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体验 > 呼兰电影院老照片

呼兰电影院老照片

发布时间:2023-01-31 01:05:45

① 正在“消失”的城市——南宁

每天下班高峰期路过民族大道的时候,都忍不住抱怨几句堵成狗了。想起小时候坐在28寸自行车后座的我,那时候觉得南宁的道路特别的宽敞,去哪都四通八达,路上只有稀疏的几辆汽车。

(图/南宁高楼迷)

现在的南宁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模样,高楼商场越起越多,城市也越来越美丽,南宁也变得熟悉又陌生。一些东西在重建之后变得更好,而一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那些斑驳的回忆正在一点一点被吞噬,曾经的美好也化作无尽的遗憾。曾经那些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如今在哪里还能找到?

【 一、消失的地标 】

1.北大客运站

北大客运中心紧靠城市快速内环道,是南宁市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的公路交通枢纽站点之一。这里曾经是南宁人流量最多的客运站。

由于在营运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交通拥堵,特别是逢年过节时导致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大。北大客运站在2013年正式停用,整体搬迁至西乡塘客运站。

(图/网络)

以前的北大客运站一片繁忙,自从搬去西乡塘客运站之后,就被废弃在那里。直到2017年11月北大客运站被拆除,正式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历史。根据改造规划图可以看到,北大客运站未来将会改造为住宅区。

(图/南宁高楼迷)

2.民族商场

民族商场坐落于最繁华的朝阳商圈,曾经有南宁最火的休闲娱乐场所,南宁最早的卡拉OK歌厅,也是南宁人最爱去的淘货圣地。以前如果家里要买音响器材和电子产品,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去民族商场。

(图/网络)

2017年7月,有消息传出民族商场即将拆迁,原址或将新建一个城市综合体。陪伴了南宁人28年,要说再见了。

(图/南宁圈)

我家里还留着十几年前在民族商场买的DVD机,那时候的零花钱都攒着去买各种动画片光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DVD机早已被淘汰。时过境迁,如今的南宁多了许多现代化大型购物商场,28岁的民族商场也褪去了喧嚣和繁华,就像DVD机一样被时代淘汰。

3.朝阳人民人行天桥

1985年,广西第一座人行天桥在南宁落成。当时朝阳路、人民路百货大楼一带人流量非常大,人们为了赶时间直接闯红灯,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为了缓解十字路口交通拥堵问题,南宁政府投资50多万元,建造这座天桥。

(图/南宁电视台)

有了这座天桥,人们就几乎不再闯红灯横穿马路,交通秩序好了很多。那时候天桥上还有很多卖小商品的,鸡蛋、包子、手工艺品等,各种各样都有,而且价格很便宜。

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后,天桥已经锈蚀严重,而在技术上又不适宜进行加固。于是,南宁政府决定将天桥拆除。当它不得不与南宁人说再见时,许多市民都前去合影留念,有的人则是想最后走一次这座天桥。

4.中华电影院

中华电影院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南宁最老的电影院之一。1932年由广西督军谭公馆改建而成,那时叫做中华大戏院,以放映为主,1946年9月才更名为中华电影院。当时中华电影院算得上是南宁数一数二的大影院,整个影院可以容纳2000多人。

(图/@老豆有话)

随着南宁上档次的星级电影院的不断涌现,万达影城、红星电影院、百老汇影城等设备先进,服务优质的电影院相继开业,传统老式中华电影院也在竞争中慢慢的没落了。2013年永恒时代影院斥巨资对中华电影城进行装修升级,中华电影院也变得更现代化。

2017年随着南宁三街两巷项目的开展,中华电影院也被拆除了。南宁的民国建筑,如今又少了一座。

5.老水街

关于水街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据说解放前,步行街、华强路一带的居民都要经过这里到邕江挑水吃,成条街水粼粼,因而得名。也有人说,水街之前是因为是卖水的,才有“水街”之名。还有人说,水街是因为多年前常遭洪水和内涝浸泡而得名。

(图/网络)

无论水街因何得名,水街所代表的,是一种浓郁的南宁风情。水街,代表着南宁的传统,是最南宁特色的老城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街菜市的经营品种丰富,几乎涵盖所有农贸产品,不仅货色上乘,而且品种齐、价格较其他菜市低廉。

