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侗”的“侗”读音是什么
读音:tóng。
B. 通道转兵的介绍
电影《通道转兵》是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2011年继电影《湘江北去》之后,挖掘湖南本土红色资源,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共同打造,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又一部主流影片。影片再现的“通道会议”促成了红军战略方针的转变,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揭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的序幕。
C. 通道转兵朱德扮演者
通道转兵朱德扮演者是刘怀正。
电影《通道转兵》是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2011年继电影《湘江北去》之后,挖掘湖南本土红色资源,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共同打造,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又一部主流影片。影片再现的“通道会议”促成了红军战略方针的转变,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揭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的序幕。
D. 请告知什么是“通道转兵”有什么历史意义谢谢。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历史意义:
1、在危急关头,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使中央红军免于灭顶之灾,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后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2、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对尔后召开的黎平会议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促进作用,创造了条件。
3、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通道侗族自治县电影院电影扩展阅读:
通道会议的会议过程:
12月11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12日,中革军委临时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李德、博古认为“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萧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说:“应该放弃在长江以南同二军团一起建立苏区的意图,向四川进军,去和四军团会师。”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但李德、博古仍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原定计划。这次会议虽然通过了毛泽东的建议,但由于中央领导层中意见不统一,故未能对战略转移的大方向作出决定。
会后,中革军委于当日19时半下达了“万万火急”的《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仍按李德、博古的意见行事,电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向黎平方向前进,“相机进占黎平”。同时寻机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
野战军司令部在13日《我军进入贵州动作的部署指示》中指出:“我军以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14日,野战军司令部给二、六军团的指示重申:“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要求活动于常德一带的二、六军团,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作了必要的准备。
E. 通道转兵的电影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通道转兵》
国家/地区:中国
类型:历史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6月30日晚,历时半年拍摄制作完成的重大历史题材红色经典巨作——《通道转兵》,在通道能容纳800人的民族剧院举行首映。该片在全国参加评选的400多部电影里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全国建党90周年28部重点影片之一。
毛泽东扮演者王晖正在发言。
《通道转兵》这部影片讲述了红军转战湘南边城“通道”,面对危机四伏、军情紧迫的情况,及时改变策略,顺利进行通道转兵并摆脱困境的故事。它以电影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通道转兵”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重大革命历史。电影并没有让一些鲜活的小人物湮没在宏大的叙事中,如红军连长、通信兵、侗家少女等;更重要的是,它形象直观地展现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处于政治低潮、疾病缠身的处境时,依然呕心沥血,始终心系我党、心系红军、心系中国革命前途的光辉形象。它所描述的“通道会议”促进了红军战略方针的转变,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揭开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的序幕。“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通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部影片的拍摄绝大部分在通道境内取景,画面充分展示了通道县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情。
能容纳800人的民族剧院很热闹。
片中,当看到毛泽东故作神秘拿出“侗王酒”跟自己的战友们分享时,剧院内的通道观众门都会心地笑了。观众粟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几位主演的表演很精彩;因为很多场景都在通道境内取景,让他感觉影片的纪实感很强。电影首映结束后,剧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道转兵》讲述了长征初期湘江战役之后,残存的三万红军来到湘南通道界内,此时中国红军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而另一方面,红军又不得不遵从共产国际不容置疑的指示。此时,毛泽东以其睿智的军事洞察力,敢于担当的道德勇气和天才浪漫的行事风格挑战权威,在风雨飘摇中带领中国红军走出了困境,找准了“通道”,揭开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的序幕,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国家话剧院演员王晖首次触电出演领袖毛泽东,与以往银幕上的毛泽东的形象有所不同的是,此次王晖成功塑造了一个处于政治低潮、疾病缠身,却呕心沥血、始终心系党和红军命运的毛泽东形象。片中另一主角周恩来则由著名特型演员刘劲饰演。
影片中除了刻画了当时参加通道会议的各位红军将领外,还着力刻画了红军长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人物,如红五团团长张吉安、侗家少女吴阿溪等。该部影片的拍摄,绝大部分在湖南怀化通道境内取景,充分展示了通道县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及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情。
