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达是干什么的
万达集团是在1988年由王健林创立,已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旅游度假五大产业,企业资产1400亿元,年销售额800亿元,年纳税95亿元。万达集团已在全国开业33个万达广场、15家五星级酒店、600块电影银幕、26家连锁百货店、30家量贩KTV。计划到2012年,企业资产2000亿元,年销售额1200亿元,年纳税200亿元,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2. 万达院线管培生发展,待遇咋样啊
上海那边,管培生进去工资一般在4500-5000左右,全国应该差异不大,万达院线是定岗定薪。管培生的发展,根据不同岗位发展有所不同,市场部管培生后面就往市场主管、市场经理方向发展,日常工作就是给市场主管当助理;营运部管培生后面就往营运主管、副店、店长方面发展,需要上晚班,日常工作就是值班和管理之类的。
【拓展资料】
(1)万达电影院线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万达集团。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全国80多个城市拥有已开业影院150家,1,315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94块。2014年万达院线占全国14.5%的票房份额。从2014年起,万达院线每年将增加400块以上的银幕,计划到2016年开业达到260家影城,拥有银幕2300块,稳居中国第一的市场份额。
(2)2015年1月22日,万达院线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
随着万达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达院线打造电影终端连锁服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目标已经日益明确,“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和观影体验为核心”是万达院线连锁经营服务的核心理念,“连锁经营能力、创新营销能力、服务品牌能力”是彰显万达电影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本要素。
(3)2018年2月5日,万达集团公告,阿里巴巴集团、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
3. 万达集团放弃了对美国最大院线AMC控股权,你如何看待万达这波操作
2021年3月15日对于万达来说不得不是一个割肉的日子,没过最大的院线运营商AMC娱乐控股表示早2020年创纪录亏损46亿美元以后大连万达集团不得不放弃对AMC的控股权,截止到3月3日万达从100%控股到持股和投票权削弱至9.8%只用了九年的时间。万达在国内数第一电影院线运营商,自从万达收购AMC后直接名越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占领全球10%的市场份额,此次若不是发生巨大事件万达不会轻易放手。
2012年,王健林给万达定位的战略方针是“十年之内成为全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由此万达开始了海外系列的大手笔投资。由于疯狂的拓展海外项目导致负债,海外项目还未获得收益就遇到新冠疫情这样万达不得不做出抛售海外项目回笼资金减少负债的决定,因此芝加哥房地产项目、英国伦敦项目、洛杉矶、悉尼公寓酒店项目、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项目包括此次AMC,总体来说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最终都是以亏损脱身的。不得不说这次疫情对万达的打击也是挺大的,能够及时止损也十分佩服万达的勇气,相信他们一定能卷土重来重新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
4. 万达影院的财务战略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判断
背靠大树好乘凉啊,万达几乎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物业,依托强大的各类物业基础,开个影院简直是手到擒来。其它的电影行业没有这么雄厚的实力。
5. 万达的四个经营战略是什么
第一、确定整体的战略。
每一个万达广场的关键时间节点要全部确定,比如开业的时间与节奏、重大的调整方案、大型营销企划活动等。比如每年的8月-12月份,各地广场都会做周年庆、年终庆等活动。还有每年两次营业期间的消防演习,也要先把时间规划好,这个期间内不能做重大的市场推广活动。
第二,认识项目的优劣势。
对项目的认识就是从优劣势开始,如何去分析优势和劣势呢?先要看优势,包括项目自身的优势、交通位置的优势、硬件环境的优势、主力店和主力业态的优势。劣势看哪里呢?内部的劣势通常包括主力店面积太大、业态结构不完整、人才流动不合理等;外部的劣势主要是市场竞争、商业氛围、住宅环境的劣势。
第三,寻找项目定位。