(图/网络)

水街,不仅承载着南宁长达百年的商贸记忆,也是南宁传统美食文化的发源地。有人说水街是南宁人的胃,而现在那些老水街的美食都迁往各处,再也找不到纯粹的老水街味道。

6.南棉纺织厂

在上个世纪传统工业发展最繁荣的八九十年代,北湖片区聚集了纺织厂、烟厂、味精厂等制造业国企。每一个厂区都自成一区,有着自己的生活区,南宁棉纺织厂就是其中之一。

(图/网络)

南棉是原南宁棉纺织厂的简称,在老南宁几乎无人不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南宁心目中辉煌灿烂的工业代表。当时,北湖路,友爱路,衡阳路,中华路的大片区域,都是南棉纺织厂的厂区和生活区。

(图/网络)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改革,转型不成功的国企一个接着一个破产,繁华不再,留下一地杂草丛生衰败萧条。不过这块土地即将迎来新生,旧城改项目即将开工,未来这里高楼林立,见证了南宁工业时代的“南棉”将成历史。

7.临胜街

在南宁,人人都知道中山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山路的尽头还有一条临胜街。但一说到天福香老友粉很多人就恍然大悟,原来那条街叫做临胜街。

(图/@邱岗诚)

虽然处于市中心,但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早年的临胜街很热闹,巷子里还隐匿着许多老南宁才知道的美食,代表着老南宁的味道。

(图/网络)

后来许多人都搬出这条巷子,临胜街也渐渐老去,还是要跟南宁人说再见了。天福香总店搬走,低矮老旧的房子也被拆掉,临胜街最后也只能存在在南宁人的记忆里。

8.圆湖花鸟市场

我小时候能去逛花鸟市场比去游乐园还高兴。花鸟市场除了花还有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东西,很多人会来这里斗蟋蟀、玩鸟,除了花卉盆栽,土狗家猫以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和真假难辨的古董。

(图/网络)

园湖路花鸟市场在过去是南宁人休闲娱乐,选购花卉宠物的首选之地,曾荣获"全国重点花卉市场"称号。虽然南宁后来有了其他的花鸟市场,但还是圆湖路花鸟市场的人气最旺,最热闹。

(图/网络)

尽管如此,园湖路花鸟市场还是被拆了,因为南宁高速路发展建设发展的需要。圆湖花鸟市场于2011年3月16日拆除,南宁的一张城市名片也就这样消失。

9.桂剧院

像我这样的90后很多都不知道南宁原来还有一座桂剧院,你或许想不到它在哪,如今的百货大楼对面的钻石广场,其前身就是桂剧院。

(图/@老豆有话)

上世纪50年代,是广西桂剧的黄金时代。后来,桂剧院除了演出桂剧,还安排各种演出,粤剧、京剧、评剧、彩调、话剧、杂技、歌舞等,每场上座率都很高。

后来,随着南宁人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桂剧院也不得不以放映电影为主。1988年,桂剧院计划拆除重建。从此,桂剧院也就只能从南宁的老照片中看到了。

【 二、消失的乡音  】

1.南宁白话

南宁的方言有好多种,郊区地区说平话,武鸣邕宁等部分地区说壮话。不过大多数的老南宁都还是说南宁白话。"白话"是粤语的俗称,南宁地区的白话其实就是粤语的一支。

虽然南宁白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现在会说白话的南宁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我们已经把普通话作为日常用语,白话只用来跟家人交流。我们的“南普”说得越来越流利,却逐渐忘记了我们从小讲到大的白话,甚至没有教下一代讲白话。

前段时间网上还流行一个《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图,我看到南宁那一栏心都凉了。只有13%的南宁少年儿童能熟练掌握方言,在全国来看是倒数的几个城市之一,甚至比深圳这个移民城市还要低。

再看其他几个年龄段的统计,可以直观地看到,南宁白话的熟练度是一代人比一代人低。

虽然这些数据并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感觉到南宁白话的日渐消亡。走在成都、重庆、广州这些城市的街头,听到的基本都是四川话和粤语,而在南宁大家都更喜欢说南普。

【  三、消失的技术  】

在老几辈人的心里,有一门手艺才能走天下。所以在老南宁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手艺活。我们这一代人都不那么在意手艺活了,你还记得那些消失在南宁街头的老技术吗?

