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别之研发者不一样:
1、平时所说的IMAX银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团研发的,标准银幕尺寸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上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如图例一所示。
图例一:
二、区别之画质:
1、相较于IMAX中国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国巨幕DMAX采用高亮度双机放映,银幕亮度高于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画面整体基调偏暗或夜景时,也有良好表现。但DMAX双机放映设备还是2K机,虽然陆续会升级为4K机,但真正的IMAX电影分辨率在6K以上,画质区别显而易见。
2、IMAX通过数字原底翻版转制技术,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过独家技术扫描,冲印到70mm底片上,通过升级处理的画面精细度绝对是高品质的。DMAX双机放映设备还是2K机,虽然陆续会升级为4K机,但真正的IMAX电影分辨率在6K以上,画质区别显而易见。
三、区别之票价差别:
1、IMAX银幕是不允许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价普遍较高,IMAX 3D票价高达150元到180元。
2、DMAX银幕则可以通过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国巨幕3D”不以收取高额的技术专利费来谋取利益,从而保证了院线、影院及观众的利益。因成本关系,DMAX票价也比IMAX实惠。比如普通3D电影票价70元到80元,DMAX 3D票价在90元到100元不等。
(1)70mm电影院扩展阅读:
DMAX银幕产生的原因:
一、补足IMAX电影不够多的空缺
1、IMAX主打的卖点之一,是用70mm高速胶片放映,使它与传统35mm电影相比,即使在巨大的银幕上依然能保持画质更精细。
2、基于70mm胶片拍摄成本过高、片源太少,IMAX放映系统开发出DMR转制技术,可以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过独家技术扫描、冲印到70mm底片上,《唐山大地震》和《建党伟业》都曾尝试过这种做法。
3、《阿凡达》带领的3D潮流在中国正热,但每年能进入中国市场的IMAX电影最多不过10部,银幕够大,又不存在片源障碍的DMAX补的正是这个空。
二、成本之争:IMAX投入高回报慢 DMAX票价更优惠
1、“山寨”一词,暗含省钱之道。除了能更好地利用起那些没法在IMAX厅播放的3D大片,开源节流其实才是推动DMAX开发的重要动力。
2、“DMAX的放映机一部大约100多万,成本是IMAX的1/10。放映技术有普遍应用性,只要是数字拷贝就能在DMAX厅放。”刘晖说道。成本降低,对观众来说,意味着票价更便宜。
三、小结
1、在DMAX的官方宣传材料里有一句话,“这项技术的创立填补了我国巨幕放映的空白,也再次印证了我国电影技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人讪笑这是对“山寨”精神的拔高,DMAX的出现更多缘于商业上的博弈,它的精良表现体现的是国产团队的组合调试能力,而非原创技术。
2、不过,值得观众纠结的,只是声光电效果能否值回票价,多了一种选择是好事,我们更关心DMAX推广之路能否一直保持硬件的高端品质。
参考资料1:网络-dmax
参考资料2:网络-IMAX
Ⅱ dsp 声场模式有哪几种
根据音源的特性对其个别的处理过程,再加上对雅马哈DSP参数的设定,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不同的结果亦为不同的音场模式。具体有如下几种:
(1)杜比定向逻辑环绕
电影的声轨以杜比立体声方式录制时,4声道的组成为左、中、右和环绕声场,随后编码进入2声道。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会将此信号解码还原成4声道,经过处理后,无论是分离度、指向性,以及声音在不同声道之间的移动等表现均有很大的进展。
(2)杜比定向逻辑/加强模式(35mm电影院环绕方式)
这种独创的声场真正再现了只有35mm电影院才听得到的声音,现场的感受,再经过杜比定向逻辑解码之后,再进入数码声场处理线路中(DSP)做加强处理,因此,处理过的信号,便能显示出强而有力的环绕效果。
(3)70mm电影院环绕模式
输入的信号首先经过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的处理,亦从解码器出来的现场(Presence)及环绕场声道的声音再经过数码声场的处理。
(2)70mm电影院扩展阅读:
与35毫米电影模式相比,70毫米多声道声音提供了更准确的声音定位。 声场扩展后,给人更丰富更深的感觉。 70毫米电影院环绕模式与传统的现场声音格式完全不同,可以在听音室中再现大型剧院的雷声和雷声。
有2种模式可供选择:70mm Adventure (70毫米动作片);70mm General (70毫米剧情片)。
其中,动作片不仅具有优异的视觉效果,而且具有优异的听觉效果。 该程序结合了杜比定向逻辑和前置环绕DSP声场,可以准确地重现这些效果,使听众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令人震撼的三维体验,整体感觉清晰生动。
Ⅲ 放映70mm胶片的银幕尺寸计算
http://www.shtjx.cn/news/jingtou/80964.html
顶下
Ⅳ 电影院播放的影片分辨率是多少
电影分35mm胶片和70mm胶片。。。一般电影院里都是用35mm
因为胶片的分辨率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35毫米胶片的分辨率都一样!而且,这个分辨率的乘积也就是像素值的多少,所以这两个因素是有必然联系的,
就底片来说,高感和低感的分辨率就差很多,柯达的电影胶片最好的50D感光的分辨率能到大概4000万像素,最高感的话也就是几百万像素!差距非常大!再说拷贝片的话,一拷和翻正之后再翻底再洗出来的拷贝又差了很多!
