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浦东高科西路白莲泾客运站到庐江县的车次时间车票
日期:2014-1-4 发车站点:白莲泾站 浦东南路3843号
06:30 安徽省 庐江 座位 125元 有售
现在每天一班车。
㈡ 三林东方有线营业厅网点营业时间
12:00至18:00。三林东方有线营业厅网点营业时间是12:00至18:00。三林镇,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西濒黄浦江,北依川杨河,东与北蔡镇、康桥镇相邻,南与闵行区浦江镇相接。
㈢ 想知道: 上海市 三林镇电影院 在哪 详细地址,在什么路上
三林路,靠近灵岩南路口。在三林路上
㈣ 三林周边的央企有哪些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三林镇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东分出东明路街道,北有杨思镇及其周边新桥等地并入,北与周家渡街道昌里路商业街隔川杨河相望,东与东明路街道、张江镇、北蔡镇、康桥镇相邻,南与闵行区浦江镇相接,西濒黄浦江。
㈤ 浦东有哪些体育场馆和设施,分别应该如何去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0年,哪些场馆与赛事堪当上海体育的年度名片?纳入名单的,一定有浦东足球场与其“揭幕之战”——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
如果说经济建设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块基石,那么体育建设也是浦东为世界瞩目的另一块敲门砖。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重大体育地标先后建成……为助力上海打造世界著名体育城市,浦东引“体”向上,积极建设体育强区,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也让体育成为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1
借力大赛按下体育基建加速键
经济发展带动文体腾飞,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一系列重要体育赛事选址浦东,为浦东的体育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为迎接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1997年浦东游泳馆、浦东棒垒球场(后改建为三林体育中心)等一批比赛用场馆在浦东建成开放,也为日后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色道最南端,23万平方米的前滩体育公园于今年10月1日整体开放。公园集自然、生态、运动于一体,内含6座11人制标准足球场,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城区并不多见。园内还设有5000平方米的室内商业配套设施,涵盖更衣室、健身室、兵乓球、室内高尔夫、咖啡厅、餐厅、儿童游乐场等。无论是运动健身、观光休闲,还是消费娱乐,前滩体育公园都是一个好去处。
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持续好转,一系列市民体育赛事也插上了文体旅融合的翅膀,在浦东大地上陆续重启。其中,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将主体活动徒步大赛设于浦江东岸,市民可在12公里长的赛道上,遍览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川沙杯”美丽乡村健康走活动,则把赛道设置在被评为“上海十大最美乡村路”的川沙连民村鹿湖路。“回望三十年 健行中国梦”浦东新区线上云定向活动,共吸引 20 余万名市民群众以“线上云打卡+线下健步走”的方式,在运动健身中回顾浦东30年发展历程,见证东岸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飞跃。
㈥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有哪些地方玩
其实那里没什么好玩的,要么去苏宁电器楼上的网吧坐坐,要么在凌兆路逛逛,买买衣服,如果是夏天,可以去游泳(池子里的水干不干净,我没办法保证)如果是晚上的话,可以吃吃夜排档,或者去上南路的易初莲花逛逛,再远点就是昌里路
㈦ 徐家汇有没有元祖店具体地址在哪谢谢
元祖各门店地址
元祖上海地区:
宝山店:友谊路160号(卖当劳隔壁)
长江店:长江西路1555号(爱晖购物中心内)
大华店:大华三路13号(大华邮局边)
东林店:东林路55号(行知二中旁)
共江店:共江路1239号(家乐福超市对面)
罗店店:罗店镇塘西街141-143号
淞滨店:淞滨路108号(近吴淞码头)
周浦店:周浦年家浜路350号
崇明店:八一路308号(八一路、人民路口)
北蔡店:沪南路647号(沪南路、川北路口)
川沙店:川沙镇川黄路59号(南门大桥边)
妙境店:川沙镇妙境路91-93号
奉贤店:南桥镇人民南路296号
安亭店:安亭镇昌吉路184号(肯德基对面)
嘉定店:城中路181号(城中路、清河路口)
新城店:嘉定区仓场路2893号
金山店:卫零路192号(肯德基隔壁)
莘潭店:上海市莘潭路2号
虹桥店:莲花路2150弄23号(69路终点站旁)
龙柏店:黄桦路272号(家得利超市斜对面)
梅陇店:上中西路55弄16-17号
闵行店:江川东路1050号(麦当劳隔壁)
莘庄店:莘建路57号(农业银行隔壁)
月浦店:龙镇路90号(月浦文化宫底楼商铺)
南汇店:南汇惠南镇北门大街7号
南翔店:南翔解放街2-6号(沪宜公路口)
昌里店:齐河路241号(好又多超市对面)
长岛店:浦东新区长岛路722号(浦兴路口)
大道店:浦东大道2297号(杨浦大桥出口)
