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鞍山站前的“新华影城”(新华书店附近)电影票大概多少钱
您好~
大地数字影院-鞍山新华银河影城票价:20元
鞍山中影新华电影院票价:50~60元
感谢您对大麦网的支持!
Ⅱ 大团结的购买力有多强
80年代一张大团结(十元面额的钞票)购买力有多强呢?
举几个简单例子吧。记得81年的时候,大学里头的教科书很便宜,古汉语课本就5、6毛钱一本。我喜欢看书,记得在新华书店买过一本《说文解字》,好像就7毛左右,一本《何典》好像1毛几分钱。
那时候吃的东西也很便宜。一斤肉,是7毛4分。一个白糖甜烧饼,5分钱。一个馒头,拿一两米去换,补一分钱。84年大学毕业得了二等奖学金,奖金80元。特开心,于是请了几个同学在当时市内最豪华的饭店吃了一桌酒席,共8元,大家酒醉饭饱后,觉得特别开心、尽兴。毕业回家,里程200里,车票1.5元。余70元,全部上交父母了。
毕业后,分配在离家150里地的高安中学工作。当时教师食堂伙食很好,也很便宜,一份红烧肉5毛,一份炒肉才1毛5分钱,一份蔬菜2分、5分不等。节省点,一张大团结吃它二十天,不成问题。
那时文化生活不太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影、电视。而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一周要看两三次,那时电影票也便宜,才一毛钱。这样算来,一张大团结可看一百场电影了。
记得,到了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钱开始不经用了。常听人说,上一趟街,十块钱就没了。于是大家常常叹息:现在这钱,太不经用了!
不过,到了今天,这钱就更不经用了。
几乎可以办一桌酒席了。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我先不说80年代大团结购买力有多强,先说说70年代初,我拿着大团结买东西的经历吧?
70年代初,我大概十二三岁,那是我从外省城里第一次回浙江乡下,当时乡下方言我只能听懂,但不会说,我拿着一张大团结到街上供销社买糖,营业员是个上年纪的叔叔,警惕性非常高,就审问我,钱是哪来的?我用普通话回答他:“是爷爷给的”,但他听不懂,还是反复审问我,我就烦了,我说“我不买了,你把钱还给我”,大慨我的动作他看懂了,他说:“钱我暂扣着,你让家长来取。”我一听怒了,一脚把玻璃柜台给踢碎了。
营业员怕我跑了,一把将我抓住,还叫其他营业员到公社去报告,“哗啦啦”玻璃的碎声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大家明白怎么回事后,就有人对营业员说:“你知道这孩子是谁吗?这是赓彰的孙子。”营业员一听是赓彰的孙子,抓住我的手马上放了,并叫其他人不要去报告了。赓彰是我爷爷的名字,并不是爷爷有多大的势力,而是在“地、富、反、坏、右”统统打倒的年代,我爷爷成了乡里的首富,他在北京同仁堂退休,每月一百二十元的退休工资,常在乡里做些好事,困难的人也帮助一下。
在当时乡里可以说,爷爷的大名无人知、无人不晓,作为孙子有一张大团结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后来爷爷闻讯赶来,赔了玻璃也就没事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时的一张大团结在人们的心中份量是很重的,按购买力来说抵得上现在的二千,按得到的难易程度来说,比现在的一万更难得到,现在有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有几万元钱是很正常的事,有的春节压岁钱就能拿到上万元,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一张大团结可是农户半年的生活费啊。
谢谢阅读
