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东北三省出过什么英雄人物
东北人(此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渊源于古代之北蛮夷,略带有鲜卑之血统。后起于满族之昌盛,大同于民国之初。
东北历史上名人很多。基本都为皇亲国戚。如努尔哈赤,张作霖,张学良。
东北人天性豪爽,激情而张扬。内质刚毅,外表强悍,实为表里如一也。然而,身体强壮,而大脑却略欠发达。以致历史上,东北人成为“智商者”的“枪杆子”,也从而就有了东北军的威震神州。
东北多伟男,少美女。男人多为身材魁梧,面堂高挺,声音洪亮;但粗野蛮横。女人多为娇柔造做,华而不实。且抽烟喝酒样样精。
东北人性格随意而张狂,欠温柔之涵养气息。东北人的打杀骂人作风是闻名遐尔,尤其粗话,野话,无人能敌,无人能挡。想当年“二王”千里走“麦城”,落得个中原大地“草木皆兵”。
B. 确山县靖宇广场北红绿灯拍照吗
你可以登录一下确山贴吧或确山论坛上咨询一下当地人,他们应该知道具体情况
C. 驻马店市确山县的有钱人都住在哪条街上呀……
朋友,你好!
1、确山县当官的一般在:南山有个别墅群、单位原来在确山建的家属院、卧龙小区(腐败村西边,铁北路);
确山县做生意的,基本都在三里河金地小区(一期、二期)、凤凰城那边几个楼盘。
2、确山县目前只有1路公交车,从泌阳路口出发,穿过县城,到城南水泥厂;
3、景点确实不多,都得做汽车去:
1)薄山湖,在地下道与107国道交叉口坐汽车直达,最好是春天、夏天去;
2)北泉寺,可以烧香许愿拜佛,在确山二高下坡,靖宇广场边上坐车,直达;
3)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园林风景区,在确山北汽车站坐去竹沟的车,直达;
其他几个山没啥爬的,还不如去盘龙上(南山)
D. 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的景观
前导区的主要建筑物有牌楼、将军塑像和正气亭。牌楼是陵园的正门,采用古式黄色琉璃瓦建筑,镶嵌在牌楼门上,正面陈云同志亲笔提写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蓝底金字,背面是郭沫若提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牌楼前设停车场3150平方米,两侧放有高1.9米的汉白玉石狮一对,有陵园说明碑和牌楼说明碑各一块。从牌楼向前沿着10米宽水泥预制板铺成的甬路走120米,便是前导区中心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杨靖宇将军塑像”。塑像是靖宇县各族人民捐款于1989年8月敬立的,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用浅褐色花岗岩石雕琢,座落在3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围成的基座上,正面有彭真同志1986年11月亲笔题写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黑底金字。从塑像再向前走是县政府1988年捐资修建的四角形正气亭,站在亭中可观望中心区和旅游区全貌。
中心区的主要建筑物有纪念碑、护碑亭、常青树、纪念馆和纪念塔,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12个正楷大字,背面刻有杨靖宇同志简历,整个碑身是以青石精心磨制而成,碑身两侧镶边的条石面上刻有民族风格的回字形花纹、红灯和海浪花等饰纹,碑首起脊成瓦楞形。在纪念碑旁的常青树,是杨靖宇将军1940年2月23日只身一人与日寇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时背倚之树,原树是一棵“扭劲子树”后来干枯,60年代为纪念将军在此栽了这棵针叶松树,起名常青树,意指将军是松柏常青,永活人间。纪念碑西侧是200平方米的2层楼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一楼设80平方米展室 ,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再现了将军殉国前在蒙江90天的战斗历程。
南面是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塔,塔身正面刻有朱德同志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13个金色手书大字,塔基分两层,每层设5步台阶,四周架设钢管扶拦,纪念塔的结构设计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含义:第一层台基的北面石柱1.905米,标志着靖宇出生于1905年;第二层台基北面石柱19.27米,标志着杨靖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了河南确山农民起义;第二层基座高1.932米,标志着杨靖宇1932年担任中国满州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外台基边长19.40米,标志着杨靖宇1940年壮烈殉国;塔高15米,标志着靖宇自1925年加入共青团到1940年为国捐躯,为民族解放艰苦奋斗15年;塔座顶柱高3.5米标志着杨靖宇自出生到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仅仅活了35年;塔身周长10米,标志着靖宇县10万人民永远怀念之情。
纪念塔四周修有花池,在塔与广场之间的花池边,设有路灯8盏。广场东北二道蒙江河上建有6孔石拱桥一座,桥栏是用花岗岩石制成。桥基拦河形成的将军湖,湖水清澈,湖中有汉白玉雕成的白鹤一对,游人可划船观景。北岸桥头便是古式建筑的将军门。门旁是将军石。在将军石对面东山顶上,是采用民族式黄色琉璃瓦建造,重檐蘑菇顶的雄风亭。
登上最高点雄风亭,以牌楼、塑像、正气亭、石阶、拱桥、纪念碑、纪念塔为轴线;曲桥两侧的碧水亭、丹心亭相对称;纪念馆和广场为主体;以小河、大山、苍松、翠柏为衬托,殉国地风光尽收眼底。无论草木浓茂的阳春,还是繁花似锦的仲夏;无论是洒满枫叶的金秋,还是银装素裹的隆冬,来到这里参谒旅游,都会被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和幽雅肃穆的自然景色所吸引,既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观赏到矿泉城美好的自然风光。
E. 确山县靖宇广场北边红绿灯拍照吗我由北往南不小心闯红灯了。谢谢
现在城市十字路口多数都安装智能交通违法查处系统,闯红灯车辆会自动抓拍。
如果是在本地闯红灯,一周内没有短信通知交通违法罚单,那就没有问题了。
F. 关于坚贞不屈的英雄故事
