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老板海苔老板 创始人
小老板海苔老板、创始人是伊提帕·柯彭温奇。
20岁时,伊提帕从泰国传统小店和中国引进炸厚片海苔,将它变身为泰国零食中的新面孔,售价比进口的日韩海苔便宜,所以在泰国的7-ELEVEn一上架便广受欢迎,来年甚至开始外销至新加坡。2012年,除了在泰国同类型产品中市占率高达80%,海外市场也增加至20几个国家。
伊提帕·柯彭温奇创业发展
2012年,小老板海苔在泰国曼谷已拥有18间品牌旗舰店,为了打响国际知名度,首度找韩国团体BEAST代言广告。高柏雄透露,小老板海苔已准备在泰国股票上市,预计2012年到2013年间完成作业。
从电玩小子到海苔亿万富翁,伊提帕再次改写一般人对创业之路的既定想象,“小老板”正一步一步迈向他的“大老板”之路。
❷ 【海苔亿万富翁】的主角艾提帕特的女友现在和他的关系
应该没有吧,不是有一个场景TOP在等公交时看见他前女友和她男友在一起,但TOP只是看着一句话也没有和他女友说嘛,再说他女友和TOP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我认为的),两个人应该很难再联系了吧。
❸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亿万少年的顶级秘密》讲的是什么
主要讲的是他的父亲欠债达到4000多万的泰铢,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都还清了可以说是很励志的励志片了。
❹ 人生不设限,《海苔亿万富翁》有感
看完了《海苔亿万富翁》这部电影,印象颇深,这部电影讲述了主角艾提帕特在经历了逃学、创业之后最终成功的故事
16岁,超认真玩在线游戏,靠卖宝物月赚40万铢
17岁,无心念书的他,宁愿逃学去卖糖炒栗子
18岁,全家破产,负债4000万铢
19岁,他创立了小老板海苔,成为泰国第一大海苔品牌
16岁他展现了他在生意方面的头脑17岁,他展示出了他在创业方面的坚持和执着,18岁,在难关中,他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迎难而上,19岁,自己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机会。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艾提帕特在发现只有中国城才有糖炒栗子的时候,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在如何做好糖炒栗子这一方面,他反复尝试,不断向行业内的人士学习、甚至偷师,不断的尝试总结,这才成功的经营了糖炒栗子的生意。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糖炒栗子对于商场造成了污染,又没有办法很好的解决。最终糖炒栗子的生意停止。
在艾提帕特18岁的时候,全家破产,负债4000万,这种落差对于一个刚刚成年、尚未毕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从天堂岛地域,然而,他并没有埋怨生活对他的不公,反而千方百计希望改变这个局面,在他的父母因为债务原因举家搬迁的时候,他仍然坚持的留了下来。
19岁,大家看到了他成功的创办了小老板海苔,然而在他制作海苔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次失败,他一直在坚持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海苔遭到雨水浸泡之后,小老板海苔才成功出世,也许你感觉是运气,但是,坚持的心态、敏锐的感觉何尝不是抓住运气的必备手段呢,有些人即使运气铺面而来他也未必抓得住。
在影片中我感触最深的更在于对于人生不设限的表达,影片中艾提帕特是不爱学习的,最终也因为创业而辍学,他身边的人都跟他说现在他的主要使命是读书,现在创业是不会成功的。然而,谁规定说生命中必须要怎样才能达到怎样呢,谁规定说大部分人所追求的东西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呢?
