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盗佛线/拳霸/寻佛记
◎片 名 Ong Bak
◎年 代 2003
◎国 家 泰国
◎类 别 冒险/犯罪/惊悚
◎语 言 泰语/普通话
◎IMDB评分 7.2/10 (13,084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8909
◎片 长 104 Min
◎导 演 普拉奇亚·平克尧 Prachya Pinkaew
◎主 演 托尼-贾 Tony Jaa .... Ting
拔泰王锦鲁 Petchtai Wongkamlao .... Humlae/Dirty
Balls/George (as Perttary Wongkamlao)
Pumwaree Yodkamol .... Muay Lek
Suchao Pongwilai .... Komtuan
Wannakit Sirioput .... Don
Chumphorn Thepphithak .... Uncle Mao
Chatthapong Pantanaunkul .... Saming
Chatewut Watcharakhun .... Peng
Rungrawee Barijindakul .... Ngek
Nudhapol Asavabhakhin .... Yoshiro
Pornpimol Chookanthong .... Mae Waan
Udom Chouncheun .... Ta Meun
Boonsri Yindee .... Yai Hom
Arirat Ratanakaitkosol .... Tang On
Woravit Tanochitsirikul .... Sia Pao
◎简 介
【获奖情况】法国杜维尔电影节亚洲影展获最佳动作片奖。
剧情:一个功夫少年的寻佛之旅
故事发生在泰国边远的一个小山村里。主人公永亭是一个孤儿,生下来就被遗弃在村里佛堂前的台阶上,一个和尚发现后收养了他,在师傅们的教导下,他一天天长大,武艺也一天天高强。一天,村里的小流氓唐偷走了佛堂里昂巴克佛陀的头和村民们为佛陀过生日而捐的钱款。然而再过七天村民们就要为昂巴克佛陀庆祝二十四周年的生日了,这可急坏了村民们。一进他们东拼西凑地筹集了 一些路费,委托永亭去城里找回佛陀的头……
尽管影片飙车场面中出现的只是三轮摩托车,器械格斗中也无中国的十八般兵器,但一拳一脚,每个动作、招式的开与合都能看出演出者的功力,让人感受到泰拳的威力。没用好莱坞特技帮忙,地道的泰拳表演,一定让您大饱眼福……
幕后:
泰国电影史上唯一一部投资上亿的影片,高踞泰国年度电影票房总冠军。这部史无前例最激烈的泰国打斗片,片中绝无替身、也没有使用特技,可谓拳拳到肉, 脚脚穿心。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获得国际大导演吕克·贝松的推荐,北野武甘愿在里面客串一个烟贩,并说出这样一句台词“好久没见到这么好的功夫了”。影片中的打斗非常赤裸,青筋暴露,地下拳击场使观众能够看到最激烈的肉搏。而导演刻意把拳手们设计成不同拳种和不同人种,烘托出泰拳的独到之处,全面展示了泰拳的威力,拍得既真实暴力, 又构思奇巧,充满视觉快感。
中国大陆破禁公映,耗资过亿,高踞泰国年度电影票房总冠军。泰拳真人秀,拳拳到肉,绝无特技
演员:
拔泰王锦鲁: 泰国〃周星弛〃著名谐星,搞笑形象深入民心
托尼-贾:国外评论他的大量动作的难度系数已经超越了成龙,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担任过李连杰的泰拳老师。
译 名 拳霸2冬荫功
◎片 名 Ong Bak 2
◎年 代 2005
◎国 家 泰国
◎类 别 动作/犯罪/剧情/惊悚
◎语 言 泰语/普通话
◎IMDB评分 6.9/10 (6,729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27954
◎片 长 110 Min
◎导 演 普拉奇亚·平克尧 Pratya Pinkeaw
◎主 演 托尼·贾 Tony Jaa ... Kham
拔泰王锦鲁 Petchtai Wongkamlao ... Mark
邦歌江玛 Bongkoj Khongmalai ... Pla
金星 Xing Jing ... Madame Rose
卓雷恩 Johnny Nguyen ... Johnny (as Johnny Tri Nguyen)
尼芬钟斯 Nathan Jones ... T.K. (as Nathan B. Jones)
拉铁夫寇迪 Lateef Crowder ... Capoeira Fighter
尊拿芬 Jon Foo ... Wushu Fighter (as Jonathan Patrick Foo)
◎简 介
剧情简介:功夫少年的寻象之旅
在一个泰国宁静的村落里,出身寒微的阿锦(Tony Jaa饰)与父亲相依为命,他们过着简单而开心的生活。当年曾担任泰皇御兵的父亲闲时还会教授御兵所操练的拳术予阿锦,希望他日练成后可以为国皇效力。
