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黎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
巴黎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荣军院(Les Invalides)
先贤祠(Le Pantheon)
巴黎歌剧院(Le Palais Garnier,或又称L'Opera Garnier)(加尼埃宫)
圣礼拜堂(La Sainte Chapelle)
圣心堂(白教堂)(Le Sacre-Cœur)
玛德莲教堂(Eglise de la Madeleine)
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古代监狱)
巴黎市政厅(Hotel de Ville)
卢森堡公园(Jardin Luxembourg)(法国参议院(Senat)所在地)
波旁宫(Palais Bourbon)(法国国民议会所在地)
拉德芳斯区新凯旋门(La Grande Arche)
博物馆和展览馆
卢浮宫(Musee Louvre)(远古和古代艺术)
奥塞美术馆(Musee d'Orsay)(近代艺术)
庞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现代艺术)
巴黎格雷万蜡像馆(Musee Grevin)
罗丹博物馆(Musee Rodin)
毕加索博物馆(Musee Picasso)
巴黎达利蒙马特空间(L'Espace Dali)(超现实主义艺术)
克吕尼博物馆(L'Hotel de Cluny)
蒙帕纳斯博物馆(Musee Montparnasse)
大皇宫(Le Grand Palais)(1900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小皇宫(Le Petit Palais)(1900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夏佑宫(Palais de Chaillot)(1937年世界博览会展馆)
街道、广场和其它地区
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Elysees)
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
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
巴黎塞纳河左岸(Rive gauche)
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
亚历山大三世大桥(Pont Alexandre III)
新桥(Pont Neuf)
拉雪兹神父公墓(Cimetiere Pere Lachaise)
杜乐丽公园(Jardin des Tuileries)
索邦大学(La Sorbonne)
春天百货店(Printemps,20层高的百货店)
左岸咖啡(les cafes de la Rive gauche)
夜生活
红磨坊夜总会(Bal Moulin Rouge)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
疯马(Crazy horse)
拉丁天堂
大巴黎地区
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
枫丹白露宫(Chateau de Fontainebleau)
巴黎迪士尼度假区(Disneyland Paris)
拉德芳斯(La Defense)
卢浮宫(Louvre)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建于1889年是为当时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的,建好后遭到很多非议,说是一堆烂铁破坏了巴黎的美。如今,这座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四十多年的铁塔成为巴黎最重要的标志。
凡尔赛(Versailles)
原来是王室狩猎的地方,路易十四开始(1682年)至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王宫,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宫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御花园。
巴黎圣母院(Cathedral of Notre Dame)
位于巴黎的发源地西岱岛,建于1163年,历时四百年完工,是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内部装璜严谨肃穆,彩色玻璃窗设计引人,飞扶壁及怪兽出水口唯妙唯肖。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地处宽阔的星星戴高乐广场。这里是香舍里榭大街的尽头,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点。从戴高乐广场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条大道。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拱门是在拿破仑时期1806年由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建筑的。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被用来纪念法国大军。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康斯坦丁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
