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节档票房80亿创纪录,各部剧的票房分别如何
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8日0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总观人数超1.6亿,较2019年多了3000万。累计场次超285.8万,大批观众在春节期间回归电影院,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人次新纪录。
从目前豆瓣评分来看,《唐人街探案3》已经跌到了5.7分,是今年春节档7部新片中排名垫底,其意外落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口碑不尽人意。而《你好,李焕英》一路上涨,现已来到8.3分。
值得一提的是,《唐人街探案3》已经创下了中国影史悬疑片累计票房纪录、单市场单片首日与单日全球最高票房纪录、而随着《你好,李焕英》的大热,贾玲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也让沈腾已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演员。
❷ 如何看待牛年春节档票房 78.45 亿收官,创春节档票房新纪录
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呀,说明大家对于看电影的热情是非常高的,所以这种现象是非常好的。
❸ 网上报道《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制作成本需要4个亿!我怎么也看不出她需要4个亿拍摄!都是不用搭景!
成本不光是拍摄成本呀,还有宣传成本等等。
《你好,李焕英》票房破40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5名。
超乎预期的票房成绩使得各家出品方从中收获丰厚的票房收入,很巧的是,这些出品方不少都是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按证监会要求公布了他们从《你好,李焕英》中获取的这笔收入。
其中,截至2月17日,《你好,李焕英》票房达27.25亿元时。华谊兄弟从中获得的营业收入约为860万到1031万元,北京文化源于该片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万到6500万元。
截至2月18日,影片票房约为31.68亿元时,华录百纳参股公司北京精彩时间获取的营业收入约为9000万到1亿元。除此以外,华录百纳还透露,公司从中获得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00万到1300万元。
依据这些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作为保底发行方的猫眼和儒意,是否能够享有多数票房收入,成为今年春节档的大赢家呢?
结论是《你好,李焕英》的制作加宣发成本在3.08亿元到4.92亿元之间。不感兴趣后面计算过程的也可以不用看了。
3到5亿元制作与宣发成本
由于华录百纳既公布了营业收入,也公布了净利润,我们便可从中大致推算出影片的成本。
从华录百纳对北京精彩时间的持股比例为46%,及华录百纳公告所示公司目前从影片中获取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到1300万元,可推算,截至2月18日,北京精彩时间从《你好,李焕英》中获得的净利润区间(数据1)为:2608万元-2826万元。
与此同时,北京精彩时间获取的营业收入(数据2)为9000万到1亿元。
由营业收入减去净利润可得,北京精彩时间投入《你好,李焕英》中的营业成本(数据3)约为6174万元-7392万元。由于该公司不仅属于影片出品方,还是影片宣发方之一,可推测这个营业成本应该同时包括影片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
此外,北京精彩时间占有的该片投资份额(数据4)应该在15%到20%之间。
那么就很简单了,成本和份额占比都知道,那么《你好,李焕英》的制作加宣发成本在3.08亿元到4.92亿元之间。
保底方VS出品方,谁才是大赢家
那么在这次保底中,究竟是片方获得的分账比例高,还是保底发行方获得的分账比例更高呢?这就得细说了。
此前媒体报道过,2017年《战狼2》中,北京文化和影联传媒为其保底的票房收入为8亿元。上映前,两家保底公司支付保底费用约2.2亿元(其中北京文化1.4亿元,影联7759.42万元),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7.5%。而后的分账,则按保底方与片方约定的比例进行。(注:后文中提及的所有分账比例都是减去专项基金、税费、院线与影院分账和宣发费用后的分账比例)
从上表统计的分账比例看,《战狼2》的保底发行中,保底发行方要求的分账比并不高,出品方仍旧是票房收入的最大受益者。
针对不同影片,片方和保底发行方的分账比例其实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西游·降魔篇》中华谊兄弟就获得了高达70%的分账比例。
从北京文化、华谊兄弟和华录百纳公布的公司从《你好,李焕英》票房收入中获得的营收来看,该片使用的应该也是阶梯式的保底分账比例,即票房收入在不同区间时,片方的分账比例随之变化。
那么《你好,李焕英》中,片方的分账比例到底是高还是低呢?
按照此前情况,保底发行方向片方支付的保底费用通常占保底票房收入的25%到30%之间,取中位数即27.5%来看。
《你好,李焕英》所有片方在影片上映前收获的保底费用大约为15*27.5%=4.125亿元。
在此前提下,再让我们来看看当《你好,李焕英》票房为31.68亿元时,可供片方和发行方分享收益的部分有多少呢?
