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金埠镇的经济状况
2010年黄金埠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65亿元的规模,较2009年增长16.3%,其中2010年全镇GDP总量为4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65亿元。黄金埠镇主要物产有:优质稻年销售量约400万公斤,瓜果、芝麻、花生、油茶、药材(黄姜年产50吨,吴茱萸、金银花、丝瓜络等)、花卉(非洲菊、康乃馨、银柳等,年产鲜花约90万枝);生猪、菜牛、土鸡、鸭、田螺、鲁虾等。特色经济品种有:腐丝(兰花根)、红芽芋、红辣椒、葛粉、食用果蔗、甜柿、早熟梨、棍子鱼、信江鳜鱼等。
2000年至2010年间,黄金埠镇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培育黄金埠镇特有的红辣椒、红芽芋和花卉产业,建设华山红辣椒种植基地和松霞源花卉培育基地,朱家坞、边山红芽芋种植基地,湖田红枣种植基地,胡家洲、小港、塘背蔬菜生产基地,小港生猪养殖基地,黄金埠镇信江石鳜养殖基地。形成了水稻、蔬菜、水产、药材、花卉、红枣等新的农业产业链,“优质、高产、高效、环保、安全”的农业基础得以巩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以“瓜果、花卉、优质稻、畜禽”等为主的优势产业。 教育机构:2010年以前,黄金埠镇内学校有县办完全中学1所、镇办初中1所、完全小学11所、村小12所、幼儿园2所,其中还兴建黄金埠中学教师宿舍2 幢,学生宿舍2幢,教学楼2幢;兴建湖田、新庄、梅岭小学校舍。截止到2010年,黄金埠镇有市重点中学一所,镇级中学3所,私立学校3所,完小28所。
教育人员:早在2010年前,黄金埠镇在校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404人,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儿童共5120人。截止到2010年,黄金埠中学有学生2300人,教职工168人。镇中3所有学生1382人,教职工138人。私立学校3所,有学生1780人,教职工118人,完小28所。截至2010年有学生6223人,教职工282人。 医疗保健:2010年,全镇632个独生子女家庭领取了保健费和办理了爱心保险,9个二女绝育家庭兑现了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和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362个农村独女、二女家庭成员新农合参保费由政策买单,参加新型养老保险由政策给予补助。截止到2014年,镇财政投入计划生育帮扶资金达2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黄金埠镇的医疗卫生环境。
医院情况:截止到2010年镇域医疗诊所45个,中心医院一所(余干县第二人民医院),有病床50张,有1/1000分析电瓶、200MAX光机、万能手术台、无影手术灯、心电图仪、脑电图仪、320型B超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能开展普外、矫外、泌外、妇产、普内、五官、整形等常规科目及高难度手术。 黄金埠镇下辖村卫生室16所,病床50张。拥有X光机、超声波和B超等多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可做中、小型内外科手术。
医护人员情况:黄金埠镇下辖村卫生室16所,共有医职人员166人。镇域医疗诊所中心医院一所(余干县第二人民医院)有医护人员88人。 城市建设:2012年全镇拍卖土地收益达1.1个亿。2013年,黄金埠镇土地拍卖价格再次攀升,通过运作,黄金埠镇在安置小区一块24亩土地,周边布局了医院、学校等功能性项目,市场拍卖价每亩达168万元,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黄金埠镇已建成镇村联动示范村3个(边山、湖田、上行),示范社区1个(新园社区),示范点3个(镇西新区、湖田新区、小港新区)。使镇区面积扩展到5平方公里,形成3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城市框架,成为一个现代化中心城镇,辐射人口超过30万的县域副中心,市、县镇村联动建设的示范镇。2013年把镇区和周边5个村作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同时,规划建设12个中心村、210个基础村。并配套编制了村镇整治建设规划、镇区控制性与修建性详规,建立较为完备村镇规划体系。
设施建设:截止到2014年,黄金埠镇总体规划和边山新村、湖田新村、湖田大道建设规划体系;一个产业区:黄金埠电厂和余干县工业园;一批现代住宅小区:黄陂商住城、黄金城、财富广场、黄金埠花园、世纪城;一批商贸街道和综合市场:两大市场三大超市三条商业行走一个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黄金埠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批民生项目:余干县第二人民医院,黄金埠镇公墓、余干县第二保育院;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黄金埠敬老院、养老院以及覆盖全镇的城镇居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批规范的健身场所:黄金埠中心广场、边山和谐广场;一个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余干县垃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一处绿地公园:大山岗原生态森林公园。
