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经典影视作品
国内最经典十部电视剧排行,四大名著三部上榜,你看过几部?
不老不散
07-28 07:42
订阅
很多朋友都喜欢没事在家追个剧,但是说起经典的电视剧很多朋友还是比较喜欢以前的老电视剧,那么你知道中国经典的电视剧有哪些吗?你有看过几部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1、 《西游记》又称央视版或86版《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装神话剧。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2、《大明王朝1566》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刚愎自用、练道修玄二十载,以一己之私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该剧于2007年1月8日在湖南卫视首播,2017年2月13日于优酷视频网络独播。
3、《红楼梦》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等剧情。该剧播出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重播千余次,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4、《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中国近代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黎执导,盛和煜、张建伟编剧,王冰、吕中、孙淳、马少骅、李光洁等主演。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该剧于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
5、《三国演义》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制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主演,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6、 《上海滩》是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民国剧,由招振强、谭锐铭等执导,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等主演。该剧以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以及许文强与冯程程之间的爱情故事。该剧于1980年在香港无线电视首播,1985年被引进中国内地播出。1990年,香港无线电视举办“八十年代十大电视剧集”评选,《上海滩》名列第一位。
7、《还珠格格》是一部改编自琼瑶同名小说的古装清宫喜剧,由孙树培导演、琼瑶亲自担任编剧,赵薇、林心如、苏有朋、周杰、陈志朋、张铁林、范冰冰等联合主演。该剧讲述了乾隆之女紫薇到北京城与失散多年的父亲相认。在走投无路之际遇上女飞贼小燕子,并结为姐妹。小燕子为她想办法混入宫,但在阴差阳错中与紫薇互换了身份,成为清宫中的“还珠格格”并深受乾隆宠爱的故事。该剧于1998年4月28日在台湾中视首播;10月28日引进内地播出后最高收视突破62.8%,创造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
8、《新白娘子传奇》是由夏祖辉、何麒执导,赵雅芝、叶童、陈美琪等主演的古装神话剧。该剧以玉山主人的《雷峰塔传奇》和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为蓝本改编,讲述了白素贞与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该剧于1992年11月15日在台湾台视首播。1993年引进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播映;同年该剧获日本第二十届国际电视美术展金牌奖。2004年,CCTV-1和CCTV8进行重播,夺得这两个频道的年度收视冠军。
9、《包青天》是1993年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制作的一部长篇古装侦探电视剧,由梁凯程,孙树培执导,金超群、何家劲、范鸿轩、张倩等主演。该剧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包拯为原型结合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包青天断案的41个单元故事,合计236集,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划时代经典影视作品。
10、 《射雕英雄传》是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武侠剧,改编自金庸同名小说,由王天林执导,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曾江、刘丹等主演。该剧以宋、金、蒙古三国对峙为背景,围绕郭靖、黄蓉、杨康、穆念慈四人的故事展开,讲述了郭靖在经历各种磨难后成为一代大侠以及他与黄蓉之间的爱情故事。该剧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为《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共19集;第二部为《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共20集;第三部为《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共20集。1983年2月28日该剧在无线电视剧台首播。1985年中国内地引进了这部电视剧。
部部都是经典,你看过几部?