此外,两父子并计划将家中饲养的大象呈献给国皇。在拨水节前夕,父亲雀跃地跟村长商量如何将心爱的象呈献给国皇,岂料村长另有图谋,与坏人互相勾结,借口把大象送往身体检查,把大象运往澳洲作黑市交易。
阿锦眼见心爱的大象被夺,甘冒生命危险只身远赴澳洲挑战坏人头子玫块夫人(珍星饰),期间遇到泰裔澳洲籍警察马克(彼治达王金莱饰)及被逼当娼妓的巴娜(邦歌江玛丽饰),在他们的协助下,阿锦誓要抢回大象。虽然阿锦遇到不少顽强对手,凭着无比的勇气及坚强的毅力,阿锦把他们一一打败,最后,阿锦遇到T.K.--这个战无不胜、轻易将对手置诸死地的高手,到底阿锦能否成功打败T.K.将大象送回家呢?
幕后故事:无威亚,绝对真功夫
去年Tony Jaa首次担纲演出的《拳霸》以“无特技、无替身、无威亚”作号召,以“拳拳到肉、脚脚穿心”真功夫示人,令全世界观众大开眼界,对泰拳刮目相看,《拳霸》并且横扫全球的票房,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地,成为泰国史上最高票房的电影。
除了票房收入彪炳之外,《拳霸》还横扫多个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法国Deauville 亚洲电影节的最佳亚洲动作/剧情电影大奖。凭着《拳霸》这部电影,Tony Jaa一跃成为国际武打巨星,成绩一时间甚至可以媲美他的偶像李小龙、成龙及李连杰。
今次《拳霸》原班人马再聚一堂拍摄《冬荫功》。Tony Jaa还经过两年的精密缎练,排演新的打斗招式、踢脚、飞腿、跳跃动作等,并将有关新招式注入电影,为观众带来观能上的刺激。
为何叫《冬荫功》?
继《拳霸》后,再度与Tony Jaa合作的导演巴猜平桥表示,泰国人一提起冬荫功,就会联想起在泰国的家乡。再配合泰拳及大象,更加突显泰国的特色,让全世界更加深认识这个国家。
导演巴猜平桥表示今次拍摄《冬荫功》,大部份时间在澳洲取景。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些澳洲著名的地标,包括悉尼的歌剧院、跨港大桥、Darling Harbour、唐人街及泰国村等。
在澳洲拍戏与在泰国拍戏有很多分别,尤其是关于工会的规条,例如在当地协助拍摄的人员,澳洲工作人员一定占一半人数,还有其它形形式式的规条,种类繁多。虽然规条过多,但他深信国际级的电影制作具有完善的机制,当大家都知道如何遵循有关规则,拍摄渐渐顺利,并能在预定的拍摄期内完成。
制作花絮:民族英雄、芭蕾舞演员和摔角王
泰国民族英雄Tony Jaa:自十一岁看过成龙的电影后,Tony Jaa梦想能像成龙般成功,自此他无间断每日都练习功夫,希望能达成心愿。1984年,Tony Jaa看到由彭拿烈迪华自导自演的《Born To Fight》,下定决心要拜他为师。于是,Tony每日放学后都会前往片场偷看人家怎样拍电影。高中毕业后,Tony升读大学并主修体育科,期间学习不少武术,包括跆拳道、泰拳、棍法及剑法,还参与不少运动项目。每逢周末,Tony亦会前往彭拿烈迪华的片场。Tony的诚意打动了彭拿烈迪华,终肯收他为徒,传授功夫给Tony,并安排Tony任他所执导电影的替身,一尝拍片的滋味。经过四年的训练,Tony的梦想终于成真,首次担纲演出《拳霸》,一鸣惊人,成为炙手可热的国际武打巨星,更让举世对泰拳加深认识,而Tony Jaa顿时成为泰国的民族英雄。
彼治达王金莱饰演警察马克:泰国著名谐星彼治达王金莱的搞笑形象深入民心,尤其以参演搞笑鬼片最为泰国人认识,包括《Mer Burn Lok Prajun》。自从参与《拳霸》的演出,令他跃升为全亚洲最佳谐星之一。除了担任演员,彼治达王金莱最近更首次担任导演,作品名为《The Bodyguard》。
金星饰演玫块夫人:在《冬荫功》饰演己变性的玫块夫人金星是中国著名芭蕾舞蹈员,是第一人获得奖学金前往美国纽约深造,并与多名世界知名舞蹈家Martha Graham、 Merce Cunningham及Jose Limon等互相切磋,并于1991年在美国舞蹈节获得最具创意舞蹈大奖。现时,金星在上海设有芭蕾舞蹈学校,并在中国、法国及世界多个国家作巡回演出。
邦歌江玛丽饰演巴娜:邦歌江玛丽自十五岁踏入影坛拍摄《Bang Rajan》,由于样貌娟好,演技出众,获邀参演多部著名电影,包括《见鬼10》等。
尼芬锺斯饰演T.K:现年35岁的澳洲摔角手尼芬锺斯,曾代表国家前往美国参加“世界先生”的选举,他亦是多个著名国际摔角团体的成员。首次参演的电影是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尼芬钟斯亦曾参演《芈逡?/font>:木马屠城》,并与互联网巨星布莱德•皮特对手。
点评:精彩打斗足以弥补一切
我们看电影就是看电影的架构、特色和卖点,而观众看的依旧是Tony Jaa的能人所不能,影院内不时响起的同样是“哗……哗……哗”,散场后挤逼的通道中听到的实时影评仍是“故事果然无甚突破”,不过一笑置之谁会在意,大家也不是来看故事。