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于面向香舍里榭大街一面右下侧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这一名作取名《马赛曲》。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则被刻在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建筑物里还有一座小开支的纪念馆,馆内记载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历史,在那里,游人可以看到558位将军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这些人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
在巴黎,如果只是参观名胜古迹的话,只不过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一半。歌剧与戏剧艺术已深深地植根于法国人民的生活中。想全面体验巴黎人的生活,要去看看巴黎的夜生活。
世界超一流歌手及芭蕾舞明星们的演出在巴黎的许多剧院都能看到,可以电话预约或到售票口买票。看演出的男宾适宜穿套装,女士喜欢穿连衣裙。巴黎的著名剧院有:加尼埃歌剧院(原巴黎歌剧院)、巴士底歌剧院、喜剧剧院、持续上演莎士比亚古典作品新戏的Chaillot等。巴黎还有主要上演年轻作家的创作剧的小剧场。
巴黎的电影院里不仅放映法国、美国的影片,还放映南美洲、非洲、亚洲的电影。女性单身去观看很安全。每周一、三很多影院门票打折。巴黎的电影院各有特色,有的以拥有欧洲最大银幕著称,有的着力挖掘新导演和艺术电影,有的能够欣赏到世界上最流行的电影。
在巴黎,除了专门的剧场外,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观看许多小节目表演。任何一出节目,其舞台布景、服饰、演出等都各具个性。演出时间一般为晚10点、12点两场,一定要提前预约。红风车、里德、野马等剧场各具特色。演出民歌、讽刺性歌曲的场所有法国民歌酒店,民歌艺人酒店表演幽默与魔术,在爵士、摇滚乐俱乐部里,即使不太懂爵士乐的人,来到这里也会觉得很有趣,可以随着节奏边听边舞。
迪斯科舞厅不仅是社交、约会的主要场所,而且还经常作为音乐演奏会场使用,机动灵活。欣赏拥挤人群的时髦打扮,也是一大乐事。
“Paris By night”(夜巴黎)是每个巴黎人都懂的英文词语。“夜巴黎”可以是去参观灯火通明的纪念建筑,可以去吃一顿豪华精致的晚餐,可以去看一场电影或在咖啡厅里品尝咖啡;不过,通常是指在俱乐部跳舞或观赏一场表演。下列是一些有名的场所,也是观光的好去处。
饮食文化
法国人在7、8点钟吃早餐,一般喝咖啡或热巧克力,吃涂黄油的面包片或羊角小面包。中午12点半或下午1点午餐,晚餐则在晚上8点前后。用餐时,先吃冷盘,然后是一道主菜,最后吃奶酪,水果或糕点甜食。佐餐的饮料是葡萄酒,不喝烈性酒,吃肉时喝红葡萄酒(vin rouge),吃鱼或吃海鲜时喝白葡萄酒(vin blanc),此外,还有一种玫瑰红葡萄酒(vin rose),这种淡酒在吃鱼或吃肉时都可饮用。以上这些佐餐用的葡萄酒都是不带甜味的,称为干葡萄酒,甜葡萄酒则是在饭前或饭后吃点心时喝的,称为开胃酒。法国人习惯于在午餐后喝咖啡。有时在喝咖啡后喝一小盅烈性酒。
小饭馆的菜单一般都张贴在店家的外面,因此事先能知道价格。饭菜的价格随餐馆而变,而且悬殊较大。在巴黎餐厅就餐通常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消费,价格在1欧-2欧即可。
Ⅱ 关于巴黎
巴黎景点一览
1. L'arcde Triomphe 凯旋门 高四十五米在星型广场中心矗立的凯旋门,是1806年拿破伦为纪念法国大军战胜奥俄联军而建造的,前后经过三十年,终在一八六三年落成。而在这宏伟的建筑物下就是无名英雄纪念碑。从凯旋门可以看到迷人的香榭里舍大道和十二条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放射形大道。 门下有为纪念无数为法兰西英勇献身的无名战士燃亮的长明灯。门票8Euro。
开放时间:10:am至10:30pm 公众假日休息
交通:乘搭地铁(1)线、(2)线(6)线及R.E.R.(A)线在Charles-de-Galle 站下车。
2. La Bastille (colonne de Juillet) 七月纪念碑 此纪念碑位于巴司的广场是纪念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的牺牲者。
3. La Colonne Vendome & Place Vendome(旺多姆广场): 此纪念碑是用于一八零五年在所夺得的1,200支大炮的铜所铸成。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把战场上夺来的大炮融毁后铸成铜柱,耸立于此。
交通:乘搭地铁(3)线、(7)线(8)线在Opera站下车。
4.La Conciergerie 中世纪时代的建筑物,在法国革命(一七八九年)用做囚室。
开放时间: 夏季:至9:30 am 至6:30 pm 冬季:10:00 am 至5:00 pm 公众假期休息
交通:乘搭地铁线(4)线在Cite 站下车。
5.L'ecole Militaire 军校 十八世纪时代的建筑物
交通:乘搭地铁线(8)线在Ecole Militaire 站下车。
6.L'Eglise de la Madeleine 十八至十九世纪希腊式的教堂
交通:乘搭地铁线(8)线及(12)线在Madeleine站下车。
7.La Grande Arche 废兵院
废兵院又名拿破伦墓,建筑物内有十八世纪上午宫廷设计。花园并有一小教堂St-Louis。
开放时间: 夏季: 10:00AM至6:00 PM 冬季:10:00AM至5:00PM
拿破伦墓: 10:00AM 至7:00PM
交通:乘搭R.E.R.(C)线地铁(8)线及(13)线在Invalides 或Varenne站下车。
8. La grande Arche 新凯旋门 新凯旋门与凯旋门遥遥相对,位于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的延伸线上,由卢浮宫为起点以新凯旋门为终点是巴黎传统的旅游路线,藉以让游客们有机会意识到法国首都之艺术、建筑由古到今的发展。 1986年建成,为巴黎新城的标志。登楼可以一览巴黎新老城,门票9Euro。
开放时间: 每天:10:00 am至 7:00 pm 交通:乘搭线地铁(1)线在La defense 站下车。
9.La Place des Vosges 巴黎最古老的广场,四周有漂亮的拱廊建筑包围着,广场的一个角落有雨果于一八三二年至一八四八年期间住过的房子,现而改为博物馆供参观.