艾提帕特的故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永远不要给你的人生设限,即使大部分人是这种观点,即使你身边的人都持有这种观点,但如果你清醒的认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那么就勇敢的行动吧,永远不要被世俗所限制
故事的感人之处不但在于故事本身,还在于这是真实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人和事,影片再现了伊提帕·柯彭温奇的传奇经历,至少有7分的相似度。
故事的原型是伊提帕·柯彭温奇(Aitthipat Kulapongvanich,不仅与扎克伯格同年,两人也同时选在2004年创办手上的明星事业。2010、2011年,小老板海苔的总营业额都超过10亿泰铢(泰铢与人民币值接近5:1),2010年至今,成长率更高达30%。不仅是泰国No.1的海苔品牌,外销20多国。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伊提帕说,这也是他当时在讲座上留给有意创业者最衷心的建议。
"主角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这就是长大的过程,"伊提帕最想分享的是:人生很短,要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不要一味听别人的话,"要倾听自己的声音,永远不要失去自己的心。"
此时此刻,无论你所处怎样的境地,请聆听内心的声音,忘掉外界所有的限制,在短短的一生中认真的玩出自己的精彩。
❺ 分享 | 海苔“小老板”的亿万富翁之路
推荐一部电影,关于创业故事。
大概是上周末看的电影《海苔亿万富翁》(又名:《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感慨颇深。明明是一部创业励志片,结果我被情节渲染地居然哭了哭了了......关于电影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吃瓜群众表示解读不出来。仅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却是真的有共鸣。
该片通过泰国海苔大亨的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他个人的励志故事。
泰国海苔大亨是谁?
你可能没听过伊提帕‧柯彭温奇(Aitthipat Kulapongvanich),但你八成认得带着瓜皮帽的红衣小人偶、吃过来自泰国的“小老板海苔”。
对!就是它!我就很爱吃......咸咸的脆脆的。
伊提帕原本只是个爱逃学打电玩的叛逆少年,虽然当时父母经营的事业受1997年金融风暴波及,但靠着贩卖在线游戏的宝物,月赚40万泰铢,他不必向家里拿钱就能过活。然而随着家境每况愈下,2002年家中不但宣告破产,负债更高达4,000万泰铢,伊提帕再也不能“置身事外”,这才激发他休学创业、扭转家中经济的抱负。
他在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曾回忆人生中最难受的一天,是回家看到妈妈因债主追上门来而痛哭,他忍不住自问:“我该做什么,才能让妈妈不再掉眼泪?”
当时18岁的伊提帕有天走在曼谷中国城,观察到自己和不少华裔泰国人喜欢吃的“糖炒栗子”,竟只有在中国城才买得到。身为泰国华侨第二代的他寻思,如果将糖炒栗子引进大家常去的量贩店,要买就方便多了,这让他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点子。
伊提帕决定针对华裔泰国人营销,果然一炮而红。一年半之内,他的糖炒栗子商店在泰国最大几间量贩店,如TESCO Lotus和Big C,开了30间连锁店,除了现炒糖炒栗子,还兼卖其他零嘴。
只是好景不长,2003年,TESCO Lotus的新执行长勒令伊提帕不得在卖场炒栗子,让气味影响环境。迫于无奈,他只好请人先在外面炒好后,再送进卖场。但不是现炒的栗子,滋味不好,营业额因此瞬间减半。被迫另寻出路的伊提帕,转而注意到店里有种“炸厚片海苔”卖得特别好,于是决定再接再厉,瞄准泰国刚起步的海苔消费市场。
一个20岁的大男孩,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努力站起,却又不断摔倒,伊提帕没有失志投降。他告诉自己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这些挑战对我来说都是‘机会’,让我开发自己的能力、学会长大。”
从糖炒栗子转到海苔,伊提帕的商人眼光再次淋漓尽致地发挥。为扩大客群,他决定另创品牌,并锁定泰国便利商店龙头7-ELEVEn作为通路首选。
“小老板”(Tao Kae Noi)之名,则来自爸爸当时的取笑:“我们儿子要当小老板啦!”伊提帕解释。
小老板海苔在台湾的代理商,优协卖场协销企划公司总经理高柏雄观察,伊提帕的努力与锲而不舍,和其他成功企业家没什么两样,但在泰国能有上亿规模,7-ELEVEn是他重要的贵人及推手。
2008年,伊提帕接受暹罗商业银行和朱拉隆功大学萨新商学院合颁的“优秀在地企业精神”奖项(来年获奖的包括台湾人熟知的曼谷包品牌NaRaYa)。得奖前,伊提帕受邀参加泰国商务部与7-ELEVEn合办的讲座,对外分享自己向7-ELEVEn提案无人理会,还惨遭批评“包装太丑”的经历。
当时,他提案带去的海苔“只用塑料袋装、外面贴上贴纸,就像菜市场卖的一样”,当然不得7-ELEVEn青睐。花了2个月彻头彻尾修改后,再次叩关才传来捷报,“7-ELEVEn说他们很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在他们的3,000家超商中贩卖?”