1.磨菜刀

十几年前在老街小巷经常能听到“磨菜刀咯”的吆喝,高亢悠长的吆喝声成为了街道上独特的音符,也成为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图/网络)

我外婆家的菜刀跟我的年纪差不多大了,钝了就拿去磨一磨,就又跟新的一样了。也许磨刀这一行很不起眼,却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工作之一。现在磨刀人已经不多,一个老行业正在逐渐萎缩,这也许就是工业时代与传统手艺不可调和的矛盾吧。

2.修鞋

现在如果鞋子坏了,第一反应一定是再重新买一双新的。但是在老南宁的心里,鞋坏了就应该拿去补,补好了重新穿。以前老街附近都会有几个补鞋摊,一把小椅子,把工具摆在地上就可以开始补鞋。以前鞋子坏了我妈就会拿去路边补,一双鞋子可以穿上好几年。

(图/网络)

现在的我们不会再去补鞋,坏了就丢掉换一双,而不知不觉中补鞋摊也渐渐消失在了南宁街头,补鞋摊成为了只在小时候存在的记忆。

3.挽面

有一首俗谜:“四脚相碰,四目相向,一人咬牙根,一人在忍痛。”说的便是挽面。专为人挽面的阿姆用线将女人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

(图/网络)

小时候在朝阳广场一带还能经常看到挽面。以前爱美的南宁姑娘都爱去挽面,阿姆们一双手,几根线便能使脸蛋容光焕发。后来,随着现代美容技术的发展,挽面也渐渐消失在城市中。

4.裁缝

我外婆告诉我说,她们那个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找裁缝做新衣服,有一件新衣服可以高兴一年。到了我妈这代,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缝纫机,因为当时流行的嫁妆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

(图/网络)

到了现在,买衣服越来越方便,甚至都不用出门就可以买衣服,很多门店也会提供改衣服的服务。人们已经不需要找裁缝,这一行也就这样慢慢没落,需要做衣服改衣服的人也不多了。

【 四、消失的老物件 】

1.万力啤酒

万力啤酒是真正的南宁老品牌,南宁消费者的本地化情结十分强烈。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喝万力啤酒,大多数南宁人见证了万力品牌曾经的辉煌及没落。

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万力啤酒厂,迅速执行品牌替换策略,直接用青岛啤酒大众型替换万力啤酒。曾经南宁人熟悉的万力啤酒不复存在,但还依然记得那句“行万里路,喝万力啤”,陪南宁人一起走过成长的历程。

2.铁鸟酱油

铁鸟成立于咸丰年间,最兴盛的时期是80到90年代,在当时年销售量就达到一千多万。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用铁鸟酱油,后来还有铁鸟黄皮酱,是南宁人吃卷筒粉、粉饺的标配。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三四块一瓶,便宜又大碗。

现在的铁鸟连年亏损,经营已经很困难。最近已有消息传出,铁鸟酱油就要停产了,作为南宁人的我不禁惋惜,多年来铁鸟已经成为南宁人的一种记忆,小时候的味道也许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3.多丽电风扇

多丽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南宁市电风扇厂,至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人们祛暑降温的首选就是空调,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夏天都是在大葵扇和多丽电风扇的陪伴下度过的。

(网络配图)

直到现在我家还有这样一台风扇,用了十几二十年还没坏,质量非常好,虽然夏天也未必会拿出来用,但也舍不得丢,或许这就是一种情怀吧。发展到现在,多丽已经不仅仅生产电风扇,还生产吸油烟机、暖浴器、电子消毒柜等各种家用电器。

4.童乐牛奶

童乐牛奶是广西的一个老字号牛奶品牌,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养育了好几代广西人。记得以前只要订牛奶,就会给家里配一个奶箱,每天早上有人把牛奶送到家门口。只要一开家门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

现在很少人会订新鲜牛奶来喝,更多的是去超市买几箱回家囤着。而童乐牛奶也越来越少见,现在南宁人更熟悉的是皇氏、石埠这些品牌,却忘了陪伴我们长大的童乐牛奶。

5.邕江肥皂

南宁肥皂厂是曾是广西最大的洗涤用品企业,当时的主要产品就是这块小小的邕江肥皂。21世纪初,该工厂倒闭,拥有七十年历史的企业烟消云散了。后来邕江肥皂由南宁香臣日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二十年前,邕江牌产品是日用品批发店里销量最好的,但现在市面上基本已经见不到。

