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在土豆看看中央电视台的音乐台,里面有专门讲卓别林电影配乐的,很详细
『贰』 法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彩色电影,以及法国电影的发展经历那些过程
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1927年5月3日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
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浮华世界》(美国 )马摩里安 导演
获奖最多的有三部影片,它们都获得了十一项奖,分别是:《宾虚》,《泰坦尼克号》,《魔戒3:王者无敌》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A.卢米埃尔和卢米埃尔﹐L.两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制成了一种既可用于放映﹑又可用于拍片和冲洗底片的活动电影机(cinmatographe)﹐卢米埃尔用这种手摇的电影机拍摄了一些纪录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公映﹐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日子。以后卢米埃尔派他的学生和助手到世界各地去﹐一方面放映影片招徕观众﹐一方面就地拍一些街头风光和官方庆祝典礼的影片。由于“活动电影机”在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放映﹐由cinmatographe简化的cinma一字从此成了“电影”的国际名词。活动电影的放映时间只有两三分钟。因此观众的新奇感很快消失。尤其是在1897年
5月巴黎义卖市场放映电影时的一场大火﹐烧死了许多贵夫人以后﹐电影被看作是危险的娱乐﹐更加速了它的危机。要摆脱这一危机﹐就必须把电影从单纯的纪录工具引向戏剧的道路﹐用戏剧的艺术来表现故事。法国电影先驱梅里爱﹐G.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梅里爱原是一位魔术师和戏剧导演兼演员。1897年﹐他在巴黎附近的蒙特勒伊建造了一个摄影棚﹐开始拍摄一系列的幻景片和神话片。他的摄影棚四壁和棚顶都用玻璃镶成。棚里有一个可移动的舞台﹐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摄影机固定在舞台正面﹐靠日光拍摄。从1897年到1913年﹐梅里爱拍了许多神话故事片﹐如《灰姑娘》﹑《小红帽》﹑《圣诞节之梦》﹑《格利弗游记》﹑《仙女国》﹑《月球旅行记》﹑《北极征服记》等。此外还有一些排演的新闻片﹐如《德雷福斯案件》﹑《战舰缅因号的爆炸》。在拍摄幻影片时﹐他除了使用舞台上的机械装置﹐还采用了幻灯﹑照相技术(如叠印﹑叠化﹑合成照相﹑多次曝光等)和他自己发明的特技(慢速度摄影﹑调换的特技摄影﹑应用模型和通过玻璃鱼缸的摄影来表现海底景象等)。梅里爱的故事片深受大众的欢迎﹐他的事业在20世纪初达到顶峰。但由于他固步自封﹐固守舞台剧的格式﹐用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失败者﹐直至破产。1901年﹐经营留声机起家的C.百代在巴黎万塞纳建立了一个摄影棚﹐委托出身于游艺场演员的F.齐卡来监制影片。齐卡效仿英国G
『叁』 毕节:“西南地区电力能源基地”的前世今生
有电历史
关于毕节用电的历史,在翻开一摞摞尘封的历史资料后,我们查到:
1938年三月,外籍人王寿山从贵阳联友影片公司购置放映机一部,2.5千瓦微型汽油发电机一台,在毕节县四川会馆开设“大中电弯租逗影院”为民众放映电影。
1941年,大方县人刘云绩,从香港购得微型汽油发电机一台(装机容量不详)、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放映机一部,在大方县城江西会馆等场所放映无声电影。同年,刘云绩创办一个装机2.5千瓦发电厂,用木炭作燃料蒸汽机发电,在县城正街装灯埋卖百余盏,大方县城第一次使用电灯照明,供电一年多,后因发电机损坏而停业。
1944年,当时叙昆铁路建设机构,在威宁县城设一办事处,办事处成立了一个电灯公司,使用一台2.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供电对象仅限于几位负责铁路修建的官员。
1949年春,大方县羊场坝云发贸易公司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搬迁台湾,该厂发电设备低价出售,毕节县参议员刘端彦为首集资,买下两台煤气机和两台发电机,总装机90千瓦,在毕节县城小教场城楼上开办一个电灯厂,以木炭为燃料发电,供行政公署和县政府机关照明,输电线沿途的数百户人家也用上了电。该电灯厂运转数月后毕节解放,电灯厂设备被人民政府接管并迁址继续发电。
历史记载表明,虽然毕节市出现人们生产使用电力的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但发电厂规模极小,当时一个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甚至没有今天城市里一户人家的负荷装机容量大。且保证率极低,供电范围也很小。毕节市电力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将毕节市从几乎无电力的状态,发展成了祖国西南地区电力能源基地。
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毕节市的电力发展历史,笔者大致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1949年—1989年)
毕节市河流较多,全市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70条,山高水长水能蕴藏量大。因此首先得到发展的就是小水电。1957年初建成毕节县头步桥小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20千瓦,实现全市小水电零的突破。之后到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随着金沙县长征电站、大方东风电站、赫章县卡上电站毛家洞电站、威宁县羊街一级电站、羊街二级电站、毕节渭河电站、黔西县石板塘电站、织金县白泥塘电站落水洞电站等一批装机容量超过1000千瓦水电站的建成投入运行,全市大部分县城的供电均由小水电站负责,小水电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电站。
全市在大力发展小水电的同时,小火电也得到很快发展。一批单机容量超过1000千瓦的火电厂相继投产发电,有毕节流仓桥电厂(装机2×3000千瓦)、大方六龙电厂(装机1×2000 +2×1500千瓦)、纳雍双水井火电厂(装机1×3000千瓦)、威宁火电厂(装机1×3000千瓦)。初步形成了水火并举,水火互济的地方电力格局。
全市在大力发展小水电小火电的同时,输电线路和供电网也得到同步发展,各县地方电网及市级电网逐步建成,继而并入贵州电网联网运行。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也从10千伏上升到110千伏,不仅提高了供电质量,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强大的电力保障。