开放时间: 交通:乘搭线地铁(8)线在Chemin Vert站下车。
10.Le Quartier Marais 浮在塞纳河上岛的对面右岸上的地区就是广场乃在此地区。这里有十六至十八世纪时期的宫廷或大府邸。每年夏季都会在庭院内举办演奏会、戏剧等活动。 从庞比度中心至广场是一段不错的漫步路线。
11.Montmartre 蒙玛特 蒙玛特位于巴黎较高的地带,仿如宁静和平的郊区小镇,但亦有强烈对比之处: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直通往繁华大道,落日的艺术家,依靠赈济为生,妓女们到镇内豪华大宅,向富有的邻居抛媚弄眼,在著名的红磨房不远处,就是神圣的圣心教堂。从圣心教堂往下望,景致壮丽,天清气朗之日,三十米内的美景尽收眼底。
交通:乘搭线地铁(4)线,(12)线及(2)线在Chateau-Rouge Abbesses,Auers站下车。
12. Notre Dame Paeis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位于西岱岛上,建于1163年,为巴黎最大最古老的教堂。因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而闻名于世。由Maurice de Sully 所设计,从圣母院塔上可欣赏到塞纳河上的风光及庞皮度中心。星期天晚上圣母院内不时有风琴演出。登楼门票36FF,教堂免费,地下室为巴黎建筑历史展览,10Euro。
交通:乘搭线地铁(4)线,在Cite 站下车。
13. L'Opera 巴黎歌剧院 在Second Empire时,由Charles Garnies 所建造,现为国家舞蹈表演的场地及音乐学院。巴黎最大的歌剧院,每年演出季上演诸多经典名著。
交通:乘搭线地铁(3)线、(7)线及(8)线在Opera 或Chaussee-d'Antin站下车。
14 L'opera Bastille 新歌剧院 于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正式启幕,新型的建筑设计,令人焕然一新,与歌剧院的古雅设计成强烈对比,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交通:乘搭线地铁(1)线、(8)线及(5)线在在Bastille站下车。
15 La Place de la concorde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从香榭里舍大道走向公元的方向就会经过协和广场。矗立于广场中心的纪念碑,是一八三一年埃及赠送给法国的纪念碑,此座古迹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为拿破仑时代法军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掠夺而来。周围有两座喷泉,一座大观览车。从这儿可以俯瞰大部分上午巴黎美景:香榭里舍大道,凯旋门卢浮宫及国会大楼等。
交通:乘搭线地铁(1)线、(8)线在Bastille站下车。
16.Le Palais de Chaillot 于一九三七年建造,原用作展览场地。此建筑分为两翼:paris翼有电影图书馆"Henri Langlois"、电影博物馆、国家公众剧场"Theatre National Populaire"及法国名胜古迹博物馆。另一边为Passy翼内有海军博物馆及人类博物馆(Musee de I'Homme)。
交通:乘搭线地铁(6)线及(9)在Trocadero站下车。
17. Le Pantheon 十八及十九世纪的建筑物,是名人 Rousseau, Voltaire,Hugq,Emile Zola,Jean Jaures,Jean Moulin等墓地。
开放时间: 夏季:9:30 am 至6:30 pm 冬季:10:00am 至6:30pm 公众假期休息
交通:乘搭地铁(10)线在Cardinal-Lemoine 站下车。
18. La Sainte Chapelle 教堂 建于Cite岛上裁判所的中央庭园,是一二四六年至一二四八年时期所建的哥特式教堂,内里有金碧辉煌的彩画玻璃。此教堂用了三十三个多月时间造成,由 Pierre de Montreuil 所设计。
开放时间: 夏季: 9:30 am至6:30 pm 冬季: 10:00 am至5:00pm 公众假期休息
交通:地铁(4)线在Cite 站下车。
19 La Tour Eiffel艾菲尔铁塔(巴黎铁塔)
建于一八八九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三百零七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爱菲尔铁塔当初是为了万国博览会而建,自1887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晴朗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lle de France)地区。 爱菲尔铁塔高320公尺,建筑设计最著名的是防范强风吹袭的对称钢筋设计,兼具使用和美观,铁塔共分为3层,登顶收费依楼层而定。搭快速升降梯直达274公尺高的顶层,就可以尽览巴黎美景。白天视野佳时可远眺72公里远。黄昏时前往,可同时欣赏白天与夜晚不同景色交替,特别是灯火通明的凯旋门方向,令人目光不忍稍移。 上塔价钱不包括在博物馆联票中。
开放时间: 夏季:9:00am至12:00pm 冬季9:30am至11:00pm 三楼眺望台只在夏季开放
交通:乘搭地铁(6)线及(9)线在Bir Hakeim,Trocadero站下车。