德州店:德州路392号(德州路、西营路口)
东方店:浦三路395号(浦三路、东方路口)
高桥店:高桥镇石家街156号(七院对面)
沪东店:浦东五莲路191号(顶顶鲜超市对面)
沪太店:沪太路666号(金海马家具城斜对面)
花木店:牡丹路123号(大众修理站往东80米)
凌兆店:三林镇灵岩南路1100号(华联对面)
浦南店:浦东南路1641号(浦东供电所隔壁)
张江紫薇店:浦东张江紫薇路126-130号
张扬店:福山路127号(世纪联华斜对面)
青浦店:青浦镇城中西街1号
九亭店:九亭镇九亭大街460号
太仓店:太仓城厢人民南路2号(华联商厦)
北新泾店:天山西路92号(北渔路口)
华侨店:兰溪路153号(普陀区中心医院对面)
江苏路店:江苏路328号(江苏路、愚园路口)
桃浦店:雪松路433号(世纪联华超市斜对面)
天山店:茅台路181号(茅台路、古北路口)
仙霞店:仙霞西路632号(福泉路口)
广灵店:水电路833号(农工商超市对面)
江湾店:新市北路1426号(招商银行隔壁)
临平店:临平路333号(瑞虹新城底层商铺)
曲阳店:大连西路199号
四川北路店:四川北路2号(四川路桥对面)
总店:四川北路1733号(巴黎春天对面)
陆家浜路:陆家店浜路976号(大兴街)
静安店:北京西路1790号(万航渡路口)
延平店:延平路243号(延平路、康定路口)
石泉店:石泉路101号(石泉路、镇坪路口)
宜山店:上海市徐汇区宜山北路40号
广元店:广元路200号(广元路、天平路口)
田林店:田林东路475号(徐汇区文化宫对面)
长寿路店:长寿路527号(燎原电影院斜对面)
徐汇店:大木桥路454号(家得利超市对面)
瑞金店:瑞金二路45号(南昌路口)
共和新路店:上海市共和新路1947号
彭浦店:闻喜路860号(共和新路、闻喜路口)
靖宇店:靖宇东路210号(靖宇路、敦化路口)
控江店:控江路1667号(新华医院旁边)
平凉路店:平凉路1555号(肯德基对面)
四平店:四平路1801号(欧亚美家具城对面)
通北店:平凉路376-378号(通北路25路车站)
五角场店:翔殷路1088号
中原店:殷行路406号(61路殷行路终点站)
㈧ 耀华路属于三林镇吗
属于三林镇,地址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耀华路。
㈨ 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附近有没有什么电影院
三林世博文化中心 地址:浦东新区杨新路61号(杨思新村路玉泉街)八佰伴10楼新世纪影城
㈩ 茅善玉的主要作品
1985年,农历乙丑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此奖前身为首都戏剧舞台中青年优秀演员奖,后取“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更名为“梅花奖”。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茅威涛(浙江越剧撔“倩”演出团)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
洪雪飞(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杨淑蕊(北京京剧院)
刘萍(中国评剧院)
迟小秋(辽宁省阜新市京剧团)
尚长荣(陕西省京剧团)
孙毓敏(北京京剧院)
张学津(北京京剧院)
侯少奎(北京市北方昆曲剧院)
2005年12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廿八日,19时15分:纪念袁滨忠先生逝世38周年“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举办
纪念沪剧袁派创始人袁滨忠的“风雨送春”沪剧演唱会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举办三场。
由于袁滨忠英年早逝,门下弟子人丁并不兴旺,但这次沪剧界“总动员”,沪剧界名家名角和优秀青年演员悉数登场,使得这台名为“风雨送春”的演唱会阵容可观,越剧演员赵志刚、方亚芬等也登台亮相。
演出剧目
《拔兰花·赠花》(程臻,黄爱忠)
《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王珊妹,钱思剑,李建华)
《苗家儿女·小桥相会》(孙徐春,方亚芬)
《少奶奶的扇子·赞扇》(洪立勇)
《红色娘子军·分界岭》(金玉明)
《红珊瑚·岛遇》(张杏生)
《年青一代·读遗书》(徐伯涛)
《恩仇记·竹楼相会》(张爱华)
《桃李颂·党啊,我的母亲》(吴斌)
《父子恨·饮鸩》(赵志刚,汪华忠)
《红灯记》(茅善玉,马莉莉,钱思剑)
独唱:徐蓉,沈惠中,钱思剑
2006年1月20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一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举行
1月20和1月21日晚,“钱程似金”滑稽演唱会于美琪大戏院举行。在钱程从艺25周年时,为了展示25年来的艺术成长过程,钱程特地选择了个人演唱会的形式,并邀请了何赛飞、茅善玉、张达发、李九松、嫩娘、黄静慧等名家加盟。
演唱会上,钱程与诸位名家分别合作表演独角戏、沪剧、锡剧、滑稽戏、淮剧、甬剧、越剧、说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唱段。此外,他还与妻子孙勤圆登台合作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演唱会的最后以歌舞小品《前程似锦》结束。
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时: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播出
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在东视文艺频道播出。