二是建立毕节试验区发展阶段(1989年—2001年)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型弊立之初,在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帮助和指导下,毕节地委、行署搞了一个《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是一个统领毕节试验区全面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中将毕节市电力发展用单独的篇章进行了安排,而不是通常的将电力放在工业类的章节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规划进一步摸清了当时全市电力建设的基本情况,一针见血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全市电力电量的预测,提出电力发展中电源点建设的高、中、低三个方案。结合贵州省电力建设发展的布局,明确了规划期内全市电力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毕节试验区建立后的这一发展阶段,随着毕节头步火电厂(装机2×1.2万千瓦)开工建设,12年间全市共新建火电厂、水电站11处,新增总发电装机容量45000多千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输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使全市电力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新建火电厂和水电站的同时,地委、行署还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支撑电力发展的项目前期工作,一批大型火电厂、大型水电站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有部分项目还请设计单位,开展了项目初步设计,这就为全市电力的飞跃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年毕节试验区的人民和历届领导班子都很有战略眼光,很有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胆识和魄力。
三是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工程实施阶段(2001年-2018年)
这是毕节市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理应载入史册的18年,也有人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8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电东送工程是重头戏,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项目,就是洪家渡水库(水电站)。以此为开端,在毕节市境内及界河上建起了引子渡、东风、索风营、小岩头等一批大型水力发电站,计算给毕节市的装机容量约160万千瓦,占贵州全省水电总装机的8%左右。
这期间全市火电厂建设发展更是成绩斐然,相继建成并网投入运营的有纳雍发电总厂、黔北发电总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毕节热电厂、金沙茶园电厂、织金电厂一期等大型火力发电厂,全市火电装机总容量近900万千瓦,占贵州全省火电装机容量的33%。
风力发电也是异军突起,在“十二五”短短的5年期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从零直接飙升到125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约39%。提高了清洁能源在贵州电网中的占比,优化了贵州电网电源结构。
另外,在新能源的开发上,装机3万千瓦的金沙金泉生物质发电厂建成投运,装机3万千瓦的威宁县平箐太阳能光伏电站建成发电。
至此,毕节市火电、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的电能生产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千瓦,正如前文所述,毕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祖国西南地区能源电力基地。
毕节市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无油、无气、多水、有风、有光”,这就形成了多年以来并将长期持续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生产结构,由此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和能源资源瓶颈等问题。于是,如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电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体系等等。都是历史留给后来人的问题和挑战。
『肆』 法国的什么在1896年第一次公开用投影式电影放映机放映了电影
法国的《火车进站》在1896年第一次公开用投影式电影放映机放映了电影。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从人类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以手摇放映机横空出世,到如今IMAX、巨幕、4D等创新技术百花齐放,电影放映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着电影行业的高速前行。
『伍』 手摇发电机的历史
1832年,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
就现在而论,可以将国产电动自行车改装,这对电路基础要求高,因为无刷电动机不像有刷发电机或电动机,可以直接使用。
可以用汽车发电机,从卡车到轿车,以及手扶拖拉机都有现成的产品可以直接使用。
还有进口机电器材中的拆解伺服电动机。
也可以将几个进口自行车上的前灯发电机串联起来。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小型电影放映机的手摇发电机,短波电台发报机手摇发电机,磁石电话机手摇发电机,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陆』 外国人最早在华拍摄的电影是什么
外国人来华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刚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过纪录片,只是这些影片的名称和内容现在已难以考证。
1898年,美国爱迪生电影公司的一名摄影师在周游世界过程中曾在香港和上海拍过一些素材,后来被编入《香港码头》、《上海街景》等6部短纪录片中。4年后,另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根据其摄影师在北京、天津拍摄的素材编辑发行了《北京前门》和《天津街景》两部短片。
1908年,在上海从事电影放映活动的意大利人劳罗也开始了拍片活动,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上海租界各处风景》、《强行剪辫》等片,而在北京拍摄的《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纪录了一个古老帝国的两位统治者的葬礼。
1909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的摄影师来北京拍摄风光片,也拍摄了纪录一些京剧名角(如杨小楼、何佩亭)的演出片断。同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起初拍摄的大多是纪录片,如《西太后》、《不幸儿》等。
1925年,苏联导演史涅伊吉诺夫与一名摄影师随同开辟莫斯科—北京远程航线的苏联飞机来到中国,在张家口、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拍摄了一些素材,被编入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的国内战争》,此片后来更名为《东方之光》,作为苏联在国外上映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在西欧诸国放映。两年之后,另一位苏联导演雅可夫·布里奥赫来中国拍摄了新闻纪录片《上海纪事》,影片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上海的情形,于1928年在苏联上映。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个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联合考察队开始对中国的西北部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考察活动,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的电影资料,曾在北京放映。1920年末期,另一位瑞典人,考古学家安特森用电影纪录了自己在中国北方和西北部的见闻,影片对塞外的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服饰等都有所反映。
