第一印象是我在中国科大夜大学上学的时候《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是清华大学严蔚敏老师所著的《数据结构》一书,考研前一年去中国科大西校区混在本科生里旁听一学期此课程也是使用的这本教材,这本书算是研究得烂熟于心,写满我的学习笔记,现在我的书架上还保存有我使用过的这本书。虽然我后来从北工大图书馆购得一本处理的美国出版的原版书《Data Structure Using Pascal》,该书不论在内容、排版和印刷质量上都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一书可比的,但我得承认这两本书都对我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书,至今难以忘却。

在北工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北京城西北的清华大学南门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书,我记得当时都是和我的同学一起去,斜穿整个北京城,往返得花去一天时间。后来我加入SAP北京公司,办公楼也是在清华东门外清华紫光的一栋小楼内,在那里工作了近两年,经常从清华的校们前走过,但好像很少进入清华校园,只有一次陪一位来自香港的好友游览清华和北大校园的时候,踏进过清华的校园,但除了清华大礼堂和礼堂前面那块日晷草坪,除了感觉校园很大之外,并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

后来我一位中专时期同年级平行班同学的女儿以上海市理科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她送她女儿来北京上学,打电话联系我,我去学校里找她们母女俩,请他们在清华南门外的文津国际酒店吃了一顿饭,然后陪她到宜家给孩子买书桌和椅子。后来一次回合肥参加我们班一位因病早逝同学的葬礼,听其他同学说我的这位女同学已经因病在上海去世,让人倍感意外和惋惜。也不知道她女儿清华毕业后飞往哪里?也许已经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深造和工作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能感叹人生无常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女儿和我说她想上西南联大,我说你上不了了,那个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传承西南联大衣钵的清华、北大和南开依然存在,可以选择。然后我悄悄和女儿说,看完这部电影我内心感觉此生一个很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进入清华园学习,不过人生没有回头之路,只待你们后生了。人生之路,一是自己可能不能完全自主选择,二是有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能如愿以偿也属正常,如今这个年龄只能释然于心了。但清华的人文精神、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文章学问我们可以学习和追随,英雄豪杰莫问出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花开只有一季,再艳丽也有期限,过季则凋零,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孩子们是我们的第二季,未来是他们的!

❷ 《无问西东》遭恶意差评,如何客观评价这部电影

【摘要】看完期待已久的《无问西东》,我有太多的话想给自己说,也想给这个美好的世界说。首先,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电影,它从独特的视角深刻探讨了大爱和小爱;其次,这是一部与自己对话的电影,观照了每个人内在的真心和勇气;最后,请容我客观公正的说一句,这是一部超《芳华》的非常值得看的电影。片中大量台词都非常的简约而有内涵,对白本身就很美,且没有被说教感,李芳芳导演真的是下了大工夫。影片的视听效果都特别到位,绝不会让你看的“难以下咽”。几位演员不用多说,都是一级好演员,都有着非常棒的表演,黄晓明和章子怡的爱情真的扎心了,我想这才是最奢侈的爱情。其中影片还有一些细节喜感,双胞胎之类的轻幽默,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具有观赏性的文艺片!

【结语】这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无论我怎么解析都不能给你看到电影的真实感受,影院中不少人哭泣,他们不是为别的大情怀而哭,而是为自己,为珍贵的自己哭泣!最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都能像影片中黄晓明做的那样:“爱你所爱,信你所信”。希望你看完这部电影后能轻声问问自己:你还敢不敢追求真心?你还有没有做自己的勇气?

❸ 因无问西东而死,因无问西东而生

《无问西东》的英译为:Forever Young,2012年杀青,为了清华百年校庆献礼,由李安的师妹李芳芳执导的剧情片。

总体而言,李芳芳讲故事的手段还是非常纯熟的,四个时间点的故事有条不紊,把握轻重之后分配的时间也使叙事详略得当,而在叙述多个不同场景的故事,尤其是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其实最考验的就是转场的时间以及手法,每个片段的故事应该让它讲多久再切,在哪里切,切到哪,顺序应该是怎样... 这都是非常考验导演能不能够讲好一个故事的地方,而李芳芳不愧为李安的师妹,在叙事镜头上的安排深得我心,不能理解的一个点是许多网友竟然吐槽它的叙事混乱,不能好好地讲一个故事?