拿到7-ELEVEn这个超大通路的订单,伊提帕却没能松一口气,因为产品“量产”的考验立刻接踵而至。完全没有食品生产线管理经验的他,必须在2个月内筹钱、设立工厂,并设法让产品通过7-ELEVEn要求的GMP认证。
他写好营运企划书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却以他太年轻为由拒绝,他只好卖掉糖炒栗子的事业来筹资。而在工厂营运与食品认证这两门课上,伊提帕完全是靠自学、发问、不断打听,才一步一步过关,让小老板海苔在3,000家7-ELEVEn成功上架。
宛如“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考验的不仅是伊提帕的经营智慧,更是胆识与坚持。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伊提帕说,这也是他当时在讲座上留给有意创业者最衷心的建议。
也就是这股信念,深深触动导演松耀司,让他决定以镜头重新诠释伊提帕走过的轨迹。
“做这些决定时,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松耀司谈起拍摄动机时说。谁说一定要当医生、做律师才能赚大钱?他希望让观众看到即使只凭着斗志,主角小塔(Tob,伊提帕的昵称)也可以靠海苔扬名立万。
对这部电影,伊提帕表示,虽然只有7成符合事实,不过更要紧的是,观众能从他的故事中找到灵感。“主角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这就是长大的过程,”伊提帕最想分享的是:人生很短,要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不要一味听别人的话,“要倾听自己的声音,永远不要失去自己的心。”
在没人认同他从大学休学、或是糖炒栗子事业受阻时,伊提帕都一度想过放弃,但他对事业的热情和家人的支持,让他最后终于没有退缩。“做生意就像打电玩一样,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伊提帕说。
2012年,小老板海苔在泰国曼谷已拥有18间品牌旗舰店,为了打响国际知名度,首度找韩国团体BEAST代言广告。高柏雄透露,小老板海苔已准备在泰国股票上市,预计2012年到2013年间完成作业。
从电玩小子到海苔亿万富翁,伊提帕再次改写一般人对创业之路的既定想象,“小老板”正一步一步迈向他的“大老板”之路。
从《社交网络》到《中国合伙人》,总有太多的成功人士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它们是青春励志、饱含正能量的代名词。但绝大多数的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情况下,再加点运气成分催化而成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却非如此。主人公不是出自名校,也没有资源,甚至他的事业谈不上颠覆性,仅仅是听起来很传统的零售业。当然,他也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幸运女神的垂涎,而是在一步步试错中找对了自己的事业方向并笃定践行。
虽然好像很“狗血”,但又那么地贴近生活。
因为在那个台式电脑于城镇间刚刚很流行的年代里,我也曾见证过亲弟弟通过玩游戏卖装备、代练等方式挣到零花钱。我也同样能感受到,父母事业不顺所可能带来的窘迫感。以及,作为子女很难在父母面前通过“做生意”这一看似前卫的方式证明到自己的能力。因为这一决策在某些时候确实挑战到父母之辈的经验主义权威?所以家人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很重要。本科期间,合伙开餐馆那会儿。我是先做了决定,再打电话回家通知的爸妈。结果我妈似乎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反应激烈。
后来有了一点点现金流,有了利润。他们才终于算平复了心情......期末考那段时间,如果不是弟弟和妈妈来学校帮忙,我也确实分身乏术。虽然这个社会,确实给予了女性更多既定的标签。但我仍然想要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前提是,需要亮出成绩。
以上,让我觉得关于“小老板”海苔的故事既真实又深刻。影片中的很多细节,会让人捕捉到主人公刻苦、好学的品质,也更加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努力就会成功。他们经得住被世界拒绝,也同样配得上被世界尊敬。
最后,祝愿广大沉迷游戏的青年都华丽转身。
❻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破浪少年伊提帕的创业之路
如果说在考上大学之前,父亲因为生意失败欠下了八百万,但是依旧决定供养你去读完大学,作为一个孩子,面对凶神恶煞上门逼债的人,自己想要赚钱却毫无经验,此时的你会选择怎么办?