众所周知,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中,需要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以及向税务部门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这部分属于“不可分账票房”。
扣除“不可分账票房”后,《你好,李焕英》可分的票房约为29亿元。
这些可分账票房中的1%,需要由院线交给“中影数字”作为发行代理费,剩余部分的57%分给电影院和院线,43%分给片方和发行方。
如此算来,片方和发行方实际能分得的收入仅有:
29*(1-1%)*43%≈12.37亿元
按照上述保底费用比例的假设,在2月18日影片票房达31.68亿元时,片方和发行方可分配的12.37亿元票房收入中,最多只有12.37-4.125-1.5=6.745亿元可供片方和保底方共同分账,其中扣除的1.5亿元为保守估计的影片宣发费用。
如果此次猫眼和儒意两家保底方如果支付的保底费用比例为27.5%,那么很可能《你好,李焕英》中,保底发行方猫眼和儒意在超过15亿的票房中,享受更高的阶梯比例,也就是超过了27.5%。
那么保底方将享有影片票房收入中的算式为6.745*x%=y(亿元)。其中他们的利润为y-4.125=z(亿元)
片方截止到2月18日,一共可分得的票房收入为6.745*(1-x)%+4.125=k(亿元)。
其中x大于27.5%。
因为我们不知道是否《李焕英》会如《战狼2》一样再做倒阶梯式的分账比例(也就是当票房超过一定的值,反而奖励出品方),所以目前根据现有情况已无法计算。
但毫无疑问,奔着50亿去的《李焕英》,养肥的肯定不只北京文化,而是包括猫眼在内的保底方、发行方和华录百纳这样的出品方。
❹ 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1、长津湖(57.74亿)
自2021年9月30日公映以来《长津湖》屡破影史记录,10月5日《长津湖》凭借19.56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冠军;10月19日《长津湖》总票房突破50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快破50亿的电影。11月24日16时43分《长津湖》正式超越2017年上映的《战狼2》摘得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同时成为全球影史战争题材票房冠军、全球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❺ 《你好,李焕英》中有吴京吗
《你好,李焕英》电影中并没有吴京。
《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执导,贾玲、张小斐领衔主演,刘佳、沈腾、陈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剧电影。该片于2021年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根据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了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情绪失控,随后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的故事。
票房收益:
2021年2月18日,《你好,李焕英》票房突破30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亿的影片。此前,贾玲已经凭借该片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2月21日该片上映第10天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六部票房破40亿元的电影。
3月6日该片上映第23天累计票房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三部破50亿元的影片;3月10日,该片票房为7.83亿美元(约51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单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一百名;3月12日,该片累计票房近8亿美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90名。
❻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票房中国第二,为何会这么高
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超过四十亿,目前已经反超《唐人街探案3》,成功进入中国影史票房第六名。那么,为什么这部视频能获得这么好的票房成绩,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点:
疫情原因造成票房高歌的大环境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为今年春节过年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加上今年各地提倡“就地过年”,让观众一改往年回老家走亲访友的习惯,变成进电影院观影进行合家欢。在这种大背景下,催生了今年春节票房创造了新历史。2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
最关键的还是电影作品本身
当然了,《你好,李焕英》最成功之处,还是作品本身。这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凌乱,但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贾晓玲想让李焕英变成王琴。整部视频在价值观层面上,就是李焕英所代表的和王琴所代表的两种“幸福观”的博弈,这一点正好撩动了大多数观众对于时下幸福观的思考。再加上贾晓玲和贾玲、戏里和戏外都能让观众思考的“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概念,以及朴实无华的视频里洋溢着那种“下辈子还做母女”的亲情,都是本片成功的关键所在
❼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超80亿了
没错,据统计,截至2月18日0时,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其中,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全国3400多万观众走进电影院,全天产生票房超17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的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的纪录。
今年元旦档,全国电影票房达12.99亿元,打破了2018年创造的12.71亿元档期票房历史纪录;一个多月后,春节档再创纪录。这背后,是观众加速释放的观影热情,是影业持续复苏的可喜气象,更是中国电影创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7)2月18日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今年7部影片票房均破亿,IP改编是主流
今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人潮汹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7部影片登上大银幕,目前票房均已过亿。
7部影片涵盖喜剧、悬疑、奇幻、动画等丰富类型。“整体上,今年春节档影片供给比较充分,内容比较多,很多电影都集中到这个档期,给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影选择。”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
IP改编和开发,是今年春节档电影的一大特点。《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同名小说,《侍神令》根据手游《阴阳师》改编,《人潮汹涌》改编自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国漫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是对哪吒这一电影IP的再演绎,《熊出没·狂野大陆》则是“老品牌”动画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