6.荷花味精

荷花味精在广西曾经家喻户晓,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会有这么一袋透明包装的味精,它诞生于南宁味精厂。2011年北湖路的荷花味精厂被拆除,原本遍布南宁大超市和小商店的荷花味精厂房就这样倒下了。

现在印着荷花的荷花味精在市面上已经很少出现,在大型超市和老旧小区的商店都没了它的身影,作为老南宁人的记忆就这样消失了。

【 五、消失的零食 】

1.白柠檬汽水

小时候最喜欢喝的饮料不是可乐也不是雪碧,而是南宁本土的白柠檬。那时还流行这么一句话“白柠檬,博你懵”。和啤酒瓶一样是玻璃瓶子装的,一块钱一大瓶,味道有点像雪碧还有点柠檬味。

(图/网络)

那时候大人喝万力啤酒,小孩喝白柠檬,简直是每个南宁人的童年记忆。那时候喝饮料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能喝一瓶白柠檬就像得到了全世界。不知不觉白柠檬就消失了,现在想喝都买不到了,还真是怀念。

2.强力润喉茶

小学的时候一到课间大家都会跑到小卖部买5毛钱一杯的润喉茶,喝起来喉咙凉凉的,和辣条简直是课间标配。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的时候不是去买水,而是人手一杯冰的润喉茶。

(图/网络)

这个润喉茶可以说是南宁人上学时必不可少的零食之一,现在在小商店转转或许还买得到。还是原来的味道,原来的价钱,回忆满满。

3.6点半豆奶

五毛钱一袋的6点半豆奶,每日早餐必备。现在已经找不到这种袋装的,市面上都变成了玻璃瓶装的。不过我觉得还是袋装的6点半更有小时候的感觉。

(图/网络)

4.哨子薄荷糖

小时候一毛钱两颗,两片糖可以像纽扣一样互相扣上,中间有一个孔。放在嘴里,没化之前可以“嘘嘘嘘”的吹几分钟。那时候,吃哨子糖可神气了。一定要在听众最多的时候放进嘴,一边吹一边吃。

(图/网络)

5.大大泡泡糖

这一定是80、90后小时候必不可少的零食,一毛钱一颗,两颗一起吃就能吹很大的泡泡。小学的时候,要是谁不会吹泡泡肯定被同学笑死。还经常比赛都谁吹的泡泡大,结果被粘得一脸都是泡泡糖。

(图/网络)

2007年,大大泡泡糖所在集团被箭牌公司收购,陪伴了一整个童年的大大泡泡糖也就消失了,只能留在童年的记忆里。

6.娃娃脸雪糕

娃娃脸雪糕也叫花脸,是奶油和可可混合的,几毛钱一个。可可色的帽子、眼睛嘴巴,奶油色的脸。在至今的记忆里那都是最好吃的雪糕,那时候总是考虑先吃帽子还是先吃脸,吃一个能高兴一整天。小时候吃的都是南宁罐头厂出产的,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伊利出了类似的,2块钱一个。

(图/网络)

7.无花果丝

极简风格的黑白色包装,“无花果”三个大字。酸酸甜甜的无花果丝,总能让人回味无穷。80后、90后十大怀旧零食之一,早在十多年前,几乎每一家路边小商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小时候每天都要花一毛钱享用。

(图/网络)

以前的南宁好小,连琅东都是菜地,现在的南宁很大,到处都是楼房。现在的南宁早已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我们每年都惊讶于南宁的变化。

南宁这座城市,在不断的消失,但与此同时,也在跟我们一同成长。

② 越长大越怀旧!致敬60、70、80后的纯真童年,永远回不去的青春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有人说,回忆是变老的象征,岁月流逝时光流转,可谓阅尽沧桑的60后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然而70后80后也都已不再年轻。虽然物质生活并不富足,苦中作乐的日子,但是我们并不缺少童年是快乐的。虽然我们的童年没有现在的网络、手机、也没有王者荣耀。但是我们的童年却无比的快乐!那段纯真的童年回忆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值得炫耀的!可惜这一些都不会重来,时光也不能倒流。