这真是冤枉了李芳芳了,无问西东的故事线自始至终都特别清晰,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影片一开始讲的是21世纪的张果果,五分钟左右,切到1962年李想、陈鹏、王敏佳三人的清华校园,五分钟左右、切到了1937年西南联大叙述沈光耀的线,五分钟左右,再调到1923年叙述吴岭澜的故事,同样也是五分钟左右,显然这是一个倒攀时间线的叙述,之后的叙述恰恰相反,是正向时间线的叙述,影片一开始先溯源,引出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片段,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发展,到最后四个时空连成一线,这样的叙事竟被诟病?实在令人费解,李有这样的野心,本身操作的难度就和普通叙事电影不是一个量级的,何况我认为她完成的非常之出色(稍后论述),甚至与昆汀获1995年奥斯卡的《低俗小说》都是一个级别、各有千秋,竟然会被诟病叙事混乱复杂,有甚者还称其“又臭又长”,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如果四个时空的叙事您都理不过来,觉得它混乱,那我真替您感到遗憾,永远也无法领会到昆汀《低俗小说》里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同时叙事,最后靠剪辑拼接成一个完整故事的这种快感了。

接下来我来说说,这四个时空的叙事为什么牛逼,首先,这四个不同时空起初揭开之时是相互独立的,但是这其中已经有三条线贯穿了。

①时间线:1923年的吴岭澜收到梅贻琦和泰戈尔的影响,由理转文,并于其后跟随前往西南联大,在一次飞机轰炸中,拿着一笼格子,遇见了沈光耀。而1937年出场的沈光耀于其后当上空军,常常为一个西南小镇空投物资,而这些物资养活了一岁时被捡来的陈鹏,1962年,陈鹏长大了,就读清华大学,还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王美佳和李想,经过一系列变故,理想之后去支援了边疆,在一次灾难之中,舍弃自己的生命救了一对夫妇,这对夫妇的孩子就是21世纪的张果果。

②空间线:1923年吴岭澜在清华,1937年虽在西南联大,但西南联大也包含了当时的清华,1962年,王李陈三人也在清华,21实际的张果果的故事虽然不主要在清华发生,但是他居于北京,片中还拍摄了他在清华园跑步的片段。

③主旨线:整部电影的主旨非常清晰,正如其名,因为Forever young,所以何必问西东。1923年吴岭澜思考人生的意义,最终遵从了自己内心对于文艺的渴望,在西南联大为学生念了泰戈尔的事,感染了沈光耀,而沈光耀遵从了自己内心想为国家效力的渴望,参加空军,为小镇空投物资,养活了陈鹏,陈鹏遵从了自己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回来找到并救活了王美佳,还教育了一番李想,而李想谨记着陈鹏跟他说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救活了那对夫妇,才有了张果果,最终,张果果随父母到墓前聆听了李想当年的故事,遵从了自己内心的良知渴望,拒绝了Robert的肮脏交易,并负担起抚养四胞胎的费用。

这就是这四个时空,五个主要人物之间的联系,有这么三条线,非常的清晰而且易懂,叙事混乱?我并未见其然!

况且李的转场镜头用的那叫一个巧妙,镜头的剪辑拼接让我觉得隐约有着中岛哲也般的疯狂,再选取非常贴切的背景音乐诸如 G弦上的咏叹调 和 Amazing Grace,这部电影绝对是一个艺术品,是入得了外国人法眼的电影,可悲的是中国观众欣赏不来着大有人在,中国电影叙事艺术化的路有多难走,可见一斑。

选取几个点来说说:

