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票的价格是由电影发行商提出,通过物价局的批准才能走向市场的。
2、一般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供应商提出来的,物价局只是负责监督,对于不合理的定价,物价局才会采取处罚。
Ⅱ 请问我们买电影票时的票价和票房有直接联系么
有间接关系。因为影响电影票房有两个点:1.口碑。2.观影人次。不过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观影人次越多,说明这部电影的票房会越来越高。
举例:《攀登者》目前该部影片已经48.4万人想看,那么上映时这些去看电影,按照一人一元的票价来看就有48.4万元;如果按照每人10元票价来看就是484万;随着电影口碑的直接发酵观看的人会越来越多。
《犯罪现场》目前想看的只有2.5万人,同样每人一元的票价只有2.5元,每人10元的票价就是25万。
因此电影票房和票价是有关系的。而和观影人数和口碑是直接关系。
Ⅲ 电影票票价是由谁如何定的 由片方、影院还是广电呢根据成本吗
一般根据电影的播放计划,比如取得了一年的播映权,当然在上市热映为主,然后做出市场测算,估计每场多少观众,还有热播之后下片,在权限期内,过段时间复播的观众预计,预测可能的观众总数,折算各种成本,算出总的成本,然后预设自己的利润,成本+利润预算出总收入,除以预测观众数,得到初定的票价,但是会随着电影受欢迎程度调整票价的。
Ⅳ 春节档电影票被吐槽票价高,票价是由什么决定的
我个人觉得票价当然是由于供需关系决定的,当然还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决定,比如说,院线和制片方想在这部电影上面大捞一笔,而且这部电影具备可以大捞一笔的元素,那么这部电影的票价将会变得很高,没办法,这是贺岁档的电影,要不然这个时候你说看电影还能干嘛?
所以票价几乎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而是由资本来决定的,我的很多朋友也在吐槽这件事情,平时看一部3D电影才需要七八十块钱,而现在看一部普通的2D电影也要80块钱的票价,陪女朋友看一场电影,两个人的票价是160块钱,然后再买两杯可乐,再买一些小食品,两个人看一场电影的成本,大概要在300块钱左右,真的是谈不起恋爱,看不起贺岁档。
东西好卖了,卖的东西有人买了,卖的东西买的人越来越多了,当然要加钱,不趁这个时机赚钱,过个村可就真没了这个店儿了,其实世界上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当人们都纷纷去为这部电影买单的时候,这部电影涨价我们也能够接受。
不是因为这部电影好或者是怎么样,而是我们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个7天的假,到班上以后跟朋友聊天,你总不能因为心疼一点票价而没有谈资吧,现代人的无奈就是我们要用钱来买面子,我们要用钱来买,让别人看得起,票价是由资本定的,票价也是由我们的虚荣心定的。
Ⅳ 在网上买影票价钱跟影院拿的票价钱不一样,这样票房是按哪个算
首先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网上买电影票的价格确实和电影院拿的票的价格不一样。那么计算票房是以哪个算的呢?
本人也是个电影迷,在这方面还算了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票房是以电影院拿到的票的标价进行计算的!
本人也是个电影迷,在这方面还算了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票房是以电影院拿到的票的标价进行计算的!
这里其实有个隐规则的,那就是:电影票价格不管采取多少种折扣方式去售卖,但有一点就是绝对不能以低于制片方所规定的最低票价来出票!若违反这个规定,那么电影院将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的!
那至于为什么网上电影票价格相对来说较为便宜,那其实是相关的电商在进行贴钱做活动,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所以补贴下来,其实真实的票价还是和电影院拿到票的价格差不多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再次谢谢悟空问答小秘书给我这次答题的机会!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再次谢谢悟空问答小秘书给我这次答题的机会!
Ⅵ 中国电影票是怎么定价的
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日新月异,这对全国平均票价的拉动不言而喻,但票价高更大程度上还是“国产影片盈利渠道单一”所致。据了解,目前中国国产影片综合收益的90%以上来自国内票房收入,产业链很短,电影内容的寿命通常只有一个月,其回报是一次性的,所以制片方急于靠票房回本。
Ⅶ 春节档电影票价高引发影院经理回应,电影票票价制定有什么讲究
春节档电影票价高引发影院经理回应,电影票票价制定有什么讲究?
“电影票太贵了”“看不起电影了”成为今年很多观众发声吐槽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数据统计为初一至初五)全国平均票价为49.1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5元,增幅为10%。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涨幅明显,较2019年春节档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出10.5元。
不过,有一点观众可以确定的是,等到春节假期结束,电影票也会不再抢手,错峰观影能享受到价格优惠。“等大家初七上班后,电影票价肯定会降下来,北京影院的上座率也会恢复到跟全国一样的75%。”苏宁影城慈云寺店店长乔建说。
Ⅷ 《刺杀小说家》因票价太高导致预售低,电影的票价是根据什么设定的
经常看电影的都知道,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电影、不同时间、不同渠道的电影票价都不一样。电影票价可是整个电影行业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各大发行商、影院自然非常重视电影院票价的定价了。电影的票价定价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包括放映时段、目标观众群,版权费用,影院品牌设施等诸多因素。
下面就讲讲我个人认为电影的票价是根据什么设定的:
一、首先片方先定一个基础价格
制片方和发行方会定一个最低价,一般一线城市30元/张、二线城市25、其他线20,3d和imax片源会增加5-10元,海外大片和国内名演大导的电影票价也会高5-10元。当然为了防止影片票价过高,扰乱市场,一些特殊的影片的片方也会定最高限价。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电影票价秘密,相信大家看后也会知道如何购买便宜的电影票了。
Ⅸ 电影票价格不是固定的为何不同地区价格也会不一样
不可否认,很多小城市特别是小县城,基本上只有一家电影院,最多两家电影院,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格局,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决定了电影院在票价上享有绝对的定价权。对观众而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花钱买票,要么只能不进影院看电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县城的人口规模有限,特别是愿意购买电影票、进入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特别小,每场观众数量少——甚至在周末,观众也不时可以享受到“包场待遇”。像生活在小县城的笔者,一年下来,很少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10个人的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20个人的情况,观众数量基本上只是个位数。这决定了电影院要维持经营,要生存下去,在观众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票价的办法,别无选择。
换句话说,人气不足,票价来凑,小城市、小县城的电影院没有办法走所谓的“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销”的办法。而在春节期间,青年人普遍返乡过年,直接增加了愿意买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这就让电影院产生了靠短短的春节几天“狠宰”心理,选择“坐地起价”,达到靠春节几天的暴利摊平平时的亏损或者低利润的目的。
当然,电影院经营者、电影投资商必须认识到,电影票价、电影票销量、电影院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电影票价定得过高,人们买不起,或者令观众产生这是电影院“抢钱”的心理,将会导致电影票销量大幅下滑,可能并不能给电影院带来利润,也不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反之,给电影票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则有可能带来销量上升,增加电影院上座率,反过来能够给电影院带来利润。
Ⅹ 电影票票价是由谁如何定的 由片方、影院还是广电呢根据成本吗
摘要 电影票价有两种:一种叫“最低票价”也就是发行价,这个由发行方决定,以最低票价的价格与发行方结算。一种叫“影院售价”也就是通常电影院的影票卖家,这个是由影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