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一部越狱的黑白老影片
片名为《洞》,是法国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拍摄于1960年。曾荣获了法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外国男演员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法国《电影手册》十大佳片之一,被评论界认为是“电影史上最紧张激烈、最强有力的、最震撼人心的犯罪题材影片”。讲述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逃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影片围绕他们挖洞的过程展开, 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本片是法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黑色电影之一,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起用了一班名气不大的演员,将《洞》拍摄成为一部经典越狱片,不但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艺术杰作。
影片几乎没有女性镜头,也没有音乐,而是用一种最朴素的手法再现了囚徒们挖洞的过程。拍摄手法很特别,凿地的镜头往往是从最开始一直拍摄到凿出洞,延续时间近5分钟,凿地的声音震耳欲聋。不加修饰的手法反而扣人心弦,让观众如同亲身经历,夸大的声音把囚徒们内心的紧张感反映得淋漓尽致。
越狱的过程几乎是超乎完美的,无论是小小的监视器,还是睡觉的模型人,计算时间利用的瓶子漏沙,囚徒们的智慧、乐观、有血有肉的性情都在其中得以展现。让人觉得他们根本不是在越狱,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事业,让人觉得无比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成功。
然而,越狱在最后一刻失败了,这种完美和失败所造成的落差,让人感觉相当沉重。越狱者在最后准备胜利逃离之时,把头发梳了又梳,皮鞋擦了又擦,还带上了用毛毯做成的领带,以为自己在那么多艰难的努力之后,可以终于重获新生。然而其中一个人却因为个人利益出卖了他们,让他们的希望彻底破灭,付出了努力化为泡影。我想看到这里,每个观众心情都是非常沉重和悲哀的。
观影过后,感慨良多。
一是感动于囚徒们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那样严格的管理制度下,能够克服万难,想尽办法,为了自由逃出去,这样的精神让人感动,尽管越狱本身是违背道德的,尽管在那样的情况下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疯狂的举动。但在缺乏普遍理想信念的今天,有谁能像他们一样呢?
二是无奈于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当新囚犯谈到自己的家属、情人时,一个老囚犯总是问“他有钱吗?”;当大家得知新囚犯是因为被判了有钱老婆而被送进监狱,得出了:你是靠老婆养活的,老婆有钱,那你肯定会被判20年;监狱长知道新囚犯有块纯金的打火机后对他的态度变得很友善,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当时法国社会那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风气。第5个囚犯其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送进了监狱,只是因为送他进来的人有钱。金钱至上的社会,谈何公理,谈何法制?其他四个犯人,犯罪的原因都没有交代,我想也许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犯了罪,可能也是被某些有钱人陷害,导演也许正是通过影片透露出对社会的不满。
三是悲哀于人性的自私。四个人本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的,但出现了第5个人,他为了个人利益出卖了大家,但他不是故意的,在他权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后,本应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内心是矛盾的,是愧疚的,当他最后被放进了另外一个牢房,房门关上的那一刻,他的眼神绝望而凄凉。牢房们关上的同时,他的心也被关进了监狱,愧疚的阴影会伴随着他一辈子,永远得不到释放。越狱的老大转过去对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可怜的盖斯帕德”,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从一个牢房到了另一个牢房,还有什么比心灵的牢房更可怕呢?
