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亚细亚电影院的历史
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上的亚细亚电影院始创于1908年,最初的名字是吉干特(巨人)电影院,有935个座位,是继和平电影院之后,哈尔滨市成立的第二家电影院。1936年改称为“亚细亚电影院”。1946年被苏联领事馆接收。1951年,前苏联影片输出公司将亚细亚电影院移交给中国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文革”期间,影院曾一度改名为“东方红电影院”,改革开放后恢复了旧称亚细亚电影院。如果关于“亚细亚电影院的前身是乌克兰俱乐部”的说法成立,那么它的建成时间便可追溯到1907年,甚至要比“公认”的中国首家电影院——上海虹口电影院还要早一年,而这在哈尔滨的早期电影院中还排不进前五名。1936年2月14日,后来被誉为“关东大侠”,与天津霍元甲齐名的武术大师吉万山师傅,曾在这里迎接俄罗斯大力士杰力柴夫的挑战,并大获全胜,成为一代传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娱乐生活很少,当时的电影院火得不得了,什么电影都有人看。当时亚细亚电影院楼上楼下一共1050个座位,从早上开始,两场中间间隔十几分钟,一直演到第二天早上。当时连位置不好的如大柱子后面或是很偏地方座位的票都卖出去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VCD、DVD的普及,影院不再是人们观看电影的唯一渠道,哈尔滨的老影院也渐渐地开始冷清。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些国外大片的引进,老影院又火了一把。1998年,《泰坦尼克号》首轮在亚细亚电影院放映一个月,当时的票价是50元,一天六七场,放映收入就达到十多万元。二轮上映时票价是30元,人依然很多。
2000年后,虽然亚细亚电影院改善了电影放映环境,并承担了包括“《金刚》哈尔滨首映礼”等一系列活动,但总体上处于经营不善的境地,2007年前后被该作为“刘老根大舞台”,以二人转演出为主。2010年,亚细亚电影院无奈地关门停业。 被清洗得锃亮的金子招牌,光可照人的玻璃、崭新的宣传海报,亚细亚电影院,这个承载了一代人美好记忆的老影院,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重新焕发了青春。
在亚细亚电影院记者看到,内部装修风格以欧式为主,门厅格局大气、宽阔,进入门厅后两侧有旋转楼梯可以上到二楼,由于内部施工仍未结束,电影院的具体结构记者未能“一睹芳容”。据介绍,亚细亚电影院将被改建成一个综合体,一楼二楼用于经营,三楼建有四到五个放映厅。
亚细亚电影院始建于上世纪初期。重新营业的电影院共分三层,一二层为影院配套娱乐、餐饮、休闲区;三层为影院,设6个放映厅,共容纳500人观影。6个影厅均可观看3D电影,影片与哈市其他各大影院同步上映。
『贰』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
『叁』 求一部中国老电影 60年代的 看最后写着62年出版。
《锦上添花》 (1962)
http://ke..com/view/251791.htm#3
『肆』 《东方红(1965)》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东方红》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QyizAzGOlXUD8feyADwrvg 提取码:up59
《东方红》
导演: 王苹、李恩杰
编剧: 集体
主演: 邓玉华、王昆、杨和柏、雷良萍、寇家伦、贾世骏、张越男、李光羲、郭兰英、胡松华、才旦卓玛、莫德格玛、崔美善、阿依吐拉
类型: 剧情、歌舞、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65-10-01(中国大陆)
片长: 120分钟
又名: The East Is Red
电影《东方红》的拍摄,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把舞台剧原有的8场,只选取了序幕“东方红”和前6场的“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后两场的“祖国在前进”和“世界在前进”,则遵照毛泽东的意见,没有收入到电影画面中去。
在拍摄演出过程时,大部分画面采用多机位拍摄,而舞台上的许多集体亮相和群众演员的造型,则采用舞台全景和台下观众相互融合在一个画面的广角镜头,以显示出舞台演出的盛大规模,同时,也是把周恩来所反复强调的“不要离开舞台”的指示,很好地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从而使整部电影画面流动,情景交融,而不是机械式地一个机位固定拍摄。所以,拍摄完成的舞台艺术纪录片,既丝毫没有脱离舞台,又大胆创新,把舞台演出和艺术纪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今后同类样式的电影拍摄,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伍』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影片都有哪些能唤起你的电影情结
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1952年建厂至今,已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
影片中各角色的演技自不必说,在中央和老同志亲自关怀指导下的片子,选的演员都是有较强功底和经验的,也没有人敢糊弄,不像今天的一些剧。
里面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可能就当属林彪了,他的喜怒不形于色的风格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由于他大部分时候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偶尔的喜怒就颇值得玩味。而影片中对林彪“喜”的表情也刻画得十分到位。诚然,南下攻打锦州确实对林彪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和赌博,他由于压力大不怎么笑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东野在作战过程中主要还是以胜利为主,一点不“喜”也说不过去。
一路走来,从辉煌直到落幕,八一电影制片厂从未失彩!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陆』 东方红电影院旧地址
福寿街和正兴街交叉口附近
临近一号线二七广场。
『柒』 东北电影院的历史沿革
国民党统治时期,“大陆剧场”曾一度被更名为“南京大剧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它被转交给沈阳有关部门接管,并于1949年,有关部门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院”。 1958年,东北电影院引进了35毫米宽银幕电影。
文革期间,东北电影院曾被更名为“东方红影院”,文革结束后恢复原名。
1987年,东北电影院率先探索了立体电影、70毫米宽银幕电影、球幕电影等技术,其改进速度在全国前位。
1987年东北电影院实现放映收入142万元,利润70万元。
1988年实现收入216万元。
1989年,实现放映收入256万元,利润127万元。跨入全国电影放映系统先进行列。
1998年,为迎接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市政府投资1700万元对其全面改造,从德国进口先进的设备,使东北电影院各种功能更为完善。东北影院现有影视厅八个,基保有数码震撼大厅,共三层,可容纳观众1100人,有蓝宝石高级电影厅白昼高级电影厅和绿色电影厅的及牡丹、茉莉、玫瑰影视厅等。
1999年,东北电影院引进了数字解码立体声技术。
2002年,东北电影院的票房突破300万,占总市场份额的25%左右。
2003年11月28日 因太原街地区,东北电影院拆除。
原址西侧中兴百货七楼建有垃圾新东北电影城。
『捌』 【合集】国产经典老电影60年代,【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国产经典老电影60年代,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抓壮丁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玖』 东方红电影院在什么地方
东方红电影院 现在没了,原位置是秀水城南300米路东,二手自行车那条街的南边.南运河商业街2号楼在那里,对是过拱形桥,公交车21路。3路.9路。16路 201路。
『拾』 1965年的东方红演出是多长时间
1965年的东方红演出时间为:2小时。
1965年10月,《东方红》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在全中国各地放映,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电影《东方红》的拍摄,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只选取了序幕“东方红”和前6场的“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
《东方红》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该演出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
《东方红》集中了全中国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艺术家的智慧集体创作完成的 。通过创作一台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大型演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程,把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完整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