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增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正相关系。另外体现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主要是电影技术的创新,获得的青年的喜爱。
❷ 中国影史票房前10国产占的9部,这是否意味着国产电影正在崛起
中国影史票房前十,国产占了九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也意味着国产电影的崛起,原因如下。
最后,国产电影票房增加更体现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提高,着是国产电影崛起的助力。大家不再将目光集中在好莱坞大片,而是将目光转向在努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国产电影。大家不再过度崇拜西方创造出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喜爱国产电影中的小温情和家国大爱。这种文化自信的提高,让国产电影的票房不断提高,这是大家对国产电影的支持,也是国产电影崛起的表现。
❸ 现在的电影只追求票房而不求品质
你好!
所谓票房不是中国电影的全部,并不是说中国电影可以轻视票房。某种意义上讲,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衡量当下电影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主要参照物,也是考量特定国家电影产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尺。世界电影大国都注重票房,甚至以票房对GDP的贡献最大化为荣。就中国电影而言,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进程中市场化的马前卒,虽然产业化之路仅有十余年,但票房业绩的迅猛增长已经证实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正确选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应当重视票房的重要性,应当正视电影产业的经济属性,换句话说,电影产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常识。
其实,市场经济体制注定了票房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追求商业利润和资本增值是电影产业的分内之事。再往深处说,无论电影作品思想多么深刻,艺术价值何等非凡,如果没有电影资本的丰厚积累和良性循环,就无法保证电影作品的再生产,拒绝票房的电影多半会在“穷困潦倒”中销声匿迹。如此,电影的“大众化”归宿和“化大众”使命就是一句空话,电影服务人民和时代的艺术承诺恐怕也难以兑现,电影领先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更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总之,无法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纳和认可的电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所以,我们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必须正确看待票房在电影产业坐标体系中的独特存在。
担当艺术功能
市场化不该损失文化精神
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国电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在这里,商业性是艺术性的基石和保障,艺术性是商业性的引领和升华。
误以为高票房就等于电影的成功,疯狂炒作和造势去忽悠票房,而不是用口碑和品质去赢得尊严,甚至时常出现“票房注水”和“挖墙脚”等诸多不雅闹剧,这让中国电影多少有些迷失了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只要票房利润指标,电影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化世导俗的独特功能可能会被低俗和恶俗的生活沉渣所淹没,在资本逻辑的助推下“黑黄赌毒暴”就会垄断银幕,污秽低俗的价值观念就会大行其道,绝对的市场化必将掏空中国电影的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绝对的票房指标也让中国电影留给人的思考空间和文化内容甚为干瘪。长此以往,观众中间出现“浅思维”和“浅文化”的现象难以避免,只相信现象、不相信本质,只相信印象、不相信思考,只相信传言、不相信事实,贸然质疑一切,武断怀疑一切,患上难以治愈的浮躁病和狂躁病,这对于社会健康发展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内伤。
当然,倘若只尊崇文化精神指标,忽视电影“高起低落”的大众化旨归,一味地追求“高起高落”和“云山雾罩”的深奥性,把大众艺术硬生生地拍成了小众艺术,如此高蹈务虚、不接地气的电影也很难深入人心。从常识上看,无法走进观众的艺术通常不会获得观众的接受,无法让观众接受就谈不上影响观众,无法影响观众就难以培育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陶冶国民的文化情操。
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
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体系
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既不能极端追求票房的商业性,也不该无度尊崇艺术性,重要的是在创作中掌控和拿捏好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度”,做到“有商业的艺术”与“有艺术的商业”之间的和谐一致,从而达到盐溶于水,有味而无痕的境界。因此,扭转票房与艺术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坚守并继续拓展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成果,虽然票房整体的蛋糕做得很大,但票房前三名依旧没有烙上中国印记,说中国电影市场化已经成功还为时尚早。另一方面,要下决心着手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勇敢地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和文化理想,勇于参与中国文化的整体提升和国际传播。
就此,不妨从三个角度去寻求突破:首先,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过去的回望历史的电影作品。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对过往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审视,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是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本分和职责。像早年的《红高粱》等电影,通过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思考,来照亮和引领现实人生的征程,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度和民族精神的厚度,时隔多少年都让人难以忘却。
其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现实的观照时代的电影作品。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苦难和艰辛,房价、医疗和教育的高成本即是当今社会绕不过的话题,中国电影应在此处用良知去表现普罗大众的现实烦恼和内心情愫,艺术性地表达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和抚慰。倘若说艺术是时代的良心,那么没有现实关怀的电影艺术就是时代的不孝之子。早年以现实关怀为使命的《邻居》、《人到中年》等作品,让人由衷怀念它们为人民大众而生的品质,相比之下,今天许多过目即忘的电影多半只是为名利而生的商品罢了。