小时候天天想着就是赶紧长大,想着当大人有多威风,长大了以后却想着能回到童年有多好,想着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想着小时候的没有烦恼。童年的记忆让我们通过这些老照片来找寻,让我们追寻曾经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1、瓜棚 ,60后70后的记忆。 瓜棚是看场(都是农村粮食谷物晾晒的)的棚。小时候瓜地看瓜住过; 那时候打麦场, 都要轧麦子, 机械脱麦机少 ,轧完后晚上等风扬麦子, 看麦子时住过。夜里睡在棚里面能听到虫子的叫声,好多好多虫子的叫声,还有夜里鸟的叫声,还有露水特别大,还有有时候看瓜的时候有雨打棚的声音。

2、“冰车”二字!忆情满满,好亲切!小时候我老家哪儿就这样叫的,名称一样呢! 嗯,除了冰车之外,

3、脚滑子,另一个冰上玩具的名字我们那旮旯儿叫“脚滑子”,那玩意滑起来快,尤其是拐弯抹角时特灵便!夜晚的乡下冰面上,我们也玩冰车的,跪在上面,有条件的,把手电筒夹在两膝之间……场面颇热闹啊。寂静寒冷的乡下冬晚,是很久以前的往事

4、 雪爬犁,这个玩法在东北的友友,小时候一定玩过吧!有没有勾起你童年的记忆!

5、抽冰嘎,打出溜滑抽冰嘎只能回忆却回不到过去

6、滚雪球 上小学的时候,很多班级的男同学,下课时间就去滚雪球。

7、童年骑毛驴,放驴的场景,80年代农村儿时生活真实的展现。

8、很多60后70后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没有读过新书。很多课本都是用别人的。所以每次我们手里有书的话,都会用牛皮纸包书皮

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大晚上人山人海,抹不去的快乐记忆。 童年最深的记忆,一定不会缺少露天电影,在农村不忙的时候,乡里就会来电影放映,一个月大概两场,别的村放电影我们也会越几个小伙伴走几公里路也要去看。

一听说电影队在此放映了,大人小孩非常开心,自带板凳,很早就去占好位置,人山人海,小孩也骑在大人的肩膀上…人多时连银幕的背面也有不少人,虽然像 《地道战》《地雷战》等这样的电影也许看了几次,但是每次看都都是那么的认真。 儿时的欢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一群人看电影的日子,那种气氛,现在的豪华电影院都比不了。一群小伙伴坐在小凳子上看电影,吃瓜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10、童年的你一定做过这事,最爱做的就是大人做饭,小孩子烧火,玩火的记忆。每次火都烧出来了,没少挨骂吧。

11、童年的我们生活中,一定离不开每次放学割猪草、喂猪的场景。我们童年不只有快乐,也有我们辛苦的一面。

12、劈柴火做饭,童年的我们总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3、童年去小卖店打酱油的活没少干吧,喜欢闻这里面浓浓的五味杂陈的味道,而且每次都能用剩下的钱买糖吃

14、骑二八自行车是我们童年比较值得炫耀的事情,个子小我们可以这样骑,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对于骑自行车的渴望。

15、还记得童年的供销社吗?一代人的记忆,供销社总能找寻到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哈哈

16、歌星不干胶贴,童年的物件,总喜欢粘在文具盒上,歌词本上,还有书皮上,一代人的记忆。

17、童年吃过麦乳精,当时比较奢侈的固体饮料,童年都是借着家里有老人的光才能吃到的。

18、那个年代东风敞篷 汽车

19、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帮这样的玩伴,童年的天真的笑

20、小人书,童年的记忆,每次都会因此而着迷,特别是放驴或者放牛的时候也对带一本小人书

21、娃娃的时候,最喜欢就是带这样有五角星的帽子,

22、这些是我们童年用过的歌词本,里面有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的歌词,贴上很多粘贴

23、玩泥巴,摔泥泡,捏各种泥人,你坦克的造型。童年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做

24、童年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树哨子,你现在还会做吗?