吴岭澜故事结束时的转场,是由他在黑板上教授泰戈尔的诗开始,用的是他在1937年跟学生们讲课的声音,但是此时的画面是1923年他在一个冬雪之晨起来听到外面的小提琴声而做出了他自己“无问西东”的决定,直到最后才把画面镜头切到黑板,停留在泰戈尔三个字上,而此时主人公的话音刚好落在“泰戈尔”三个字上,此时观众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老师就是当年的吴岭澜,所以这吴岭澜之后到底怎么选择自然也就清晰了,用了一个镜头把整个叙事无缝衔接,并且不失故事的完整性,这种高明的叙事转场手法,竟然落得个“吴岭澜的故事为什么草草了结了”的质问,就算没看过什么文学著作,难道不应该知道叙事的高明之处,正在于这种精炼吗?说一个人物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什么事,然后在一个关键节点中断对他的叙事,然后十年之后他再出现,我只需要对他的形象和身份进行一个刻画,读者自然可以脑补出十年前的那个节点之后他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手法是成熟的文学作品才会有的,寡知勿喷。

再选一个沈光耀的转场,是进行到沈光耀和一群中国飞行员空投物资之后,几架飞机排着队形在天上飞,而后画面突然变成了一群大雁,也排成了机队的形状,然后镜头往下拉,拉到铁轨,开始了1962年的叙事,转场镜头非常灵活而自然。

最厉害的镜头在于批斗大会,一墙之隔,一边是李想支援边疆的获奖报告发言,一边是对王美佳的批斗会,这两边的镜头切换十分之迅速,几乎是五秒一换,而且有心的人会注意到,当画面镜头给到李想的时候,声音却还停留在王美佳被批斗的嘈杂声中,而画面镜头转到王美佳的时候,却出现了李想报告会这边的掌声,尤其在王美佳被揪起鞭子准备被剪掉的同时,是李想发言到:“与一切恶势力、旧势力划清界限。”,“划清界限”四字一落,王美佳的鞭子应声而掉。一墙之隔下声音与画面的错位,却使得整场戏的张力特别之大,也是本片中最棒的一段镜头。

而之后淑芬跳井的那段镜头也非常之精致,从四合院的左边进门,走到右边的井,她边走边往中间看,她与丈夫年轻的美好岁月浮现,回光返照结束后,她僵尸跳一般地坠入井中。

以及西南联大暴雨时,先生写下“静坐听雨”后,镜头教室中、屋顶上、不断切换,雨声愈发大,直到沈光耀推开窗,镜头开始在教师中、屋檐上、屋檐下避雨的孩子、河边钓鱼的老翁、以及冒雨跑步的体育生之间不断地急促切换,一场暴雨,都如此可圈可点。

聊完叙事镜头,来聊一聊故事本身: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操作的庞大故事,线多且故事冗杂,但是每一个人的故事想说的道理其实不难懂,我之前在时间线和主旨线中已经说了个大概,他们几个人物都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遵从内心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无问西东。

我认为这是一个四个人因“无问西东”而牺牲,而后在二十一世纪借由另一个“无问西东”而重生的故事。

本片当中,因为无问西东而死去的人有四个:

①:沈光耀因为无问西东,放弃学业而去当飞行员,死于战争。

②:李想因无问西东,去支援边疆,死于边疆的恶劣天气。

③:王美佳无问西东,去大漠戈壁找寻陈鹏,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应该是死在大漠了。

