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院全场观众起立唱国歌是什么体验,听说战狼2有影院全场观众起立
鉴定:软性统宣贴!
❷ 日本如何对待海豚湾事件
“拍这部片子就好像在亲历一场谍战剧”
十几只惊恐的海豚被渔网堵在海湾中,日本太地町渔民用渔叉将它们一只只刺死,然后拖上渔船,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这是纪录片《海豚湾》中的一个镜头,电影记录了日本西部一个名叫太地町的渔村捕杀海豚的真实过程,影片目前已被列入“2010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5 个候选入围名单中。近日,《海豚湾》导演路易·皮斯豪斯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拍摄这部片子的过程,就好像在亲历一场谍战剧。”
日本南部渔村太地町,三面环海,风景宜人,到处可见以海豚为标志的建筑、路标以及海豚形状的轮船。初来乍到者甚至日本本土观光客,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的小镇。谁能想到,美丽的海湾背后,竟隐匿着一个从未被世人发现的海豚屠宰场。
每年9 月至次年2 月的捕鲸季,也是海豚遭受捕杀的季节。每天傍晚,太地町的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随后,渔民们会开船将海豚驱赶到用渔网封锁的礁湖之中。
第二天清晨,来自全球各地的贸易商会前来挑选适合在水族馆进行表演的海豚。一头特别聪明的海豚可能会卖出10 万英镑的高价。一旦这些贸易商挑选完毕,剩下的海豚就只能等待被屠杀的命运。渔民们会用长钩刀砍杀海豚,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
受到惊吓的海豚在海湾凹口内四处游窜,周围的海水已被海豚的血水染成红色。有些母海豚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险并试图保护它们时,往往发出极度痛苦的鸣叫。绝望的叫声加上触目惊心的血水,让这一幕显得即凄惨又血腥。
由于大量失血,再加上疼痛难忍,这些受伤的海豚往往会失去活力;这时渔民会将它们拉上渔船,割断它们的喉咙,或者砍开它们的脊髓。更多的海豚则会被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
自2005 年起,美国海洋摄影师、“海洋保护协会”创办人路易·皮斯豪斯(Louie Psihoyos)连续三年往返美国与日本太地町。2008 年9 月,他与伙伴们终于在这个四处张贴着“禁止拍摄”、“危险”等字样标语的海港小镇,通过摄影机镜头记录下血色“海豚湾”的惊天秘密。这也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作。
“海豚也在鲸类之列,但它是不受国际反捕鲸协会(IWC)保护的小型鲸类。很多时候,它成为拯救人类的天使,但是人类却没能好好保护它。” 皮斯豪斯向《外滩画报》道出拍摄《海豚湾》的原因。皮斯豪斯告诉记者,目前,日本政府允许本国渔民每年捕杀2 万只海豚。但他认为,日本公布的官方数据太过“保守”。“我们估计,被捕杀的海豚数量应该超过3.2 万头,太地町这个仅有3500 人的小渔村每年就要捕杀大约2000 只。”
去年夏天,《海豚湾》在美国上映,引发剧烈反响,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太地町血腥屠杀海豚的行为。美国知名电影人、第25 届圣芭芭拉国际电影节执行主席罗格·德林称赞说:“无论出于电影制作考虑,还是基于生态环保考虑,今年没有一部电影能与《海豚湾》媲美。”目前,该影片已被列入“2010 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5 个候选入围名单中。最终入围名单将于2 月2 日公布。
“当时感觉自己就像007”
2005 年,在一次顶级海洋哺乳动物专家与会的座谈会上,导演皮斯豪斯结识了本部影片的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Ric O’Berry),后者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海豚音学家。那次大会,奥巴瑞本应是主要发言人之一。正当皮斯豪斯满心期待听奥巴瑞的演讲时,他却在即将登台前一分钟被大会的赞助方——“海洋世界”(Sea World,旗下拥有众多世界海洋公园的经营权)请出座谈会。生性敏感的皮斯豪斯察觉到,此事另有隐情。他辗转打听到,原来奥巴瑞被剥夺发言权,是因为“海洋世界”担心他谈论有关太地町屠杀海豚的事。
