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宣化建国街名称来历
宣化区位于北纬40°37′,东经115°03′,东南近临首都北京150公里,西连晋蒙。宣化区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天泰寺街道、皇城街道、南关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北街街道、工业街街道、建国街街道、庞家堡镇、河子西乡、春光乡、侯家庙乡。
宣化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依明长城,南跨桑干河,腹穿洋河与京包铁路。经济以农业为主,金、铁等矿物质资源丰富。近年工业发展较快,材料试验机厂生产的试验机,多次获部、省科技成果奖。文物古迹有明长城,柏林寺,小白阳古墓群及西阳城遗址等。
战国、秦汉时,天下分36郡,宣化属上谷郡。唐代始置武州和文德县(州县同治),明代为宣府镇,清朝改为直隶省宣化府。解放后,曾属察哈尔省,置宣化市,后改属河北省,直到1963年改市为区,属张家口市。
全区总人口为41万人(户籍人口数39.4万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口33.9万人,辖区面积为264.2平方公里。 宣化虽地处燕山丛中,但地势平坦开阔,汇集洋河、柳川河、龙洋河三大水系,水力资源丰富,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6℃。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达数十余种,煤炭、铁矿石、黄金、膨润土、辉绿岩、富钾页岩、白云岩等储量丰富,城区东郊的宣东二矿煤矿年产原煤30万吨,远景年产原煤100万吨。
全区GDP完成118.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1.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5元。
经济发展
工业: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冶金、机械制造、酿酒、电力、化工等行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区民营企业有830户,从业人员2.01万人,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近千户。
农业:宣化系城郊型农业,以种植蔬菜、葡萄为主,初步形成以精、细、特蔬菜为主导产业,以白牛奶葡萄等鲜食果品为特色产业的两大产业格局。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12.1万吨。已有800年栽培历史的牛奶葡萄久负盛名,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达1220多吨。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42亿元,农业增加值0.77亿元。
财贸金融:宣化古有“商埠”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宣化商贸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场繁荣,购销两旺。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2190万元,居全市前列。全区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16个。同时,宣化还拥有三星级宣化宾馆和宣化裕华大酒店、宣化得月楼等多家高档次餐饮名店,为宣化的开放开发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5263户,从业人员达27720人,产值达到15970万元,营业额72670万元。辖区内有中行、人行、工行、农行、建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
社会事业
交通通讯: 宣化距首都机场仅150公里,110、117和207国道广连全国,京包铁路穿境而过,宣大、丹拉、京张三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全区公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通讯发达,拥有装机容量10万门的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网,实现了区、乡镇、村三级与国内数字直拨通讯,移动电话使用户数达7.8万户。
文教科技: 全区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剧场、电影院等文化机构,建有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一座,家庭电视和闭路电视普及率达98%以上。全区共有完全中学3所、纯高中1所、初级中学15所、小学49所,幼儿园39所,在校学生达43058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生升学率达100%,全部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普及率100%,脱盲率100%。另有中等职业成人学校9所,军地高等学校3所。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59名,其中、高级职称1855名。1995年以来,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市级30多项。
体育卫生:有武术、足球、棋类、乒乓球等11个体育协会,业余体校1所。近年来,全区获全国性各类奖励40多项,省级奖励100多项。全区有医院17个(不包括部队医院),总床位数达到1365张。
社会保险保障:保险业务已有财产险、人寿险等4个险种,承保金额30多亿元,职工劳动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有社会福利院1所,敬老院4所,共收养150人。社会福利厂13个,固定资产10242万元,年产值12055万元。
旅游资源
京西第一府旅游区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远楼、镇朔楼及辽墓壁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拱极楼、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五龙壁砖雕、旧城垣、时恩寺及辽代壁画墓群二区。此外,还拥有一批如立化寺塔、大北街的马宅和都司街的南宅四合院、六中院内的“武庙”大殿、按院街内的张自忠将军故居、慈清西行时的行宫等人文旅游资源;有9个“京西第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西第一钟楼——清远楼、京西第一鼓楼——镇朔楼、京西第一墓——下八里张世卿墓、京西第一砖雕——宣化五龙壁砖雕、京西第一日僧塔——立化寺塔、京西第一石塔——柏林寺石塔以及宣化拱极楼、九龙壁等景观,丰富精深的古城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辽代墓葬文化,使人在游览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间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增进身心健康。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宣化古城的雄姿,体验塞外古城的风土人情。
