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结合实例,比较法国电影“新浪潮”和“左岸派”的异同
"左岸派''与“新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因而有的学者将“左岸派”看做是“新浪潮”的一部分。“左”与“新”在艺术创新上的探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美学上的追求差异也十分明显。 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等、左岸派较之新浪潮受到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更为广泛。左岸派电影注重人物内心、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他们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比外部动作更丰富、所以“左岸派”电影努力将人的种种心理活动搬上银幕。左岸派电影在世界观上接受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电影表现世界的混乱、荒诞和非理性、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我关系上呈现的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危机、侧重展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异化”境界、“左岸派”导演对人的内心和精神发展过程十分感兴趣、偏爱回忆、记忆、想像、潜意识活动等主题、所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其创作的理论源头、另外还有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等现代美学主义也在“左岸派”电影中得到大量运用。影片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例如《广岛之恋》影片开始时就是一对拥抱的赤裸男女、随之是安详的对白“男: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看见。。。”“女:我看见了一切、一切”、影片通过大量的闪回和画外音来展现人物、把过去与现在、现实和想象巧妙的交织在人物的情感起伏中。你可以去看《广岛之恋》、阿仑。雷乃的《慕里耶》、 新浪潮电影最大特点时强调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风格、提倡导演的个性表现,为此、他们首先进行了一场电影制作和制片技术上的革命、新浪潮电影的口号就是“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他们的电影制作成本低、打破自格里菲斯以来叙事模式和情节结构方式、打乱情节结构。主要导演有:戈达尔、特吕弗等、你可以参看关于戈达尔《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的分析。 “左岸派”在电影语言的探索特立独行、极有创造性,也十分注重电影剪辑、他们称自己为“电影剪辑派”;“新浪潮'为了打破好莱坞为代表的银幕梦幻机制、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在电影编剧、摄影、音效、剪辑技巧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点、在摄影上、注重照相本性和纪实美学,采用大量的跟拍、抢拍镜头、在剪辑上,打破影片画面恪守流畅的原则、戈达尔运用调节和快速剪辑取消了传统的淡入淡出的手法、特吕弗和夏布洛尔发挥长镜头叙事的纪实性,剪辑的探索在世界电影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可能不是特别具体、但是手都打痛了哈、就到这里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500字左右)
新浪潮的特点:拍摄手法上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颇为相似,采取实景和自然光拍摄,运用长镜头,职业非职业演员混用,打破类型片的叙事结构等等。区别在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往往采用社会问题的题材,而新浪潮更加偏重个人的情感和特点,导演中心制,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颇深,不受善恶二元论的道德观的束缚。
代表作:太多了,特吕佛的《四百击》,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最为经典。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属于左岸派,风格与新浪潮很不相同。
③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相互区别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制作者们则是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的周围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戏剧家雷乃、亨利·高尔比;有记者阿尔芒·卡蒂;有摄影师阿涅斯·瓦尔达等。而真正搞电影的只有克里斯,马克一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
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的日期。而“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瓦尔达也于1954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
3.在年龄上看: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和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是44岁。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有的当过游击队员,有的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仅这一条,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而作家电影则较多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作者电影有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的假定性也远远超过了“新浪潮”电影。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因此,所选择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动范围总在这个大城市中进行;同样基于影片主题的不同,“左岸派”导演们拍摄的地点也极为广泛,足迹遍及苏联、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地。他们是些跨越国界的人,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而“左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常常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烦。比如:雷乃和马克拍摄的《雕像也会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长达12年之久。雷乃《广岛之恋》原定参加戛纳电影节正式比赛,结果中途被撤下来,只获得一个评论奖。马克拍摄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写罢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见》(1967年)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导演的作家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先锋派”。“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