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进电影院,总有一股熟悉的味道让人迷失——那就是爆米花的香味。
尽管你已经吃饱了,尽管你只是想来看一场电影......最后,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走到影厅隔壁的小吃亭,对老板来一句:一份大桶的爆米花!
那种浓郁香甜的奶油味让你的身体背叛你的大脑,同时,你还学会自我安慰:没关系,这货的原料是玉米,胖不到哪里去。
实上,爆米花不只给你带来了卡路里和脂肪,它还给电影院带来了不亚于电影售票的收入。
爆米花的崛起史
感觉全世界的电影院,不论大小,里面必定会有一块卖爆米花的规划地。
为什么一定是卖爆米花?这也许跟爆米花曾经是电影院的“救命恩人”有关吧。
可能是阴差阳错,可能是时运所致,反正爆米花曾经一个不小心就挽救了电影业。
爆米花的问世
19世纪上半叶,北美捕鲸人去智利时,发现了当地流行一种有趣的吃法:将玉米置于高温下,让谷物受到内部强压,淀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坚硬谷壳爆炸。这就是爆米花。他们觉得这种小东西很可爱,就带回了新英格兰。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来。
1848年,爆米花成为家喻户晓的小零食,还被美国字典收录。
1885年,一个叫查理斯·奎斯特的街头小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爆米花机,加剧了爆米花的流行程度。
爆米花问世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不过,最开始爆米花是在马戏团、集市上贩卖,早期的电影院禁止出现爆米花。
那个默片当道的时代,放映厅都把自己当作大剧院:格调要高雅,铺着华丽的地毯,看电影是有品味的事情,怎么能放这种市井食物进来?更重要的是,那种安静的大厅里,谁的屁股挪一下位都能被听到,如果谁敢吃爆米花,绝对会被鄙视到回家。
不过,这种情况慢慢有了改观。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让电影院迎来了更多的观众(不识字的人和小孩都往电影院跑),这些观众更加看重观影时的小零食(而不是富丽堂皇的大厅),而且,有声电影让吃爆米花的声音也不会明显了。虽然影院老板不喜欢,可还是有观众偷偷带爆米花进场。
然而,爆米花的崛起是在经济大萧条时代。当时,影院经营都遭遇到重重困难,有的甚至都倒闭了,老板们心急如焚。这时有人一看旁边的小贩,生意怎么还那么好?于是转念一想:反正这些人注定要吃爆米花,那我自己干嘛不卖?
于是,就有影厅管理人开始在电影院里贩卖爆米花。这一卖,不仅保证了电影院的生存成本,还大赚了一笔!从此,爆米花奠定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
爆米花拯救影院
R.J.麦凯纳——一位运营着很多影院的管理者开始在电影院的大厅里贩卖爆米花,到了1938年,他通过爆米花赚取了超过20万美金的利润。
还有一些院线大老板现在旗下较小的影院里贩卖爆米花,而高端电影院仍然不贩卖任何零食,为保持环境的整洁。结果那些卖爆米花的影院都财源滚滚,而高端影院却赤字不断。
爆米花的生意经
爆米花的盈利真有那么厉害吗?确实是相当厉害,据说当时爆米花的收入能占到电影院利润的58%以上。甚至,电影界都有句名言:
找一个爆米花摊位,
围着它盖一座电影院吧。
直到今天,爆米花依然电影院的“灵魂伴侣”,它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民族、语言、信仰的观影食物。甚至,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没有爆米花的观影都不是完整的观影了。
爆米花的两种卖相
