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0年代的山东烟台是什么样子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90年代的烟台,图为90年代的烟台市中心俯瞰。
烟台市,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
烟台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金山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截止2015年底,烟台市人口701.41万,少数民族47个。
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 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
90年代的烟台,远眺烟台城区。
90年代的烟台街景,这张老照片里还有曾经的东风电影院、机械大厦、大转盘,如今这里只剩下机械大厦了。
90年代的烟台劳动大厦,中心大酒店的前身,当时是市中心为数不多的高楼。
90年代的的烟台,建成不久的烟大宿舍楼。有曾经住过这座宿舍楼的同学吗?
90年代的烟台体育馆。这个体育馆建于1973年,当时是为迎接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建设的,在当时属于全国一流水平。
90年代的烟台邮电大楼周边景象,当时周边还有大片的平房。
② 90年代的山东临沂是什么样子
说起临沂,很多山东以外的人都不太了解,光听名字就觉得是一个贫穷破败的小城市。 其实不然
去年8月进入公司以来,在不知不觉中在临沂度过了大半年。 现在,我可以确信这是一个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新时期我刚搬到临沂的公寓时,望着窗外凝视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在寂静的夜色中,我看到楼下的老爷爷们聚集在桌子前,在一个很棒的派对上下棋。
到达临沂的那天晚上我看到的情景
当然,临沂作为一个小城市也有弊端。 例如,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毫无防备的少女行为不端的市民,与夜色一起潜伏在未知的黑暗中。
幸运的是,只有极少数人是这样。 某种程度上,我过去生活的沈阳、北京等城市,只能说在给了我自由的同时,也给了我安全感。
认识临沂的人大多知道沂蒙精神,所以临沂给不认识的人留下了老派、红色的印象。
我一边住在临沂,一边探索它,越来越觉得土,可以说临沂在很多地方给了我惊喜。
③ 小城奎屯
此文的作者叫刘艳秋,当年有点沉默含蓄,长得却秀气、机灵,酷像《英雄儿女》中的王芳。
她聪明、好学、勤奋,毅力坚强,是蹉跎岁月中走出的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退休后仍葆青春活力,热情、好动,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好群主。
@薇子, 你发的奎屯美景图中的大多数地方我都去过,非常熟悉。我从1959到1981在奎屯生活了22年,最早的记忆就是从奎屯开始的。我人生最重要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奎屯渡过的。我对奎屯的感情、感觉,至今没有一个地方能替代。
我熟悉的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奎屯。第一张照片上的安集海大峡谷,又称为红山大峡谷,欧艳松和欧建新应该很熟悉。他们的父亲七十年代在红山煤矿当矿长,他们家在红山好几年。七十年代我哥哥家在红山煤矿,我们姐妹都很喜欢去红山煤矿玩,都是搭拉煤车,每次去都会到红山大峡谷旁的大坡上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大峡谷很深,两边几乎是直立的;峡谷陡峭险峻,河水很急,轰鸣声很大。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奇怪,红山的小孩当时为什么就不怕掉下去呢?
其他奎屯的老照片,如化工厂、食品厂等,也很熟悉!记得我们从小拐回奎屯一中上课的最后一学期,每天晚上要求上自习,做完作业也要一帮一。我和李晋、李琦、常新华、苏锷利、郭新玲等,都是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本放在桌子上;然后互相递个眼色,假装上厕所,分别三三两两的从教室溜出来;在教学楼旁边的树林里等齐后,就一起有说有笑地开始每晚的压马路活动。
我们经常从一中走到食品厂门口,每次接近食品厂时,就会闻到随风飘来的糖果甜香味!那味道真诱人,至今想起还有感觉!当时我真羡慕那些家住食品厂的孩子,觉得他们每天都能吃到糖果糕点。
我们几个人还会偷着去小礼堂或露天电影院看电影呢!不知她们几个人还记得吗?这些奎屯的照片,比我大脑中存留下的老奎屯,少了许多:
没有那时奎屯著名的大礼堂、小礼堂;没有老一中,没有电厂、棉纺厂、造纸厂、针织厂、印刷厂、烟厂、机修厂、修配总厂等,这一批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工厂;没有奎屯东边泉沟、鸭子坝、苇湖等美丽的自然环境;没有农七师当时接持重要人物的第一招待所和第二招待所……
那时的奎屯不大,但在我的记忆中却有很多很多。
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亲身参与到奎屯的发展和改建中。从1981年离开奎屯,隔了27年后,2008年才回去一次。发现奎屯变化太大了!现在的奎屯,与我记忆中的就像两个城市一样。我只能凭着奎屯亲友和同学的介绍,用新旧对比的方法,才能对现在奎屯的主要建筑,有点大概的方位感!