我想这个问题拿给中国的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来说的话,回答一定都是“孩子,你现在赚钱也赚不到什么,要先努力读书,并找份兼职减少自己给家庭的负担,学成后才能赚更多的钱来帮助家庭摆脱困境”之类的话吧,当然这对于觉大部分人来说的确是面对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方法了。可本片中的艾提帕特却选择了放弃学业以赚钱为主,赚钱的方式也不过是倒卖DVD机、卖炒栗子、卖炸海苔此类小生意,想起影片简介中对伊提帕以出色的生意头脑来描述,我就已经将这部影片以狗血励志的爽片来对待了。但当我看到这部影片是由一个泰国少年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时,我觉的非常的不可思议,好奇心再次被提了起来,像这样一个落魄的泰国富二代败家子,究竟是如何依靠这些不起眼的生意成为一个年轻的亿万富翁的呢?
伊提帕原本是一个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在他读书的时候考贩卖游戏装备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伊提帕的家长、老师甚至女朋友都希望伊提帕能够和他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好好读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但尝到甜头的伊提帕变得愈来愈叛逆、不喜欢学习,对于他们要求自己好好学习的建议不管不顾以至于最后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屋漏偏逢连夜雨,伊提帕的父亲最近也因生意失败欠下了巨额的欠款,面对这次危机,伊提帕一家准备迁往中国依靠在中国工作的孩子们,同时花大价钱让伊提帕去花钱可以上的大学。面对家庭的经济危机,伊提帕最后决定留在国内,以重新考试为理由,得到了父亲的同意。
因为开始时因为游戏让伊提帕赚了不少钱,使他十分有信心,看到DVD机的倒卖商机后,直接以低价购入了五十台,回到家中却发现都是坏的,黑心老板也拒绝退还,社会上的残酷给他浇了第一盆冷水,早已看穿伊提帕的父亲也以“小老板”来嘲讽伊提帕。第一次失败另伊提帕消沉了一阵,但并没有完全打消他赚钱的动力。第二次伊提帕发现了炒栗子的商机,从购买机器到自己在市场学习他人炒栗子的经验,在叔叔的帮助下他们开的炒栗子店获得了好评,看到卖炒栗子所获得 的巨大利益,伊提帕立马决定对店铺进行扩张,又开了许多家分店。此时影片中的伊提帕并没有想我想象中的那样展现出他特别异于常人的天赋,反倒像一个二杆子的败家子,不计成本、风风火火的进行着自己的赚钱之路。最后因为商店嫌炒栗子造成的污染太过严重,关停了所有的炒栗子摊位,有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伊提帕再次失败的同时,父母此时也离开了他的身边。但机缘巧合下他发现了海苔作为零食的商机,再一次鼓足了信心开始了创业之路,开始又是一次不计成本的尝试,他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来积攒资金,此时的伊提帕像一个偏执狂一样,在叔叔的协助下不断失败不断尝试,女朋友也在这期间因为这一段时间所受的冷落而离开了他。但最终,因为一次意外,伊提帕找到了将海苔做好吃的秘诀。这段时间里,他还自学营销理论,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质量和克服大量加工生产的难题,取得了与零售超市大亨7-eleven的合作,全泰国三千余家的7-11便利店均有销售他的海苔产品,最终获得了成功。
故事进行到这里,我才渐渐明白了伊提帕最终能成功究竟是靠着什么,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像一个毫无畏惧的冲浪手,任凭狂风呼啸,抗过一次次海浪的打击,最终抓住了成功的机会,赌上一切终于征服了大浪。