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爆米花有两种卖相:蝴蝶形和蘑菇形。而电影院里的爆米花一般是蝴蝶形的,因为它们爆得更大颗,看起来非常诱人,最重要的是占空间!而蘑菇状的爆米花比较多的是制作成糖果和零食,这样的外形不容易碎,也方便携带与运输。
而且,很多影院老板已然把它当作影院标配之一,因为它的吸金能力简直就能荣登电影小吃排行榜的榜首。
万达院线曾经公布过一个让不少观众都震惊的数据:2013年,该院线爆米花品项相关收入高达3.9亿元,占卖品总收入72%、总收入的9.5%。
从上面这一数据,我们可以轻松得出这样的结论:院线的卖品已成为万达影院的重要收入及利润指标,尤其是爆米花。
为什么爆米花的利润能如此吓人?这多亏了它低廉的制做成本。据了解,大多数影院卖品方面的毛利率是85%左右,而一桶卖到二三十元的爆米花,成本也仅需3元左右。同时,爆米花食物的季节性不明显(不像雪糕),制作也简单(薯片、薯条类的零食还需要油炸)。
此外,爆米花还能带动可乐销量的上涨。当观众吃爆米花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口渴的感觉,所以一般人会顺带买上可乐,而一些影院会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作为“套餐出售”。
不得不说,流传了一百多年还能一直深受大家喜爱的爆米花,真的是一样有“深度”的零食。估计只要玉米在,爆米花就能稳坐电影零食界的扛霸子之位。
B. 爆米花的利润怎么样,能挣个钱不
具体利润,要看你做的爆米花的档次和包装了。 电影院,KTV,酒吧等场所的爆米花,售价都在十几块到几十块一份,成本大约2-3块一份,大小、口味和包装不同,成本会略有差距。但是利润是最高的,翻了几倍到几十倍。大多数食品生意都是达不到这个利润率。 如果是街头摆摊的话,一份一般是三五块,一锅七八块到十几块。纯利润大约在六七成。跟其他小吃比也算偏高的了。而且还有个优点,就是爆米花可以做数十种口味,顾客不容易吃腻,有很多老顾客每周都会购买,养成了消费习惯,不吃不舒服斯基。。。所以只要认真做这个生意,真的可以变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营方面:摆摊,开小门头,做连锁摊点或者连锁店,做加盟,做批发,做配送,很多途径都可以的,看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 关键还是要有工作效率高、安全卫生、故障率低、容易操作、寿命长的机器。以及口味丰富质量好的原料,和耐心细致的技术跟售后服务。 比如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不粘锅改装的机器。在煤气加热的高温下,涂层很快脱落,就变成了特粘锅。不粘涂层附着到爆米花上,被食用是话会对人体有严重毒害。加热超过200度的的时候,不粘涂层还会释放有毒气体伤害操作人员和锅体周围的人; 还有部分高压锅改造的爆米花机,锅体在爆米花这种高温加热下快速变形。锅垢与锅体粘合在一起没法刷没法铲,卡锅。有的设计甚至还会泄露原料。铝元素附着在爆米花上,顾客食用也会伤害身体。 大型机器,外观比较瞩目,但是能耗大效率低。加工一锅用的煤气,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浪费掉的,速度慢,产量却并不大,因为锅不管再大,加热的只有锅底的一小部分而已。用这种机器的成本过高,浪费比较严重。 所以做这个生意,需要先多了解这些行业资料,去选购性价比的机器和原料,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只要选对了,都能做好的。
C. 为什么爆米花能成为电影院的专属宠儿
电影院中观影的人常常都会抱着一桶爆米花,不知道大家有木有想过,为什么是爆米花而不是其他零食呢?
原来这都是电影院的套路,你都中招了吗?
