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塞拜疆官方语言是什么
阿塞拜疆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居民多通晓俄语。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
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失业率和贫困率分别降至5%和5.3%;战略外汇储备达到500.32亿美元。
阿塞拜疆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多属什叶派,但不强调教派间差异。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少数民族信奉东正教。
(1)土库电影院扩展阅读:
阿塞拜疆的社会事业:
1、教育
教育体制分为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现有全日制普通学校4539所,学生136.49万人。
2、科研
阿塞拜疆最主要的科研机构是阿塞拜疆科学院,下属30多个自然科学和认为科学研究所及其他科研辅助机构,属国家事业单位。
3、医疗
阿塞拜疆原有公里医院大部分私有化,称为商业化收费医院。设立在各居民区的公里门诊所得以保留。阿塞拜疆不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
4、出版
到2012年,阿共有3993家公共图书馆、50家专业影剧院(包括9家电影院、29家戏剧院、12家音乐剧院)、223个博物馆和2750家俱乐部。
5、通信
阿塞拜疆成长速度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2013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0.09亿马纳特(约合12.86亿美元),同比增加10.7%,占GDP总量的1.7%。
6、民生
2002年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6.3美元,职工平均月工资约64美元。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12平方米,农村为13.3平方米。以上经济数据资料来源:阿塞拜疆图兰通讯社公布的“阿塞拜疆2002年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塞拜疆
B. 《废土崛起》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述的是这个主角在某一天玩一个GOD游戏的时候不小心穿越了。
有一天他玩着这个游戏,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而且里面出现了画面声音,主角很惊诧地问他你是谁啥玩意儿,可GOD却不回答问题,继续说道:“我现在给你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让你去另一个世界拼搏闯荡。
你就从灾难发生前三天出现吧,你在废土每度过十天,我就让你回来修整三天,并且允许你带走一些战利品作为奖励我还可以给你一些穿越福利。
只要你能撑过灭世前的三个月,我就算你赢。到时候我会开放时空门让你自由通行。如果你愿意,就敲一下回车键。”
然后主角周青峰想了一下,毫不犹豫的就按下了回车键,就这样他就穿越去了一个废土世界。
《废土崛起》描述的就是他在废土世界的种种经历。有趣很刺激很新奇。
C. 世界第二运河为何烂尾
这条世界第二运河是前苏联规划设计的阿姆河——克拉斯诺伏斯克运河,这项运河计划非常伟大,由斯大林提出,在19世纪30年代便开始规划,但是50年才开始准备修建,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便将该计划否决了。所以说,这条运河烂尾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条运河修建难度比较大,耗资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计划被提前终止了。
在古代,阿姆河带着许多支流注入一个大湖,这个湖就是现在深达数十公尺的干燥的萨里·卡米什洼地。如要利用目前萨里·卡米什洼地作为现成的蓄水池,就必须用水灌满它,而这工作将需十五年以上的时间。作这样的决定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开凿一条人工的运河,绕经萨里·卡米什洼地。
D.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作文600字5篇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 儿童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是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通过观看《闪闪的红星》,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感想呢?关于《闪闪的红星》 观后感 要怎么写呢?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文章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作文 600字5篇
更多关于“闪 闪的红星观 后感”内容请点击↓↓↓
★ 爱国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0篇 ★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00字 ★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400字作文 ★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400字作文四篇 ★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精选6篇500字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1
今天,我们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的主人公——12岁的小男孩潘东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潘东子住的这个小镇本来很安宁,打自潘东子出生后,跑来个“白狗子”(日本兵)的同党——吴汗三。当时在延安的毛主席把这个小镇定为红军根据地。听说红军要来了,小镇的人们都盼望着能过上好日子,东子也参加了儿童团。在一次站岗中,潘东子发现吴汗三想溜走,就上去和他搏斗。瞧!东子是多么的勇敢啊!要是我肯定躲起来,不出声。小孩始终是小孩,东子没能斗得过吴汗三,还是让吴汗三这个坏蛋溜走了。不久,日本兵轰了过来,红军是越打越少,于是大部分红军北迁了,有一部分还留在山下,偏偏这时侯吴汗三回来了。为了送米、盐到山下给红军,东子用水把盐吸在衣服上……
小小的东子是那么的聪明,相比之下,我虽然聪明,但我全用在歪脑筋上了。东子站岗、放哨,给红军送粮食,为红军送情报,最后把吴汗三给杀了,他的这种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们学习!他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时刻想着他能为祖国做些什么。面对凶狠的日本兵和那刺刀,他没有退缩,勇敢地和敌人搏斗,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东子的这种精神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在和平的年代,虽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但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我们在学习上更不能退缩,在生活中也要勇敢地面对每一件事情。