现在让我再去奎屯,我一定会迷路的!这不是我的记性差,而且奎屯的变化太大了!奎屯变的太美了!
从一个边疆小城的变化,可以了解到我们祖国的变化;改革开放受益于国,受益于民![强][强][强]
(写于2020.10.19日晚)
④ 谁能给我讲讲80年代
87年,同龄!
回忆80年代,我也一直在回忆!
八十年代的洋气是属于自己本身的!而现在也许是国际化的原因,有太多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了!80年代思想是介于70极度纯真与90极度开放之间.没有现在的锋芒毕露,而有一种模模糊糊,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童年憧憬未来的美好,也许我长大了,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我以经看楚了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了对八十年代的感觉。说实话,社会在进步,就拿个PSP来说,当你拿着它以小时候的感觉来观察,会发现现在的我是不是真实的?5年前拿个小WALKMAN听歌还需花5分钟来倒带!~~!呵呵!
10年前有人说那时大部份是好人,我敢同意!10年后的今天!!如果还有人说这句话我想我回答不了他。在这个社会的影响下我变了,变的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所以我靠回忆来安慰自己,回忆小时候的我,一个单纯、快乐的小孩!!!!!!
对和错都是相对的,适者生存!回忆永远的过去式!
⑤ 终于让我们找到,日本的天堂电影院
如果尘世有天堂,一定是电影院的模样。
电影院让许多陌生人一起,大哭或者大笑,共同的情绪在黑暗的空间里流淌,又因为有黑暗的保护,悲欢都肆无忌惮。
有情侣在拥吻,有心意相通的眼神在交换,有伸出又缩回的满怀情意的手,有人在发呆,有人在打盹……
但时代如战车,轰隆驶过,不用说童年的工人文化宫、人民电影院,就是几年前去的书店、咖啡厅、常访问的网站,都在毫无保障的快速消失。世间风波,只管一变再变。
在神奈川县藤泽市,湘南海岸的鹄沼站前,有一条商业街,一直走下去会通往海的方向。
2017年春天,这条商业街上的一栋建筑物里,诞生了当地唯一一家迷你影院。准确地说,是面包店+咖啡厅+图书馆+电影院。
因为建筑物从前是镇上的照相馆,所以墙壁上依旧挂着那些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如今早已老去、死去,但这里还在展示他们曾经的高光时刻,永远鲜活鲜亮,光彩照人。
步入一楼,是一个面包店+咖啡厅的空间,最里面还有一个图书阅览室,付费使用,500日元3小时,面包和咖啡都可以买好后带进去。把自己没入沙发,通过书籍去往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个故事里。
沿着弧形的扶手木梯上到二楼,就是一家迷你电影院。座位不是连排的,而是厚重的沙发与木制咖啡桌,人们可以边喝咖啡边进食边聊天边看电影。一部电影1500日元,自己挑选,小学生是1000日元。
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约上朋友一起来这里,买两个面包,各自一杯咖啡,走上二楼影院,选一部彼此喜欢的,边看边聊……
2小时候后走出影院,周边景致跟2小时前,甚至跟2年前都没有变化,但彼此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全然不同。
擦肩而过的人不会明白,你们刚刚去过了罗马或楼兰,经历了生死,参与了历史,在另一个维度里过完了一生。那种充盈又虚脱的感觉,只有彼此知晓。
迷你影院的主人,叫翔子,今年36岁。她从小就爱看电影,沉迷于老旧电影院与二手书店所独有的空气,高中时进电影院里打小时工,大学考的是东京工艺大学,影像制作专业。
毕业后,她回到老家藤泽市,在市民活动推进中心工作。老家原本有两个小型影院,虽然都只有一个放映厅,但也是地域民众非常喜欢的文化场所。
自进入2000年以来,小型影院陆续关闭,藤泽市也未能幸免。
翔子将特长用于工作,为大家组织放映会,一个月一次,让电影文化重新回到藤泽来。
她选片品味好,策划周详,所需费用,比如租借的放映器材、隔音措施等,都会列出明细并公开。活动的口碑越来越好,吸引到的观众也越来越多。
“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
翔子的行动力,感染了周围,大家以众筹的形式,帮助她成立了一家株式会社,运营现在的迷你影院——面包店+咖啡厅+图书馆+电影院。
她把自己喜欢的空间,都聚集到了一栋建筑里。
这家迷你影院跟旧时光里的一样,手绘宣传海报,自制电影手册,定期策划书籍加电影的交流活动,让藤泽这个小小的车站周边,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文艺圣地。
愿所有朴实而纯真的理想,都能够实现,愿年轻人与老街的碰撞,为更多地域带来新的希望。
#日本# #日本生活# #生活随感#