电影看到一半,隐隐嗅到一点漫画味道;再看下去又发觉漫画化又不是一个合适的概括,最后慢慢从Tony Jaa流畅的连携攻击中体悟到,较之漫画,格斗电玩才是全片给人的感觉。基本上,电影底下的故事根本不用花思费神,Tony jaa不过是在不同的场景展现其新派格斗美学。寻宝夺美还是佛头大象也好,Tony jaa一关一关的闯,先找无数一击必杀的喽啰小卒热热身,再来多耗一些体力干掉每关BOSS,一步步打到最后大佬,一击必杀,大团圆结局。不用担心何以主演以一挡百还百战不死,请记住我们都是花了钞票入场资助他无限复活,不爆机怎么行。
较之前作,就观赏素质而言,《冬阴功》的摄影更具实感、气魄更庞大,动作设计更可观,尢其出色的是配合场景的整体美感,例子不胜杖举,如果不到影院享受,实属可惜。
另外,还记得上回个个都赞好的一场闹市追逐杂耍吗?今回原素还在不过另外溶合起武打。密切留神第二关:废置车场围剿追逐战,Tony Jaa 连跑带跳地翻滚踢打,车与车间,墙左墙右,飞来滚往;节奏之快,动作密度之高,稍一走眼,都会大叹遗憾,搅不好看过半秒心痒难当,没准立即购票再入场便不不为过。
总括而言,《冬阴功》更成熟的场景调度和摄影升华了Tony Jaa实感与美感俱备的体操式功夫。算起来,这才是真正确立了Tony Jaa只此一家的格斗美学之作,而且足以弥补任何叙事技巧上的欠缺。[/quote]
◆原 名:Dynamite.Warrior
◆译 名:拳霸3之火云盗
◆导 演:Chalerm Wongpim
◆演 员:Dan Chupong ... Chiang
Leo Putt ... Phraya Wang
Panna Ritthikrai ... Pawp Dum
Samart Payakarun ... Hoi Singh
Jaran Ngamdee ... Naai Jan
Ampon Rattanawong ... Khan
Kanyapak Suworakood ... E-sao
Somdet Kaew-ler
Wichai Prommajan ... Phaen
◆类 型:喜剧/动作
◆片 长:102分钟
◆上 映:2006年
◆国 家:泰国
◆语 言:泰语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783233/
◆评 分:5.0/10 (467 votes)
-----------------------------------------------------------------
◆简 介:
拉讪是一个有天赋的拳击者,而且在遇到阿冰——一个普通善良的女孩——之前,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冷漠,从不关心。当阿冰的视力开始衰退的时候,拉讪需要一大笔钱来医治阿冰的眼睛。棱要拉讪输掉比赛,拉讪拥有治疗的钱,但是他必须赌上他自己……棱要拉讪的命,比赛的血腥、残酷,一步步在吞蚀拉讪,但是到最后……
B. 80年代90年代有一部国产武打电影,开打之前跳傣族的孔雀舞,电影的名字叫什么
《独臂拳王》1971 那两个泰国人?跳完之后把鞋一甩就开始进攻
导演: 王羽
编剧: 王羽
主演: 王羽 / 龙飞 / 田野 / 唐沁
类型: 剧情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1
又名: One Armed Boxer
C. 《盗火线》观后感!在说说这个电影的无个最!跪求,别抄别人的 (高分)
《导火线》漫谈(一):武艺电影的发展
暴力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所以动作片是永远有市场的,如果动作片对武艺的描写过多,也就成了我们习惯说的功夫片,功夫片题材是香港电影开创的,最早的演员是没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粤剧和京剧的武生来做一些动作已经能让观众沉迷在他们演绎的功夫世界里,优秀之作如《大醉侠》或《独臂刀》也仅仅是靠导演的功力,后来刘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术带入电影,出现了一批表现纯正中国功夫的题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过拿到现在来也仅仅是小众喜欢而已,首先电影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其次最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还是有差距的,前两年拍的《醉猴》就是个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龙来了!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和导演,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真正的搏击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电影,这时世界轰动了,因为功夫片的这个转折太大了,后来李小龙宗师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龙相似的去继续拍,发现仅仅是照猫描虎而已,因为什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缺少人才!