④:陈鹏无问西东,去大西北造原子弹,受了很强的核辐射,八成也是英年早逝了。

而他们的牺牲,一代一代影响下去,到了张果果这里,他最终选择无问西东,最从内心最初的良知,使这四胞胎得以出生与生存。

牺牲了四个人,生的是四胞胎,而为什么不是三胞胎五胞胎,想必观众心里应该也有个判断了。

四胞胎的出生正是他们那四个人的“无问西东”精神在当代的重生,结尾的时候,看似只有张果果和四胞胎站在房间里,念着很长的一段旁白,实际上,是沈光耀、李想、王美佳、陈鹏和张果果五个人都在场。整部电影的故事构思是非常严密的,我不认为有存在逻辑漏洞,从张果果的现代时空发端,在不断的溯源中完整了整个故事,但其实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果果身上几乎什么也没发生,他不知道飞行员沈光耀也不知道核物理学家陈鹏,但最终回归到张果果的现代时空,他却很默契地和那四个人做出相同的选择——“无问西东”,影片最终的主旨得以传达——Forever Young 。不仅是最后张震读的旁白,更是在老早,梅贻琦校长就和吴岭澜说的:“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有人说,芳华和它比不了,它讲的是几代人的芳华啊。我赞同前一半,不赞同后一半。在我心目中,《无问西东》可以打到8分多一些,其中0.5是给的情怀分。单从故事构造和叙事手法来讲,《无问西东》就胜出《芳华》很多,首先他们就不是一个操作难度的,人家冯导好不容易才讲好了一个故事,今天李芳芳却讲好了四个不同时空的故事。但我从不认为《无问西东》是讲几代人的芳华,如果这个是他的主旨,那就真叫故事没讲好了,她想讲的就是一个无问西东的理,所以所有的故事围绕着这个核心而有了详略,这也就是为什么吴岭澜那么早就领盒饭,而其他人的线却仍在进行,看看导演想突出讲什么就很容易明白了,后面的四胞胎和你吴岭澜没啥关系。

下面说一下《无问西东》的缺点所在:

其中最大的一个遗憾点在于,主旨的立意低了,你给我讲了一个从1923都快发展到2023年的故事了,拍了一个百年史诗的构架,最终却告诉我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抉择,无问西东。这就好像我搭上了你给我备好的头等舱,看着周围舒适的坏境,享受着周到的服务,最后期待良久的飞机餐你却只给我发了一碗拌面还不带清汤。我看到结尾非常的诧异且不解,前面的故事构架完全可以把整个故事的中心升华,但是这个主旨却把它往下拉了,如果你讲这么大一个史诗鸿篇,几代人的风风雨雨,只是为了给我灌一口鸡汤然后对我说教一句的话,那最后的那个彩蛋真的很没有意义,我不希望影片的最后是“谨以此片献给最珍贵的你们”,而是“谨以此片献给那些无问西东的英雄们”,或者是“谨以此片献给百年清华学子”,这样我心里会好受很多。

而最大的败笔在于多余了一些东西:

虽然电影是给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但陈鹏拉着王美佳跑那段还不够吗?我都快把清华园看完了,张果果还要来清华园跑步,还给景特写,然后奶茶妹妹的客串,打羽毛球的时候谌龙的客串,还说了一句蹩脚到爆炸的台词:“以后我四个女儿长大了,让他们四个来打你一个,肯定打得过你。”,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个最要命的点在于,把张果果这条线复杂化了,什么亿天奶粉,CELL公司,还弄出一个小秘让我产生要发展爱情线的错觉,然后又什么David Robert ,太复杂了,而且叙事太简略了,我都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弄明白张果果这条线是怎么回事儿,但其实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跟主旨都是无关的,张果果这条线是个非常大的败笔,感觉像是为了表达那个无问西东的低端主旨而硬凑出来的一条线,既然做不到像《假如爱有天意》那样,现在式和过去式的叙事都很丰满且均衡而清晰,就尽量简化这个人物,让其在剧情和结构上起推动作用就好了。

如果能够完善张果果的故事,那么之前那三个时间点的叙事简直就是浑然天成,再到张果果这简单地归宗一下,引出这四胞胎,完成这“因无问西东而死,因无问西东而生” 最巧妙的呼应,那我得说,这是鸡年中国院线最好的一部电影。

❹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二刷以后才来写点东西,第一次影院里二刷影片,只是因为第一次看过之后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以至于久久不能平复。这部电影也是我唯一一次在电影院落泪的影片,五行清泪滑落,自然而然,迷朦了脸颊。