这部经典的老电影,具有返璞归真的味道,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静静地描述,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内心,深刻,传神,给人无比的震撼。也许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历久弥新,在47年后的今天,仍让人感动不已。
⑵ 如何评价法国电影《洞》
法国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生前最后遗作<洞>(le trou), 被誉为越狱片的经典之作。
法国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金盔》、《金钱不要碰》)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荣获法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外国男演员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法国《电影手册》十大佳片之一,被评论界认为是“电影史上最紧张激烈、最强有力的、最震撼人心的犯罪题材影片”。讲述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逃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影片围绕他们挖洞的过程展开,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本片是法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黑色电影之一,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起用了一班名气不大的演员,将《洞》拍摄成为一部经典越狱片,不但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艺术杰作。
这的确是一部可以说是电影史关于逃狱的最伟大的影片,我们后来所津津乐道的《肖申克的救赎》在他的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法国电影有着哲学依托,雅克·贝克的这部明显有着存在主义的影响。囚犯需要越狱却在关键的时刻一个人的因为不被起诉而面临着危机,这种极端的境遇发人深省。导演塑造了五个个性鲜明的人,马努的谨慎、罗蓝德的狡猾、吉奥的凶悍,“阁下”的装傻。他们出于各种目的齐心协力准备逃狱,险象环生却锲而不舍。法国人特别喜欢具体描绘犯罪细节,有一大半镜头是描写他们凿洞的艰辛和智慧,这些和人物特写镜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布列松的《扒手》和梅尔维尔的有些侦探片都是如此。虽然过于繁琐,却更加丰富了人性和观众心理紧张度的制造。法国影评人对他们在凿洞和锯铁窗时的音效觉得过于响,其实,导演这里所表现的是观众对这一声效心理反映的夸大,这是导演的高明所在。
导演的镜头组接也特别流畅,罗蓝德等人查看地形的背影一下跳切到回途使得电影的松弛相得益彰,而他们迭罗汉围着柱子和狱警捉迷藏的镜头非常惊险,压得人喘不过气,吊足观众胃口。巴黎的下水道为犯罪电影提供了永恒的养料。为了知道时间他们竟然设法偷了医务室的玻璃瓶制造沙漏,这个段落的斗志斗勇可谓是此类影片的经典。他们打偷东西的水管维修工是促进克劳德心理转化的一个点,这些细节的安排让剧情的推进有了更加合理的心理动机。而典狱长的临检差一点让他们前功尽弃,这些冲突点让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点也不沉闷。
细节上的监方的繁琐检查他们的包裹其实是反证他们越狱工具的得之不易。监房间靠囚窗传递东西犹如杂耍。而他们在掘进地洞的时候用来观察外部监警的动静的竟然是一柄牙刷上的一块小玻璃。这个画面在影片里出现多次,直到最后一幕当他们为了地洞挖成马上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兴奋异常的时候,那么小镜子的另一面让这部黑色电影达到了高潮。而法国电影人对于境遇和人性的认识也高于美国人,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片子两位主要演员米歇尔·康斯坦丁和菲利普·勒鲁瓦当时都是非职业演员,后来都因为演技出众成为了巨星。这部几乎没有女性镜头甚至除了背景声没有音乐的室内剧影片却能让人津津有味,所以决定电影成败的首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我们中国电影最缺乏的。
⑶ 《洞》主要内容
如下:
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克劳德是个在押犯,因为监舍需要修理而搬到了11号牢房,牢房里的四个人抱怨太挤,却不得不服从监规接受新的一员。彬彬有礼的克劳德也终于获得了四个人的认可,这时他发现他们正在策划一起精心谋划的越狱,作为室友他也加入其中。
他们准备掘地三尺挖个地洞逃出去,罗蓝德是他们的头,他们利用一切工具去挖地道,正当他们快要成功时吉奥却说为了他的妈妈他不想越狱了,而克劳德的妻子妹妹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克劳德似乎可以顺理成章获得自由。
面对这样的局面,五个本来一条心的人将会怎样选择,那些不愿等死的人会成功吗?他们中出现的那个告密者又是谁?他的结局是什么?