20 La Tour Montparnasse 矗立在蒙巴纳斯火车站前边,建于1889年,高度320.75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着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称号。有三层平台,逐级而上,可以全览巴黎风光。由于为露天平台,非常寒冷。游客可乘坐时速每秒达六米,欧洲最快的升降机直达五十六楼,在五十六楼有商店、饭馆等,并有平台,可一览巴黎的美景。而五十九楼更设有眺望台可饱览全市风光。 门票13Euro。
开放时间: 每天9:30am至10:30pm
交通:乘搭地铁(4)线、(6)线、(12)线及(13)线在montparnasse-Bienvenue站下车。
21.卢浮宫:(Musée Louvre)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汇聚了自人类有文明以来的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东方、古罗马时代开始,到本世纪初的众多工艺美术品,绘画雕塑等等。最为著名的是"米罗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广场上有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玻璃金字塔"。门票9Euro。
22.杜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原为法王行宫,后被焚毁。
23.香榭丽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 Elysées)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林荫大道,每年7月14日,法国都要在那里阅兵。街道的两边汇集了诸多著名的商店和娱乐场所,例如LIDO夜总会、CHANLE专卖店、LOUIS VUITON专卖店等。
24.圣心教堂:(Sacré Coeur)建于1876年,位于巴黎的制高点蒙马特高地上,可以俯瞰巴黎全景。
25.红磨房夜总会:(Moulin Rouge)本世纪初以"康康舞"闻名于世,是巴黎最著名的夜总会之一。晚上的表演130Euro。周围有众多艳舞表演俱乐部,每晚演出5-10Euro不等。
26.卢森堡公园:(Jardin Luxembourg)为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是人们休闲散步呼吸清新空气的好地方。内有两座雕塑喷泉,秋天走在沙沙的落叶上,很有风情。
27.先贤祠:(Panthéon)安寝着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如议员、将军、学者、作家、思想家等等,如米拉博、伏尔泰、卢梭、雨果、路易·菲力浦。
28.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为原来的奥赛火车站改建,是巴黎仅次于卢浮宫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与卢浮宫不同,它收藏了大量的近现代艺术作品,如凡·高,塞尚,高更,毕加索,罗丹等的传世之作。门票8Euro。
29.巴黎荣军院:(Invalides)原为法兰西军事学院的一部分,现在为法国军事展览馆。院内的小教堂,供奉多位法国元帅的牌位,包括解放巴黎的勒克莱尔。气势恢弘的纪念堂里,安息着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波拿巴。他的兄弟,他麾下的几位名将如福煦等也安息于此。门票8Euro。
30.三月田园:(Champs de Mars)艾菲尔铁塔下的一片绿地,经常在那里举行以铁塔为背景的音乐会。
31.夏约宫:(Palais de Chaillot)国立电影艺术博物馆和图书馆。广场上的喷泉非常壮观。
32.塞纳河:(La Seine)穿过巴黎市区,约20公里。河上大小近50座风格炯异的桥,使得游人们流连忘返。沿岸可以看到诸多名胜,如卢浮宫,大王宫,小王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国民议会,夏约宫等等。著名的桥有亚历山大三世桥,新桥,米拉博桥。游船公司很多,推荐"BATEAUX PARISIENS"和"BATEAU MOUCHES"。船费11Euro,日游夜游均可。推荐傍晚落日时分,最为浪漫。
33.凡尔赛宫:(Palais 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4公里处,为法王路易十四的行宫。前面的宫殿里可以看到法王的寝宫,书房,接见厅,以及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的镜厅。后花园为西方园林的颠峰之作,喷泉,雕塑,大水面,大树乍道,处处显现皇家园林的气势。后花园免费,皇宫14Euro。
34.巴士底广场:(Place Bastille)法国大革命的发源地。原来的巴士底狱已经被拆除,广场的中央,树立着一根铜柱,是为了纪念1830年法国革命再次推翻封建帝制。现代化的巴士底歌剧院是巴黎第二大歌剧院。
35.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法国国立文化艺术中心及国立艺术图书馆所在地,以前总统蓬皮杜的名字命名。整幢建筑为全钢机构,不用任何其他材料,属于后现代主义风格。国立艺术中心门票8Euro。
36.拉雪兹公墓:(Cimetière Père Lachaise)为巴黎最大的公墓,以巴黎公社墙闻名。该墙已经改建,周围安息着法共的诸多前领导人。