#终于让我们找到,日本的天堂电影院
☝更多日本生活文化内容请点关注
⑥ 回忆:一组90年代初的离石照片
离石,战国重邑,盛唐昌化,宋明石州。明末永宁,民国复离石县,1996年设为离石市,今为离石区。今集离石建设志等多张老照片分享大众。图(1994年离石城区图)
(图:1994年离石文庙大成殿)文庙建于元代,明末受火灾,兵匪焚多次。清康乾复修。自南向北由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启圣祠、戏台组成。占地8000平米。庙内泮池清泉,松柏成丛,殿宇威严。民国十七年,离石国民政府伐文庙百年松柏得资,建离石中学,此贺昌中学之前身。抗战乃至建国后文庙渐拆改为学校,盛况不再。
城内东巷 郭家院 建于清代。离石古城仅存5处老宅之一。
东巷冯家院 清代
1992年 街心公园,吕梁饭店。街心公园,明代隆庆鞑靼兵焚石州,后城广人稀,在此裁城为内外,建立东门城楼,老话说:东门上,东门上。东门外是市场。80年代后建街心公园。设立喷泉,绿化。90年代这里是离石的中心,人们到兴隆商厦购物,晚上在此纳凉。早上有练气功的大妈,有给游人拍照的摄影师。小孩在此逐戏,好不热闹。
(图:1992年永宁中路)
(图:1992年凤山道院和前瓦窑坡村)凤山据碑载建于宋,为道教陈老祖羽化之地。明代住持孙云际多次扩建为今之规模。土改后,道院无资养庙,遂解散。最后一个道士是苏家崖人苏礼玉,建国后给他以五保户的待遇,一直住到72年去世。后凤山被吕梁卫校占用,1985年县政府迁出卫校,筹资修复庙宇。
(图:1992年凤山公园)85年开始筹建凤山公园,历三年建成。
东川河1992,曾经的东川,据说清澈见底,鱼虾游戏。但记忆中它已经变成了黑水河。今日已建成蓄水景观河。
图:(石州大桥)建于70年
滨河公园,曾经的石龟,秋千,跳床,翘翘板。
1992年 石州百货大楼 建于80年代
1992年 吕梁电影院
这是哪里?猜对了。 永宁市场。
离石体育场 建于70年代。
石州大桥
东关红绿灯
1992年 吕梁高专,成立于1978年,今之吕梁学院。
离石一中1994年。
安国寺1995,最后一个“僧人”老崔摄。安国寺:又名安吉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唐昌化公主曾修铸铜塔,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于此。惜铜塔舍利已失。安国寺曾有三十二景。十景为古树名木。清代廉吏于公曾在此读书。于公孙子于准为纪念于公修建了祠堂。建国前这里尚有僧徒二十八人,住持昌灯法师,他曾多次保护武工队,抗战胜利前去世。建国后,安国寺改为学校。80年代末县府着手修复,今已恢复安国古貌。
⑦ 哪里可以看《三枪拍案惊奇》
中文名:
三枪拍案惊奇
外文名:
A
Simple
Noodle
Story
出品时间:
2009
出品公司:
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张艺谋
制片人:
张伟平
江志强
主演:
孙红雷,小沈阳,闫妮
类型:
古装,惊悚,喜剧
对白语言:
普通话
片长:
89分钟
上映时间:
2009年12月11日
三枪拍案惊奇下载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三枪拍案惊奇下载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剧情介绍:
麻子面馆的老板娘经常受丈夫王五麻子的虐待,婚姻生活十分不幸的她,三枪拍案惊奇下载,三枪拍案惊奇在线观看,三枪拍案惊奇剧情介绍跟店里的伙计李四产生了爱情。王五麻子一气之下找兵卒张三杀掉李四,见财起意的张三反而杀死了王五麻子,并为杀人灭口而向李四和老板娘伸出毒手,却丢了自己的性命。
话说在牛年“春晚”上演之前,张艺谋桌子上已有几个剧本,其中包括张伟平买来的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张艺谋已下定决心要拍一部悬疑片。看完“春晚”的张伟平跟张艺谋说要找小沈阳来拍,张艺谋挣扎了一个星期答应将悬疑片改成喜剧悬疑片,并去找赵本山商量。于是整个剧组的班底就基本上建成了。
“张艺谋+小沈阳”,“科恩兄弟+二人转”,三枪拍案惊奇下载这样的搭配尽管夺眼球,但怎么都不像是张艺谋愿意干的事情。于是他找人帮忙,《三枪拍案惊奇下载》、《炊事班的故事》的导演尚敬参与进来,传闻里说整部《三枪拍案惊奇》几乎都是由尚敬执导完成,但人们在花絮里看到的是张艺谋认真端坐在监视器旁边。
人类最基本的“吃喝拉撒床上床下”趣事,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冷场,只看表现方式是含蓄的还是大放的,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大国,我国人民这几年一边拿低俗的帽子将这样的幽默扣着,一边不断地将这样的幽默捧到了文化顶峰。当这种幽默经由张艺谋之手端到世界人民的饭桌上,意义是否会不一样,要等影片上映之后才能得知。