就这样,皮斯豪斯第一次知道,在日本一个美丽的海湾中,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后三年,皮斯豪斯跟随奥巴瑞以观光客的身份频繁进入太地町。“最头疼的地方是怎么千方百计躲避警察的盯梢。”皮斯豪斯回忆说,他们第一次进入太地町是在2005 年6 月,当时他们戴着口罩,弯着身子开车,尽量做到不引人注目。
去的次数多了,当地警方开始盯上这几个“老面孔”。“你们是不是来这里搞反捕鲸或海豚的活动?”“你们不得进入禁区!”……《海豚湾》影片中,奥巴瑞在下榻的当地洗浴中心接受三个便衣警察的盘查。
每天白天,皮斯豪斯一行人一旦外出,都会发现跟踪他们的警车,最多的时候有7 辆警车。皮斯豪斯只得想办法与他们周旋——先把常开的那辆车停在某个街角,然后换到另一辆车,由一个日本朋友开车,躲避警察的注意。“当时感觉自己就像007。”皮斯豪斯打趣道。
太地町的捕豚海域是一个天然的堡垒,那里三面是悬崖。要到达那一海域,必须经过几条隧道以及环绕着铁丝网的高墙,铁丝上挂满“禁止进入”的标牌。附近的高山上时刻会有警察出没,也有带刀的渔民。白天,皮斯豪斯是不敢贸然行动的。“不是我夸张,如果那些渔民发现我们的真实目的,肯定会杀了我们。”
夜幕降临,皮斯豪斯带着全副武装开始秘密行动,夜视镜、热感摄像机以及加密无线电接收装置,这些军事领域才用到的设备成了他们的利器。2006 年及2007 年,皮斯豪斯花费了很长时间用于侦察、计划,但遗憾的是,他始终无法在白天进入禁区,拍摄下当地渔民屠杀海豚的影像资料。
有一天,皮斯豪斯走进太地町的一间寺庙。他发现,寺庙的前面有一个干石庭院,僧人把石头耙平,中间保留了几个大石头,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看着它们冥想。突然间,皮斯豪斯有了主意:“能否为石头安上‘眼睛’?”
皮斯豪斯的一名好友是美国好莱坞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模型制作负责人,皮斯豪斯赶紧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想把高清摄影机藏在石头里的想法。结果,那名负责人爽快地答应下来。最终,那位好友为他制作了十多个大小不一的石头模型。“这真是珍贵的艺术品,涂成灰色之后,没人能看出其中的蹊跷。”
2008 年,皮斯豪斯聚集了一支堪比“十一罗汉”的精英团队,他们佯装成一个摇滚乐团,再次进入太地町。“这就像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的确是。”皮斯豪斯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之前的谨小慎微,才换来了成功的机会。“一旦被日本人发现我们的真正目的,就别想再踏进太地町一步。”
“十一罗汉”的精英团队包括有加拿大潜水女王、曾获得8 次世锦赛冠军的曼迪·雷·克鲁谢克(Mandy·RaeCruickshank)和她的潜水员丈夫,他们负责在水下悄悄安装摄像机和水听器;曾在《加勒比海盗》中出演主帆手的美国演员查尔斯·汉伯顿(Charles Hambleto)在剧组里担任“反盯梢”的角色,他的武器是一架军用热感摄影机,即便一点点震动,这台神奇的热感摄影机都能捕捉下来;还有一位曾担任加拿大空军技师的电学专家,制作了一架海豚式样的无人驾驶飞艇,该遥控飞艇下方隐蔽处装有陀螺稳定式的高清摄影机。
最终,摄制组成功地在太地町海底、屠宰湾的山头和树林里安装了各种摄像头。镜头下,捕鱼船缓缓地在静止的方格中移动,原本蔚蓝色纯净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大片鲜红的血色,最后整个海湾都被刺眼的红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的跳跃、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叫声。挥舞着长枪的渔民们,好像没有灵魂、没有知觉,他们将死去的海豚尸体用铁钩一具具挑上船。第二天,第二轮屠宰再次上演……
许多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表示,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太地町海湾像血一样鲜红的海水。
去年11月东京电影节,太地町当地渔民“不断联系”日本政府,试图阻挠影片上映。他们称《海豚湾》的摄制未经允许,是对这个拥有400 年海豚渔猎史小镇的“侮辱”。
“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误会”