东子真是位“小红军”。东子,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中的偶像!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2
“困难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你千万不能怕它。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了。”影片《闪闪的红星》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潘冬子在党的 教育 下从一名普通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 故事 。潘冬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出生在柳溪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长期以来一直受恶霸地主胡汉三的欺压。直到红军战士解放了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潘冬子的童年才有了彻底的改变。他加入了儿童团,和春伢子一起打土豪、分田地。严冬来临,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又被黑暗笼罩。恶霸胡汉三封锁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食品运输线,红军处于缺粮少盐的危难时刻。冬子机智勇敢,把从乡亲们家里筹集来的食盐溶化成水浇在身上的棉袄里,成功地骗过敌人,送盐上山,使红军渡过了难关。
“我叫郭振山,今年十三岁,住在离这儿5里远的地方。”我看到这精彩之处,不禁为他担心起来,怕他被胡汉三认出来。可是潘冬子不慌不忙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斗智斗勇,骗过了狡猾的胡汉三。东子还利用在米行打小工的机会给红军传递情报。巧改字“无”为“售”,使大家都分到了粮食,也使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了上百吨大米。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他的勇敢精神。“我是红军战士潘冬子!”他含着复仇的怒火点着了胡汉三的被子,亲手杀死了恶霸地主胡汉三,为乡亲们报仇。“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儿童团员潘冬子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看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我们决不向困难低头,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3
上周利用班队课,给我们播放了《闪闪的红星》电影,使我感想颇多。
片中的主人公潘冬子,他们一家都是革命分子,都勇于为革命献身。他们很勇敢,敢和敌人斗争到底。
冬子他妈在熊熊大火中被烧死了,她那是为了掩护大家转移啊!她为了别人不被敌人抓到,牺牲了自己,挽救了一大群人。当敌人准备向群众转移的方向追去的时候,她毅然决定返回小屋,点起灯,吸引敌人的注意。她不可能不知道其危险性,她不可能不挂念潘冬子,但他心里党的利益占第一位,尽管生命宝贵,但她要维护党,维护人民的利益!当敌人朝她围过去的时候,她决定打开小门,扔了两枚手榴弹,让敌人损失了一部分,同时也为了激怒敌人,让她和一部分敌人同归于尽。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令我为之敬重,她宁愿用一个人的死,换取一群人的生。
儿童团员潘冬子的智慧更让我深深为之折服。由于敌人封锁,战士们严重缺盐,身体一天天衰弱!潘冬子勇敢地担当去弄盐的任务,在穿越敌人的哨卡时,他非常机智,巧妙地利用水将盐融在衣服上,为战士们提供了盐,所以战士们才有了力气打仗,他的机智跟胜利是分不开的!
冬子他爸则是个战士,原本加入赤卫队,后来干得很出色,于是提拔他成了正规的红军战士!当他再见到冬子的时候,由于表现尤其突出,已经当了一个团几百号人的团长!在一年的时间里!那是因为他深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穷人一定会翻身做主人!正是有了这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让冬子他爸一步步走向了胜利!
从影片中看到了我的差距,我一定要向潘冬子那样,机智勇敢。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4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看过了很多电影,其中最让我感动,印象最深的是在顺德图书馆看的那一部电影 —— 闪闪红星,影片中潘冬子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影片讲述了在上一世纪 30 年代时,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爸爸是红军团长,妈妈是地下党成员。当他爸爸跟着红军队伍走后,妈妈为了保护群众的转移,把生死置于度外,被大汉奸胡汉三用火活活的烧死了。冬子眼睁睁的看着妈妈消失在熊熊的大火中……他伤心极了,吴大叔对他说:“你要坚强,努力学习,铲除胡汉三,为你妈妈报仇呀”。尽管冬子失去了妈妈,但他凭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送盐,传递信息。他每转移一个地点,都会把书本带上,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最后,他经过了重重磨难及考验,打败了土豪劣绅,最终佩戴上发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看完了这影片,我浑身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冬子的英雄气概振住了,被共产党员那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是靠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要向冬子学习 , 学习他的机智勇敢 , 爱憎分明 , 不畏艰险 , 争分夺秒去学习的精神。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先进的年代,社会繁荣安定。我们作为 21 世纪的少年,一定要从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多一些 文化 知识,为祖国将来的壮丽事业添砖加瓦。我们要有冬子那样的爱国精神 , 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 , 越来越美好 , 一定会走在世界列国之首 , 成为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
我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后,觉得很好看,里面的片段有:偷牌换字,杀死胡汉三,巧过关卡,拆桥阻敌……我最喜欢的片段是偷牌换字,我给大家讲一讲,希望大家喜欢。
因为要去大谈更多的情报,吴大叔让潘东子化名郭阵山,小名小山子,到一个经常给白狗子提供军粮的米店里,和春芽子一起去打探消息。
东子在喝水时,看到一个小仓库,从门缝往里看,哇!好多米!这时,老板叫他去帮忙挡门,原来大家吵着要买米,但老板却说:“没米了!没米了!”门挡好了,老板又让他挂出去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无米”,东子一想“咦!不是有米么?牌子上怎么写的是‘今日无米’呢?”