我觉得这个大团结版10元钱是最具魅力,印象最深的人民币。就是这一张人民币在1973年那个春节前夕,到了腊月二十四五了,一家八口人的过年没有一分钱,后经大姐夫与生产队长沟通,在生产队帐上借了这张团结,父亲才拿着钱上村供销社办置年货。首先是装了IO斤酱油,一毛七一斤,十斤一元七,然后装了三斤豆油。父亲买了三斤散装白酒,还买了两张年画,富裕一点的年份,父亲最爱选年画,大概每年都要买六七张,只有那年生产队勾钱少,一算帐,父亲与大哥二哥三个大劳力,还欠生产队一百多元,这就是弄得眼看过年了都一分钱没有的原因。最后用这拾元钱买了一挂两角七一卦的小鞭和五个一角的一个的双响子。
那年,我才虚八岁,实际六周岁吧,已感觉到临近春节将至,酱油钱都没有的生活窘境。以及父母时不时吵架的原因,感觉没有这十元钱,家里的这个年真的没法过了。而有了这十元钱后,好像再如何贫乏,才有了过年的需求和气氛。
七八年我在长寿工作。开头几个月工资仅十八块钱,加上跟车走的误餐补贴,每月有二十多块钱。像春节加班,几天时间,也才一张多大团结。那时东西真便宜,包括进馆子,十元钱在长寿可吃两次西餐。
七八年秋,我从樵坪山顶替母亲回城,在公司劳工科抓阄分配(因那时人们不愿到远郊工作)。结果抓到了重庆人交长途站。长途站主营长寿县客运,那时县公司仅两台客车其余都是货车,而我们有二十七台营运车辆。我进单位当学工,月工资十八块,半年后才把售票员当熟练工,也算上我知青工龄定了一级。工资从十八块,变成二十四,加上行车津贴有三十一二块。
第一个月工资加行车津贴我给母亲买了件羊皮背心。那天关工资很高兴,想到县城街上犒劳自己,刚刚到电影院就被一个手搭羊皮衫的人拦下他说。小伙子,买件羊皮衫嘛,三十多块一件!他拿的羊毛衫,很大的膻味,就让我想给母亲买件背心我问。你这个背心,啷个卖哟?哦,二十八。你安心要,我可便宜点哟。二十,我只有二十块,不然这月吃饭还找家里拿钱。
最后他二十块卖我了。剩的七块钱就成那月的饭钱。我们食堂不要粮票,用菜票一样打饭,一毛钱可打三两米饭一份素菜:荤菜至少两角五。冬天长寿街边卖的汤锅才便宜,一毛钱一碗的热气腾腾的牛杂碎,可以说香味扑鼻。赶场天去乡镇买鸡蛋,四五分钱一个,黄鳝泥鳅鲫鱼也便宜、一般四五角一斤。不愿吃伙食团,下馆子也便宜,一个人五毛票子就够了、可吃份回锅肉豆花米饭。
有位川染的朋友请客,请我去吃西餐,我玩了盘格:用刀叉吃东西。那天他点了煎牛排荷包蛋罗宋汤,我看他付账,他一张大团结还找回张绿两元和零钱。七八十年代的十元钱,吃伙食团可过一个月,吃馆子个人也能渡半月;结婚后妻儿用我的四五十元,每月还要存点。八十年代末物价才慢慢涨了。谢谢题主的提问。
残阳余晖3
八十年代初一张大团结(人民币)可以购买二百斤大葱,五百斤大白菜,八百斤大萝卜,五十斤香椿芽(现在上海香椿芽卖九十元一斤)。
这得看你以什么为参照物了。这么说吧。1984年时,你有一张大团结,能够买一瓶茅台酒(8元),还可以再买2包中华烟(1元一包)。如今一包中华烟的价格最少是45元,一瓶茅台酒的价格最少是900元,这么一算,它就相当于990元。
当时一斤米的价格是0.2元,这10元钱就能买50斤。按照现在一斤米3元钱来算,它只相当于150元。
当时一根冰棍是5分钱,这10元钱可以买200根冰棍。如今一根冰棍最少要4元钱,这么一算它就相当于800元。
当时我读小学三年级,一学期的学杂费要9.5元。现在小学三年级一学期的学杂费是多少呀?劳驾哪位家里有小朋友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请补充一下。
当时一斤猪肉,一刀切的半肥瘦,是0.7元,这10元钱可以买14.3斤。前几天我去买肉,一刀切的半肥瘦肉是38元一斤。这么一算,当时的10元钱就相当于如今的543元。
对了,当时我和父母去逛街(农村人叫赶集、趁墟),只要花0.3元就能吃到一大碗有肉有蛋的粉了,如今我在广州越秀区想吃一碗同样的粉,最少要18元。当时的10元钱可以买33碗,折合成如今就是594元。
原先一个学徒工,每月才9元钱工资,不到一张大团结,但9元钱己经足够该学徒工一个月的吃喝拉撒了,也就是说原先一张大团结能养活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用度。不对,原先一个5口之家,男主人每月工资40元,人平不到9元呢,照样能养活一家5口人!