D. 为什么电影院大都销售爆米花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所以这里回答的实际上是为什么美国人看电影要吃爆米花。这种习俗和看电影行为的结合,有一定历史原因。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国人休闲娱乐时的主要零食,至少从20世纪初开始,看体育比赛、杂耍节目、去游乐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吃爆米花。但在最开始,它并没有和看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1905年镍币剧院兴起,使得看电影成为一种空前流行的娱乐活动,同时使各种真人综艺杂耍边缘化。在这个时候,卖爆米花还只是镍币剧院周边的一些摊贩自发行为。1910年代中期开始,豪华电影宫(movie palace)取代镍币剧院,成为电影消费的主流场所。当时电影从业人员的心理是尽可能提升电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从而和底层民众的娱乐形式区别开来。最高档电影宫的目标是要媲美欧洲的歌剧院,谁会在看歌剧的时候吃爆米花这种平民食品呢?所以电影宫的老板都反对爆米花及各种零食。此外至少还有两点原因:一、零食利润不足观;二、会污染影厅环境,清洁困难,镍币剧院中的满地垃圾让人心有余悸。即便是这样,大多数电影观众并不觉得看电影吃零食是很丢人的事情,绝大多数电影院门口都有卖零食的摊贩,很多观众会买好带进去。50年代后汽车影院兴起,观众在自己车上吃起来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围出现小型餐吧,卖的就不仅是爆米花和可乐了,还包括热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汉堡、薯条、披萨……60年代之后,零食经营越来越系统化和专业化,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电影院利润来源的一根支柱。
E. 为什么电影院里都会销售爆米花
要想知道电影院为什么卖得最多的就是爆米花了,其实这个还真有一段发展史可以讲的,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电影院是不买东西的,只提供热水,但是很多观看电影的顾客有的时候感觉无聊或者会饿,就想买东西,但是电影院没有,就会跑到别的地方买,或者抱跟电影提出意见,希望可以的卖点吃的。后来电影院也想过卖小吃,但是在电影院里不适合开,在电影院外面,顾客都说太麻烦,慢慢的电影院里开始像超市那样,买些简单的零食,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顾客们的需求。
第六点,爆米花声音小,电影院看电影本来就需要安静的环境,如果吃瓜子声音大,影响大观影美观,造成不好的影响。第七点,爆米花还可能让你跟另个她一起吃的时候受会碰到一起,说不定会产生爱情的火花。
F. 在电影院卖爆米花怎么样
你好,在电影院卖爆米花怎么样,我觉得在电影院卖爆米花还是非常好的,利润非常高,非常赚钱,还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就在里面和评论哦
G. 电影院为什么要卖爆米花
从影院方来讲,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他们精心、刻意想让观众接受的观影方式,原因:
1.朱思伟说的没有壳是一个不错的答案。有壳不光是增加清洁成本,而且让观众不便于在黑暗中操作。
2.减轻噪音。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这里看电影都是嗑瓜子,而众所周知,磕瓜子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试想一大群人同时磕瓜子,发出的噪音多难听。而爆米花相对来说,声音小得多,并且可以用嘴巴包起来吃,实现隔音的效果。
3.学习的结果。从以前的嗑瓜子看电影,到现在吃爆米花,应该是学习借鉴了国外的观影习惯吧。
4.便于搭配销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在观影前买爆米花,同时还会要一杯可乐。
从观众方来讲,原因就简单多了:就是跟风。
H. 为什么电影院往往提供爆米花而不是鸡米花呢
如果现在的电影院提供的都是鸡米花,你是不是还要问。为什么电影院提供的往往都是鸡米花而不是爆米花呢?对于电影院提供的是什么,这个只不过是一件大众化的事情罢了。而因为所有的电影院提供的都是爆米花,所以普遍大众都会认为,看电影应该吃爆米花更合适一些。
而因为观众都认为看电影吃爆米花更合适一些,所以电影院就会提供爆米花。如果观众认为看电影应该是爆米花,而电影院非要提供鸡米花,是不是不合适一些呢?这也不符合商人的利益。
其实电影院提供爆米花,就与饭店提供茶水是一样的事情。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大众都把他当成一件正常的事情,所以通常是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些的,也并不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常的事情,并没有特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形成了传统。其实不光是电影院的爆米花,以及饭店的茶水。还有游乐场门前的热气球。还有植物园门前的花环。以及最近流行的商场的按摩椅。
渐渐的我们都习惯了这一切,或者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东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你去电影院没有爆米花了,你不会觉得奇怪吗?你去饭店人家对你说我们这不提供茶水,是不是觉得这服务太不好了呢?
当我们对传统提出问题,问为什么传统是这个样子的。那么答案只能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并且大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所以就是这个样子的。
I. 为什么说爆米花会成为影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电影院毫无疑问,是人流量大的地方,每天卖出的爆米花不计其数。可能你觉得自己不会买爆米花,但是这并不代表人家不会买,你今天不会买,不代表你下次不会买。而且有能力看电影享受的人,也有能力买一桶爆米花。更何况电影院卖爆米花还利用了顾客的消费心理,这就和超市收银台总要摆一些小东西,比如口香糖,打火机之类的一样,是一种促销方式。人们总觉得爆米花,可乐和电影比较般配,不买就觉得不好受,而且卖爆米花的地方一定是非常显眼便捷的,简直控制不住自己买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