《通道转兵》由华夏发行,该片也是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继推出《湘江北去》、《吴大观》两部重点影片之后,另一部同时被列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产重点影片”。 电影《通道转兵》于2010年12月26日在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通道侗族自治县恭城书院开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出席开机仪式。这是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继电影《湘江北去》之后,挖掘湖南本土红色资源,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共同打造,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又一部主流影片。
该片由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等4人共同编剧。真实再现了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塑造了一个当时处于政治低潮、疾病缠身,却呕心沥血,始终心系我党和红军命运的毛泽东形象。还着力刻画了红军长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人物--红军连长、通信兵、侗家少女……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与“通道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此外,芋头侗寨、万佛山、神仙洞等引人入胜的湘西美景,也将在影片中一一再现。电影将于2011年7月与观众见面。
F. 再生人陈明道骗局揭晓
再生人,首先指灵魂转世现象。"再生人"现象有个例,也有群体现象,全球最大规模的再生人群体现象,出现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坪阳乡。
G. 再生人的再生人群体
怀化新闻网2009-01-22『记者探秘:寻访怀化市通道县神秘“再生人”』文章报道:
你听说过“再生人”吗?你相信“灵魂转世”吗?这一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境,通常只会出现在电影大片的故事情节里,但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一个叫坪阳乡的地方却也出现了一群“再生人”,他们自称是通过投胎转世来到今世,并清楚地记得前世的经历。在当地,关于这种“再生人”种种的说法诡异而神秘,那么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是真有其事,真的潜藏着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还是一个集体的谎言?本台记者对这一谜团进行了实地探秘。
坪阳乡位于通道的最南端,处在湖南、广西两省的交界处,一片外人很少涉足的神秘区域。“再生人”这种奇怪的说法在这个地方古已有之,当地将这一现象作为田野文化并进行了调查,也想解开这一谜团。
坪阳乡党委书记陆志鑫(说):[再生人1:以前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尽管不能从科学上去考究,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但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坪阳乡只有7800多人口,据我们把这种再生人现象做为文化调查来看,我们统计了一下,就有一百来个,就有一百来个再生人。]该文举出几个例子 。
『猪牛昆虫投胎做人 湖南省惊人报导』 报道了一些例子。(该文标题有变,据说是原发于怀化新闻网2011年11月5日,待找到原始标题后,再补充)
H. 百里侗文化长廊的简介
百里侗文化长廊又称 “百里侗文化长廊风情线”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长50公里,在56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著524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集中展现出侗族的传统文化。
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是我国侗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百里侗文化长廊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蜿蜒的坪坦河边,三五里一个大寨,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黄都的侗歌,特别是坪坦河上的普修桥、普济桥、回龙桥、回福桥,座座都是文物,整整一百里丰富鲜活的侗文化。
其中的双江镇芋头村,距县城9公里,其古建筑群,保存了侗族古村寨的传统风貌并表现了建设上精湛的技艺。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遭大火,寨内现有建筑大部分为清中期、末期的建筑,占有11.6万平方米,计有鼓楼4个、风雨桥3座、门楼1个、古井2口,萨岁台2个、驿道1.6公里,吊脚木楼78幢。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其它侗寨都没有的殊荣。
芋头依山傍水,三面环山,一条小溪蜿蜒,看似随地形自由伸展,并无事先的总体布局与规划,但细究,都大有深意。
溪边的平地上,他们先建起鼓楼、戏台、学堂等公共活动场所,意谓坐在龙嘴上,以鼓楼为龙头,以小溪为中轴线向两侧冲岔布置民居,就是龙身,风雨桥就是龙尾,一个寨子就是一条龙。风雨桥接地,鼓楼通天,天人合一。
近几年,通道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百里侗文化长廊风情线”,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通道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百里侗文化长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和《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方法》,对全县侗文化遗产进行了整合,并创造性地把独具民族特色的风雨桥群、寨门群和鼓楼群进行“捆绑式申报”,为打造“侗族文化圣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保护了大批具有旅游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通道县跻身于“全国民族文化大县”之列。目前,通道县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戊梁歌会、侗族琵琶歌、侗族芦笙、侗戏、侗锦被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道县生态环境良好,百里侗乡民族文化丰富灿烂,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以马田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回龙桥为主体,以百里侗乡风雨桥、侗族风情为主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备了足够的条件。
——侗族建筑,艺术瑰宝。以、鼓楼、寨门、凉亭、风雨桥为代表的民族建筑工艺精湛,堪称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建筑,全用杉木穿榫构筑,不用一钉一铆,充分反映了侗族人民擅长于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和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其中以马田鼓楼和芋头古侗寨最具特色。马田鼓楼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是侗族现存最早的鼓楼,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上部为装饰性楼层,飞阁重檐、层层而上、高耸寨中,每层各有飞檐,从上往下层层叠压,自下而上又层层收缩,整座建筑显的既稳又巧,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在韵律、节奏、对比、均衡、连续、穿插等方面,符合美学规律,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年间开始建寨,历史悠久,保存完整,是我国民居古建筑群的一处实物博物馆,保留了原有格局和大量清代中期以前的建筑物。其中有鼓楼4座,风雨桥3座,有门楼、古井、萨岁坛、古驿道等,全寨182户侗族居民,有侗族吊脚楼居室78幢,大多因地形而建,充分体现了侗族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侗族村落不论是山下河岸型,还是平坝田园型,或是丰山溢口型,都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侗族文化,民族精华。