那时没有具备李小龙功夫的电影人才,更没有象他那样的动作导演,但是这块迅速膨胀的功夫片市场不能停下,于是继续回到60年代的那种题材,可是大家都在这么拍,竞争还是比较大的,袁和平脑筋比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观众,改走喜剧动作路线,这下让成龙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剧动作题材也适合成龙,洪金宝,元彪这些戏班武生的功夫来表现,后来徐克打造新派武侠片,恰逢中国武协推广的新派武术,这又是另一种不同于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种风格,李连杰又火了,虽然其间具备李小龙风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时进入电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类型已经是这些了,资本是追逐市场的,所以说,机遇是很重要的。
社会在发展,功夫片肯定也要发展,但发展不外是三种:一是引入多种动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艺外的其他动作,枪战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云顿早期的纯搏击片到后来的动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电影科技,象用电脑科技包装起来的类似黑客帝国那样的动作,三就是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但是无论加入再多新的元素,电影里表现的武艺应该不变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是真实的格斗,从这点来说,《龙虎门》夸张漫画里的武功和真实格斗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奇幻功夫片的动作设计做了一个范例,在功夫片的发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场又不行了,为了影片能赚钱,进入了明星多,投资多的所谓大片时代,结果泰国又出个托尼贾把很多人震住了,说这厉害啊,其实说白了还是过去香港的那些经验,没啥新的地方,仅仅是因为里面的武术变了,中国功夫换成泰拳了,有人说这部就是创新吗,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几百年了,以前没人表现仅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国人拍的,主题谁去表现那个啊,只有泰国人才能把自己传统的东西发扬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泰国人的电影给世界范围的观众一个短暂的视觉冲击,作为表现真功夫的电影,和李小龙风格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打而打,大部分是一些比较具有震撼力的拳脚肘膝动作的镜头剪接组合,并没有涉及真正的武术理念上的东西,而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每一场打斗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他的武艺观念,也充满了对传统武术的反思和抨击,而这些动作让更多的世界范围的武术家很受启迪,所以说李小龙的电影是真正的武艺电影,无论是电影专家还是武术家都无可挑剔。
虽然武打片的拍摄是跟着市场跑的,但这仅仅是市场的引导作用,武打片以武打为主,所以无论武打片里的动作设计如何发展,数年后还是必然回归必须和真实的武艺相符这个最本质的源头,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艺电影应该是随着真正的武艺发展而发展的,把武艺带入电影,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剧动作,僵尸动作,新派武侠,还有泰国佬的东西,仅仅是取材的需要,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嘛,或者是因为商业逐利的需求,虽然很多我也喜欢,但不是我最喜欢的。