民生建设:黄金埠镇实施基础性、功能性、民生性和生态性和产业性项目,共计20个。具体如下:⑴黄金埠自来水厂,一期两万吨,二期两万吨;⑵黄金埠污水处理厂,一期两万吨,二期两万吨;⑶余干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期日处理150吨,二期日处理150吨;⑷余干县第二保育院,用地40亩;⑸余干县第二汽车总站(含物流产业园),用地150亩;⑹余干县第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含大型商场),用地60亩;⑺余干县第二殡仪馆,用地50亩;⑻余干县第二公墓,用地400亩;⑼余干县第二医院,用地50亩;⑽黄金埠夜市夜宵一条街,在现有政通街的基础上进行打造;⑾黄金埠生态休闲公园(暂定名),利用边山村大山岗自然村原生树林,用地500亩;⑿黄金埠镇区夜景亮化工程,一期和谐广场和金电大道镇区段,二期三区主出入口、高层建筑、公园广场等;⒀黄金埠建材市场,用地120亩;⒁黄金埠地下管网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完成厂区、园区和镇核心区,二期完成建成区; ⒂四座连体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用地6亩;⒃黄金埠汽车城,汇集汽车交易、修理、装饰、冲洗、停车、美容等功能,用地70亩;⒄两座公园(60亩/座)和四个街头小游园(10亩/个),用地160亩;⒅两纵三横主路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两纵:新建自寨里水库至信江的两条40宽道路,三横:一是提升金电大道,二是拓宽改造206国道,三是建设3公里长滨江大道(信江段、30米宽);⒆黄金埠文体中心(含演出中心、体育中心和电影院等),用地30亩;⒇亲水游乐园(含千吨级水运码头),用地120亩。 货运建设:黄金埠电厂铁路专用线。黄金埠电厂铁路专用线是电厂一项配套工程,由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承建。工程总投资1.9亿元,全长19.89公里,总铺轨长度33.9公里。途经余干余江两县4个乡镇,与余江县画桥站接轨。铁路于2004年9月26日动工,2005年8月16日通车。
物流体系:黄金埠工业园区民营铁路专用线。2013年12月31日上午,全长3.898公里、总投资1.3亿元的江西省首条民营铁路专用线——余干赣港现代铁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该条铁路专用线从余干工业园区(位于黄金埠镇)到皖赣线画桥站,全长3.898公里,是江西省唯一直通工业园区的铁路专用线。该条铁路专用线从国电黄金埠发电厂专用线K18+255处出岔,接入余干工业园区(位于黄金埠镇)赣港现代铁路物流园,通车运行后年货运量可达200万吨。
交通系统:镇区处于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鹰潭、景德镇“金三角”中心区,是余干、万年、余江、东乡四县交界区域的商贸重镇,县城距南昌90公里,距鹰潭35公里,距景德镇80公里,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景鹰高速、206国道、余黄一级公路在此交汇通过。206国道、余鹰公路、南景公路、景鹰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是“昌、景、饶”三市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
② 黄埠的春节有什么习俗
黄金埠镇,又称为“电力之都”,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是余干县南部重镇和全县"次中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赣东北历史名镇和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被列为上饶市重点建设示范镇,是全国一百个重点建设试点城镇之一;1959年为黄埠公社,1983年更名黄金埠公社,1984年改镇;2012年底,镇域总面积149。73平方公里,人口8。02万,镇区面积20平方公里(含国电黄金埠电厂2平方公里、工业园区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万人;辖1个 集镇、4个居民委员会、16个村民委员会、104 个自然村。
镇区位于信江下游东岸,地处昌、景、饶金三角区域中心,东南与余江县锦江镇相连,东北与万年县青云镇毗邻,西与梅港乡隔信江相望。206国道、余鹰公路、南景公路、景鹰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信江绕镇而流,是“昌、景、饶”三市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
镇区旧有“黄埠十二景”东畈耘歌、北岗樵唱、獬岭晴烟、龟山晚树、春昭荷春、沙汀柳色、夹江帆影、潭水回澜、浮石钟声、月池澄碧、染窟蝉琴、银峰乌曲及浮石寺、关王殿、忠敬书院等古迹,1957年,出土“西周铜甎”,并存与江西省博物馆。
③ 住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在哪里办理结婚登记
当地民政局。