晚上,他和春芽子一起讨论了在米店里发生的事情和有关红军走到哪里的问题。
第二天,东子正在擦灯上的玻璃。见一个白狗子进来了,和老板进了一个小屋里,并把门关上了。东子觉得可疑,就附在门边,偷听到了有关仓库里的米的事情——那是一批军粮,明天就要运走了。为了不让白狗子吃上米,为了让党打胜仗,东子把情报写下来,让春芽子交给宋大爹,把偷来的牌子上的“无”改成了“售”。之后,老板就让他们去抬米,把它们抬到后院的船上,准备运走。
东子把牌子挂上去。村民都来了,可是大门紧闭,大家又吵了起来。东子给宋大爹使了一个眼色。宋大爹就带着大家去抢米,村民一看到米,就一拥而上,有的用刀把米袋割开,把米放在自己带的器皿里面,有的人扛着米袋就走。老板看见了先是大吃一惊,后来叫自己的手下去打他们,可都被愤怒的村民们给推到河里去了!真是太好笑了。
“今日无米”和“今日售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虽然只改了一个字,却令这整整两万斤的大米全没了。
看了《闪闪的红星》,我觉得潘东子真聪明!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作文600字5篇相关文章:
★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篇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受5篇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00字5篇(2)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00字
★ 红色电影观后感600字作文
★ 闪闪的红星读观后感5篇
★ 闪闪的红星的观后感500字6篇
★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精选6篇500字
★ 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3篇
★ 爱国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E. 有关雷锋的故事资料
雷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学生时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他帮助落后的同学,爱护集体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走上工作岗位
一九五六年九月,雷锋在乡政府做通信员,十一月,年满十六岁的雷锋被推荐到望成县委做公务员。一九五七年,雷锋光荣地年经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锋来到困山湖农场当了一个拖拉机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锋来到鞍钢做了一名C-80推土机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锋来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辽阳日报>>报道了雷锋抢救水泥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事迹.
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
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F. 土库曼斯坦,美丽的沙漠之国
土库曼斯坦是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大沙漠覆盖,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还是中亚五国里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这座沙漠之国还拥有伟大的宗教传统和令人如痴如醉的自然风光。 在达瓦札附近有3个天然气坑,其中一个被点燃,被称为地狱之门。
土库曼斯坦主要民族有土库曼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此外,还有哈萨克、亚美尼亚、鞑靼、阿塞拜疆等120多个民族。官方语言为土库曼语,俄语为通用语。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俄罗斯族和亚美尼亚族居民信仰东正教。
那么这个国家都有哪些好玩的、值得去 旅游 的地方呢?