分析完项目的优劣势后,就要开始对此项目进行定位。首先要确定项目的江湖地位,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万达广场。比如呼和浩特万达广场,就是要做都市型的购物中心,它是整个呼和浩特的标杆型购物中心,在呼和浩特数一数二;而宁波的江北万达,定位是做江北区域购物中心。定位解决的,不光是开业之前,项目要怎么去做到满铺开场;经营多年后,商业环境发生转变,消费特点也和最初预想的不一样,应该及时根据变化来调整定位。未来万达广场主力店面积要减少,引进更多国际精品品牌,把万达广场整体品牌升级。
第四,招商调整方向。
每个经营策略只管一年,招商调整主要是确定调整方向和整体思路,再分步骤实施。例如,在天津时我们确定的调整方向是,第一步,先把品质不佳的品牌剔除,第二步,将剩下来的品牌定位再做出调整,第三步,再添加生活精品类的业态,等等。
6. 万达退出AMC董事会,这对于万达集团未来发展是否会有影响
万达退出AMC董事会,这对于万达集团未来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不过万达表示将聚焦国内发展,也许是一个机遇,也许是一个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万达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就是聚焦国内,一方面万达在抛售海外资产,开始回笼资金,另外一方面,万达也开始加紧国内的布局。自从2021年3月以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国内很多地区都有动作,虽然还没有具体消息流出,但是可以看出万达确实是在做着准备。
如今能看到的,就是万达电影,从2020年4月开始就在建造新影院,也开放了加盟特权,在2021年万达电影院也有新开的计划。
总结万达退出AMC董事会,开始退出海外的投资,收回了很多资金,开始聚焦国内发展。其实我们是不得不佩服王健林的,可能作为外行,我们看不懂,但是人家确确实实赚钱了。在2017年背债4000亿,如今已经杀回了富豪榜,不得不说,他确实是很有实力的。
7. 万达院线终止重组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空。
公告给出了三个中止重组的理由,分别是:等待万达影视、青岛影投等交易标的正在进行的内部整合完成;传奇影业需独立运行一段时间以证明盈利预测的稳定性;以及证券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交易各方拟探讨调减交易价格的可行性。
这第三项原因中的“证券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没有明言,业内人士却会秒懂,指的就是“史上最严重组新规”的发布。
6月6日,万达院线复牌发布重组预案。这本来是一份含金量极高的重组方案,注入的资产在A股极为稀缺,不光有国内最佳民营影视资产,还有传奇影业这样国际级的优质影视资产。彼时,市场极为追捧,复牌首日以涨停报收。
然而,在最讲究时间窗口的A股,万达院线的重组可谓生不逢时。仅仅11天后,今年6月17日,证监会发布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一出,业内哗然,“史上最严重组新规”的称号就此出炉。
尽管上述重组新规还没有步入正式实施阶段,但对上市公司重组产生的影响却已经在显现。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17日重组新规发布以来至7月25日,先后有西藏旅游(600749,股吧)、永大集团(002622,股吧)、铜峰电子(600237,股吧)、长高集团(002452,股吧)、天龙集团(300063,股吧)、全新好、京城股份(600860,股吧)等44家上市公司终止重组。
监管之严还不止于此。今年5月市场就传言称,证监会对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的跨界定增叫停。尽管证监会随后公开表示,政策并没有变化。但此后,暴风科技(300431,股吧)并购稻草熊影业未能过会,唐德影视终止收购爱美神,鹿港文化宣布终止收购天意影视剩余股权
彼时,一些嗅觉灵敏的市场人士就认为,万达院线的重组预案,遇到了一个最不利的时机:重组上市遭遇最严监管,所涉影视行业又是首当其冲,顺利过会的可能性并不大。
考虑到监管背景,与市场环境,笔者认为,万达院线主动中止重组,以退为进,不失为明智之举。
公告还提及,“交易各方拟探讨调减交易价格的可行性。”这句话明显是在为将来调低交易价格预作铺垫。不论是不是出于监管方面的考虑,调降交易价格客观上对现有股东更有利。
回过头来看,公告提及万达院线中止重组的另外两条原因,也不无道理。
原因1:万达影视、青岛影投(含传奇影业)以及互爱互动于2016年5月开始启动业务、管理、财务、人员等方面的内部整合。交易各方经审慎研究后认为,交易标的宜在内部整合基本完成后,公司再探讨与交易标的间的整合机会,可以更好的发挥整合效应。
原因2、传奇影业预计于2016年扭亏为盈,但是由于传奇影业收购时间较短,客观上需要独立运行一段时间,以证明盈利预测的稳定性,再择机实施重组。
细细想来,尽管这两条理由很可能是上市公司的无奈之举,但对中小股东来说,其利益确实更有保障。原来的方案有助于打造一个世界级巨无霸影视帝国,而内部整合的复杂性,传奇影业的盈利能力,也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给相关公司一定时间,用事实让市场信服,对着眼长远的投资者来说,焉知非福。