以侗族大歌、芦笙舞、哆耶舞为代表的侗族民间音乐舞蹈,以侗锦、侗帕、银器为代表的侗族服饰、刺绣,以腌肉、腌鱼、苦酒、油茶为代表的侗族饮食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流传着数十种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舞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它属支声复调音乐,采用多声部的交替来实现音乐表达,填补了中国多声部演唱音乐的空白,是侗族传统文化精粹。歌词多为抒情诗和叙事诗,包含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在文学和音乐上都有很珍贵的价值。1986年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参加金秋艺术节引起轰动并受到高度评价:“在东方,一个仅百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样古老、纯正、闪光的声乐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侗族大歌,是世界音乐艺术的奇葩。
——民族生态,天人合一。百里侗文化长廊自然生态协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民风民俗浓郁,侗族人民和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百里侗文化长廊全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民族风情旅游线,沿途辖双江、黄土、坪坦、陇城、甘溪等4乡2镇的三十余个侗族大村寨,居住着近四万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侗族人民。境内山连峰叠,溪清林翠,沟谷幽深,怪石嶙峋,碧绿的坪坦河把一座座侗家村寨的侗族聚居密集区串联在一起,蜿蜒曲折的坪坦河在青翠的丛林中汩汩流淌,在河流的两岸,绿水青山掩映着一座座侗家村寨,寨内鼓楼高耸,装饰华丽的廊桥横卧于村边小河,村头寨尾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下,建有供行人小憩的凉亭,村寨融入山水之中,宛如画境。侗族人民聚族而居,从事农业,兼营林业,男耕女织,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团结互助,人际关系十分和谐,仍然保留着夜不蔽户的传统。
通道县旅游资源丰富,经普查,共有8个主类,27个亚类,86个基本类型,计236处景观,种类齐,组合好,特别是原生态侗民族文化、自然生态风光、古朴人文景观三大板块交融相汇,独具魅力,由此而形成的“浓郁异质文化差异感”对于寻找理想旅游目的地的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1、独特的侗族文化。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民族差异感强的文化。民族建筑方面,以鼓楼、凉亭、风雨桥最为出色,不用钉铁,工艺精湛,堪称侗族建筑的“三件宝”。民族服饰方面,以侗锦、侗帕、侗带最负盛名,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艳丽,图案花纹之美观,民族特色之浓郁,可谓巧夺天工。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流传着数十种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舞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民族体育方面,通道又被称为“民族体育之乡”,传统的抢花炮、射弩、高脚马、多毽、荡秋千妙趣横生。民族饮食方面,甜醇的苦酒(侗王酒),香喷的油茶,陈年的腌肉腌鱼风味别具。民俗方面,侗家的抬官人、萨岁、婚礼、喜庆、岁时等习俗古雅淳朴,奇异独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是我国侗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保护好,发展好民族文化遗产,我县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申请将百里侗文化长廊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神奇的自然风光。通道境内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6.3℃,无霜期为298天,冬无严寒(一月平均气温5.2 ℃),夏无酷暑(七月平均气温26.2℃),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圣地。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77.7%,北部、东北部是莽莽森林,生长着1202种木本植物,有珙桐、银杏等44种珍贵树种,憩息着白鹤、麝、大鲵等珍稀动物40余种,生态环境之好,物种之丰富,在全国首屈一指,不仅是“天然的生态氧吧”,而且是丰富的“动植物博物馆”。境内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最为典型的有被地理学家誉为“绿色万里长城”,绵延168平方公里的丹霞地貌­——万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于1997年获得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称号,现正申报国家级),区内分布着独岩、钩岩、鹞岩、七星山、神仙洞、将军山、万佛山、紫云山等八个小景区,拥有 “独岩挺秀”、“七星古庵”、“福地洞天”、“雄狮望月”、“擎天一柱”、“美女望夫”、“神州海螺”、“金龟觅食”、“天生鹊桥”、“三十六弯森林迷宫”等十大绝景。万佛山秀丽旖旎的风光,令游客流连忘返,可与桂林山水、张家界风光媲美,电影《罗荣桓元帅》的部分场景就是拍摄于此。原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黄进先生,到通道多次考察,挥毫写下了:“通道东北万佛山,万座丹峰拥翠环;神州丹霞五百处,此山可列十名前”的诗篇;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现全国旅游协会会长何若泉先生到通道考察也留下了:“北立张家界,南卧万佛山;两山皆俊秀、欲比高低难”的诗篇。除此外,万佛山景区的外围还有宏门冲原始森林公园、龙底生态漂流、恩戈热带沟谷雨林风景区、晒口“高峡平湖”、九龙潭国家水利名胜区、黎子界、白水界、麒麟洞、桃子冲瀑布等多个景点。其中的龙底河漂流源于城步南山,高山流水,清澈透底,漂程10公里,两岸郁郁葱葱,古树缠藤,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人漂其上,可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古悠,偶落水中,喝口水也是天然的矿泉水,沁人心肺,其乐无穷,加之惊险刺激自助漂特色,堪称“南国第一漂”。
3、丰富的人文景观。通道是湖南的文物大县,人文景观十分丰富。目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马田鼓楼、坪坦河风雨桥群、芋头古侗寨群),省级6处(坪坦回龙桥、横岭古楼群、阳烂寨门、播阳白衣观、锅冲兵书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县溪恭城书院),市级2处,已列入县级的7处,暂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文物达900多处,还有下乡新石器时代大荒遗址、红军小水战斗纪念碑、黎子界红军墓等等。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会址­——恭城书院,具有很高的革命历史教育意义,现已修缮对外开放,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入“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途径,并成为我省首批公布的30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被列入我省5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现在正在争取进入国家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第二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