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也许我们都误解了《无问西东》:这个时代不缺感动,缺的是.......
《无问西东》上映和它的剧情一样一波三折,韩寒不经意间的调侃让人在笑过之后更是不胜唏嘘:
这部清华大学的校庆片,“拍完辗转六年终于上映,最终献给了北大120周年校庆。”
然而,一部六年前就杀青的电影,却在上映的短短几天内从默默无闻到刷爆朋友圈,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有人说它是一部青春片,四代人绚烂的青春、与命运的抗争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正如电影的英文名所言:forever young。
有人说它是一部文艺片,如果说《芳华》展示了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无奈挣扎,本片则用时代的悲凉与扭曲衬托起人性中的璀璨光芒。
有人说它是一部校庆剧,展现了大师辈出的清华大学之前世今生,温暖感人,也许影片也寓意着清华的精神永远年轻。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又凭什么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 感动 。
感动于吴岭澜的真实,感动于沈光耀的盛放,感动于陈鹏的深情,也感动于张果果的初心。
影片结尾,几乎所有人都安静地看完字幕。
然而,若论感动,恐怕它非登峰造极之作,同期上映的《神秘巨星》就略胜一筹。
影片结束的时候,眼眶没有湿润,思绪却有万千。
我似乎看到了影片背后一个更大的野心:
让人重新学会思考
是的,这个时代不缺感动,缺的是思考。
情怀的鸡汤只能带来一时的共鸣,对于人生的思考才能让生命回归真实,让思想生根发芽,让精神薪火相传。
什么是无问西东?
影片想表达的似乎是 不问他人,不随大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吴岭澜(陈楚生饰)开始,听从内心的声音,弃理从文,成为一名文科教师,辗转到西南联大,在战火中遇见了沈光耀(王力宏饰),这份精神便得以传承下去;
沈光耀因为听从内心的声音,以身报国,在空军训练期间,经常为小镇难民空投物资,养活了小镇的孩子,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核物理学家的陈鹏(黄晓明饰);
陈鹏因为听从内心的声音,在那个集体疯狂的年代,救回了王敏佳(章子怡饰),教育了李想,李想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救活了一对夫妇,也就是张果果(张震饰)的父母;
张果果在随父母扫墓时听到了李想的故事,最后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拒绝了诱惑,向四个新的生命伸出了援手,影片最后的那段话似乎也是这种精神的传承。
至此,影片充满了文艺情怀、家国情怀、理想情怀,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字面之意, 无问西东的深意应不止这碗浓浓的情怀鸡汤。
“无问西东”来源于清华校歌第三段:
什么意思? 器量与见识为先,之后才是学问与技巧;要树立道德的标杆,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开山立派,就要超出传统东西学的框架,海纳百川,融会贯通。
通俗地说:
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你的天赋、能力、学识、家世、财富,而是你的胸怀、你的视野、你的价值观。
记得高晓松就曾经说过,名校是国之重器,自己有一次去清华演讲,结果学生问他的问题是,毕业后应该去国企还是私企,他觉得一个清华的学生关心的居然是这样的问题,言语中透露出对新一代的忧虑和失望。
四代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不只是因为他们听从了自己的内心,而是因为他们摈弃了世俗的思想桎梏,找到了“器识”,这才是这个时代平凡的伟大。
四代人的故事,其实就是四个关于人生的选择。
在实用的理科和喜欢的文科之间,吴岭澜选择了文科;
在家学与国难之间,沈光耀选择了国难;
在舆论与善良之间,陈鹏选择了善良;
在输赢与爱心之间,张果果选择了爱心。
前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战火纷飞、多灾多难、个体渺小的年代,我们都依然有选择的权力;
最后一个故事则告诉我们,即使到了个体崛起、自由奔放的年代,我们都依然面临艰难的选择。
今天的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讲了太多的输赢,却忘记了对错。就像《后会无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说的:
在前阵子热播的《军师联盟》中有一段曹操选接班人的故事,他给两个儿子出了一道考题,命他们从不同的城门,分别送令旗给出征大军,未及时送到的军法处置,但同时他又下了一道命令,令守城将士不许放任何人出城,结果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杀了守城士兵及时将令旗送到,而曹丕在司马懿的点拨下放弃了任务。
当然,考题的真实意图是看一看谁会为了赢而不择手段,而谁能够即使输也坚守底线。
在故事中,很多人看到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包括曹操的残忍、杨修的激进和司马懿的睿智。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也是一种人生选择的智慧。
“器识“之所以为先,因为它关乎对错,而非利弊,更不是输赢。
100年前,学者梁济在自杀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那是几代人的焦虑,而现代人焦虑得更多的是“我会变得更好吗?”就在前两天,80后创业者茅侃侃因创业失败而自杀。前者杀身成仁,后者因输赢而逝,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真的需要反思,什么才是好,什么才是真实。
追随内心不是随心所欲,不是麻木的踏实,而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愿你我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把对错摆在输赢的前面,坚守住心灵深处的善意和底线。
电影的开头,张果果的母亲说:现在的人呐,怎么都这么坏了。在张果果听来,是那么的刺耳。
在现实生活中,讲情怀、讲理想、讲善意,不知何时变成了一种幼稚,抑或虚伪。
“无问西东”之难,在于世俗的强大 ,即使在思想如此自由的今天,我们也往往因为舆论而选择主流的专业、稳定的工作、务实的婚姻。比如在高中时理科更强的我选择了文科,不知多少次被人质疑,又有多少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不会念书的人才会选择文科。
在那个人人单纯和善良的年代,雷锋精神只是高尚,在这个讲求理性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时代敢于坚持雷锋精神才是真正的伟大。
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变得令人羞耻,限制我们想象的不是贫穷,而恰恰是人生意义的缺失。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因触怒了众神受到严厉的惩罚,要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当每次快到山顶时巨石又会滚下山去,他需要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追求内心的选择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会幸福,而《哈佛幸福课》却给出了心理学上的答案:
快乐是短暂的愉悦,意义是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感。要获得幸福,就不能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思索,通过对人生的思索,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事,要做什么选择才能让你的人生更幸福。
意义的可贵正在于 让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让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也许茅侃侃看了这部电影,听了这一段话,就不会轻生了。
这些人止步于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追求,每天过着重复而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死于世俗的潮流之中。
相反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不断思索着人生的意义,追求着有意义的人生。
一个老人在七十三岁的高龄,被自己的经纪人骗光了所有的财产,却再次背起吉他,唱出了:“万物都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一个同样七十三岁的老人,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刚刚出狱时,面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生困局,却走上哀牢山,种起了橙子,到85岁的时候,他的褚橙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而终于爆发。
他们的生命因为对意义的思索和追求而永远年轻。这不正是对本片主题最好的诠释: forever young。
诚如影片最后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