节目有京剧演员马长礼的白派京韵大鼓以及他和李炳淑演唱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上海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的评弹《小飞蛾自叹》,黄豆豆、吴昊、陈琳、李颖的京剧《四杰村》,南北话剧名家严翔与雷恪生的京剧联唱,倪琳、马晓晖、小荷的沪剧联唱,张达发、张咏梅、萧雅的淮剧联唱,蔡正仁、晓林的真人秀,计一彪、朱俭、朱桢分别用苏州话、上海话、东北话演绎的喜剧小品《拾玉镯》。参加越剧旦角流派联唱的,有唱王派的史依弘,唱吕派的沈籦丽,唱袁派的倪迎春等。唱傅派的方佩华;茅善玉演唱的周派《送凤冠》;还有反串四大名旦的京剧老生范永亮和李军,古稀高龄的评弹名家赵开生将荀派的经典形象红娘学得维妙维肖。李家耀、谭义存的评话《武松打店》,盛小云的唐明皇和张军的杨贵妃;秦建国、孙徐春、关栋天三人扮演的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一曲《饮酒歌》,马秀英的沪剧《罗汉钱》,孙小梅的豫剧《花木兰》,余红仙的京剧《珠帘寨》,孙正阳的扬州《空城计》等。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
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4月8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十一日:茅善玉、马莉莉、万智卿提议紫竹调为上海城市标志曲
沪剧演员茅善玉、马莉莉和沪剧作曲家万智卿在“东方讲坛·经典沪剧音乐艺术系列赏析”讲座上一起提议,希望优美动听的“紫竹调”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曲。一位名叫潘妙根的花甲老人上台呼应,宣读了一份倡议书,许多听众当场签名,共同推荐。
茅善玉说,轻柔婉转的“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内敛、含蓄,不仅悦耳动听,并且歌唱性很强,民间流传广泛,上海的地方戏沪剧和滑稽也都将“紫竹调”作为基本调。
2006年6月1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六代沪剧演员录制首个文化遗产日庆祝晚会
为庆祝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六代沪剧名家在上海电视台高清演播室录制了一台“同唱一台戏”的庆祝晚会。此次演出是上海沪剧界的一次难得的盛会。沪剧老艺术家代表邵滨孙、杨飞飞、王盘声悉数到场。中青年演员茅善玉、马莉莉、陈瑜、孙徐春、陈苏萍、华雯等献上了诸多沪剧经典。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京剧演员张达发、越剧演员王志萍、淮剧演员梁伟平也客串了一把沪剧。与沪剧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丝竹和锣鼓书的艺术家们也参加了现场展示。
2006年6月14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举办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同时,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将他们珍藏的个人音像资料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该院《中国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的永久收藏。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的“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显示,中国戏曲剧种剧团发展面临四大困境:
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国营戏曲剧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许多院团经费紧张,难以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生活条件,创排新戏更是力不从心。于是,经营差的院团纷纷解散,能维持下去的也是困难重重。
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经济状况拮据,在职人员基本工资都很难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又十分艰苦,不少演职人员难安其业,很多人另谋出路。艺术学校的状况也不景气,国营院团的萧条和艺校的高额学费严重影响生源。
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上百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相当一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于老艺人的记忆中,或流散在外,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
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获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许多投资几十万元人民币、上百万元的“梅花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剧目在大城市受到专家好评,但在基层演出市场却备受冷落。
2006年6月28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三日:上海沪剧院首演《生死对话》