两名在太地町生活的民众告诉皮斯豪斯,当地渔民把食用海豚肉视作“传统”,海豚肉甚至还是当地学校午餐肉的一部分。
《海豚湾》中揭露:海豚肉含有汞、镉、滴滴涕、戴奥辛和聚氯联二苯等致癌物质,一些切割好的海豚肉的汞含量可能会超过安全限度的5000 倍。如此高含量的汞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很严重的伤害,甚至会导致食用者精神失常。但是,这些海豚肉大都被贴上其他品种肉类的标签,出现在世界各地超市里,被毫不知情的人们食用。
“我们是以人道的方式捕杀海豚的。”影片中,一位日本渔业局的高层官员面对摄制组的镜头,平静地表示,“我不认为海豚肉会引发同样的悲剧(汞中毒)。”此后,摄制组在这位官员的头发上做了测试,轻易地检测出了汞元素的存在。
海豚是有记载以来唯一会主动拯救人类的可知野生动物。在古希腊,海豚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伤害它们会被处以死刑。
导演皮斯豪斯自己曾被海豚救过一命。当时他正在海底拍摄一群海豚,并不知道一头双髻鲨正悄然尾随。正当双髻鲨伺机发动攻击,这群海豚突然游到他和双髻鲨之间,顶开了那头鲨鱼。“海豚救了我的命。虽然我听过很多海豚拯救人类的故事,但从未想过这件事情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皮斯豪斯回忆到,“然而我们现在拯救海豚的唯一方式却是证明我们已经把它们的生活环境污染,让它们的肉变得有毒而不能食用。这真的是人类唯一能做的吗?”
贯穿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主人公理查德·奥巴瑞的故事和他的深深忏悔。奥巴瑞至今最后悔的事就是自己在1962年一手创办了电视节目《海豚的故事》,他认为正是这个节目让利欲熏心的人看到了靠贩卖海豚获利的可能。
1964 年,《海豚的故事》每周五晚上七点半准时在美国的电视台播出,无数美国观众被他训练的五只雌性小海豚深深吸引,奥巴瑞也凭借这档高收视率的节目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海豚训练师。10年后,《海豚的故事》停播,五只海豚被送入迈阿密水族馆。没过多久,一只名叫“凯西”的海豚因为情绪低落而自杀。“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识的。所以,当生命变得无法忍受时,它会选择不再呼吸来结束生命。”奥巴瑞眼睁睁地看着“凯西”游到他的臂膀里,直视着他的眼睛,深深呼出一口气,却不再呼吸了。“凯西”之死让奥巴瑞下定决心,结束如日中天的海豚训练师生涯,用之后的生命来赎罪。
“我本应攒足钱,把它们从水族馆里买走,放它们自由,那才是正确的事情。而我却每年买一辆保时捷。我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那样的愚昧中。”电影中,奥巴瑞说这些话时,眼神凝重。
在奥巴瑞看来,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误会。“有时候爱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词。我们以为自己爱了,却不知道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奥巴瑞告诉《外滩画报》。在《海豚湾》影片里,水族馆内海豚跳跃、观众欢呼的背后,是鱼房中摆放着的一瓶瓶治疗海豚溃疡的抗酸剂和胃泰美,海豚的胃病是因为过度紧张的表演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欢呼声对于海豚敏锐的听觉来说是一场折磨,知道海豚微笑背后的绝望,海洋世界将不再是梦幻乐园的代名词。”
影片最后,70 多岁的奥巴瑞顶着满头白发,胸前挂着一台移动电视,屏幕上放映的正是太地町渔民屠宰海豚的录像。他就这样踏进国际反捕鲸协会会场,走到各国代表前无声地抗议,被带走也没有任何反抗;他还这样走上东京涩谷的十字街头,在人潮中静静地伫立着……终于,一个人停下脚步,接着,两个、三个,驻足观看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导演本人最满意的镜头。
❸ 电影院应遵守哪些纪律
一,穿着要整洁,,二,不能大声喧哗。。三。不能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四。不能随地大小便。五。不能乱走动影响他人
❹ 哪个国家正片放映前要集体起立向国王向歌
观影文化:在泰国正片放映前要集体起立向国王献歌。