1、苏武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2、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兵俘虏。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3、阎应元
阎应元 ,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4、夏明翰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
入狱后他接受了多次审判。主审官问:“你姓什么?”夏明翰答:“姓冬。”“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
“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主审官又问了几个问题,可是什么都问不出来。最后只能宣布“就地处决”。
5、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
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
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阎应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明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一曼
G. 杨靖宇的资料
人物姓名:杨靖宇 (1905~1940)
人物国别:中国
爱国英雄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己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希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1958年 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
H. 求杨靖宇的故事,好的话再加分,别太短,跪求各位。
抗日名将——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四
--------------------------------------------------------------------------------
历尽坎坷和风险的杨靖宇在交通员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游击队。此时的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士气低落,连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旗帜都不敢举,而是学着山林队采用的形式,以“五洋”报号,活动于桦甸县常山屯一带。就在这关键时刻,杨靖宇来到队上。他通过与党团员、干部、战士谈话了解队里情况及人们的思想状态,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大家坚定斗争信心。
杨靖宇对大家说:“我们这个游击队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是为打日本鬼子建立的队伍。可我们为什么要像山林队那样抱个山头,叫‘五洋’呢?难道这样偷偷摸摸地就能把日本鬼子打跑吗?”队伍中有些人辩解道:“我们队伍力量太小,磐石地方又到处是胡子窝,只有抱个山头活动才方便、安全些。”“队伍力量小,我们可以去发展去壮大,你抱了山头,山林队能瞧起你们吗?磐石有二十多伙山林队,总计数千人,要能把他们团结争取过来联合抗日,我们的力量不就强大了吗?所以,我们必须亮出工农反日义勇军的大旗。”
杨靖宇的话使大家受到很大鼓舞,豁然明白了造成被动挨打的原因。在杨靖宇的说服教育下,队伍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体干部、战士决心在党的领导下,杀回磐石,开展游击斗争。
不久,杨靖宇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磐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袁德胜,政治委员杨靖宇。
1933年5月,杨靖宇奉命去哈尔滨参加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的传达《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即著名的《一·二六指示信》的会议。
会议期间,杨靖宇向省委汇报了南满地区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党的工作情况,民众生活的悲惨现状以及抗日游击队的活动发展形势。省委领导听完汇报后,与杨靖宇共同研究了如何在南满贯彻执行《一·二六指示信》的问题。省委决定取消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番号,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还决定杨靖宇为省委代表,正式调到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1933年9月18日,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两周年之际,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为了扩大游击区域,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杨靖宇决定率司令部保安连、三团八连、九连南下。
10月27日夜,天黑如墨,冷风刺人,杨靖宇率部来到辉发江边。因无船摆渡,只好涉水过江。深秋的江水冒着寒气,战士们好多人还没穿上棉衣,站在江边已经浑身发冷,望水生畏。杨靖宇见状,不顾自己肺病复发,率先跳进齐腰深的江水中。战士们见师长跳下江,也不顾一切,相继跳入江中。江水湍急,站立不稳,杨靖宇拉着一个小个战土走在最前面,他回头对战士们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抗日打鬼子,连死都不怕,还怕这江水寒冷吗?只要大家咬牙坚持一下,到了对岸就是胜利!”
杨靖宇到长白山区后会见了山林队头领四海山,四海山依仗人多枪好,并没太瞧起这支抗日队伍。所以,当杨靖宇恳切地谈起要联合起来抗日时,他表示要联合抗日可以,但你们必须做到一件事,杨靖宇问什么事,他说,大汉奸邵本良平时残害百姓,你们若能把他给收拾了,我四海山就带领所有的山林队弟兄跟你去打鬼子。
邵本良原是土匪出身,后被张作霖收编并委任为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降日寇,任伪满军少将旅长。他凭着兵精将勇、训练有素,也根本没把杨靖宇放在眼里,曾扬言:“有我邵本良在,就没有他杨靖宇!”