随着武艺的发展而发展的功夫片,我只认为两人合格,一是李小龙,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术带入他的电影,从最早的《洗黑钱》、《直击证人》里的自由搏击,到《杀破狼》里综合格斗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导火线》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动作设计理念,那就是延续李小龙的电影拍摄理念,用现代的电影手法和最新的武术来打造新时代的动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里的动作应该随着世界武艺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目前的世界武艺这几十年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简单看一下。
应该来说,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移民方便了,科技也发展了,所以武艺的推广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来了世界武艺大融合的时代,这些年应该是发展最快的时代,李小龙在其中是个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响,传统空手道向全接触空手道演变并发展成风靡全球的自由搏击外,他还早在距现在的UFC等综合格斗比赛的三十年前预见到了这种比赛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这样子的,这些在他遗留下来的手稿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现在的UFC,Pride比赛还用着《龙争虎斗》里的分指手套。
回过头我们再看我们的动作片,粤剧,京剧武生,武术运动员都曾风靡一时,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武打片里表现的最新武技也仅仅停留在自由搏击的阶段,象港片里的“喷射机”宾尼、理查德·诺顿、周比利、卢惠光等等都是擅长此技的高手,也许这和武术指导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自李小龙以后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摄经验,又精中西武术、现代搏击,又有表演经验的没有一个。
当甄子丹重新逐渐获得市场认同和市场价值后,他逐渐在近年来一系列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武打风格慢慢灌输给大众影迷,厚积薄发,把华语动作片引回实战之路,这种做法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一种创新,和李小龙60年代末返港坚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这一切,缘于他对华语电影的责任,也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导火线》漫谈(二):挑战拳霸!
《导火线》中的反派是越南来的三兄弟,身手最强的老二叫Tony,老大人称渣哥,看过《导火线》后,恍然大悟,原来《导火线》说的就是甄子丹大战Tony Jaa(Tony渣)!
喜欢武打片的都知道,泰国小伙Tony Jaa近年来凭《拳霸》系列红遍半边天,以全新的传统泰拳风格的打斗让全世界的武打片爱好者称赞不已,同时也让华人影迷感慨日渐衰落的香港动作片现状。
甄子丹出生于内地,成长于美国,其个人经历和武技和他的偶像李小龙惊人的相似,自然,甄子丹也具有李小龙那样强烈的民族情节,一些有损国人形象的西片一概不接就说明了这点,而此时泰国动作片的兴起对于他来说不可能没有触动,他在多个场面也表明返港拍片,是希望可以为重振香港动作片尽一份力,言辞之间充满责任感。
至此则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导火线》的诞生。
《杀破狼》的成功让更多的影迷对《导火线》充满了期待,也让更多的人在观影前带着《杀破狼》的印象去想象本片,事实并非如此,《导火线》可以看做是《杀破狼》系列,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和《杀破狼》截然不同。
其实在《导火线》拍摄前,叶伟信和甄子丹就曾经透露,《导火线》的风格会拍的阳光些,而不会象《杀破狼》那般灰暗。
个人觉得,《杀破狼》是一部警匪动作片,武打动作是警匪故事里的一丝点缀,《导火线》则可算是一部纯粹的国际性现代功夫片,警匪争斗仅仅是为武打动作提供一个背景,一个平台,打个比方来说,《导火线》是李小龙《猛龙过江》的现代升级版,在《导火线》中甄子丹除了展示最真实的搏击术,一招一式还表达了他自己的武术理念。