        影片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作品,其本身就附属着特殊的意义。四代人的青春思索是巍巍百年的厚重,也是在电影手法上四重故事的重叠给人错乱的感觉,时间的脉络其实也在层次感中相得益彰。故事的发展本不相关,但精神传承的线索却又是水到渠成般自然。有的人说看不懂,电影的手法相关,关于表现技巧方面,并非专业研究,所以不做赘述。也许是面对一件事物,看懂的人会感觉层次很深,看的似是而非的人也在热闹之余的朦胧感中有些许品啧。作品的属性就在于此,深浅皆有得,各生欢喜。

        并没有很好的手法可以引入电影正题,在时间和情感的双重维度下,只有在时间脉络中铺展开来似乎相对简单。吴岭澜作为故事中轻微环节,但他所遇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都曾经遇到过得。电影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我从花费时间思索人生的愧疚感中挣脱出来,原来精彩如泰戈尔他们也是认为花时间思索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也许文理的选择只是漫漫人生的一朵浪花,其实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关键是看你想要得到些什么,并且在做出选择后如何去走好接下去的路。其实当时在高中文理分科时特别纠结过,个人在文科学科方面成绩很好,而理科的物理整个高中及格次数未过五次,而我偏偏选择了理科,当时的自己并不知道想去做什么,其实说起来这似乎是现代的一种大众化的惯性选择,今天不想谈及教育问题。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文理学科目前的发展分析,确实,理科重实用,在发展中的确是一种动力,所以社会相对而言是重理轻文的。而民国多大师,又多文科大师,也许在发展年代理科学者是生产力,但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正如泰戈尔的发问:什么是你们民族可以拿出来的东西?是文化,是几千年不曾断续的文化传承,在民国的战乱时期,为何钱穆会倾力而作《国史大纲》,其目的就在于唤醒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一个民族,只要它的文化不曾被遗忘毁灭,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被毁灭。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是一种鞭挞,是文人学者对于时代,对于民族永远的烙印。今年24岁,大学毕业,依旧茫然着不知前途几何,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站在他身边的那群人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一批人,淡定从容平和自信,彼时,梁思成23岁,林徽因20岁,别人的青春,真实却难以企及,耀眼炫目。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能够追随心底的声音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也许我目前在迷茫,但我相信听从内心的声音,努力向前,一切总会好的。

        沈光耀是一颗星,一颗光芒万丈而又平朴至极的星星。他的“富裕”不在于家境的富庶,而在于家教的富贵。其实电影落泪也就在他的故事里,米雪饰演的母亲是大家闺秀,在西南联大的那一段话引为经典——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其实在电影尾声中才知道沈家是将门之族,而沈母开始也以为儿子是为了功名利禄选择去入伍,最后在遗物画册前才明白儿子真正的心。她是博爱的,她支持儿子的选择,送行儿子的同学,一碗冰糖莲子水,浓浓的爱意背后是家悲国难。正是高贵的家教,才会有家信中“今饿殍遍地,哀鸿遍野,儿,怎敢言累”的胸怀。“这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句话虽隔几十年的时光,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西南联大,是一部传奇,是一曲绝响。从高中时开始研究西南联大,从此倾心于这荒芜岁月中的中华文脉。什么是纯粹,什么是真性?什么是无畏,什么是求知?什么是为学,什么文人风骨?是西南联大八年艰辛的鏖守,是穷困厄苦中学者的不断探索,是“朝闻道夕死足矣”对于学问的尊崇。这里有太多的故事,这里学者云集,这里学术碰撞,这里自由,纯粹。电影里几个镜头很引人深思,一是校舍建造时,这事的的确确在西南联大校史上,曾经引的梁思成大发雷霆;其二是“静坐听雨”,虽是物理学教授,却有诗意的情怀,这事在西南联大校史上亦是一笔,除此之外还有月下说辞;第三是跑警报,最出名莫过于汪曾祺《跑警报》那篇文章,最逸闻莫过于跑警报时陈寅恪、刘文典、沈从文的故事。虽入深山,在沟壑林间,依旧是知识的传播。朝闻道,夕死足矣,正于此,才能够达到对于学问的纯粹,对于内心的真实。关于西南联大要说的太多,我会再找时间有专门的叙述。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绣,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不是华北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课桌了”,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代知识份子的风骨与胸襟,是精神的传承。