37.科学城:(Le Villette)建于1983年,位于运河边,全为现代化建筑,以主办各类展览为目的。
38.拉法耶特百货公司:(Galeries Lafayette)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店,销售世界各地的名牌产品,是购物的好去处。店内专门的华人售货员,华人销售柜台,以及华人退税办理处。
还有许多其他的地方,都是不错的,只是时间有限,不能都去,此处只是作一推荐。市区里如大王宫,小王宫,法兰西学院,阿拉伯文化研究院,马德兰宫,圣夏佩尔大教堂,巴黎大学,圣米歇尔大教堂,塞纳河岸,巴黎裁判所监狱,罗丹博物馆。郊区有枫丹白露,法兰西体育场,迪斯尼乐园等
Ⅲ 巴黎的详细介绍
你好:
第19区,都是沿着巴黎城的北缘隆起的地带,仍为工人居住区。第18区既有宽阔的大道,也有曲折的狭巷,有些狭巷成为陡峭山坡上的石阶小路。自19世纪早期起,到20世纪20年代向蒙帕尔纳斯移民为止,蒙马特尔一直是巴黎主要的艺术之乡。 蒙马特尔最著名的建筑物,年代仅可溯至1919年,那就是长方形圣心教堂,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由国民捐资修建。教堂于1876年开工兴建,后因建筑师阿巴迪中途逝去而一度停顿。阿巴迪的设计颇受那座12世纪建于佩里格的圣弗龙教堂设计风格的启发,后者为五拱顶罗马式,本身却又是威尼斯或拜占廷宗教建筑影响下的作品。在圣心教堂正门下面是花木繁茂的维莱特公园,在这个公园巨大梯形石级的一侧,巴黎唯一的缆车线凌空而过。在蒙马特尔以东的肖蒙高地上,建有肖蒙高地公园,1864-1867年间在奥斯曼的任内落成。那是巴黎城墙以内的最大公园。
到19区的这一部分名为贝尔维尔,地势较此为低的河畔坡地上,是第20区的梅尼尔蒙唐。位于第20区丘陵地带的拉雪兹神甫公墓,曾是巴黎公社战士墙的旧址,在那堵墙前,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遭到杀戮,迄今仍有前往凭吊的人们。公墓中埋葬的著名人物有肖邦,内伊元帅,奥斯曼男爵,缪塞,巴尔扎克,德拉克洛瓦,比才,罗西尼,贝因哈特,邓肯,科莱特,比阿夫等。在巴黎城东北角的拉维莱特,一幢旧城屠宰场的巨型建筑自1974年废弃不用,1986年重新作为一座科学博物馆开放。附近有一座球面全景电影院和一处大型游乐园与文化活动建筑群。
园林和空地 巴黎素以园林景胜见称,这种风貌的形成,部分由于塞纳河开阔的河面和两岸浓密的林木。约有8.7万株树分布于大小街道两侧,绝大多数是筱悬木,其间杂有栗树,零星散布各处。然而在事实上,园林和空地只占巴黎城区面积的11%。在现代巴黎城中心,大多数公园和园圃全都坐落于原先旧城郊的王室保留地上。拿破仑三世因旅居不列颠期间深感伦敦园林之美,在他执政时,便把通往巴黎城大路上的两处皇家卫队的古老驻地辟为“英吉利” 公园:一是西面的布洛涅森林公园,另一是东面的万塞讷森林公园。此外,他在位期间,还把大片土地辟为市民游憩场所和花园广场。
人民 公元1850年,巴黎仅有居民60万。但此后因工业发展,外省人不断涌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870年前,巴黎人口已超过100万;到1931年,大都市区已拥有500万人口,大半居住在巴黎城内,也就是旧城门以内的那个行政中心地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种增长势头一直持续未变,而大巴黎市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口已超过900万。不过,巴黎城内的人口却逐渐减少,从1931年的290万下降到1982年的220万,所以现今约有3/4的巴黎人住在郊区。这种变化的产生,部分是由于规模宏大的新住宅供应措施已使城内高度稠密的人口大为减少,虽然巴黎城内的人口密度仍然高于北欧的平均水平。许多家庭迁往郊区新建的宽敞住房,巴黎城内留下的多是老龄人口,为异常孤独的一个群体;几乎留下的半数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人口中的大多数名义上信奉天主教,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定期去教堂做弥撒。外国居民成分一直在增长,现在已占巴黎全部人口的1/5左右。他们之中最多的是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及突尼斯的穆斯林阿拉伯人。一般说来,北非移民多在贫民区,住房条件恶劣,从事各种卑贱工作。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存在引起种族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数目不少的黑人人口主要来自法属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加勒比地区:他们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工作和较好的生活环境,并受到比穆斯林更好的待遇。长期以来在巴黎居住的犹太人,主要聚居在沼地的罗西埃街,那里有很多犹太教会堂,犹太人清洁卫生用品商店,希伯来文书店。20世纪80年代与来自北非的西班牙系犹太移民的冲突引发了战前巴黎反犹太主义的轻度复活。20世纪早期,巴黎曾是移居国外的作家,艺术家的青睐之地,如来自美国的海明威,爱尔兰的乔伊斯,西班牙的毕加索,意大利的莫迪里阿尼。如今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外国人很少,他们主要是商人和以巴黎为基地的大的国际机构的雇员,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人口:市2165892;都会区10210059(1982)。