战争岁月的记录者
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用一台16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1936年,斯诺在访问延安期间拍摄的一些素材,纪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八一运动会的球赛及部队的文娱生活,这些素材也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继斯诺之后,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海姆也辗转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要给予反击》。
1938年,又一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罗曼·卡尔曼来到中国拍摄了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中》和《在中国》。同年,荷兰纪录电影工作者尤里斯·伊文思历尽艰险来到中国,他拍摄的《四万万人民》曾在不少国家上映,对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相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拍摄的日本纪录片不仅被用作鼓动日本民众和军队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手段,更成为日本政府推行军国主义的外交手段。1937年8月21日,就在“七七事变”一个多月后,“大日本电影协会”在中国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大肆制作宣扬伪满“国策”的影片。从1937年至1945年,该协会在中国拍摄了600余部影片,其中半数为系列新闻纪录片,如《新闻周报》、《大东亚战争特报》等。
从1938年到1943年,日军曾经对重庆进行过200多次空袭,出动战机9000余架次,投掷炸弹两万多枚,炸死炸伤市民数万人……这段被称为“重庆大轰炸”的史实曾经被纪录在长达6个小时的电影资料片中,摄制者包括日本航空队的随军摄影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记者以及原国民党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影师。这些资料片在二战后曾经被美军缴获,后来几经辗转才流入国内。2001年6月4日,根据这些资料片剪辑而成的51分钟的关于“重庆大轰炸”的纪录片在重庆试播,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60年前那场劫难的纪录片。
1949年9月底,25位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来到中国,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两个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分别被编入了两部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影片于 1950年7月17日全部制作完成,上映后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均获得了“斯大林奖”一等奖。这两部影片大概也是外国人在华拍摄的最早的彩色纪录片。
1955年,法国纪录片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了《北京的星期天》,享有法国“新浪潮之母”盛誉的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作为艺术顾问一同前来。1958年,已经定居巴黎的伊文思再次来到中国,拍摄了纪录片《早春》,反映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江南农村景象。
1971年,伊文思与罗丽丹花费5年时间拍摄了由12部影片组成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集《愚公移山》。1976年3月初,这些影片在巴黎的四家艺术影院同时上映。也许是由于满足了西方人了解“封闭锁国”已久的中国的需求,此片仅在法国的映期就长达6个月,后来又在西德、比利时、巴西等国播映,受到广泛好评。1980年代中后期,他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在中国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风的故事》更成为纪录电影史上的杰作。1938—1988年,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这部影片让安东尼奥尼和他的电影在中国遭到全国性的批判。一位加拿大纪录片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这些影片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冷淡,从来没有成功地与他们进行过密切的交流,只是一些由观光客拍摄的旅行日记般的有关中国的印象而已。然而这部影片却真实地记录了幸福中国,与现在人们所想象的"史无前例"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柒』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受到什么的启发发明了活动电影机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受到缝纫机启发,发明了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是现代电影的奠基人,也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他们受到缝纫机的启发,在爱迪生的“西洋镜”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手调电影放映机,从而发明了电影,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而他们的发明历程与他们的父亲有关,他们的父亲安东尼·卢米埃是一名肖像画家和获奖摄影师,从小他们兄弟就接受着艺术的熏陶。
1881年,17岁的路易斯对父亲制作的照相底片产生了兴趣,路易斯改进了化学家研究的干板材技术,创造了名为“蓝板”的新技术,他的成功使他们家开设了一家新工厂,随着逐渐的发展,卢米埃尔家经营着欧洲最大的摄影工厂。
活动电影机的发明故事
1894年末的一天深夜,路易斯·卢米埃尔在设计胶片传送的模拟图时忽然想到:用缝纫机缝衣服时,衣料正是做“一动一停”式的运动。当缝纫机针插进布里时,衣料不动;当缝纫机针缝好一针向上收起时,衣料就向前挪动一下,这跟胶片传送所要求的方式很相像。
于是,他兴奋地告诉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可以用类似缝纫机压脚那样的机械所产生的运动来拉动片带。当这个牵引机件再次上升的时候,尖爪便在下端退出洞孔,而使胶片静止不动。经试验,路易斯的想法果然可行。后来奥古斯特在一篇文章中说:我的弟弟在一个夜晚就发明了活动电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