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何万达的电影票比较贵
这根据影厅的设施或影厅的收费标准所决定的
B. 万达影城电影票多少钱
这要看是什么放映类型的电影,一般数字2D的60~70元吧,3D一般要90元,IMAX至今我也没看过,价格130元,办会员卡一天限购四张票,每张30元,一张卡使用期限一年。学生凭学生证半价,这是影院现场买票价格,个人建议团购吧,便宜不少。至于活动什么的优惠不是太清楚。
以上仅是个人对万达影院的亲身体会,希望可以帮到你。
C. 唐山万达影城电影票为什么那么贵
因为他坑爹。
D. 为什么淘宝上卖的万达影城的电影票比团购的还要便宜卖家是从哪里买的
现在的一场电影很少有坐满的时候,而存在的一个现实是电影院内部的员工手中也握有大量的余票资源,低价出售给团购网站或者淘宝这类网上店家,导致票价便宜不少。
E. 万达影城电影为什么比其它地方贵
我感觉大城市的万达从网上买票也不是太贵
F. 电影票为什么值那么多钱
春节看电影成为了“新民俗”。有没发现,春节看电影好像成为了刚性需求。没办法,宅家里没事做,还不如去看电影。更何况,一二线城市青年回流家乡,这些年轻人一般都是有固定观影习惯的人群。于是很多影城春节期间上座率都翻升至平时的三四倍,据说很多小县城影院的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场场售罄,一位难求。看起来无论价格多高,消费者都会买单。既然如此,何不捞多一笔?
比如《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经济寒冬来了。去年各大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都在裁员,更是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宣布破产,整个互联网行业一片哀嚎。互联网资本寒冬真的来了。那么有闲钱的人手中资本过剩,如何处理增值资本?
——娱乐业。一直以来,娱乐产业是最适合洗钱生钱的产业。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定律就是,经济越萧条,口红的销售越多,女性的裙子也越短。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在购买较为昂贵的“大件”时会反复考虑,但购买化妆品时并不会考虑过多。反正房子买不起,车买不起,买只口红,看场电影还是能消费得起。
何不犒劳自己?于是经济越萧条,娱乐产业反而更繁荣。人们会更愿意花时间在廉价的娱乐活动上,不管是去年层出不从的选秀娱乐节目,还是2018年600亿的电影票房,以及网上火爆的口红销售。无一不在说明。我们不仅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也面临着中国经济寒冬的到来。严格来说,中国的整体经济是在发展的,但脚步已经在放缓。偏偏前几十年迈的步子太大,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不少。现在,是时候还债了。
不管如何,撇开经济寒冬,撇开娱乐产业的繁荣,撇开取消的票补。在春节档里,院线高于平时50%甚至100%、过于明显的抢钱行为很明显阻碍了整体票房的上升。很有“饮鸩止渴”的意思。希望院线能明白,一旦消费者不再信任影院,不为不合常理的票价免单。
最终,制片方,院线,都落不到什么好处。而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该明白。过去的低价票将很难再有,以后的影片将会驱归于理性与正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买票进场看好电影,拒绝为烂片买单,让烂片没有生存空间。希望最终能良币驱逐劣币,而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将更繁荣昌盛。
G. 为什么万达电影院票价比别的电影院都贵
因为万达的环境要好一些,我们这边的万达影院也是一样的,比其他电影院要贵上十块钱左右,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它里面的环境似乎要好一些,而且清晰度也更高一些,现在的人都比较追求舒适。
H. 万达影城VVIP为什么这么贵
万达影城的环境设施都比较好,所以VVIP都是很贵的。
I. 为什么电影票那么贵
电影票是便宜了还是贵了?根据5月底出炉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报告》(以下简称《电影报告》)显示,2010年平均票价比2009年增长了18%,价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为“罪魁祸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题为《数字时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场电影论坛上,业内人士对此作出分析,银幕太少、规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气不足,被认为是电影票价一时还降不下来的新解释。会后,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等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气才是影院的生命线,如果每个月有20部以上的好电影,影院为了拉回头客,自然会降低票价。
高票价由来
A 人气不足 去年平均每场7个观众
小赵在广州闹市区天河城附近的写字楼工作,下班以后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对数千元的工资来说,一场电影60、80元的票价偏高。尽管影院上午属于半价时段,他却抽不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如果票价没那么高的话,他也许会多些来看电影。
遗憾的是,电影票价一时还降不下来。尽管小赵说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里的挂牌价,而不是全行业的平均价,但据《电影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2010年平均票价比2009年增长了18%,超过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电影节论坛上,有业内人士提出了票价居高不下的新解释:北京新影联负责人高军认为,目前中国银幕数量不足,电影票没有降价理由;另外,好电影太少也成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卖座的电影,作为影院经理自然不会降价。”
赵军在论坛之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具体阐释了他“好影片少导致票价贵”的观点,他认为,虽然3月上映的《观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观音山》是不够的”:“如果每个月有20部以上的好电影,影院为了拉回头客,自然会降低票价。”赵军认为,好影片太少,后果是人气不足。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气不足依旧是困扰中国电影业的一大难题,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01.72亿元,同比增长63.9%,而2010年观影人次约为2.84亿,相比2009年增幅为33.3%。有业内人算过账,全国平均下来,一场电影才7个观众左右。
B 3D和Imax拉高价 影响观众消费欲望
在广州一间中学当老师的胡先生带着妻子和儿子一家三口来看《功夫熊猫2》,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观众来说,在全价时段看3D影片要花费300元。去年暑假他们就花了这个价格看了《冰川时代3》。胡先生还对记者回忆起去年初上映《阿凡达》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价不仅一度上调至160元,听说上海还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对平均票价的拉动不言而喻。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平均票价的上涨,与3D影片的热潮不无关系。《电影报告》指出,观影的新体验虽然能够刺激观众走进影院,但这只是短期的效果,长久来看,因此而带来的票价问题,必将影响观众的消费欲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国整体的电影票价其实是同比下降的,与当年全国物价上涨的总趋势逆势而动。” 赵军曾如此总结。赵军对本报表示,这也是去年总体票房增长速度超出人次增长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涨价 票价跟着涨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升值,地租纷纷涨价,地租涨价,电影票价就得跟着涨。房地产租金的急剧上涨,被认为是影院经营承受的最大压力,最近10年来,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从10%已经涨到17%~20%,以至于不少影院经营者表示,影院是在为房地产商打工。
D 最低限价 票价没得降
来自制片方的最低限价,也为电影票价的下调设置了障碍。近年来国产影片制片成本不断提高,导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价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举将国内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价水平由一线城市30元、二线城市25元,提高到一线城市35元、二线城市30元,该片在各地的票价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也有业内意见认为,最低限价针对的是影院之间竞相减价的恶性竞争,是为了防止票价雪崩,因此并不会伤害消费者利益:“把最低票价定为35元起,我觉得观众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