同样的电影 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在世界各地看电影
热爱电影的人们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黑暗中他们和我们一样,体验着集体观影的乐趣。得益于全球化的功劳,同样的电影会在不同地方放映,但不同的地方有着迥异的观影文化:在泰国正片放映前要集体起立向国王献歌、在希腊的一些小镇每年只有3-4部电影轮流放映……
可能你曾去过很多国家地区旅游,但你不一定在每个地方看过电影。我们邀请身处美国、英国、法国、巴西、加拿大等地的朋友,将当地的观影写成文字、贴上照片,在新春佳节之际从全球各地为大家发来“观影贺电”。
在美国看电影无需对号入座,先来的才有“皇帝座”;英国的朋友可以在影院看歌剧;法国的影迷为看电影不惜在街上排大队;枫叶之国加拿大和中国一样,周二也能享受半价优惠;充满着小情新气质的宝岛台湾,可以在书店里开电影院……
这个专题无法涵盖所有国家的观影体验,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国内可以借鉴:比如尽量多排不同类型的影片,让观众尽情选择,而不是一家影城一天只排3部片;用更多的预告片吸引回头客,而不只是播放没完没了的商业广告;提供更丰富的餐饮和小吃,让观众在观影之余也能饱口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这一切都是希望大家能在电影院看得更舒心。
❺ 泰国看电影要唱国歌,印度看电影中场休息,在各国看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去别的国家看电影的体验是很新鲜的。
每个国家看电影的风俗习惯可能都略有不同,但是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泰国和印度了。
首先说一下泰国,在泰国每天早上08:00和晚上18:00,所有的公园、火车站、轻轨站、地铁站、学校和街道等公共场合都会固定播放泰国国歌,从来没有例外。所有人听到国歌,都必需马上停止手头上的事情,面向泰国国旗肃立,如果是奏国歌时人在屋内或所在的地方没有悬挂国旗,就可以原地肃立,并摘下帽子以示敬意。不管是哪个国籍的人,在泰国都要尊重这一风俗习惯,否则会被泰国警方逮捕。
印度的高级电影院一般颜值都比较高,美轮美奂的色彩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各种颜色的搭配魔幻典雅,浪漫而不失情怀。印度的爆米花不是甜的,是咸的,而且是特别咸,一般中国人吃印度的爆米花会觉得味道很奇怪,不太适应。
❻ 看电影时的个人礼仪
电影院是公众场合,还是需要讲究一些,一位有素养的人,不会以自己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他人的观影体验。那看电影有什么个人礼仪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电影时的个人礼仪
1、进场之前,先去洗手间方便一下,或者知道具体的方位,因为有很多人,看电影喜欢边吃边看,导致肚子不舒服,所以需要注意,如果有类似毛病,建议尽量不要吃东西;
2、看电影最好提前几分钟进场,不要等待人家都坐好了才进去,尤其是开场了在黑暗中找不到位置,也会给别人添麻烦;
3、不得私自携带小型摄像机入场,尊重电影制作者的劳动;
4、手机静音或者震动,不要让手机铃声影响了别人,如果需要接电话,最好走去外面;拍照可以,但是不要闪光灯;无聊玩手机可以,但请将屏幕调暗,否则光线太强会刺眼。自拍趁早完成,不要别人正看着电影,被手机的亮光闪得难受。拍照也不要有声音;
5、端正坐姿,不影响他人观影。不要抖脚,不要放任小孩子踢前面的椅子,不要把脖子伸得太长影响到前排的人。不要频繁地走动;
6、饮食注意声音和节奏。如果带了食品饮料,尽量不要弄脏周围环境,尤其是不要倾倒在座位上,这也是公德心。食品最好不要有强烈的味道,如榴莲等,否则会让别人整场都要用纸巾捂着鼻子才能看下去;
7、看电影时不要带太多随身物品,不停的摆弄会影响到旁边的人;
8、保持服饰干净整洁,过重的香水味或体味对周边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嗅觉耐力的考验;
9、如果睡觉打呼噜也会影响到他人,建议不要把电影院当成睡觉的地方;
10、不要讨论剧情,更不要大声讨论,会影响到别人的观影体验,想讨论的话,最好是电影结束以后再和自己的朋友讨论;
11、有些片子孩子也看不懂,就不要带孩子来了,如果带了孩子过来,就要做好约束,不要放任孩子玩闹;
12、电影院也是公开场合,情侣情不自禁能理解,但克制点总是好的,再说群众又没买你俩的票,干嘛免费演亲热戏给他们看?