        陈鹏与王敏佳,我想到一句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这是命途多舛的一对,这是在特定历史环境时代背景中的一出悲剧,一场关于知识份子的浩劫,清华精神的传承在这历史磨难中步履维艰,却依旧向前。陈和王都是善良的人,但善良的人不一定会面对善良,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的“江歌案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个清华毕业投身于国家核武研究,青春和健康,一个善良的想帮助自己的老师,本是简单的一件事,却因为环境原因开始了悲惨命运。看到王敏佳在梳洗后把纱巾缠上的背影,不知为何突生别样情怀,却难以捉摸这种情怀。说些题外话,章子怡的演技确实很精湛,作为国际影星,其表演形象塑造确实入木三分;关于黄教主,演技一直被诟病,这部五年前拍摄的剧,在与章子怡对戏时却未显尴尬,这段时间的《琅琊榜2》中教主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其实,我们似乎都局限于一种刻板印象而失去了客观的评判,客观的评判,纯粹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也许王和陈此生不会再相见,在彼此的心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一段特别注意的是:清华大学校长对于陈鹏的一句话,出现三遍:你们不要对陈鹏这个学生有什么意见,人家能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也没什么错。在那个时代,作为清华校长可以说出这样的话,真是难得。在影片结束又响起这段话,关键在于——真实。

        张果果,就是比我们优秀的我们。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尔虞我诈,他也是一直囿于职场的勾心斗角中。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以后,依旧热爱生活。他的一句“你猜”又是何等无奈,也许能够解释给一个人听,十个人听,那一百个人呢?我们渐渐都会隐藏起来自己的想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圆润度 。长大和成熟是需要代价的,在我们初入职场时,学校与职场的错合感触颇深。虽然“愿你走出后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些矫情,但确实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我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保持着和大学的脐带关系。影片中果果也是在清华园跑步,一如几十年前陈鹏与王敏佳的奔跑,水木清华的牌匾前,一如近百年前吴岭澜的彷徨烦闷。最终是好的,因为“我与他们不一样”,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真的,珍惜你自己,如影片所说,记得自己的珍贵。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在这一生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坚信自己的珍贵。在真与善之间,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百年历史弹指过,春风化雨乐未央。致知穷理,学古探微。突然想到陕西师范大学某位教授在校庆上所说的:为人,知行合一,为学,抱道不屈。

❺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

电影《无问西东》用138分钟讲述了四个有关青年选择的 故事 ,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讲述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它将是由你自己选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无问西东》电影 观后感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1

《无问西东》里面还讲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上课的一些 历史故事 。

说实话,汪老师并不是资深的电影控,我能走进电影院去观看这部文艺电影,是缘自对这所中国百年名校的敬仰而去的,实事证明,这部电影没有让我失望,立意之高,底蕴之深厚,是最大的看点。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句超级棒的 名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文人的风骨,国难当前,大学 教育 的担当,故事主要运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构起清华大学精神的传承。影片中折射出来的大学精神,教育之根本,是汪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地方。

一个国家,强不强大,重在教育的发展。作为清华名校走出来的的学子,更是要胸怀天下, 毕业 于清华大学的高晓松曾说:“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人才,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无问西东》采用四重叙事手法,构思别致。四段故事,人物主角都是清华毕业,纵横交错、情节上跨越时空,每个人物都足以给我烙下深刻的印迹。

无论是一部电影作品、还是一部文学作品,只要你用心去体会,都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理解,将这些体会提炼出来,就会有更多收获。《无问西东》给汪老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实,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要听从内心的想法。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一位富家公子沈光耀(王力宏演),他考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他的家人希望他在这所名校好好读书,不要想着报国不报国,要按照家人的意愿,顺利读完大学,然后结婚生子,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平静的过完一生……可是,在面对自己上课的大学被日本飞机狂轰滥炸时,他在孝道与报国从军之间纠结,当他看到流离失所的民众和死去的同胞,这位名校高材生听从内心,毅然从军。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想必,做为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都会理解沈光耀的做法。