影片定位于此,自然情节发展以顺畅紧凑为主,“导火线”一经点燃,即快速燃烧,直至最后爆炸!中间绝无剧情片中的繁枝褥节,文戏武戏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叶伟信掌控全局的导演功力,也确实做到了甄叶承诺的文戏和武戏的平衡,一切迹象表明,这对最佳拍档的合作更加默契。
甄子丹自己曾经说过: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理念,他所设计的动作中你可感受主角或愤怒或自信,所以在本次观影过程中,可以听到观众的掌声和惊呼声,说明观众确实完全融入到甄式动作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中,这点在行宇饰演的阿虎摔死一个小孩后,马军挥拳将其活活打死那段表现的尤其明显,未曾看过电影的可以温习初中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呵呵。
电影中穿插的一些幽默对白和情节也让紧张之余可以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如吕良伟说的“告你非礼啊”等等。
影片基调虽然很阳光,但是不经意处还是有叶伟信的那种人生无常的悲剧气质,在郑则士率领的警局众人到古天乐饰演的卧底警察华生家聚会时那段情节,正当聚会时匪徒(甄子丹的助手,日本著名武指谷垣健治扮演)送来“烧鸡炸弹”,这个笨匪反复的失误不禁让人捧腹大笑,本已为无事,但转瞬惨剧发生,记得当时影院里开始大家都被逗笑了,但接着就是长久的安静,相信对每个观众内心都触动很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都市功夫片,影片风格不同于《杀破狼》,无须让你当时去思考什么,就为了让你在闷热的今夏宣泄一下情绪,但主角仍叫马军,也可以看做是《杀破狼》中的马军的人生的一个阶段发生的故事,更大程度的完善了“马军”这个形象,从这点来说,我期待甄子丹叶伟信的这个系列可以再拍下去。
给本篇写了个“挑战拳霸”的标题是为了说明本片的整体风格,而本片的武打设计和演员表现个人认为是远超拳霸系列的,下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导火线》中武打动作的认识。
《导火线》漫谈(三):功夫片的模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港片网络上开始喜欢以文戏和武戏分开评论,并且这种风气影响到纸媒,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你是卧底你就必须要卧的曲折离奇,所有主演必须各有一番渊源,故事也必须回去琢磨几个晚上才思索到其中深义,个人觉得没这个必要,尤其是对于功夫片。
严格的说,功夫片是只存在于港片的,从上世纪60年代到如今,一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算是香港文化之一,曾有一个阶段,看电影去就是看武打片,真正喜欢看武打片的朋友,也没有几个会纠结于其他,武打不好看,其他都是扯淡,最重要在影院当时一定要看的爽,想想现在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老片,我们除了一段段精彩的打斗,我们记住了其他什么吗?
其实功夫片乃至动作片,基本都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观众去看也是冲着这点来,总结一下,功夫片大抵如此:主角一定要猛,反派一定要狠,小喽罗一定是渣,最终正反主角一定要大决战。至于你非要把剧情单独拿出来,我只能告诉你,大多就是灭门-学武-复仇,后来虽有变化,但实质基本如此。
实际证明,也只有这套路数让观众喜欢,让观众看的爽!不符合上述几个条件观众一定不爽!上年《霍元甲》武打设计走反向,上半部霍元甲打秦爷打到爆,后半部却与众国际友人来个国际武术友谊交流赛,单从武打上来说就让人感觉很不爽。
主角一定要猛,因为功夫片本来主题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重点就是要表现主角一定勇猛无比,贯穿全线,其他皆是绿叶,想想李小龙电影,除了李小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谁,我们要的就是英雄,其他呢,不需要,现实中到处都是,大多观众是在电影中寻找个人英雄的梦想的,这里多说一句,主角如果本人很酷,一定要摆出来,所以一般功夫片,肌肉男比较受欢迎。
反派一定要狠,拳脚功夫要狠,品质也要狠,两者不狠不足以犯下让观众恨之入骨的罪行,也不能把最终的决斗推向高潮,更不足以匹配主角超强的功夫,所以功夫片剧情发展大多简单,主要是培养情绪,起个过渡作用,当观众情绪被吊起,心里老想揍他的时候,这时候主角出场,将其海扁一顿,这种做法虽简单,但是迎合了观众的心理,自然可以赢得掌声支持。