现在一张大团结能买什么呢,我昨天花十元钱买了一包槟榔,数了一下,有8个切成半边的果子,凑成一颗呢就是4颗槟榔果,还能买三两猪肉,或一小条鱼,戓一只鸡腿,或三斤大米,或一把小白菜!
好怀念过去的那张大团结啊,唉!回不去了!
大团结对80后来说已经不怎么熟悉了,对90后来说差不多没有记忆了,对00后来说那是完全陌生了。而作为70后的我,却是有着满满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过年发压岁钱,父母的红包 里一般只装一张“拖拉机”,哪怕是丰年,过年红包也就一张“车工”。可见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一张“大团结”在那个年代绝对比现在的毛爷爷还烫手。我依稀记得作为教师的父亲在80年代初的工资还是三四十元,也就是说一月的工资就这么几张“大团结”,而这几张大团结可要糊过家里的几张嘴啊,生活甚是拮据。
那时的猪肉七毛多一斤,大黄鱼三角多一斤,带鱼一毛二一斤,大米贰角一斤不到,两张“大团结”可以扯很多布料给家里的孩子们过年置办一套新衣裳。
在那个年代万元户绝对是土豪般的存在。记得我们村里有个万元户,那真是富得流油啊,他们家的孩子都吃“麦乳精”的。后来慢慢富起来了,家里的大团结也经常可以见到了。80年代末,家里盖楼房,父亲拿出所有积蓄,一共三千多张大团结给家里面盖起了三幢二层楼房。
满满的回忆,大团结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始终都是有钱人的象征。只是那个年代再也回不去了!
马克思曾经曰过:“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
黄金才是货币最有效的度量衡,用商品来衡量货币的购买力是不准确的。
比如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娶媳妇必备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价格并不比现在便宜多少,甚至更高。
用食品来衡量货币的购买力也不科学,听长辈们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斤棒子面的价格是三元钱,面粉5块多,而且是有价无市。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采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美联储每储备一盎司黄金,就发行35美元货币,所以美元当时又称作美金。
1盎司黄金31.1035克,一克黄金价值1.05美元,截止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夕,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美元可以兑换2.46元人民币。
当时国内流通的是第3套人民币,面额最大的10元币,被老百姓形象的称为大团结。在当时,10元大团结可以购买4克黄金!
2020年8月份,国际金价飙升到每盎司2075美元的 历史 新高,这也意味着美元在50年间贬值了59.3倍。
而同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一美元兑换6.5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比1970年贬值了2.64倍,这就相当于人民币比50年前贬值了差不多157倍。
当时1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4克黄金,现在国内黄金的售价差不多也在每克400元左右。
上世纪70年代,普通工人每个月差不多有六七十元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副食补贴+全勤+洗理费+工龄+高温·取暖·吸尘等),按黄金计价相当于现在1万多元的,可现在很少普通工人能拿到这么高的月薪。
虽然很多人的工资收入达不到五十年前的水平,但消费开支却比从前宽裕的多,因为当时的物价并不便宜。
经常看到有人怀念当时5毛钱一斤猪肉的年代,可按照黄金计价做对比的话,5毛钱相当于现在80多元,80多元一斤猪肉,让人难以想象,去年猪肉价格涨到40元就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
Ⅲ 鞍山中影新华电影城如何买电影票
现在鞍山哪都有卖电影票的,楼上说的谭木匠,还有中影到新华书店这一条街上,全是卖电影票的,外面都贴着呢。基本上都是25元了,现在就剩下这一家电影院了,比较牛,原来不是首映的过几天就可以用15元和10元的票看了,现在基本都没有了,前几天看个喜羊羊还买的25元的票呢。但是这个票得上电影院去换票,早点去排,要不然好的电影排不上。换了座位票就不着急了,你可以再按点去看就可以了。像阿凡达不光是换票的事,还得加10元,相当于35元一张票看的。如果你实在着急买不到票,就不如买50元一张的现场票了,省事,不用排队,到那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