但张艺谋处理这些民俗幽默的方式也很特别,那就是将东北方言、西北方言的幽默来一次乱炖,再加上面馆在丝绸之路占据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定还有其他地域风味的幽默加进来。多年前的《血迷宫》也不是全无幽默感的,张艺谋这次集合了尚敬式的、赵家班式的的幽默来调剂一场的婚姻悲剧,或许更有现代风味,但也会喜剧部分和悬疑部分一分为二。
能在脸上长出北斗七星一样的麻子,就说明这个面馆老板不是凡人,所谓相由心生,三枪拍案惊奇下载看着就变态,难怪会逼得老婆去找西洋人买枪了。而马蒂只会仰坐在酒吧办公室里思索自己杀妻的决定究竟对不对,并且对着老照片回忆与妻子曾经的欢乐时光。同样是杀妻计划,马蒂像是《三枪拍案惊奇在线观看》里的男主角,王五麻子像是社会新闻里的当事人,观众当然更喜欢那个不太现实的男人。
三枪拍案惊奇下载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三枪拍案惊奇下载地址:
http://www.85dy.com.cn/goodvod/index_1966.html
⑧ 90年代的河南平顶山是什么样子
平顶山,别名鹰城,是河南的一座地级城市,这是一组90年代平顶山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平顶山的过去的样子,通过这些老照片,带大家去逛逛90年代的平顶山。图为90年代的平顶山城市全貌。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截止到2016年10月,辖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4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4区以及新城区、高新区,代管舞钢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含汝州市),全市总人口440.23万人(不含汝州)。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90年代的平顶山街景,一个繁华的路口,马路宽阔,有认得这是哪条街道的吗?
90年代的平顶山饭店。这家饭店1994年开业,算得上是平顶山很高档次的饭店了。
90年代的平顶山矿务局第一小学。读者当中有在这所小学上过学的吗?
90年代的平顶山平声影剧院。平声影剧院地处中兴路中段,1985年开业,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的时候,这里曾经非常火爆。
90年代的平顶山剧院。这座剧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是平顶山的地标建筑。这里曾是全市的文化娱乐的中心,上映新的电影时往往一票难求。
90年代的平顶山人民电影院。当时的人民电影院看上去还是很豪华、上档次的。
⑨ 80年代的山西运城是什么样子
运城,位于山西西南部,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本组老照片是80年代的运城,跟随这些老照片,一起看看30多年前的运城。图为80年代的运城北郊大转盘,这张老照片的拍摄者据说当年为了拍摄全景,是爬上一个电线杆拍的。
运城,古称河东,关公故里,山西省辖地级市。运城地处山西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相望。
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传说均发生在运城。运城是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涌现出了张仪、司马迁、薛仁贵、王勃、王之涣、王维、柳宗元、司马光等文武俊秀。
运城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国保90处、省保57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人类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多万年,西侯度文化遗址是最早的人类用火实证。运城坐落着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祠庙之冠后土祠、道教祖庭永乐宫、山西最大湖泊运城盐湖、河洛文化传播圣地五老峰等名胜古迹。
80年代的东风百货商场,运城人习惯称其为老百大。老百大1960年开业,一度是运城商业中心的地标建筑。
80年代的运城河东剧院。河东剧院位于人民北路,落成开放于1979年,是继人民剧院、电影院之后,运城的第三座影剧院。
80年代的运城河东广场上的旋转飞椅。当时的运城基本没有什么大型游乐设施,这个旋转飞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玩设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