13、电影结束时,依顺序文明退场。退场时记得带上3D眼镜送至影院工作人员处。
看电影的礼仪
1、着装要整齐。毕竟是个有品味的活动,您看到衣衫不整、背心拖鞋进入影院的是不是觉得不舒服呢?戴大口罩的(感冒除外)、拿一截长甘蔗或棒球棍之类进场的,小心被保安请出去。还有光膀子的那位先生,您身上纹的那蜡笔小新好看吗?咱还能好好看电影吗?还没女朋友吧?有?好奇怪。
2、不要迟到。早到了可以提前了解下安全门、卫生间等情况以应急。网络软件购票的选座号也得提前到啊。老让人等可不是好习惯,女朋友会等飞的。男朋友?活该等。电影院在开映前10分钟左右开始检票,你最好能够在这时间之前进入电影院寻找座位。如果熄了灯你才摸黑到处找座位是非常影响其他观众的,自己也麻烦。如果真迟到了,进入座位时应该向周围的人低声询问这是几排几号啊,对受影响的观众适当表示歉意。 有人入座经过,已入座的也要站立一下让他过去,扭身子歪腿勉强让人过去的不情愿劲儿还是挺伤人自尊的。
3、不要吃有壳的食物、气味浓烈的食物(榴莲之类的)、包装过多或咀嚼声音过大的食物。电影院是公共场所,不是自家客厅,吃东西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并且要协助电影院保洁,实在需要吐壳应吐在垃圾袋中,咀嚼声音大的食物分成小块吃。
4、不要交头接耳,高声议论。有些人可能听说或看过正在看的电影,但不宜谈论过多,以免影响他人。要知道,现场“剧透”是深受影迷憎恶的行为哦。打喷嚏、吐痰(垃圾袋或纸巾要有哦)也要悄悄进行。
5、情侣间举止要文明。情侣借电影院谈恋爱无可厚非,拉手进场是受大家祝福的行为,但不要有过分亲昵举止。影院是社交场所哦。 (那位先生,一个座位只能坐一个人!顺便帮女朋友把鞋子穿上!旁边观众快哭了)另外,如果有现场求婚之类的设计,最好提前和观众沟通(不让女友知道就好啦)或者在电影放映之前进行,不可电影开始后再“加菜”,观众不好说什么但未必都能接受,除非是亲友包场。
6、如果离位去卫生间,经过身边观众时,应该向经过的观众致歉。一句“麻烦一下”或“不好意思”就够了。记得进出卫生间要随手关门,马桶用后冲水。男士小解一定将座式马桶座垫圈掀起,一定要动作到位,你懂的。
7、带小孩子的观众不要让孩子在走道上乱跑、哭闹。但不要当众训斥孩子。公众场合,大人和孩子的表现就代表家风。
8、 手机应调到振动或静音。电影无聊也不能翻看手机玩,黑暗之中荧屏光刺眼得很,会影响别人。看电影时自拍可是无论如何不会让人接受的。不要打电话,都有短信功能吧?手机放低点悄悄发。至于那些旁若无人高声接电话或者只是告诉人家他在看电影然后就挂掉好像看电影是很牛的一件事的朋友(憋死我了!),可以秋后到幼儿园小班报名。
9、于无声处听惊雷会吓死人的。看到影片精彩之处可以鼓掌微笑甚至开心大笑,但不要突然暴发笑声或语出惊人或乱吹口哨,笑得花枝乱颤或肆无忌惮也不行,会让其他观众整个人都不好了。总得考虑他人感受,与大家保持同节奏比较好。大家笑完三分钟你才笑?真幽默!