宣化为历代军事重镇。有“京师锁钥”、‘析京屏翰”之称。《宣化府志》记载:“宣化全境,飞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居庸屹险干左,云中固结于右,群山叠蟑,盘踞峙列,足以拱卫京师。”明代为九重镇之一,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和屯兵最多,号称“九镇之首”。从明英宗开始,朝廷向宣府派遣级别高于都指挥使的镇守总兵,佩镇朔将军印,原万全都司最高长官,正二品大员都指挥使,也直接隶属总兵调遣。宣化府军事工事坚固。历代修筑墩台 1948座。据志书记载,仅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北方部落经宣化南入的较大战争就达70余次。乾宁元年(894年),太原李克用大举出兵攻幽州,并占领武州。元太祖八年门刀3年),铁木真率兵攻陷宣德。明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141~1424年),明成祖朱橡五次北伐,驾巡宣府镇地。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蒙古族瓦剌答部也先入侵宣府;崇帧十七年( 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兵攻破宣府,巡抚未之冯自杀,总兵王承允迎降。在宣化历代战役中涌现出了一批如于谦、杨洪、罗亨信等文武兼备、忘身爱国的忠烈之士。
宣化是文化教育中心。嘉靖七年门528年),建立上谷书院。嘉靖三十五年(175年),开设柳川书院(今宣化一中)。清末民初,文化教育迅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土。宣化是内地同蒙古进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明嘉靖年间,宣化开设“马市”,官方以布帛易锡靶马匹、皮张。隆庆元年门567年),宣大总督王崇古再开市场。万历年间,民市已具相当规模。清朝统治稳定后,贸易又趋繁荣。大德泉缸房、太和春药店、朝阳楼饭店、吴德裕茶店、四和顺茶铺等均在这一时期开张。光绪年间,山羊皮褥一度成为宣化销往外地的抢手商品,并曾向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出口。宣统h年(191年),宣化商号达160余家。
宣化是葡萄城。宣化白牛奶葡萄,已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为河北省名牌产品。传说宣化葡萄的种植来源于张赛。据史料记载,唐朝始种,辽金时推广,明清时全盛。宣化白牛奶葡萄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脆嫩欲滴,且皮薄肉映汁丰,味道清甜爽口,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赞誉。明、清时期,被列为皇家贡品。1905年和 1922年两次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旅游景点:
宣府镇(今宣化城区)建于明代,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区,特别是镇朔楼(鼓楼),清远楼(钟楼),拱极楼很有特色。建于南北中轴线正中的钟楼(清远楼)有“第二黄鹤楼之美誉”。楼下十字拱门,上悬巨钟重万于斤,据说40里外可闻钟声。
钟楼南面是鼓楼(镇朔楼)。是河北省少存的门楼建筑之一。乾隆亲书的“神京屏翰”匾额,悬挂在镇朔楼上。
宣化辽墓在市宣化区下八里村。为辽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张世卿的墓。由墓道、墓门和前后二室组成,室内壁画有80平方米,分布于墓室四壁和顶部,绘出行、伎乐、宴饮等活动,描写了墓主人生前是的豪奢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墓顶绘彩色星象图,它是以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为主,吸取古代巴比伦黄道十二宫之说,组成中外合璧的星图。壁画内容丰富,彩色鲜艳,年代准确,为我国已发现的辽代壁画中所少见。
Ⅱ 社会实践跪求创意
张家口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践目的:
(1) 了解张家口的文化建设
(2) 调查张家口的文化规划
(3) 提升张家口的文化软实力
实践形势:上网查询,深入社会,走访调查。
实践主题:调研张家口文化建设现状。
实践时间:2012年1月15日—2011年1月20日
具体:2012年1月15日 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采访资料等)
2012年1月17日—2012年1月18日 实地采访调研
2012年1月19日—2012年1月20日 资料整理及撰写报告
实践地点:张家口市
实践内容:
第一站、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在不久前经过了修葺,增设了贵宾席。同时,大年将至,推出了贺岁档电影,例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
从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那里,我们了解到:寒假后,工人文化宫的上座率有所提高,大部分的消费者为学生,学生们在寒冷的冬日里看电影的热情依然不减。在我们采访期间,有五年级到高三不等的学生陆陆续续地来看电影。并且,许多企业的年末表彰大会都在工人文化宫举行。
第二站、张家口电影公司(张家口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我们拜访了张家口电影公司的副总经理,副总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将我们介绍给张家口电影公司的党委书记。党委书记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采访整理如下:(附录音)
问1:张家口电影公司的主要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答1:组织电影的放映工作。
问2:张家口电影公司具体是怎样运作的?