Ⅳ 中国电影博物馆里的巨幕厅最近放映的蝙蝠侠是3D效果么写的胶片70MM是什么意思
蝙蝠侠没有3D。据说有一个多小时的IMAX摄影机拍摄段落,所以还是要到IMAX厅看,才能充分领会效果。70MM是指胶片大小。一般影片是35MM胶片,拍摄时胶片大小越大,电影越清晰。
Ⅵ 70毫米宽片宽银幕电影的介绍
70毫米宽片宽银幕电影指的是70毫米胶片宽银幕画幅宽高比为 2.2﹕1﹐其胶片上的画幅面积为35毫米遮幅影片画幅面积的4倍以上的电影,代表是美国托德 -AO系统。
Ⅶ 电影里,4K、3D、IMAX这些概念到底什么区别
文章转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资源下载、4K播放下载教程、最新4K设备评测!
Hao4K专注4K家庭影音, 服务千万家庭影音发烧友!
周末去看个电影相信现在是多数人的娱乐方式,但随着影视技术的发达,电影院也越来越多“特色”,但你知道电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声/DTS:X 临境音到底都有什么区别吗?不知道的还以往只是想骗你的钱……
先说结论在不考虑票价,只单纯关注视听享受的情况下,大概的建议如下:
第一梯队:IMAX影厅和杜比影院--IMAX专属片源的影片,首选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数字IMAX;非IMAX专属片源的影片可以尽量选择杜比影院。
第二梯队:Real D 3D, 中国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队:4K普通厅,杜比全景声厅,DTS临境音。
第四梯队:普通厅,ScreenX,各种4D厅等。
不过,如果不是什么大片或者什么特别重要的电影,我还是觉得等4K出来后和家人一起看一样爽歪歪,特别是家里有家庭影院设备的在家看个4K UHD蓝光原盘效果也不会比普通电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兴趣可以读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厅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积还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么多钱去看IMAX?杜比为什么还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声”两种?DTS临境音和杜比全景声哪个更厉害?
毕竟现在电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种才能获得更为“沉浸”的视听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头疼”的就是3D版。因为很多影院在排片时只排3D版本,让它成为了观众在购票时根本绕不开的选项。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须带上3D眼镜,很多人都觉得累赘。
普通3D的投影技术使用偏振光来制造出景深的幻觉,目的是为了让观赏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画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术问题让很多观众在观赏普通3D版本时会感觉很不适。
因为种种原因,3D电影并不像最初推出时那样,因为大家还有新鲜感而受欢迎,甚至成为了现在很多观众最排斥的一种观影体验,是不得已的选择。去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报道也称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观赏到高质量的画面,并且确实有其他选择,那么不用考虑,尽量不选普通3D版本就对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电影放映技术,在全球数字3D市场拥有80%以上的份额。
RealD其实就是加在放映机镜头前的一个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镜和金属银幕。但这样的技术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比其他的3D系统更亮。
RealD 3D 技术使用了圆偏振光来产生立体图像投影,可以让观众能够倾斜地观看,而不会看到重影或图像变暗,比普通3D的观影感受要轻松很多。
IMAX
虽然IMAX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了,但IMAX和3D电影在全球的风靡要归功于2009年的《阿凡达》,由于阿凡达是第一个全程运用IMAX+3D技术进行拍摄、制作和放映的,在当时确实让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
IMAX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拥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画面更大,对于一些有专门IMAX版本的电影,甚至还可以欣赏到多出标准DCP格式26%的画幅。所以对于提供IMAX专属片源的电影来说,IMAX画幅就意味着能够在画面中看到更多图信息。
1995年的《阿波罗13》是第一部进行IMAX DMR转制的影片,而最先在制作阶段就开始使用IMAX摄影机进行拍摄的电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并且随后在《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可谓是这种拍摄格式的最大拥趸者。
除了诺兰的电影,《变形金刚》,《碟中谍》,《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莱坞电影也使用了IMAX拍摄。
而《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复仇者联盟4:终极之战》也是目前为止公映的仅有全程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也就是说全程的画幅都是打开的。
图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丰富,明暗和色彩表现也更生动。所以和传统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现的图像就看起来就不会那么模糊或者灰蒙蒙的一片。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总体来说,大部分的IMAX综合体验会比中国巨幕好,但是中国巨幕的高性价比让很多观众把它当做是看巨幕的首选。
不过我又发现,4DX功能介绍的这张图上有一个“扫腿”看起来非常厉害,感觉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这应该是非常值得一试的体验。
Ⅷ 有谁知道,在电影院银幕的分辨率一般是多少啊
数字放映的电影才有分辨率概念,买票的时候数字放映的场次都会标上(数字),不标的都是使用胶片放映,普通的35mm胶片,IMAX的是70mm胶片。
数字放映有两种格式:一般使用2K,分辨率为2048×1080,去除黑边后影像部分的大小约是2048×872;少量影片有4K格式的片源,国内能够播放4K格式的影厅也比较少,其分辨率为4096×2160,去除黑边后影像部分的大小约是4096×1743。
Ⅸ 电影35mm 70mm 是什么意思
下图:左为IMAX 70mm胶片,中间为Panavision 70mm胶片,右为35mm胶片。
Ⅹ 电影院播放的电影相当于分辨率多少的高清
电影分35mm胶片和70mm胶片。。。一般电影院里都是用35mm
因为胶片的分辨率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35毫米胶片的分辨率都一样!而且,这个分辨率的乘积也就是像素值的多少,所以这两个因素是有必然联系的,
就底片来说,高感和低感的分辨率就差很多,柯达的电影胶片最好的50D感光的分辨率能到大概4000万像素,最高感的话也就是几百万像素!差距非常大!
再说拷贝片的话,一拷和翻正之后再翻底再洗出来的拷贝又差了很多!
我看的赤壁是数码版的。分辨率应该在6000W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