另一个人物吴岭澜,英文成绩第一,而物理成绩却落在了“无列”,他一时迷茫不绝,还是想跟风学自己并不突出的理科,因为他认为学理科有出路。当时,他清华大学老师让他转文科专业,且这位老师的一席话,说出了做人做事,以及学习的根本意义,他让吴岭澜要“真实”,不要被现实给左右了,要听从内心。这位民国大学老师提到,真实是什么?真实就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电影中这段大学老师对学生的谈话,告诉学生,做人不必客意去迎合,不随波逐流,要听从内心。汪老师特别欣赏这一番话,有时我们就是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整天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从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坚守自己的人生方面,从容笃定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无问西东,不正是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所欠缺的吗?

汪老师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了「魏晋风骨」,竹林七贤他们至真的性情,不就是活脱脱的“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吗?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大文学家。当时,司马昭大权独揽,权倾朝野,他曾想拉拢嵇康,但是,嵇康在当时的政治争斗之中是倾向曹家皇室一边的。对于司马昭他采取不合作,不给面子的态度。因此司马昭特别忌恨他。

嵇康和山涛本来是好朋友,但因山涛结交了司马权贵,嵇康一怒之下,写出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他这种「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做法,为世人所敬仰。后来司马昭还是容不下他,要除掉嵇康。临刑前,嵇康神色自若,弹奏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嵇康身上的真实,就是魏晋风骨最典型的代表。《无问西东》这部电影也让汪老师隐隐约约找到了这种文人风骨,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觉醒。

当汪老师走进历史之中,稍有风骨的文人身上,似乎都有着「真实,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一面。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还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边的树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功名。这些人在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保持气节,听从内心,不必客意去迎合别人,不随波逐流......这些或许也正是百年名校清华的精神,具有这样人格的人不得不让人敬仰!

走出影院之后,汪老师在想,眼下我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正是给人以从心里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的情怀。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2

无问西东,这是一个青春的故事。

整部影片有四条时间线。第一条时间线是1920年的北平时代,心高气傲的吴岭澜和温文尔雅的梅校长思考什么是真实。若不善于实科,便可不钻于实科。吴岭澜看到泰戈尔身边站着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逐渐坦然接受了现实。“人把自身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却丧失了真实,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种自省而醒的故事,从来都是一个人波澜壮阔的史诗,我觉得从来不比那些飞机大炮渺小。

第二条时间线是西南联大时代。吴岭澜是沈光耀的教授,这是吴岭澜真实精神的延续,也是沈光耀一心报国的青春的绽放。西南联大是中国高校教育史的巅峰,这里云集了各个领域的院士,是那个时间段的中国的荣耀。虽破瓦寒窑、一介布衣,但端坐的老师,黑板上的静坐听雨,就是一片锦绣山河。虽战机呼啸、警报拉响,但老师们仍可以慢条斯理地聊泰戈尔,聊恐龙化石。浪漫的教育赋予他们自由和思想上的安宁。里面两个自贡的娃儿确实是个亮点,影片最后给沈妈磕头令人泪目。

第三条时间线是1960年代的特殊时期,而沈光耀是陈鹏的晃晃叔叔。这条时间线是整部电影最具矛盾冲突的一条,敏佳本来只是面对着爱情二选一的烦恼,却因为一封信和一个谎言跌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言论没有现在自由,思想却比现在纯洁。也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第四条时间线是2010年代的当代,上个时代背叛敏佳的李想是果果父母的救命恩人。在这个利益与良知互相矛盾多重碰撞的年代,果果依然展示他沉默在阴影里如刀削一般的英俊侧颜。

我注意到了他们的最后一眼,敏佳看到了她的朋友站在群众前面要与恶势力保持距离,赢得了众人的掌声,她笑了。许伯常老师的夫人看到她与许伯常老师琴瑟相谐的情景,她笑了。沈光耀在击落一架敌机的时候看到了降落伞,说了一句,妈,对不起。李想看到了他在边疆支援的情景……