第一站:作为首都的阿什哈巴德市
(1) 地震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立广场上, 紧邻中立门和总统府。1998年10月6日建成。纪念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一只十五米长的青铜公牛,公牛的颈上顶着一个皲裂的球体——象征着地球,裂开的地壳上有一位女子双手擎着小孩。
设计思想取材于突厥民族的传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一头巨牛驮着。女子与小孩则象征着永恒和人类的延续。下部是基座,基座的内部是地震博物馆,主要展出一些有关阿什哈巴德48年地震以前、地震后以及现今的风貌的图片。
(2) 中立门
这是阿什哈巴德市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中立广场,主建筑高75米,有电梯通往观景台和咖啡厅。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
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 历史 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
(3) 鲁赫耶特宫(会议和艺术宫)
位于总统府对面,已成为阿什哈巴德市的象征之一。宫殿的大理石主体和天蓝色的圆顶与市中心建筑群浑然一体。会议大厅可容纳2800人,根据需要还可用作歌剧厅、话剧厅和电影厅。一层设有各国首脑大厅。
(4) 地毯博物馆
位于阿什哈巴德市中心,1993年3月20日经总统批准建立。博物馆面积1178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种图案地毯、挂毯共 1000余件。馆内展出2块巨型地毯,一块为土最大的地毯,294平方米,重1吨;另一块为189平方米。此外,还展有百万线头地毯和双面地毯等。
土库曼地毯蕴含着土库曼民族的审美情趣。土库曼民族的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毯纹饰。现今的土国旗和国徽上都绘有地毯纹饰。
(5) 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
由土耳其出资兴建,1998年11月12日开馆。博物馆位于阿什哈巴德市南侧,气势恢宏,占地225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用于展览。主楼设会议厅,展厅、办公室、仓库、技术修复部和咖啡厅等。4个半圆形露天剧场在主楼外侧。博物馆展厅设独立厅、自然厅、原始史厅、古代厅、中世纪纪厅、民俗厅等,展品约2万件。
(6) 阿哈尔捷金马和种马场
关于阿哈尔捷金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此马体态匀称,威武膘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
阿哈尔捷金种马场位于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于1922年,前身为里海养马厩,1992年改名为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现土库曼斯坦共有五个国营大型马场,阿哈尔捷金马总数约2000匹。致力于向国际市场介绍阿哈尔捷金马,同美、法、俄、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合作。
第二站:库尼亚-乌尔根奇
库尼亚-乌尔根奇位于土库曼斯坦的达沙古兹州,阿姆河南岸,毗邻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古称玉龙杰赤, 历史 上是花剌子模王国的首都,拥有一系列11-16世纪时期的建筑,包括一座清真寺、堡垒、陵墓和一座宣礼塔。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站: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位于南部小镇达瓦札附近,具体坐标为北纬40°15′,东经58°26′。据相关资料记载,1971年,苏联一个地质勘探小组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由于钻探设备崩塌,形成了一个直径70多米的大坑。勘探人员担心毒气有害,点起了一把火。这把火已经燃烧至今。地狱之门有土坑、水坑、火坑三个坑。
不仅美景诱人, 美食 也非常诱人。土库曼斯坦菜肴与中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菜肴相似。 例如:主食是抓饭和馕。日常或节日都会准备抓饭,由大块的羊肉,胡萝卜、大米等在一个铁锅中做成。抓饭是起源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内陆国家)
餐馆和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馅饼和烤包子。许多烤肉串,如羊肉串、鸡肉串、鱼串等,烤串在餐馆或街上路摊都有出售出售。土库曼斯坦的餐馆主要供应俄罗斯 美食 ,如水饺以及各种蛋黄酱沙拉等
如果到了那里,一定要记得带点当地的特产回来哦!
1. 纯手工软布小帽,轻软方便携带还便宜。
2.羊皮制品,土库曼斯坦的羊皮纸品久负盛名,羊皮帽子在当地非常流行。
3.土库曼斯坦以细羊毛编织的地毯闻名于世。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如果有机会出国 旅游 的话,一定要到当地感受一下那里的人文风采呀。
G. 阿塞拜疆官方语言是什么
阿塞拜疆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人们在正式场合及节庆场合讲究衣着(成年男性在公共场合不穿短裤),家居环境整洁;
男性见面时都会握手致意,女性则习惯相互亲吻面颊;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见面和分别时,不论性别年龄,还会以相互贴面或亲吻脸颊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鲜花是应邀正式做客或参加欢庆活动时送女主人的常见礼物。
(7)土库电影院扩展阅读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族基本形成。11~14世纪突厥人、蒙古人入侵。16~18世纪归属伊朗。18世纪中叶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封建制国家。19世纪北部并入俄罗斯帝国。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H. 说俄语的国家是什么
说俄语的国家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
在说俄语的的国家中,比较特殊的是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三国,当地说俄语的大多数是年长的人和在当地生活的俄罗斯人,其他国家以俄语为官方语言。
俄语在前苏联鼎盛时期,使用率非常高、影响范围极广,前苏联解体后,俄语的适用范围有所减小,不过在东欧、中亚、高加索等地依然以俄语为通用语言在使用。
俄语方言
现代俄语主要有两种地域方言:南俄方言和北俄方言。
南俄方言的主要语音特征是:а音化,即元音字母о在非重读音节中读作а;辅音字母г读作擦音(即同х相对的浊音);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т发软音-ть。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俄语属南部方言。
北俄方言的主要语音特征是:о音化,即元音字母о在非重读音节中仍读о;辅音字母г读作浊塞音;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发硬音-т。
在南北方言区之间,从西北到东南有一个过渡性的区域,习称中俄方言区。其语音特征是混合型的:а音化;г读作ɡ;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发硬音т。
后由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规范了现代标准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