小喽罗一定是渣,在功夫片中,一定存在渣一般的小喽罗,或单挑或群战,正派主角对之一般是一招致敌,以之来衬托主角高超的武功,同时从视觉和心理上对观众也有震撼,其实从现实的格斗也是如此,练过武功的打普通人打几个没问题,遇到练过功夫的,打一个也要费般周折,自己也要受点皮肉之苦。
最后的大决战是一个功夫片的精华所在,高超的武术指导可以设计的打的或刚猛无比,或花团锦簇,让影迷当时看的觉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甚至如李小龙般还可以顺便表达他自己的武学理念,最不济的一般的功夫片至少也可以让你看个热闹,所以,记得我有时候时间比较紧张时看片一般是直接拖到最后来看一下的,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也有这个习惯。
最后回到《导火线》,个人觉得,《导火线》表面是警匪片题材,实质是一部精彩的现代功夫片,完全符合以上功夫片模式,同时动作上有别于过去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D. 有一部泰国电影,是拳击比赛,泰国人被抓去做奴隶,后来通比赛赢得了自由
泰森的电影
E. 有一部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是一部动作片,一个泰国人为了救和他一起长大的象,小象名字叫做小康。最后是
冬荫功
冬荫功的剧情简介 · · · · · ·
纯朴善良的青年阿锦(托尼·贾 Tony Jaa 饰)自幼生长在泰国一个原始丛林中,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和安静的生活。他们以大象作为交通工具和助手,人与动物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阿锦的父亲曾是一名皇家护卫,他在闲暇之余教儿子学习泰拳,好有朝一日进宫保卫国王。
父亲精心饲养大象,在泼水节当天拜托村长将大象献给国王。谁知村长图谋不轨,将大象转手卖给黑帮,企图销往澳洲牟取暴利。他们不择手段,还打伤了阿锦的父亲。愤怒的年轻人只身闯入黑帮老巢,与这群不法之徒展开大战。当得知大象正被送往悉尼,阿锦毫不犹豫,只身前往,由此踏上一条充满死亡危险的道路
F. 有一个电影 是泰国人演的 用的是泰拳 里面动作非常狠是折胳膊折腿叫啥名字啊
估计你说的是《冬阴功》(拳霸2)。主演托尼贾。他的第一部出名的泰拳电影是《盗佛线》(拳霸1》。剧情不多说了,去网上搜。就说说他的折胳膊的功夫。这种功夫是泰拳的一个分支,具体名字没记住。起源于泰国古代护象的皇宫卫士,为了保护大象上面的国王而演化出来的狠毒功夫。他们在大象腿旁边随队前进,遇到敌人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一招制敌,防备敌人刺伤大象危害国王。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向关节下手,直接扭断胳膊大腿。
G. 请问这个电影人是谁
他叫柏郎依林 泰国第一动作巨片,也是泰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耗资过上亿的本土电影;
荣获第六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的“亚洲动作单元奖”;
在泰国首映10天内狂收1000多万港元,高踞泰国当年电影票房第1位!该片在香港上映后,更是在4天内取得了469万港元的票房佳绩,远超同期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史瑞克2》
,劲夺全港中西电影开画票房NO.1;
外国权威行业评论认为:男主角柏朗依林的动作难度已远远超越成龙,是李小龙当之无愧的现代接班人,其来去如风的腿法及惊人弹跳力实在是难得一见。
影片绝无替身、威也、特技,拳拳到肉脚脚穿心,史无前例最激烈泰国打斗片!毫不夸张的讲,错过此片的观赏,不仅仅是功夫迷的莫大损失,也是身为男儿没齿遗憾。
柏朗依林学武日子有功,在戏里他施展真本领,浑身是劲,每拳的力度及速度简直叹为观止,整个打斗过程一气呵成,绝对没有替身、没有威也、没有特技,完全真功夫上阵,精彩紧凑,令所有观众睇到目瞪口呆。在伯拉介绍之下,巴猜平桥认识了十岁已成为他入室弟子的柏朗依林,自小就接受伯拉独门秘籍的柏朗依林,每次出拳快如闪电,重如雷击,每一拳都能够置对手于死地。故此,在拍摄《拳霸》之前,为免搞出人命,伯拉命令柏朗依林闭关苦练两年,训练他与对手打斗时,能够点到即止。
泰拳眼花缭乱的肘击和膝击法。泰国拳法的精湛,着实令人惊叹。主演表现泰拳的基本招式,虽然放慢了速度,但还是足够让人眼花缭乱的,光是肘法就分为横肘、挑肘、压肘、背肘、反肘等从不同角度出击的招式,而膝术击更是似乎可以攻击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尤以“翻天膝击术”最令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