上海沪剧院创作的现代戏《生死对话》首演。作为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祝贺剧目,改编自20世纪50年代王愿坚小说《党费》的《生死对话》,并尝试在沪剧舞台上用影视剧的手法叙事抒情。
《生死对话》由赵化南改编,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出演女主角黄英,女儿妞妞由陈丹妮饰演。
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上海沪剧院首演《舞龙人》
现代沪剧《舞龙人》在逸夫舞台首演,该剧以三林镇一支舞龙队崛起的经历为题材,再现当地人为世博园区动迁顾全大局的精神。三林镇的舞龙队曾多次在国内重大舞龙赛中夺冠,沪剧《舞龙人》讲述了舞龙队借申博成功的东风再度崛起的故事。该剧由孙徐春、茅善玉主演。
2007年5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六日,19时15分:《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举行
《春色2007——孙徐春沪剧金曲演唱会》月5月12日、5月13日在逸夫舞台举行。
节目单
一、《昨夜情》系列
“为你打开一扇窗”、“思柳”、“沿竹林”、“月光似水”、“读信”(孙徐春,倪幸佳)
二、《金曲经典》系列
《碧海青天夜夜心》“赠玉兔”(钱思剑,赵隽晴)
《小巷之花》“向往”(孙徐春)
《东京三丽》“闻义卖”(孙徐春)
《血染姐妹花》“海滩诀别”(孙徐春,吕贤丽)
《小镇之恋》(孙徐春)
《田园梦》(孙徐春,华雯)
《今日梦圆》“雨中情”(孙徐春,王丽君)
《石榴裙下》第四场(朱俭,吉燕萍)
三、《家》系列
“洞房”、“别梅”、“诀别”(孙徐春,茅善玉,程臻)
2007年5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八日,上午:上海沪剧院2007年集体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上海沪剧院集体拜师收徒仪式在上海沪剧院排练厅举行。王丽君拜杨飞飞为师,吉燕萍、赵隽晴拜茅善玉为师,程臻拜马莉莉为师,朱俭拜孙徐春为师,徐蓉、王嫣拜陈瑜为师,滕一茗拜韩玉敏为师,吴争光拜汪华忠为师。王盘声、小筱月珍等出席。
2007年7月8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四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8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9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0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七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9月26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十六日,晚:上海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举行
由上海青浦区对外经济委员会、青浦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青浦工业园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青浦区外国友人中秋戏曲欣赏晚会在上海大观园大观楼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晚会的外国友人有部分驻沪领事、落户工业园区的欧美企业老总及其家人等50余人。
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场景——大观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等文化瑰宝。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加深相互的友谊。
茅善玉、赵志刚、谷好好、唐元才等参加演出。
2007年12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时15分: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沪剧专场
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在逸夫舞台举行,为沪剧专场,由上海沪剧院演出。
参演演员
杨飞飞携弟子王丽君
韩玉敏携弟子藤一明
陈瑜携弟子徐蓉
马莉莉携弟子程臻
茅善玉携弟子吉燕萍、赵隽晴
沈仁伟携弟子居峰
汪华忠携弟子吴争光
孙徐春携弟子朱俭
钱思剑
洪立勇
2008年6月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廿九日,19时30分:“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举行
由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勤苑沪剧团等联袂推出的“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于美琪大戏院举行。本次义演专场的全部收入捐献给上海市民政局,用于抗震救灾工作。
此次义演,上海沪剧界几乎全体出动,王盘声、杨飞飞、韩玉敏、陈瑜、马莉莉、茅善玉、陈萍、华雯、孙徐春、汪华忠、张杏声、徐伯涛、王明道、王明达、王珊妹、沈仁伟、陆敬业、沈惠中、刘银发、顾春荣、张爱华、黄爱忠、吴梅影、王勤、杨音、平雪瑛、倪幸佳、钱思剑、朱俭、程臻、赵隽晴、王丽芳等近50位沪剧老中青演员一起登台参加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