答2:曾经,张家口电影公司旗下拥有众多的影院,但市政新的规划下发后,这些影院都被拆掉了。
问3: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影院吗?
答3:比如人民影院、清风影院、张家口影院、星星影院、大众影院。
问4:那现在影院拆迁后,张家口电影公司靠什么维持日常运作。
答4:靠一些影院旧址的房屋出租等,还有政府的补贴。
问5:那现在这些影院现在都变成了什么?
答5:现在都被开发了,比如人民影院现在成为了百胜街。
问6:那今后张家口电影公司将怎样运作呢?
答6:不久后我们就将人员分流了,被分到文化局等各个单位。
问7:那张家口市政对电影这一方面不重视吗?
答7:不是不重视,是经费的问题。
问8:那现在张家口的电影发面市政做了哪些工作?
答8:我们组织了“张垣电影广场”,去年举办了第七届,反响不错,今年正在筹办第八届。“张垣电影广场”是被列入了张家口市的“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文化项目,它是市政要求公益的放映活动,在展览馆,龙泉广场,市区内均有放映。
同时,在农村,我们开展了“农村电影工程”,自90年代末就已开始了,但正式的开始是在2003年。这个工程的目的是“一个农民一个月看一部电影”。
问9:通过刚刚的采访我市市内的电影业发展的不是很好,那“农村电影工程”在农村的公益放映落实的怎样呢?
答9:“农村电影工程”在农村落实的很不错,我们组织了188支放映队,成立了农村数字放映区,在20个县区进行放映。大致1个对负责20个村,使“农村电影工程”能覆盖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在得知了具体的情况后,我们决定去了解具体的张家口文化建设规划,于是书记为我们提供了张家口文化局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感谢书记后,我们开始走访了下一站。
第三站、抡才书院
抡才书院坐落在张家口市堡子里书院巷,据《万全县志》记载,抡才书院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察哈尔都统穆图善和万全知县(当时张家口属万全县辖)尹开先邀请集满汉绅商捐资面建,是惟一保存完整的近代书院。
抡才书院坐北朝南,内有房50多间,两侧有跨院,从院墙到每间屋都是青砖瓦顶,院内主体建筑为正常,堂内供奉着孔子牌位.大门外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两块石碑,各宽约0.7米,高2米,碑顶有二龙戏珠,雕刻精致,极为美观。碑文均为楷书。左侧石碑上首刻:“张家口新建抡才书院碑记”,上面有650个字。右侧石碑上刻:“抡才书院重约记”,碑文631字,均为规正秀丽的楷书。碑文叙述了书院曾盛极一时、远近闻名的历史。其办学宗旨是让学生们“朝夕而聚诵”,就是“说理论诗,阐明对贤精义”。任教者均为当时外流。与此同时,书院也成为学者、文人讲经论道的场所,在这里的任教者不乏名流。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当朝礼部右侍郎志锐(珍妃的哥哥)因弹劾李鸿章之流卖国求荣,被慈禧发配到塞外守边,他路过张家口曾在抡才书院讲学。1923年11月,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受朋友邀请到张家口游览赐儿山云泉寺后,在抡才书院讲演,听讲者上百人。康有为亲手在抡才书院栽下了一株槐树,以志纪念。历史沧桑,时代变迁,古槐树却依然繁茂,每到夏天,槐花飘香,落英缤纷。
抡才书院现为张家口的著名文化景点之一。
通过与管理人员的对话,我们了解到:抡才书院是堡子里的重点景点,市政每年都在加大对抡才书院的财政支出以便于抡才书院的修缮。抡才书院的客流量日趋增加。张家口的文化旅游也在平稳发展。
第四站、堡子里
堡子里建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据张家口市桥西区普查,堡子里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
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宣化)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茶马互市”。 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后,张家口成为通往西北的货流枢纽,张家口堡东关形成了武城商业街。这条商业街至今依然是张家口市最繁华的地方。张家口被称为“华北第二商埠”。 张家口堡的商号、票号、钱庄的投资人与经营者大多是晋商。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乔氏家族,在堡子里二道巷开办了宏茂票号。祁县的渠家也在张家口开设了茶店以及三晋源、百川通票号。太谷的曹家来张家口桥西经商,开设了锦泉涌、锦泰亨、锦泉兴票号、钱庄。