经济 巴黎不仅是法国政治和文化首府,也是它的主要经济和商业中心。即使法国各大公司都在外省设有制造工厂,它们几乎都把总部设在巴黎,以便与主要银行和政府主管部门就近取得联系。巴黎大区作为企业中心来说,其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现在则在全法范围内优势有所下降,因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法国多数工业的增长在外省;不过巴黎仍拥有约1/4的法国企业。作为金融中心来说,巴黎是许多大型的国际商业和银行业的基地,尽管那里也有一些贫民区,总的说来它还是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是法国和外国许多富豪的家园。巴黎主要活动除工商业之外,便是政府事务了。政府的雇员近70万人。
工业 大致说来,由于巴黎早已是法国的政治首都,因而吸引许多公司设立总部于此,19世纪它一跃而成一座饶有活力的工业城市。巴黎不象诸如洛林和北部古老的工业区,它距矿藏资源并不很近。不过,巴黎确实有本身的天然财富,这主要是塞纳河,它目前仍然用于重型货船运输,驶往下游,在勒阿弗尔港出海。巴黎的传统产品主要是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但是,到19世纪铁路和运河交通发展起来时,北部煤田运输方便,供应巴黎,因而机械制造,化学工程之类的重工业开始发展,扩充,很快就越出城外而进入新的工业郊区了。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历届政府的政策是限制巴黎大区的工业增长而侧重于各省的工业发展,因为许多外省尚待开发。巴黎在多方面已是饱和状态,所以相反地要鼓励发展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这个政策已取得一些成效。各工业公司都不得在巴黎大区扩展其业务,或被各种资金所刺激而把工厂迁往其他地区。1962~1973年间巴黎地区减少了7.7万工业岗位(约占总数的5%),而法国其余地区却增加了67万个。
然而,巴黎大区的工业部门仍然雇用着百万以上的人员。巴黎城本身仍是许多规模虽小但却属典型的巴黎人经济活动的传统场所,如:圣奥诺雷大街的高级女式时装业;桑蒂埃区的服装业; 在旺多姆广场及和平街的珠宝首饰业;圣安托万大街的家具制造业。新兴的大型企业在巴黎的北郊和西郊发展起来。如沿着通往鲁昂的塞纳河谷就设有一些大型的汽车和飞机制造厂;西北沿塞纳河湾有军工厂,重型机械厂,化工厂;东北直至戴高乐机场则有其他工厂。南郊和西南郊沿比耶夫尔河有制革厂,水泥厂,酿造厂,烟厂和其他传统工业。许多轻工业工厂也已在大巴黎市的卫星城开设投产。
商业和金融 法国主要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全以巴黎为中心,尤以右岸的金融区为集中点,证券交易所及国家经营的法兰西银行就在那里。数十家外国多功能银行在巴黎设有分支机构,但巴黎并非一个有活力的专业性金融活动的中心。巴黎证券交易所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有所扩展并实行现代化,它的业务量仍然未能超过伦敦证券交易所的1/5。
巴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作为国际商业中心大有发展,特别是在拉德芳斯地区新建摩天大厦中设有许多大公司。巴黎是最受欢迎的世界性国际商业会议中心之一,每年通常有200多次会议在此举行。它有一些大型现代会议中心,如议会宫。法国人首创的现代交易市场,于1852年在左岸的邦市场开放。20世纪60年代大型的谷物和酒类批发市场从传统的右岸交易中心迁至左岸近郊的新的更宽敞的建筑内。
交通运输 巴黎的公共交通系统由一个大体上由国家控制的集团来经营管理,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已经大规模地实行现代化并加以扩充,现在被人们认为它是世界大城市中最完美的交通体系。大都市地铁16条线路上的车辆,速度快,车次多。巴黎区地下高速铁路系统远达郊区,在某些地点它的路线与铁路网的主要干线已经衔接起来。这些改进曾是政府为减少每日上下班汽车而缓解交通问题的积极措施之一。据说沙特莱-莱萨莱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地铁网的中枢。到20世纪80年代巴黎成了一座月票城,地铁每日运客500万。地铁费用由政府补贴,乘客仅付实际费用的一半。公共汽车系统也实行了现代化。
巴黎城周围是高速公路,即环城林荫大道。这条高速公路与郊区公路及国道系统相联,巴黎便是国道系统的中枢。同样,规模宏大的巴黎铁路终点站也为全法国铁路网服务。全法铁路网最早于19世纪建成。铁路网已经进行现代化,现有高速火车通往里昂及其他地方。巴黎的主要国际机场是位于东北部的戴高乐机场。位于南部的奥利机场建成时间较早,目前主要用于国内航班和包租飞机的起降。塞纳河上行驶着平底船和游览船;有通往上游和下游的商业码头。
行政与社会情况 政府 城市行政与市郊行政体制截然区分。巴黎城自成一政治单元即一个公社,由一名民选市长和议会进行管理,这与任何其他法国公社乃至最小乡村都是一样的。市郊由大小1200多个单独的公社组成,与巴黎市又共同组成法兰西岛行政区。法兰西岛行政区面积约4640平方英里,其范围远远超过巴黎大都市区。大巴黎的城市地区不是一个政治单元,因而在巴黎同其近郊的协调方面往往很不得力。由于左翼各公社同右翼各公社之间的激烈对立,大巴黎从来不可能仿照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的模式进行管理,形成一个联合的都会区。