再次,要创作一批敢于面向未来展示想象力的电影作品。艺术是民族前进的引路明灯,不仅应当为民族发展指点迷津,而且应该为社会进步提供希望与信念。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不是天马行空般的乌托邦,而是基于现实困境和现实诉求的合理想象和理性预言,譬如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好莱坞电影《阿凡达》、《2012》都属于面向未来的想象性艺术创作典范,它们为人生与社会超拔苦难点燃希望之火。当然,这些作品想象的根基多立足于现实境况,因为任何脱离现实的理想都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的建立不该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出现,电影文化只有融入中国文化整体提升和整体转换的大格局中方可大有作为。没有成熟的当代中国文化,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电影文明,对此,我们应在清醒中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
❹ 中国电影票房成全球第一,意味着什么
我们中国电影已经很多年在凛冬期止步不前,谁都没想到今年我们中国电影会得到全球第一,这意味着我们电影在发展,变得越来越好了,国庆档也是上映了好几档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
往年电影票房全球第一都是美国,美国电影行业确实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中国电影今年虽然得到了全球第一这个荣誉,但是其中原因却有很多,要说我们中国电影已经可以超越美国了,可能还有点早。
这次得到票房全球第一只是个开始,相信未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第一,我们中国电影行业也会越来越强大,当之无愧成为全球票房第一。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
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
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
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
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
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
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
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
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
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 *** 补贴:主要是 *** 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 *** 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❻ 如何从电影票房辩证看待中西文化
西方文化特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竞争意识等。希望那个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❼ 2021中国电影的年票房是472.58亿,这在全球处于什么地位
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然而对于中国的影迷朋友们来说,国内的影视市场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影迷朋友们都只认为国内的导演只能够拍摄一些剧情片,然而2021年却打破了大家的固有印象。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国产电影的票房达到了472.58亿元人民币。以此数据霸占了全世界票房排行榜的第1名,这足以说明我们在2021年所做出来的电影成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可以比拟。
当然,虽然在过去一年里面,我国的电影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在很多的方面却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已经开启了工业化电影的进程,但是在一些科幻片的打造和制作上面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这个差距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慢慢的被抹平。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新人频繁出现。
❽ 从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产影片取得票房高的原因
主要有几点,1)在于电影院线与综合性商场绑定,渐渐培养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你试想,无论在几线城市,对于城市男女的约会与娱乐来说,电影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消费习惯反补综合娱乐的形式,发行和宣传的方法自然会和基础院线的建设共进,你会看到滴滴专车、大众点评等等衣食住行都在和电影发行合作;
2)智能手机使得网上售票和APP售票成为了主流购票渠道,这样非常容易形成科学的排片和价格调比,空座率下降,
另外,也很适合片方和从业者研究数据,比如猫眼电影专业版就是我每天都会关注一下的APP,大数据不是完全有道理,但还是有一定道理,
这些销售和最直接的市场调研对于市场消费引导有好处,因此售票、排片更科学化、互联网化,空座率更低。
3)也跟智能手机有关系,我们离网络更近,明星艺人,流行IP,以及相关话题会被迅速讨论消化,热度关注度和票房也是有关系的。
4)商业电影(特指类型片)的制作成为影视公司核心业务,讨好观众,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讨好观众,从题材就开始分析,对票房的贡献亦有帮助。
5)制作周期缩短,海外合作增多,市场扩大。要知道产品线如果成熟,那么中国电影一定要突破内地市场,走向国际院线,
这样票房将会继续增大,制作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单笔收入增多
❾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某些电影票房的成功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该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某些电影票房的成功,体现了两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两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原则
坚持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❿ 我国2021年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观影人次、2021年中国观影人年龄分布
2021年,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基本完成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的普及,电影行业也逐渐从2020年的寒冬中恢复过来。全年累计实现票房470.3亿元,较2020 年同比上升231.6%,复苏迹象已逐渐浮现。但从观影人次的区域以及时间分布来看,后疫情时期,电影消费者的需求结构依旧因为疫情的原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电影观影人次大幅度回升
2016-2019年,国内观影人次不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2019年全国电影观影人次为17.3亿人,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国观影人次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5.5亿人,较2019年下降近68.21%。而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达到了11.67亿人次,同比上涨112.2%。
整体来说,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疫情管控,电影行业在2021年迎来“触底反弹”,各项指标均继续延疫情前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