1933年秋天,杨靖宇巧使调虎离山计,先率兵攻打凉水,凉水的敌人守不住了,马上向邵本良报告,请求救援。凉水距柳河县城125华里,是邵旅后勤基地,邵本良视为命根子。邵本良迅速率200多名骑兵向凉水奔去。经过3个小时狂奔,到达凉水,邵本良拿起望远镜,发现根本没有战斗的迹象。正在疑惑间,凉水守军连长前来报告:“三源浦被杨靖宇包围,请旅长速去救援!”邵本良暴跳如雷,举起马鞭狠抽这个连长:“不是你报告的杨靖宇快攻进凉水了吗?怎么一会儿功夫他又跑到三源浦去了?难道他有分身术?”连长结结巴巴地说:“刚开始攻得很厉害,打了一阵他们就撤走了,谁知道他们上哪了?”邵本良勒转马头,大喊:“快去三源浦!”
当邵本良赶到三源浦时,只见邵旅七团驻军营房被烧,烈火熊熊,浓烟直上天空。驻军一个连被歼,伪满铁路工程局被捣毁,警察署被端窝,日本缉查局长被俘虏。
就在邵本良在三源浦面对被烧的军营发呆时,杨靖宇率部急行军又攻占了凉水。邵本良气疯了,咬牙切齿地吼叫:“杨靖宇!你可真够狡猾的,我邵本良不报今日之仇,誓不为人。”
邵本良吃了败仗,向日本主子请求增派了兵力后,率大队人马向杨靖宇的驻地逼近。杨靖宇看见至少有两千敌人往山上爬,对参谋长说:“告诉战士们沉着点,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敌人越来越近,杨靖宇一声令下,“打!”顿时,枪声响成一团,被击中的敌人成片倒下,后面的敌人见状,转身连滚带爬往回逃。在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以后,枪声逐渐停了下来。这时,一个战士押着一个伪军过来报告:“我们抓了一个俘虏,这家伙东张西望的,就好像是特意在等咱们似的,这是从他身上搜出的信。”拆开信一看,是邵本良写给驻守东南方向营长的命令:你部阵地无险可守,且兵力薄弱,是整个包围圈中力量最弱之处,要防止杨靖宇从你处突围。命令你部,务必守住阵地,我即派东边的部队增援你。若有疏漏,军法从事。
杨靖宇看完信,把信交给了参谋长,参谋长看后指着信说:“这下子邵本良暴露了自己的底细。”杨靖宇道:“不那么简单。你看四面的篝火,东南边的最少,按常理说明这里守军最少。像派兵增援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应该快速安全送到,可他为什么却要往我们眼皮底下送呢?”杨靖宇觉得其中一定有诈。杨靖宇分析,邵本良说的兵力最弱的地方正是防守最严密的地方,一个完整的突围方案在杨靖宇心中形成。
午夜,杨靖宇率领队伍来到了林中高地,从藏粮食的苞米垛底下取出缴获的日伪军服、战刀、钢盔、武装带等。大家伪装后迅速逼近敌人营地,这时一个日军小队长跑到一位当官的面前报告:“除了巡逻警戒的,都在休息。”那位当官的打了小队长一耳光说:“红军已被我们包围,你们竟敢睡觉,就不怕红军从你们眼皮底下冲出去吗?马上集合。”小队长忙去集合队伍。
杨靖宇见时机已到,一声命令:“准备战斗”,战士们弹上膛,刀出鞘。待日军士兵聚集到宽阔地后,杨靖宇一声令下,日本兵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部被消灭。当邻近的敌人赶来时,抗日联军早已无踪影了。
杨靖宇不计前嫌,多次帮助一些山林队与日伪军激战。一次,田麟队与邵本良旅六团相遇。激战中,田队渐渐不支,被逼进沟底,形势异常危险。杨靖宇闻讯率部队急忙赶来救援,抄敌人后路一阵猛打,敌人返身仓皇迎战,田队乘势反击,田麟得救,想拜谢救命之恩时,杨靖宇已率部队追击敌人去了。此前,田麟部下曾开枪打死打伤杨靖宇部队的战士,而今杨司令不计前怨,亲自率部队来救,令田麟感激涕零,并后悔未能见到杨司令。
1934年正月初八,杨靖宇率部来到城墙砬子,在他的争取、团结、教育下,山林队的首领将在这里与独立师举行抗日军联合大会。
参加抗日军联合大会的共17支抗日队伍。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首先讲话,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并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分析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各队首领也踊跃发言,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会议决定成立抗日联合军总司令部,通过了抗日联合宣言:“我们——南满的抗日领袖们,在祖国山河欲裂、严重危难之际,向东北同胞宣誓:我们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抗日主张,不分见解、信仰,枪口一致对外,驱除日本帝国主义。”会议一致选举杨靖宇为抗日联合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