10、电影近尾声时不要“料事如神”地抢先站起离开。不怕有片花、彩蛋或动人的片尾曲?应该等剧情完全结束再起立,否则虎头蛇尾的观看是很招人反感的。
11、退场时要稳步而有序。不要只顾讨论影片情节,慢慢吞吞地走以致影响他人退场;更不能急勿勿拥挤抢道,靠成恐慌甚至踩踏。座位比较靠外面的观众或走在前面的观众,离场步伐要适当快些。
12、观影结束时就带走所有垃圾。千万别乱丢垃圾,太丢份了。也不要把饮料瓶、爆米花桶等留在扶手上的杯座里,一并带出放映厅,丢进影院大厅摆放的垃圾箱里,都有的。或者把手上的空瓶空盒放到保洁人员的收集袋里,人家会很欣赏甚至表示感谢的。(观众也会点赞的哦!)
什么是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是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
❼ “电影院效应”的职场启示,你知道哪些
“电影院效应”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的意思不尽相同,对职场也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启发,今天小凡就帮大家梳理电影院效应的两种释义
一、内卷提到“电影院效应”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卷”:
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前排有人站起来,如果不想被遮挡,你只能同样站起来才能看到屏幕,最终导致整个电影院的观众不得不全部起立看电影。
这样的举例是解释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一夜之间,好像所有的行业现象都能用“内卷”一词解释:
孩子整日奔波在各种辅导班之间可以怨内卷;社畜不得不加班可以怨内卷,就连家长群不得不附和某些家长的奇葩发言还能怨在内卷的头上。
❽ 关于观看电影的礼仪
电影院里的礼仪 看电影是很常见的活动,可是许多人往往在这时不加注意礼节。其实在电影院是有很多细节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1.不要迟到。电影院在开映前15分钟开始收票,你最好能够在这时间之前进入电影院寻找座位。如果熄了灯你才摸黑到处找座位是非常影响其他观众的,你自己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不得不迟到了,应该向周围的人低声询问,并加以歉意。 2.不要吃有壳的食物或咀嚼声音过大的食物。电影院是公共场所,不是自家客厅,吃东西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并且要协助电影院保洁,实在需要吐壳应吐在垃圾袋中,咀嚼声音大的食物分成小块吃。 3.不要不断交头接耳,高声议论,情侣间举止要文明。有些人可能听说或看过正在看的电影,但不宜谈论过多,以免影响他人。情侣借电影院谈恋爱无可厚非,但不要有过分举止。 4.打喷嚏、吐痰要悄悄进行。如果要离位去入厕而应该向两边的人致歉,带小孩子的观众不要让孩子在走道上乱跑、哭闹。BP机和手机应调到振动档,尽量少对别人造成影响。 5.电影近尾声时不要“料事如神”地抢先站起离开,应该等剧情完全结束再起立,否则虎头蛇尾的观看是很招人反感的。
❾ 你们喜欢什么电影
最最最喜欢的电影——《阿甘正传》
之所以用三个“最”来形容,是因为我已经无法用我贫瘠的语言来形容它了,因为我太爱这部电影了。按照影片类型划分,可能会把这部电影划分到剧情片里。小编一共看了不下20遍《阿甘正传》,小时候爱看因为非常羡慕傻甘传奇般的“巧克力人生”。长大了爱看是因为从这部电影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最喜欢的台词并不是那句经典的巧克力,而是珍妮当问阿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阿甘疑惑的答道:“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