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怎么样
《美丽人生》是1997年由罗伯托·贝尼尼自导、自编、自演的作品,在第七十一届奥斯卡一举包揽三大奖项。
后半段虽然总体基调沉郁,但总有诙谐的笑料和温情的场景穿插,圭多即便身在炼狱,仍不忘向女子集中营那里播放曾经与妻子定情时的音乐,让妻子听到他和孩子的声音。在电影的最后,约书亚终于等来了父亲所承诺的坦克——美国士兵带来了战争胜利的消息。约书亚终与母亲相聚,画外音里是青年约书亚的声音:“这是我的故事,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
《美丽人生》集战争、亲情、爱情的主题为一体,它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为后来很多电影立下了教科书式的范本。
电影名:王中王
导 演:盖拉德·欧利
上 映:1982年10月27日
地 区:西德/法国
时 长:98分钟
【主演】 让-保罗·贝尔蒙多 玛丽-弗朗斯·皮西尔
故事发生在1936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当年,就是在这个法西斯头子的淫威下,在德国柏林举办了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拳击队教练乔治·加瓦利耶虽然痛恨德国法西斯,知道希特勒妄图利用奥运会的国际影响来为法西斯政权作宣传,但他不得不率领自己的队伍到柏林去参加拳击比赛。海报2法国运动员乘坐由巴黎开往柏林的列车,一路上大家满怀必胜信心。加瓦利耶曾经是一个出色的拳击运动员,外号“王中王”。他本人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法国战斗机飞行员,击落过德军飞机,在法国名气很大。正是在这次大战中,他与一名德国空军军官甘特在空中交手,双方不分胜负。不打不相识。经过从空中到地面的较量,他们相互之间有了好感,成了好朋友。当时,他们都只有25岁。世事变迁,但二人仍保持着友谊。
在奥运会上他们又一次相遇了。在比赛中,甘特给加瓦利耶以大力支持,使法国拳击队赢得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巧,一个犹太孩子卡尔在偶然的机会中出现了。由于他的家庭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迫害,父亲的书店被查封捣毁,家人也不知去向。加瓦利耶和卡尔相遇,非常同情孩子的遭遇。为了解救卡尔一家,加瓦利耶在甘特的帮助下,与纳粹分子进行了错综复杂的周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险。最后,英勇无畏的加瓦利耶终于战胜了敌人,把卡尔一家护送出国境。
Ⅲ 怎么评价电影《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最后来说一下电影的艺术魅力,好的电影一定是能够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的,它能跨越种族会和国籍的界限,不管什么样的人,看了这部电影,我相信都一定印象深刻,进而会对自己的人生和家庭以及事业产生一定的反思,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他不仅弱化了战争的残酷,还把父爱,母爱以及伟大的父母爱情真实的表现出来,它也让我们对人生,爱情,家庭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它也教会了我们一个最简单却又有效的获得幸福的方法,那就是积极乐观,不管是面对死亡的威胁还是疾病的困扰,又或者生于暗夜看不到一丝光亮,但是请你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光明就一定会到来,而幸福也一定会属于你
Ⅳ 从法国到瑞士,犹太儿童的艰难逃亡
从法国到瑞士,犹太儿童的艰难逃亡
片名:《芬妮的旅程》
「根据芬妮·本雅米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芬妮·本雅米,现居住于以色列,1946年,她们回到法国,但从未再见父母。」
“你从没害怕过吗?”“如果害怕,那就装不怕。”
分享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群犹太儿童从法国逃往瑞士,逃离纳粹迫害的故事。
二战期间,许多在法国的犹太人,为了保护孩子免受迫害,会把孩子托付给各种组织。芬妮等一帮小孩,原本生活在法国的一个儿童救助组织,但由于德国纳粹开始逮捕他们,他们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开始逃往瑞士。
逃亡的途中,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大人走散、被同伙出卖、被纳粹拷问,也幸运地遇到了一些愿意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最终靠着无路可退的坚毅和勇敢,他们成功躲开了德国纳粹的追捕,顺利逃到瑞士。
电影中一些触动的地方:
这群犹太孩子,对逃亡熟练得让人心疼,本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年纪,却只能四处流亡,有些还年龄极小。
影片的结尾写道:从1938至1994,数千名孩童,从儿童救助组织获救,成功逃往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美国。