首赞
+1
平
㈡ 春节期间看电影成主要娱乐方式,如何在电影院选出黄金座位
在买票的时候呢,其实就可以看到整个电影院的一个座位的布置。甚至是有一些如果是票已经卖出去的话,其实就看到有些座位是根本就选不了的。在选位置的时候呢要避免三点,第1个点就是不要选择第1排或者第2排,因为第1排和第2排的话,它整个是朝整个电影院位置的最底下,如果是选择第1排第2排的话和屏幕贴的太近的话。会影响一个观看的一个角度,而且会发现声音和自己的耳朵特别的贴近,那这就是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就是特别的不舒服。
而且坐在最中间最正的位置的话,就可以让自己的整个眼睛的视线和大屏幕的达到一个对称的效果。那这样子呢,既不需要转身或者说在耳朵方面在看的过程当中的话,其实体验感是最好的。特别是在看一些喜剧片或者是一些文艺片的时候,有些剧情的一些独白或者是一些图片啊之类的。
在正中间的这个位置往前看的话,会有一种特别身临其境的感觉。
㈢ 电影《大红包》有什么优势
包贝尔、克拉拉领衔主演,张一鸣、贾冰、许君聪、廖蔚蔚、王小利等主演的开年首部喜剧电影《大红包》全国上映,同名宣传曲也重磅发布,By2组合倾情献唱好事成双。辞旧迎新的春节气氛,朗朗上口的歌曲旋律,都将好运承包献给观众。MV中,豪华笑星阵容组成“特笑天团”,互动欢脱日常接地气,嬉笑之余把喜剧包袱抖尽。这场因回收巨额红包而逆转人生的故事,在看似荒诞的剧情之下,将真情环环相扣引无数共鸣,热闹红火的氛围更贴近千万家。可见该片在添福添笑的同时,更是2021年向身边人表达爱意的首选电影。
By2献唱好事成双 魔性上头有望成转运神曲
电影《大红包》讲述了陈重(包贝尔饰)被前女友甩之后在公司脸面尽失,只能向领导申请外调,情场职场双失意,双重打击之下更是发现自己这些年因随份子存款尽散,为“回本”而策划了一场假婚礼的闹剧。
首先,包贝尔、张一鸣、贾冰、许君聪、王小利组“特笑天团”,齐齐亮相堪称是春节国民脸组合,《港囧》、《西虹市首富》、《东北往事》、《乡村爱情》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不是长在你的笑点上,就是一看便“爷青回”。除此以外,更有《情圣》中红裙飘扬令人过目不忘的性感女神克拉拉加盟,作为锦鲤女友神助攻,跟“特笑天团”一同大闹假婚礼,颇有戏剧性;其二,用真假婚礼设定奇巧的喜剧故事结构,本身已够拥有笑果,该片更把套娃效应发挥到极致。局中局、戏中戏,多次出现神转折。看似荒诞的剧情,剥开一层又一层的矛盾,显得合理而妥帖,结果又是什么,让人捉摸不透也倍感好奇;尤为重要的是,该片受众下沉,主题观众场的火爆可见一斑,喜剧的内核归根结底是真情和良知,在找到喜剧和现实的最佳平衡点后,把视角对准每个在社会中认真打拼的我们,展现夹缝生存的现状。从假婚礼闹剧的无奈,到自我反思真情的回归,有共鸣有笑点,直击观众内心。
㈣ 为什么现在电影院消费那么贵
场地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设备维修和置旧费用,物价上涨,加上平时的观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时候就会随着电影的市场需求成倍上涨票价
打开购票APP,你或许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最低30元起步,而繁华地段影院的票价则一般高达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约朋友看一次电影可能比聚一次餐还贵了。
而与我们相邻的印度,电影票价格普遍约合人民币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华的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大概16元人民币,加上印度高分电影频出,难怪有网友惊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票价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价也曾经令外国影迷羡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票价翻了不止百倍,占人们收入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过去一张电影票价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经上升到2%)。
那么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我们梳理了中国电影票价变化的历史,期望能找出票价变贵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低票价政策
在民国时期,电影并不是一个亲民的娱乐活动。当时一流影院的票价大概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普通影院的票价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时候一元钱就能买20斤面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电影。在这个时期,电影票还是相对昂贵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各项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苏联大哥学习,电影票价的制定机制当然也不例外。当时苏联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走进影院,接受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采用低票价政策。所以,当时中国电影也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票价甚至低至几分钱。在这个时期,电影迅速成为真正大众的娱乐艺术品。
所以,想不降价又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首当其冲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才能让每个观众都能买得起电影票,才能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选择。
公众号:狸猫电影惠,一只猫为你推荐最新电影资讯解读和电影票优惠资讯
㈤ 你觉得最好看的贺岁片是哪一部
春节档最好看的是它!
《狙击手》
先说说“没想到”。
这部电影,没想到的不止是质量,有很多电影之外值得探讨和惋惜的视点。
首先是排片档期,《狙击手》相比同类型的战争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影院排片量简直相形见绌,寥寥无几。
基本上都是“阴阳场”,早上7、8点钟,或者凌晨1、2点钟...
其次是票房,到今天《狙击手》上映6天,累计票房只有2亿多,排名最低,首日票房甚至还不及《熊出没》的票房一半。
最后,就是这么惨的《狙击手》还是封神数次的“国师”张艺谋拍的。
张艺谋的艺术造诣不用多说,戛纳评委,10座金鸡,双奥总导演...早期的辉煌更是毋庸置疑。
没看之前,我以为《狙击手》如此惨烈的成绩,是因为和《四海》一样,拍的太差,太烂,毕竟老谋子之前也不是没踩过雷:4.9分的《长城》
但直到看完后,才发现,没人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拍的太好看了!