你可能会觉的伊提帕的成功太过于侥幸,但奋力拼搏,看到机会并赌上一切抓住它的勇气,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伊提帕从开始就已经为自己的目标做了许多努力,尽管片中的他显得有些偏执和幼稚但他那股拼劲和坚持,让我为之敬佩。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一天
❼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的影片评价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青春成长故事,非常有趣,某方面也有些奇特。不同于大家可能以为当医生、做律师,或是靠资讯产业才能赚大钱,观众反而会看到这位年轻人,竟然是靠卖海苔扬名立万。这也是我想透过不同角度,让大家看到另外一种成功样貌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拍真实人物的传记并不容易,但这毕竟不是纪录片,就算是拍真实人物的故事,依旧还是要透过导演的立场与观点去重新描述,因此也会在情节上稍作调整与修正,所以大家可以用轻松的心情,进场来观赏这部感动人心的成长电影,一窥这位少年之所以成功的秘密。透过温暖而细腻的笔调,娓娓道出一位年仅27岁的青年实业家,究竟如何打造出泰国第一大海苔品牌,迈向亿万富翁之路。这是一部关于失去而再度拥有,感人至深并激励人心的故事,不仅体现人们追求梦想时都曾经历过的挫败与挣扎,更让我们看到逆境中求生存的坚毅勇气。这是根据泰国海苔大亨艾提帕特的真实经历改编,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不务正业的网游少年,到一个身家上亿的年轻企业家,他的故事至少告诉我们,学校教育是好的,但却不是仅有的选择。就像有钱不是唯一的成功方式一样,念名牌学校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网易娱乐评)。
❽ 四年变富豪啥电影
四年变富豪《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电影。
艾提帕特高中时期沉迷网络游戏,但是却通过倒卖游戏道具发家,小小年纪就已经展现出出色的生意头脑。但因为过久的荒废学业,毕业考试成绩未能通过,因而他只能选择就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
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剧情:
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准备举家迁往国外。但是艾提帕特坚持留下来为父亲还债。为此,他尝试了倒卖DVD游戏机,摆摊兜售糖炒栗子,但都因为经验不足而失败,创业之路荆棘满布。
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海苔作为零食的商机,通过不断尝试,他克服了海苔保鲜的问题,出品的海苔大获好评。他没有止步在零售阶段,而是自学营销理论,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质量和克服大量加工生产的难题。
取得了与零售超市大亨7-eleven的合作,在两年内偿还了父亲四千万的债务,并在26岁成为了亿万富翁,创造了生意场上的奇迹。该片通过泰国海苔大亨的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他个人的励志故事。
❾ 同样生于家庭贫困,为什么有人成为寒门贵子,有人依旧拮据生活
两个老农夫坐在田埂边闲聊,幻想着皇帝的奢华生活。
其中一人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能吃到白馒头,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另一个说,“不止这样,皇帝下地干活儿,用的一定是金锄头。”
你或许会评价,贫富差异是人与人最大的鸿沟。
那么,为什么同样家庭贫困的孩子,有人长大后就能成为“寒门贵子”,有人依旧只能拮据生活?
答案是认知差异。
别以为梦想是公平的,梦想全部都依托在认知之上,超越不了认知。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呢?