在寻访堡子里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文昌阁,进入乔家大院进行了参观,听了景点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
一、 现状
堡子里古堡是城中之城,由于历史长河的荡涤,堡内古建筑群损毁十分严重,亟待保护。主要有下几个问题:
①给排水设施落后。基本没有给水系统,生活用水极为不便;排水为自然排水,环境污染严重。
②道路交通拥挤。堡子里街区的道路格局形成于明清,街道普遍较窄,最宽的仅有7米,最窄的不足1.2米。有的街道还兼作商业街用,沿途摆摊设点,更加重了交通阻塞。
③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四合院内由于居住户数过多,居民都在院内加建小房,使得院内仅剩下过道。原本十分宽敞的四合院经过分隔,搭建后,变得拥挤不堪,同时也对建筑造成极大破坏。
④消防隐患多。居民住户电线乱拉乱接现象十分普遍,加之电线老化、房屋木结构较多,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街区建筑房屋密度大、道路狭窄、取水困难,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工作将十分困难。
⑤人为损坏建筑物严重。由于没有集中的供暖和煤气设施,居民主要靠烧煤取暖做饭,煤烟污染严重。同时,小商小贩、部分居民随处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影响了环境、损坏了古建筑。
二、规划原则
规划范围西至西豁子街,东到武城街,南至东、西关街,北以北关街为界。面积约20公顷,有528个院落,3053户,7363人。保护性开发坚持群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历史文化为重的原则;文物保护为上的原则;统筹兼顾为率的原则。
规划原则为整体保护、合理保存、适度更新、延续文脉、整治环境、调整功能、改善市政、梳理交通。打造故里情怀、武城风采品牌,塑造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三、保护和修复方案
规划结构以风貌展示和旅游观光为两大目标,将总体规划结构定为“一带、三轴”。一带:规划结合玉皇阁、城墙遗址设置历史景观步行带,以反映军事边防特色、城市发展、历史著名人物等为主题,成为展示我市历史文化的主题景观场所。三轴:分别为历史景观主轴、特色商业轴、特色民居展示轴。历史景观主轴:规划将玉皇阁、鼓楼相对的轴线作为景观主轴。特色商业轴:规划东门大街轴线作为特色商业轴,借助武城街将商业引进来,形成别具特色的商业街区。特色民居展示轴:因现保存良好的民居大部分分布在鼓楼东街和鼓楼西街,规划将鼓楼东街和鼓楼西街轴线作为特色民居展示轴,保持原始的居住形态和街廓,成为展示民居特色,晋商后人寻根问祖的景观轴线。
开发的顺序为点→街→院落,即率先开发玉皇阁、文昌阁、抡才书院三个点,再修复鼓楼东西街、鼓楼北街、玉皇阁街、东门大街两边的门楼,最后开发古民居院落。最终实现以点带面,全面开发。
第五站、展览馆红色革命摄影展
在去市文化局的路途中,我们偶然发现展览馆在举行红色革命摄影展。我们决定去看看。
进入大厅后,我们观赏了各县的景色,沟通过工作人员后,我们了解到,这个展厅常常举办免费的展览,比如之前有中央美院的学生的作品展览,但是来看的人不是很多。尽管如此,展览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办下去。
市民们看展览的热情不是很高,在我们采访期间,只有三三两两的人进来参观。偌大的展厅空荡荡的。或许张家口在这一方面的文化建设,还要从零开始。
第六站、张家口市文化局
带着一路上的诸多疑问,我们最终来到了文化局。文化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知道我们在调查张家口市的文化建设时,他们耐心的为我们进行了讲解。同时送给了我们《中共张家口市委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摘录以下几点:
(1) 总体目标:围绕“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的战略目标,结合《张家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1年修订)》的实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全面提升张家口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努力把张家口打造成为京冀晋蒙交界区域文化高地。
(2) 突出“一条主线”
(3) 强化“一个引领”
(4) 提升“两个能力”
① 文化传播能力
② 文化保障能力
(5)实施“四大工程”
① 文化产业发展工程
② 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③ 文化事业惠民工程
④ 文化人才建设工程
Ⅲ 手机收到四川疾控的温馨提示
摘要 你好,亲爱的父老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