25、童年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所以我们最盼望过年,可以放鞭炮了

26、童年玩过的 游戏 ,下五福,两个人开始对弈

27、滚铁环,看谁滚得快

28、用啤酒瓶盖,自制的拉哨,很多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做

29、在河里,和小伙伴在一起打水仗,

30、弹弓基本上每个男孩子都有,上学的时候书包里一定可以找得到。

31、这个玩意,别说你没玩过,这个 都是自己制造的,不过找这些零件挺不容易的。

32、这些都是我们吃完的 冰棍棒,然后可以当做 游戏 来玩,你玩过吗?

33、 火柴盒的封皮也是我们男孩子的玩具,有的时候手拍得很疼,也从来不会说...

34、这个就是我自己做的独轮车,70后、80后都玩过,酷吧,90后绝对没玩过。

35、饭嘎嘎,小时候最喜欢吃了,只有大锅饭闷饭才能有的

36、 腊月杀猪,是我们最羡慕的了,可以有猪肉吃了,现在农村也很少有人自己养猪了

37、翻花绳,童年益智类的 游戏

38、 九吋的黑白电视,让我们认识了外面的世界。

39、当年 崩爆米花的热,是走街串巷的,现在很少见了

40、这个你弄过吗,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41、谁能认出来这个是什么玩具?

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不说了都是眼泪.....

③ 哈尔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一下

1.中央大街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绝对的地标,充满异国情调。冬天吃麦蒂一直是哈尔滨的特色。
推荐指数:★★★★★
2.松花江
冬天松花江结冰,玩的冰上项目很多。个人觉得冰滑梯性价比最高。还可以通过铁路桥步行到太阳岛,感受老东北浓郁的人文气息。
推荐指数:★★★★★
3.太阳岛
如果想在哈尔滨看到厚厚的积雪,交通便利的太阳岛绝对是首选,环境卫生维护的很好。岛上还有一个冰雕公园,但评价普遍不是很高。
推荐指数:★★★★★
4.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位于太阳岛对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公园,但是门票很贵。如果你想在14:00左右去公园,可以利用人少坐大滑梯的优势把车费拿回来。
推荐指数:★★★★
5.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曾经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建筑。这个教堂需要买票,但是馨姐觉得不值得。展出的只有一些老照片,旺季随时都是人挤人。
//www.jxslmj.com/pic_34fae6cd7b899e51c0eb0b8050a7d933c8950d3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推荐指数:★★★★

④ 90年代的河南平顶山是什么样子

平顶山,别名鹰城,是河南的一座地级城市,这是一组90年代平顶山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平顶山的过去的样子,通过这些老照片,带大家去逛逛90年代的平顶山。图为90年代的平顶山城市全貌。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截止到2016年10月,辖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4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4区以及新城区、高新区,代管舞钢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全市总人口440.23万人(不含汝州)。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90年代的平顶山街景,一个繁华的路口,马路宽阔,有认得这是哪条街道的吗?


90年代的平顶山饭店。这家饭店1994年开业,算得上是平顶山很高档次的饭店了。


90年代的平顶山矿务局第一小学。读者当中有在这所小学上过学的吗?


90年代的平顶山平声影剧院。平声影剧院地处中兴路中段,1985年开业,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的时候,这里曾经非常火爆。


90年代的平顶山剧院。这座剧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是平顶山的地标建筑。这里曾是全市的文化娱乐的中心,上映新的电影时往往一票难求。


90年代的平顶山人民电影院。当时的人民电影院看上去还是很豪华、上档次的。

阅读全文

与呼兰电影院老照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心火电影法国完整版百度云盘 浏览:573
漫威电影最漂亮的女演员 浏览:162
小王子电影英语观后感 浏览:954
让人感动催泪爱情电影 浏览:507
泰国血战的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687
潘长江演过的乡村电影大全集 浏览:473
5566伦理电影大全 浏览:479
ssni654爱情电影 浏览:290
新上应的电影 浏览:228
墨家机关术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浏览:501
峨眉电影频道的背景音乐 浏览:285
法国电影主厨 浏览:307
大傻陈百祥黄秋生演的电影 浏览:535
与革命精神有关的电影观后感 浏览:135
在电影院看电影总想睡觉 浏览:473
莫少聪一部电影插曲春天不再来 浏览:395
日本打码大尺度电影 浏览:156
爱情公寓电影张起灵同人 浏览:477
徐州和信影城电影院 浏览:792
申惠善新电影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