如今的万科,已经成为国内房地产巨头。少有人知道,1983年万科刚成立时,主营业务是贸易,做饲料生意。
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搞外贸赚钱的机会很多,但是选择做什么样的生意,仍然有很大差别。
打算创业的王石去深圳南山区蛇口码头考察,发现那里存放着很多玉米。经打听,一部分玉米是从美国、泰国、阿根廷进口,经香港转运到深圳做饲料的。
王石是铁路子弟,对铁路运输很熟悉。了解到这个信息后,他脑海中浮现出一条商业思路:不如用自己的资源,成立一家饲料贸易公司,解决从国内北方城市到深圳的运输问题。
到了1993年,王石决定做房地产,也是因为信息领先。
深圳是经济特区,房地产大有发展前途。与此同时,彼时的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形成门槛,即便是刚进场的企业,也有很大施展空间。
房地产投资,进场需要准确的信息和恰当的时机,做出急流勇退的决策,更需要对关键信息了如指掌。
SOHO创始人潘石屹曾在6年内抛售了250亿房产,这个重要决策基于两个数据,一是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37㎡,二是办公楼的租金回报率约为3%。
而潘石屹却从这两个数据中得出结论,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房地产开发即将触碰天花板。与此同时,租金回报率又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约5%~6%),靠租金赚钱已是无利可图。
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认知来认识这个世界,但也认知束缚的生活着。
普通人看到信息,脑海里也只有信息,看到1是1,想不出2、3、4……
而 信息力极强的高手,不仅能获取到远超常人的信息量,更能在脑海中处理加工,作为关键决策的判断依据。
2015年,《羊城晚报》发了一篇报道,接受采访的深圳警察说:“天秤座、处女座、天蝎座的人更喜欢违章。”
为了支持这个观点,警方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在某年的8月3日至8月9日期间,在行人、非机动车违章总人数中,这3个相连的星座(出生日期为8月23日至11月22日)的违章人数分别占比10.5%、9.63%和9.0%,排在前三位。
有如此精准的数据,警方关于星座的推导听起来严丝合缝。
可是,交通违章和星座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
让我们带上洞察力的眼镜,再往深处探究一步。
原来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比如深圳),9-11月恰好是生育高峰期,所以在深圳,天秤座、处女座和天蝎座这3个星座的人口比例偏高。
因此,对应的违章人数比例自然也更高。
人们总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有时候,你看到的“本质”其实是另一件事的“现象”,而并对影响事件发生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比如,你工作很努力,但是升职加薪的事总是轮不到你,一定是因为领导偏袒其他同事吗?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你不擅长汇报,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展现自己的实力,错失良机。
再比如,孩子白天上课打瞌睡,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严厉责备孩子一顿;另一部分家长想到孩子上了课外提高班,作业负担更重,经常熬夜,反而影响了学校里的正课。
洞察力强的人,遇事有先见之明,能察觉别人的不觉,眼光独到,神机妙算。
培养洞察力的重点,在于带着好奇心,追问几个:为什么?
直至挖到揭露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底层逻辑。
泰国一个18岁少年,父母经商失败,亏了4000万,只好变卖家产、搬到异国他乡。
少年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怀着满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气儿,经过连续创业,最后通过卖海苔,用2年时间帮父母还清债务。
26岁时,他成为了亿万富翁,被视为“生意场上的奇迹”。
这是泰国海苔大亨艾提帕特的真实经历,后来被改编成电影《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
艾提帕特是天才吗?
并不是。
恰恰相反,他曾是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
高中时,同学们在认真听课,他却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打游戏。意料之中,艾提帕特高考落榜,恰逢父母经商不利,他只能选择复读。
即便有商业天赋,他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高二他通过打游戏卖装备赚到第一桶金,结果短短一年就被封号,又因为投资盗版DVD而亏了第一笔钱。
高三时他不顾家人劝阻,买了台机器开始卖糖炒栗子,可是因为小摊位置不佳,生意冷淡。
之后,炒栗子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又萌生了卖海苔的念头,可是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把心爱的电脑都卖了,等生意有了起色,100万的年营收额,也要40年也能还清债务。
艾提帕特的经历恰恰印证了:
一个人赚到的钱都是认知变现,亏掉的钱都是认知缺陷。
最后,帮助艾提帕特翻身的是认知升级。
他回顾了学校里的课程,意识到想要提高赚钱的速度,就要找到商业联盟伙伴。于是他说服连锁店7-ELEVEN 上架了自己的海苔,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是误把知识的堆积,当做是认知升级。
实际上, 一个没有采取行动的人,不会有彻底的认知。
差生艾提帕特之所以能赚到钱,是因为他把知识实实在在运用在经商过程中,从和小摊小贩学叫卖声,到从课堂中学习如何建立商业联盟。
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而真正想要升级认知,必须知行结合,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中。
世界上最完美的认知,就是不完整的认知。
因为你会始终不满于此,不断升级迭代,不给自己的思维设限。
向内认知,向外行动。
双剑合璧,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