法兰西岛是法国22个大区中人口最稠密的一个。这个大区下辖8个省:上塞纳省,塞纳圣但尼省,瓦勒德马恩省,埃松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巴黎市。按照社会党政府制订的1982-1986年权力下放的改革措施,法兰西岛大区同其他大区一样,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治。它有直接选举产生的议会及一议长兼执行主席;它能自行增加赋税;它能对本地区的成人教育直接负责管理,同时对文化,旅游,公路建设,城市规划以及工业发展的某些方面负有部分责任。大区所辖8个省的民选代表,也被授予更多的职责:他们掌管福利救济和社会服务各项事业,其中涉及大数目的预算以及一些有关基础设施的管理问题。各公社依次管理自身的城镇规划及建设事宜。每一个省由国家任命的省长进行督导,而法兰西岛则由一名大区行政长官负责监督。不过省长或行政长官的权力较之改革以前大大减少。巴黎城本身有一段奇特的地方政府形成过程。巴黎市议会每6年改选一次。
自1871-1977年,议会从没有选出过市长,市政完全由省长控制,所以巴黎比起任何乡村来,都没有那么多的自治权力。法国中央政府对1789,1848及1871年各次巴黎暴乱的事件记忆犹新,很想限制巴黎民众的权力。不过,1975年通过一项法令,准许巴黎市议员再次选出自己的市长。现在巴黎市长的地位与权力同法国其他市镇首脑已完全一样。1977年举行第一次市长选举。1982年,又推行分区选举制,规定巴黎20个区各自拥有自己的议会和“市长”。然而在实际上,这些措施收效不大,真正的管理权仍在巴黎市长的手中。
公共服务 电力及煤气供应等公用事业,消防部门和电信系统,在巴黎和在法国其他城市一样,都由政府经营管理,但巴黎的警察组织却比其他城镇警察权力更大。巴黎警察除了对付犯罪,交通,公共秩序等问题之外,还负责管理车辆及驾驶人员的登记,发放护照和身份证明以及外籍居民的许可证,并进行政治监督活动。日益增长的犯罪浪潮,尤其是恐怖活动成为警察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包括侦察与反谍局,共和国保安队在内的特种警察用于驱散游行示威。骑马佩剑的国民警卫队仅用于接待外国元首的礼仪活动。
保健 巴黎的公立医院和医院集团由城市和国家卫生部联合经营,主要靠社会福利系统资助。还有一些教会和私人团体经营的医院,也有许多私人诊所。巴黎的许多医学研究机构中最著名的是1887年建立的巴斯德研究所。
教育 巴黎的各类学校,同法国其他地方一样,大体上都由政府举办,并有3种主要类型: 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几乎1/5的学生在私立学校及教会学校就读,这些学校多数是由罗马天主教教会创办的。巴黎市中心的一些著名中学如亨利四世中学,伟大的路易中学,让松-德萨利中学,这类学校传统上培养过大批民族的精英。巴黎长期以来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以索邦著称的那座学府,后来成为巴黎大学文,理各系的所在地。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1968~1971年之际,它分成13个自治大学,其中有12座大学仍占用原索邦旧址。这13所大学共招收25万名学生,十分拥挤,经费不足,其声誉已不如许多更为专业化和入学条件更高的小型高等学府;后者包括工程,机械及商业各学校统称之为高等院校,其中最著名的是高等商业学校和综合工科学校。它们都已迁往郊区的宽敞校舍。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大学和高中教师。政治科学学院的许多毕业生进入极有影响的行政学院,培养成高级公务员。这些出类拔萃的专业学院,为法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作出了不少贡献,但也受到批评并经历了若干改组。
文化生活 许多世纪以来,巴黎一向被视为西方世界的主要文化动力之源,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而且是新概念的发生地和艺术的一统天下。有些人现在感到巴黎的文化生活虽绚丽多姿而不免华而不实,缺少创造性,不过它仍然富有活力而独具格调。巴黎人喜欢新鲜事物,他们具有丰富的求知欲,他们懂得如何用敏锐的眼光和高雅的情趣来装点起最简单的文化活动,而且他们是热切的文艺倡导人和支持者,所以巴黎的剧场和音乐厅,博物馆,画廊以及艺术电影院常常是座无虚席或参观者络绎不绝。主要的国营剧场有:法兰西喜剧院,巴黎歌剧院和夏乐宫歌剧院。这些剧场上演一批保留剧目,有法国古典戏剧,严肃的现代话剧和外国戏剧等。许多私营“林荫道”剧场为了求得生存,票价低廉。
新改型的罗浮宫是最辉煌的古典艺术博物馆。近来又新建了一些大型博物馆,如蓬皮杜中心的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19世纪艺术和文明的奥尔赛博物馆(1986年开放),拉维莱特的新科学博物馆。巴黎的特征之一是大型的过分装饰的展厅,通常展出回顾工业技艺在不同时代的风貌。一年一度上演音乐和戏剧的最大节日是每年6~7月的沼地节和9月中旬至12月的秋季欢乐节。巴黎主要的出版社和书店多位于拉丁区和圣日尔曼·德普雷教堂一带。最著名的报纸是《世界报》,《费加罗报》和《解放报》。全部法国主要无线广播和电视网都以巴黎为中心;有些由国家经营,有些是私人企业。
===============
也许太多了.但是一句都不能少.所以请你耐心看.