影片在最后七分钟里回顾了电影中出现过的一些人物,重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

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王国维、冯友兰、钱穆、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袁复礼、邓稼先…

中华千载春秋、百年兴衰。是无数人于世间一掷孤勇,才造就了眼前繁花似锦。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而他们不朽的风骨,当被世人永记。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3

听朋友说《无问西东》是讲民国的文艺片,看别的影评说电影讲到了西南联大的大师,觉得应该是感兴趣的题材,所以下午去看了。

总的来说,说是一部文艺片定位不错,整个故事拍得场景看上去很美,人物很热血,那么多句“真心”真是大写的尴尬。

在民国、抗战那么困难的时候,电影场景物资竟然如此充足,都显违和。

民国大环境总体应该表现的是沉重的历史背景与大师背后不屈从命运的心和爱国的情怀。但是电影拍得轻飘飘的,不算多雷,也不算多好,好歹迎合了小清新的心吧。这个题材,本可以拍得更好的。钱穆当年写《国史大纲》是以为中国要亡国,编史以作为日后复国的基础。这样伟大的情怀,电影没有表现出来,可能是因为导演功力不够,表现不出来吧。

影片各个主角,都在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命运中做出选择,表现了追求,表现了无悔的心。除了尴尬之外,也算不错。

叙事方面,各个故事线穿插得很凌乱,四个时代,每个故事线都有关联,但联系不是很明显,而且时间上也很乱,总觉得在讲述方式上表现得过了,抓人眼球的效果虽然体现了,但故事线太多、显得凌乱。《西伯利亚理发师》七条线齐头并进,都讲得那么清楚,是导演功底不够之过呀。

有两个小细节表现得很好:1.章子怡演的女主角在明白过来被心爱的人抛弃的时候笑了,从死亡线挣扎醒过来看到黄晓明扮演的男主角反而痛哭,永不在逆境、敌人、众人前示弱,是坚强的表现。

2.西南联大的时候,教室盖得不结实,屋顶又漏雨,风声雨声与飞机的轰炸声盖住了老师讲学的声音,老师终于在黑板上写“静坐听雨”字,然后静坐,听雨;学生也明白过来老师的意思,也静坐,听雨。现在少见的是这样的师者,以及能够明白师者“静坐听雨”之心的学生。有这样精神的老师和学生,环境的恶劣,物资的匮乏,又算得了什么呢?中国到底不亡。

总的来说,不踩到雷的电影算少见的了,推荐。

无论怎样,都是无悔的一生呀。

影片末尾挂出了众大师的一生,站在屏幕面前眼泪止不住地流,那是一个多么璨烂的时代,多么伟大而令人敬仰的一生呀!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

★ 无问西东观后感5篇影评范文

★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1000字

★ 无问西东观后感5篇300字影评范文

★ 无问西东观后感500字范文

★ 无问西东观后感5篇400字影评范文

★ 电影无问西东观后感

★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只问真实,无问西东

★ 无问西东观后感500字初中生范文

★ 无问西东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阅读全文

与无问西东在衡阳电影院观看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电影节往届获奖作品 浏览:173
好莱坞电影节GFA2015 浏览:236
台湾动作喜剧电影 浏览:752
电影大全丝袜 浏览:321
很老的一部孙悟空电影 浏览:406
爱情电影异类 浏览:321
宠物小精灵电影免费中文字幕 浏览:723
妈妈别走电影观后感100字 浏览:802
无所不能印度电影音乐 浏览:249
现代爱情故事粤语电影 浏览:259
剑客的电影大全集 浏览:524
热搜电影搞笑图片 浏览:322
重创电影图片 浏览:315
2005新春电影大联欢 浏览:224
唐探三电影英文歌 浏览:407
法国电影黑白电影洞 浏览:118
佛教因果电影解怨图片 浏览:316
2020反击电影演员 浏览:347
青少年观看鸡毛信电影观后感500字 浏览:210
电影动物世界bgm纯音乐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