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一)申请1.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 (1)户口证明; (2)居民身份证; (3)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离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在实行婚前检查的地方,申请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婚前检查证明。申请复婚的,可以不再进行婚前检查。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 (1)中国公民须持有:①本人户籍证明;②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 (2)外国人须持有:①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②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③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的证明。 (3)外国侨民须持有:①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②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③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 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还必须提交婚姻登记机关指定医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和男女双方照片,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二)审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条件,不明之处,应当向当事人询问,必要时,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三)登记1.予以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应注销其离婚证。但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的登记申请,应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涉外婚姻的结婚证须贴有男女双方当事人照片,并加盖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2.不予登记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自愿的; (3)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申请不予登记的,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理由。当事人认为符合婚姻登记条件而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
④ 2020年余干县有几个决堤的乡镇
余干县全县辖6个镇:玉亭镇、瑞洪镇、黄金埠镇、石口镇、古埠镇、乌泥镇。
1、玉亭镇
玉亭镇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下辖镇,为余干县县城所在地,是余干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52956人,是余干县实施大开放的主战场与发展平台。
2、瑞洪镇
瑞洪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位于余干西北水乡。瑞洪历史上以“闽越百货所经”而置镇,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现在是鄱阳湖周边县市物资集散中心,尤以水产品丰富闻名遐迩,有“余干小南昌”之称。
不少名人曾居瑞洪,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曾在这里睡过觉,礼部尚书李廷机贬居瑞洪时以施茶为乐,大学士张瑞图曾立茶庵,并书“妙觉地”三字于此,清女诗人钟令嘉侨居瑞洪韩康药店,生蒋仕铨,并断竹教子,为世人留下一段佳话。全境面积269平方公里,有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5064人。
3、黄金埠镇
黄金埠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南与余江县锦江镇相连,东北与万年县青云镇毗邻,西与梅港乡隔信江相望。位于东经116°48′34.68″-116°48′24.13″,北纬28°28′38.95″-28°47′43″之间,是昌、景、饶三市交界区域的交通枢纽。
4、石口镇
石口镇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下辖的一个镇,面积84.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649人,镇政府驻永安居委会。石口镇扼余干西北要冲,距县城19公里,现辖永安、石口、常山、院前等四个社区和渔池、五菱、刘埠、詹家、吴家、枫林湾、古竹、何家、南源、湖滨、东湾、等13个村委,镇人民政府驻永安居委会丁字街。
5、古埠镇
古埠镇,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下辖镇,位于余干县东端,余干、鄱阳、万年三县交界之处,信江河畔边上。距县城10千米。全镇面积119.73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个水产场,常住人口63560人 。镇人民政府在昌万公路旁。
6、乌泥镇
乌泥镇,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下辖镇。位于鄱阳湖南岸、余干县北部,距县城6.7公里,南接昌万公路,东邻京港高速,西至南昌58公里,北靠鄱阳县仅15公里,境内迎康公路、余信公路、德昌高速贯穿其中。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20人。辖乌泥居委会,乌泥、赵家、铜鼓包、港背等4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