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院线的发展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行业对院线制认识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资影院和民营影院的实践。1999年12月,香港百老汇影城北京新东安店正式开业。随后,百老汇影城又陆续在国内创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陆出现了与国内传统的礼堂式和多厅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电影院。根据《外商投资影院暂行规定》,外资对影院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9%,但在北上广等七个试点城市,则可以高达75%。
2004年初,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与万达集团宣布,将合作共建“华纳万达国际影院”,并很快在大连等5个城市建立了5座具有五星级水准的多厅影院。这些影院“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四统思路”构成了中国电影行业现代院线制的雏形。
2005年,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宣布退出中国影院市场,旗下影院由万达集团收回。随后,万达集团全资投建成立了国内首个民营院线公司——万达院线。与国内其他36个电影院线不同,万达院线在“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下发展迅猛,并在2009年创下八亿元票房纪录,跃居国内电影院线票房榜首。
2012年,在并购美国AMC之后,万达院线成功晋级亚洲第一大电影院线。万达院线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国内影院投资商纷纷认识到现代院线制的巨大优势。浙江的横店院线以及广东的大地院线等民营的“四统”院线逐步成为中国电影院线的生力军。 随着电影行业改革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电影院线发展迅猛。得益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民营院线和国有背景院线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例如,中影星美院线是由中影集团与星美集团联合组建而成,而金逸珠江院线是有金逸集团和珠江院线联合组建而成。前者一直稳居国内电影院线榜单前三,后者与中影南方新干线不分伯仲。
院线制实施十多年来,中国电影院线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运营理念均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包括万达院线、大地院线、横店院线和金逸院线在内的直营院线在依靠“四个统一”提高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同时,逐步开始整合各方资源,输出先进的院线经营管理经验,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即使一些中小型的院线如河南的奥斯卡院线和四川的太平洋院线也在实现“四个统一”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地域限制,成长成为全国性的院线公司。
❷ 谁知道电影院的电影屏幕的尺寸
屏幕大小更多的是根据放映厅的具体尺寸确定。
例如
中国电影博物馆(高21米,宽27米,屏幕面积567平方米)
广东东莞万达影城(高22米,宽28米,屏幕面积616平方米)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宽20米,屏幕面积300平方米)
北京华星影城双安店(高18米,宽26米,屏幕面积468平方米)
北京石景山万达影城(高12.6米,宽21.3米,屏幕面积268平方米)
长春万达欧亚影城(高13.4米,宽21.8米,屏幕面积292平方米)
长沙万达影城(高16.5米,宽22.5米,屏幕面积371平方米)
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单厅、单体的老式电影院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后,位于商业街内,以多厅和数字影院为代表。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圈业态。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电影院已经真正成为现代商业的一个业态,形式上,在数字影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能播放包括3D电影在内的各自电影,并有较为完备的附属配套设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开始出现在美国,以电影城为主体的微型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是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身的电影新体验。
影院_网络
❸ 电影院有哪些类型
现在的电影院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电影院,而综合性影院当中的影厅是有区别的:分为2D(数字高清)、3D以及IMAX影厅。而4D、5D电影基本都属于3D屏幕+活动座椅、喷气、洒水等功能,有一定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电影院的具体类型是依照规模划分的:
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700座以下或4个厅。
当让你说的也有可能是分为:普通电影院、火车电影院、汽车电影院、航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