回答完毕.谢谢
Ⅳ 电影院的装饰设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的电影业尚具雏形,便已注重电影院的装饰设计。电影院的墙壁精心细致进行了粉刷,带有众多的装饰特色。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和30年代,英国电影院的装饰开始表现出奢华的倾向。那一时期电影院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场所,尤其是30年代的英国电影院,外部建筑和内部装修都最具装饰性,建筑物浑圆、开阔的形体,建筑物外部彩色的陶瓦,内部的照明设施、家具和配件,陈设的雕塑和各种装饰细节的刻画,就连当时流行的复杂、带有装饰的风琴操作支架也给观众增加了兴趣。风琴演奏一般是在电影放映前和放映之间的空隙时间,不仅演奏的乐曲、就是风琴的造型和装饰也使观众产生极大的兴趣。1929年由乔治·科雷斯设计的英国伦敦索乌里剧院装饰就与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一致。1930年斯林顿设计出了具有给人深刻印象的剧院流行风格的伦敦卡尔多夫电影院。20年代末期英国也开始出现那种美国式的强调气氛的影剧院设计,“好莱坞风格”影响了英国的电影院设计。3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好莱坞影片占据了英国电影院的屏幕,电影院的装饰设计与电影的影响日益扩大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1925年巴黎“世界装饰艺术展览”的影响,影剧院的装修风格与“装饰艺术运动”密切相关,1935年和1936年间,一批影剧院和音乐厅的修建便体现出这一潮流。像伦敦由爱德华·斯通为派拉蒙公司修建的电影院,内部装饰由索弗德和埃文·巴尔设计,有着意大利和北非的艺术风格。1937年威登和马塞为英国的奥迪安电影公司设计的连锁电影院当中,有一座位于伦敦的莱塞斯特广场,内部装饰十分豪华,座椅的套垫用美洲豹的皮革作为装饰,墙面则采用金色点缀,效果十分强烈。1932年罗纳德·阿特金森设计的伦敦舰队街“每日快讯”大楼门厅,采用多种装饰风格,并且运用了金属材料,门厅墙面两幅金属浮雕装饰壁画由埃里克·奥蒙提尔设计。1936年乔治·科尔斯设计了伦敦一家电影院的休息室,30年代爱德华·斯通为伦敦一家电影院所作的设计,这些作品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装饰艺术设计发展的面貌。
Ⅳ 巴黎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巴黎的标志性建筑是埃菲尔铁塔、星型广场凯旋门、巴黎圣母院、还有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等。
1、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塔分三层,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
凡尔赛宫
(5)巴黎电影院的墙扩展阅读:
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性建筑,也称"地标"。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
Ⅵ 法国的巴黎歌剧院是怎样的建筑
巴黎歌剧院(法语:Opéra de Paris),又称为 加尼叶歌剧院(法语:Opéra Garnier),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总面积11237平方米。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给人以极大的享受。是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巴黎歌剧院(Opera de Paris Garnier)全名为巴黎加尼叶歌剧院,是以其建筑师沙尔勒∙加尼叶(Charles Garnier)的姓氏命名的。巴黎歌剧院修建之初是供法国上流社会欣赏歌剧之用,因此在其建造过程中,不论是内部装饰还是外表建筑都极尽华丽之能事,整座建筑将巴洛克式的、古典的、希腊的以及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建筑风格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歌剧院还被象征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尼的爱情,顶部的N和E就是证明。如今歌剧院被称作“巴黎最俗气的约会地点”也是有由来的,当年很多富家子弟就在歌剧院正面的裸女神入口处跟心爱的姑娘约会,后来演变为“赠送钻石戒指订婚”的习俗。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在1989年巴士底歌剧院建成开放后,巴黎歌剧院主要集中在舞蹈剧的表演。由法国著名的侦探、悬念小说家加斯通·勒鲁(1868-1927)写下的《歌剧魅影》(后又搬演成电影、音乐剧)正是发生在眼前这座金光灿灿的建筑里。
Ⅶ 法国巴黎真的想恐怖电影里说的那样,地下埋葬有600万具死尸吗
每个国家地下都埋的有几百万具死尸 有老死的 有意外死的 有自杀的 还有就是2次世界大战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