因为相比《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的故事线很简单,也很小,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前者展现更多的是一个连队的群像,而《狙击手》则将刻画点,落在了每个鲜活的个体。
电影中的每个士兵,无论是神枪手主角,还是其他辅佐的配角,都充满骨血,甚至连对阵的敌军都羽翼丰满。
有害怕战争怯懦的爱哭鬼,有无畏且心细的神枪手,也有自大且狡黠的美军...
战斗场景只有一个很小的阵地,小到只有两个小队,几把枪,一个不能抛弃的队友,以及一份不知道的情报...
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电影没有过分夸大志愿军的英勇,也没有过分贬低美军的无能,呈现出的只有雪地上的瘆骨之冷,以及战场下的真实和残酷。
有智商对决,但没有主角光环,会被子弹打中,也会流血会死...
用一个狙击班,一个神枪手,一个个渺小普通的士兵的血与肉,谱写出的是战争背后真正的大精神。
克制的情感
《狙击手》原来的电影名叫《最冷的枪》,故事背景落在1952-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冷枪冷炮”运动。
指的是志愿军对联合国军发起的高密度、低强度的小规模袭击和狙击战斗。
值得一说的是,志愿军集中大量狙击手和神炮手积极作战,截至朝鲜战争结束冷枪冷炮运动共毙伤美韩等联合国军5.2万人,其效果不亚于发动一场战役。
正因为“冷枪冷炮”,电影衍生出了最克制的情感。
片中的关键戏是救队友,开场10分钟高潮就抛了下来,面对敌军的优势射杀,队员尽管心急如焚,但始终没有被感性所吞噬。
永远是以任务为重,将情感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内化在战场之上。
是让观众一点一点感知到的,而不是故意放大到荧幕上,被看到。
不是特地拉踩隔壁的《水门桥》,对比吴京作为主角死去时,360度的聚焦煽情,《狙击手》里章宇扮演的班长死的十分平淡。
不可以,不浮夸,不做作...
仔细一点,你会发现,甚至都没有泛滥的配乐,只在一声声“到”后,接上了一首片尾曲《回家》
最冷的枪,最热的血,不是简单的对比,两者都藏着的都是最克制的炽热情感。
当然,《狙击手》也不是没有缺点。
有网友差评:“这不是战争片,是煽情片,就不能煽的含蓄点嘛。
”
我理解也赞同,因为《狙击手》和很多主旋律电影一样,结尾最终还是走向了同质化的煽情升华。
但除却影片,回溯导演张艺谋,今年已经72岁了,面对一份“命题”试卷,仍然不遗余力,答出个第一名。
放眼如今中国电影界,何其难得!
至于,为什么拍的好看,却没人看?
这个问题,正如当初《活着》上映后票房惨败一个道理。
毕竟,如今一部浮夸做作,插科打诨的翻拍喜剧片,放到当下,都是票房亚军。
㈥ 春节档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长津湖之水门桥》
去年国庆期间的《长津湖》大家看了吗?
今年新年档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算是《长津湖》的后续。
仍旧是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但第二部详细讲述了其中的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由《长津湖》原班人马倾情演绎,吴京、段奕宏、易烊千玺、胡军、朱亚文等,个个都是票房保障。
作为主演之一的四字弟弟还特别演唱了电影的主题曲《雪花》,他说这也是自己要唱给五万里的歌,期待的姐妹可以先听起来。
但是回忆《长津湖》,前期宣传效果直接把观众的期待值拉满,最后片子的剪辑、视觉特效等都不尽如人意,造成了高开低走的局势。
但由于电影的主旋律摆在这了,自1月21日开启预售至26号,短短6天《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经拿到了预售票房9000万+的成绩,可谓势如破竹。
无论如何都希望电影不再单纯卖情怀,而是真正能够达到观众的预期。
㈦ 春节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创7年新高,春节档电影你对哪一部印象最深刻
每年的春节档都会上映很多电影,这个时候是很多电影往往会票房大卖。过年期间就是休闲娱乐的时候,忙碌了一年了该歇歇了,而看电影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优秀的不少,观众满意度创7年新高,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你好,李焕英》。
这部电影除了情怀还有伟大的母亲,贾晓玲的母亲对她深深的母亲感动了所有人。母亲为了女儿的牺牲让人感动,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有苦自己吃,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不会再女儿面前表现出一点软弱。相信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有给母亲打个电话的冲动,都会特别珍惜健在的母亲。这也是一种好的引导,让大家重视亲情的可贵。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