《洞》影片评价:
本片是法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黑色电影之一,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起用了一班名气不大的演员,将《洞》拍摄成为一部经典越狱片,不但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艺术杰作。
片子两位主要演员米歇尔·康斯坦丁和菲利普·勒鲁瓦当时都是非职业演员,后来都因为演技出众成为了巨星。这部几乎没有女性镜头甚至除了背景声没有音乐的室内剧影片却能让人津津有味,所以决定电影成败的首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我们中国电影最缺乏的。
⑷ 《洞》法国电影的结局何解
《洞》是由雅克·贝克执导的犯罪片,马克·米歇尔和吉恩·凯乐蒂出演,于1960年3月18日上映。该片讲述讲述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逃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影片围绕他们挖洞的过程展开,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剧情简介:
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电影剧照
克劳德是个在押犯,因为监舍需要修理而搬到了11号牢房,牢房里的四个人抱怨太挤,却不得不服从监规接受新的一员。彬彬有礼的克劳德也终于获得了四个人的认可。
⑸ 难以洞见的是“人性” ——观看越狱片《洞》
1960年法国电影《洞》是一部越狱片,比《肖申克的救赎》还要早几十年,好不容易在微博上找到电影资源。最近喜欢上早期电影,拍摄手法和叙述故事的方式在现在看来一点也不逊色,黑白的怀旧感也很棒。
影片《洞》讲述的是同一个牢房的四个监狱犯被一位新来的“小白脸”克劳德打破了越狱计划,原先的越狱计划是该告诉这位“闯入者”还是不告诉呢?决定告诉了之后,越狱计划是否能顺利进行,其中一位监狱犯罗兰德越狱经历丰富,主导了这次越狱行动。剧情发展深深牵动着观者的内心。情理之中,预料之外,最终越狱失败了。影片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真正的告密者是谁,扑朔迷离。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克劳德”因妻子撤诉,出狱有望而告密;其一是罗兰德与监狱长串通,导演了这场戏。没有公布真相,让观众猜想的开放式结局是导演的厉害之处。
五个人参与越狱,这是一个有集体目标的团队事件。影片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人才是最难越的一座监狱”。有人在的地方,往往风险更大。很多人会把这部越狱电影跟《肖申克的救赎》进行比较,《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人的越狱,偷偷摸摸地进行,最后成功了。而这出影片的越狱,需要五个人通力合作,难免不保证因其中一个人的变卦而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失败。另一位监狱犯吉奥最终选择了不越狱,因为怕母亲担心。新来的小白脸克劳德出镜最多,总能收到外面送来各式各样的食物,从他口中得知他入狱的原因,这个人物性格比较温顺礼貌,内心不是很坚定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人物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告密的可能。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几乎忘记了越狱者是犯人这个前提,仿佛他们成了好人,其实他们是“害群之马”。还为他们的逃狱捏一把汗。罗兰德对监狱的熟悉情况让观众惊讶,为何他逃狱次数这么多,依然没有引起监狱更多的设防呢?为何他会出现在影片的开始来介绍影片呢,他是如何逃狱成功的?在越狱失败被抓时,他对克劳德说了一句:“可怜的克劳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何越狱片总是把犯人描述成好人,而监狱长成了坏人呢?影片中的监狱长的狡猾更胜一筹,善于运用心理战术来打破犯人的心理防线。仿佛影片中的隐喻,小虫子被投入蜘蛛网里被蜘蛛吃掉。在天罗地网的地方,小虫子想要挣扎,谈何容易,如同以卵即石。即使告密了,最终的受益者,依然是监狱长,而不是犯人。
我从这部影片看到了什么?
人的智慧边界可以如此之大。想要在一个看似没有工具、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监狱里,如何去获取一切可能的工具,去挖洞,去越狱,体现了人的“脑洞”之大。用牙刷绑上一小块镜片就可以充当“猫眼”去探测外面的动静。设法偷取医务室的玻璃瓶制造沙漏,记录时间。用铁制品能制造出一把万能钥匙,开遍监狱的门锁,畅通无阻。用纸片制造“假人”假装睡觉......
打洞的声音那么响,与安静的监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声声的响声也打在了观众的心中,不禁疑惑这样的响声不会被听到吗?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紧张的气氛始终营造在整部电影中。
人性的诠释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越狱过程中看似正常的人性,在修理水工偷了邮票后被暴打,还原了犯人本来的面目。为了越狱,五个人看似通力合作,其实每个人内心在想什么我们又难以获知。人心又是善变的,随形势和时势而变,捉摸不定。他们越狱的失败,其实应该是影片的最佳结局,他们本来就是犯法才被关押的,如果真的越狱成功,那不是危害社会了吗?在我看来,越狱成败与否,不重要,这部影片已为我们精彩地展现了人性的弱点。
影片之所以取名《洞》,我认为不只是挖“洞”那么简单,也是“脑洞”的洞,更是无法“洞察”的人性。
⑹ 韩国电影《洞》
只有你 오직 그대만(2011)
导演:宋一坤
编剧:宋一坤
主演:苏志燮/韩孝珠/赵成夏/姜信日/朴哲民/申哲镇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上映日期:2011-10-20
片长:108分钟(韩国)
又名:看不见的爱 / Al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