公告中还提及,“公司实现电影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完善电影生态圈的战略将继续推进,公司成为平台型、生态型的娱乐公司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这个表态并非虚言。就在几天前的7月27日,万达院线发布公告称,拟全资并购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媒体及电商服务平台——时光网(mtime.com),解锁万达电影生态圈的线上平台领域。可以预见,万达院线不会停止其朝着巨无霸影视帝国前进的步伐。
如果有投资者担心重组中止后二级市场股价不利,则大可不必。一则监管收紧后,市场对此次重组中止已有一定的预期;二则6月6日复牌至今,大盘走势并不稳定,万达院线也未逆势上涨,70.8元的现价较复牌首日收盘价88.13元,跌幅已达20%。可以说,市场并未按照资产注入后的情形对万达院线进行估值。其市值831亿元,较其行业地位和极强的盈利能力,并无高估或透支。
更何况,公告最后还留有一处伏笔:“公司承诺2016年内不再筹划相关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不排除未来合适时机,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重新探讨与标的公司间的整合。”
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意味着资产注入的预期还在,而且交易价格有可能调低。等交易标的整合完成,传奇影业盈利能力得到证明,届时的重组,只会比现在更有想象空间。
8. 万达电影成立影院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该公司将有何大动作
具体会有什么大动作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从这次万达成立的影院管理公司所经营的范围就可以看出万达这次估计是想要打造影视和一体化的服务,这次万达不仅只从事影视方面的工作,而且设计范围更加广泛,包括饮食、餐饮、出版物等,估计是想要打造那种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给观影者一个更加舒适个人性化的场所和体验,以前所成立的公司经营范围比较单一,如今不仅更加丰富,而且还更人性化,所以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 同时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更好的观影体验。
万达影视管理公司值得期待
看到这次万达电影所注册的新公司让人觉得还是很期待,也很想知道会具体如何实施和改造,相信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消费模式,必然会更加舒适和科技化,所以我个人还是挺期待的,你们是如何看到这次万达电影注册新公司一事。
9. 万达电影计划2022年发展轻资产影院50家,是否能拯救万达现在的困境
5月25日,万达电影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会武在万达电影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2年万达电影计划自建影院40-50家,自建影院数量较去年有所减少,发展轻资产影院50-70家,通过轻重并举的发展策略提高市场份额,没想到,万达企业也有这样的局面,真的是疫情害死人啊,我们讨论一下万达现在的困境要如何才是环节呢?
10. 万达电影院线的介绍
万达电影院线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万达集团。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全国80多个城市拥有已开业影院150家,1,315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94块。2014年万达院线占全国14.5%的票房份额。从2014年起,万达院线每年将增加400块以上的银幕,计划到2016年开业达到260家影城,拥有银幕2300块,稳居中国第一的市场份额。 2015年1月22日,万达院线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 随着万达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达院线打造电影终端连锁服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目标已经日益明确,“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和观影体验为核心”是万达院线连锁经营服务的核心理念,“连锁经营能力、创新营销能力、服务品牌能力”是彰显万达电影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本要素。万达电影院线,经过10年的发展探索,已经摸索出与商业地产良性互动的最佳模式。万达影城,是现代商业地产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组成部分。高品质的影城,将为商业广场贡献独一无二的娱乐价值,如稳定的文化消费型客流、浓郁的文化消费氛围、新鲜有趣的创意活动等等,从而丰富商业广场中物质消费以外的精神娱乐产品消费。万达影城与商业广场实现良性生态互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的最大化。正是这种创新的经营发展模式,才为万达院线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