战火无情,人间有情。不幸中的万幸,是人类永远有坚韧面对苦难的勇气,也有在泥潭中互相照亮的善良。
Ⅳ 有一个法国电影,故事背景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一路上一直有个护士照
有一个法国电影,故事背景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一路上一直有个护士照顾一个没有妈妈的小男孩,这个男孩名字叫诺诺,他手里一直拿个布熊熊,脖子里挂了一个坠链,那是他妈妈送给他的,里面有他妈妈的照片,最后结局是仅存下的25人里就有这个小男孩,护士和这个男孩相认了,求电影名字,谢谢
Ⅵ 二战犹太小孩逃生电影有哪些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八岁男孩布鲁诺(Asa Butterfield 饰)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 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施穆尔的父亲…… 本片根据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获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
《莎拉的钥匙》
法国影片《莎拉的钥匙》以二战期间真实的“冬赛馆事件”为背景展开,在1942年的7月份,巴黎警察受纳粹之命,拘捕了上万犹太人,其中包括数千名儿童,他们先被集中在冬季自行车竞赛体育馆,之后分批送往集中营,死于毒气室。故事的主人公莎拉就是被惨遭逮捕的儿童之一。年幼的莎拉并不知道发生什么,在警察命令她的父母收拾东西跟他们走时,为保护四岁的弟弟,她把他锁在家中他们平时玩捉迷藏的密柜里。密柜里有点水和食物,还有手电。她以为不多久就能回家把弟弟放出来。殊不知,她和家人即将踏上的,是一段没有回程的死亡之旅。眼见自己被迫挤在巴士和火车里,离巴黎越来越远,莎拉手里紧握着钥匙,心里越来越焦虑。她决心一定要回去,遵守她和弟弟的约定。 六十年后,嫁到法国的美国女记者茱莉亚,受命撰写一篇有关“冬赛馆事件”的文章,却不料因此挖掘出一桩丈夫家隐瞒了数十年的秘密。原来在莎拉一家被捕几个月后,茱莉亚丈夫的祖父母一家人,搬进了原来莎拉家租住的公寓。莎拉并不在“冬赛馆事件”遇害者的名单里,茱莉亚发誓要找出莎拉去向的真相。但如果真相的揭示,可能会造成更多痛苦,人类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留下的疮疤。
《二战男孩逃生记》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根据尤里·奥莱夫的畅销小说改编。犹太小男孩苏里克本来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德国纳粹的入侵改变原本平静的生活。1942年,纳粹占领下的波兰,9岁的少年苏里克逃离了华沙犹太人区。苏里克的爸爸为了掩护他逃跑,死在了纳粹的枪下;苏里克的妈妈和兄妹都生死未卜。为了活命,8岁的苏里克不得不隐姓埋名,用尤莱克这个名字过上逃亡的生活。他只身生活在树林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冬天的寒冷和孤独时刻会摧毁他,纳粹的搜捕也时时威胁着他。在一个冰雪交加的寒冬,他终于在一户房子前晕倒,一位波兰中年女子救了他。在那时,虽然犹太人被波兰人所敌视,但是这位女子却对小尤莱克万分心疼,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伪装成波兰人。然而,为了防止尤莱克的身份被暴露,他不得不继续逃亡。在逃亡之路上,尤莱克遇到了为了赏金而出卖他的人,也遇到了不惜一切愿意帮助他的人。不幸的是一次意外,尤莱克失去了一只胳膊,他很难再找到工作,但他仍然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终于俄国军队来到了村庄,尤莱克找到了一个愿意收留自己的家庭,然而他又一次遭到了背叛。尤莱克被人带回了他的家乡,但他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犹太人。因为在漫长的逃亡历程中他对犹太的信念被逐渐的消磨,他必须在真实的身份和伪装之间做出选择。最后,尤莱克在犹太孤儿院工作人员摩斯切·弗兰奇的帮助下到达华沙孤儿院,从此他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美丽人生》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尽管集中营的生活艰苦寂寞,圭多仍然带给他人很多快乐,他还趁机在纳粹的广播里问候妻子:“早安!公主!”法西斯政权即将倾覆,纳粹的集中营很快就要接受最后的清理,圭多编给儿子的游戏该怎么结束?他们一家能否平安的度过这黑暗的年代呢?电影结尾让人感动,令人深思。
Ⅶ 求一部电影名称
战火遗孤
英文名称:Edges Of The Lord
剧情简介:
本片是叙述11岁犹太裔的罗米克(Haley Joel Osment饰),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被父执辈的友人收容并躲在乡下,与他的孩子们一起生活,期间认识了一些朋友,一起上教堂,听神父讲道。但其中让罗米克不解的是这些孩童常常在深夜去火车站,不知为啥?村中的孩童及犹太人也常遭暗杀及强暴,这种种事件都无意中让罗米克发现了,其间有些本籍非犹裔的村童被误认为犹大人而被送走至集中营, 但罗米克因被误为本地村童而捡回一命,是幸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