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将来的事》我得到的都是侥幸啊,失去的都是人生
对久立于青春期风暴中心的自己来说,这是从来没有萌生过的念头——“中年危机是什么?”这个概念距离自己实在是太遥远了,在我的印象里,中年危机应该是正常人年过半百之后,才开始担心的问题。中年危机与更年期,并列人类生命旅程上避无所避的两大拦路虎,不然静心口服液之类的广告,也不至于会在电视上如火如荼的轮播不休了。
不过在心理学的大背景之下听完《将来的事》这堂电影赏析课后,“青春期后置与中年危机前置”这个概念映入我的眼帘并且提醒了我,在这个年轻人普遍精神世界早衰、身体活力丧失的快节奏时代,中年危机的体验,距离我们这些刚刚迈入30岁的门槛的年轻人来说,依然很远吗?
《将来的事》整部电影围绕着女主角娜塔莉的生活,从完美圆整到变故接踵而至,一层一层地抽丝剥茧,将娜塔莉周遭的一切不堪逐渐铺展开来,是一部个人传记式的电影。
已经迈入50岁的娜塔莉,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没什么不同,拥有着一份哲学教师的体面职业,她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并为自己的梦想而辛勤努力,因此她获得了出版自己著作的机会。她拥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丈夫同样也是哲学教师,两个孩子已经独立。在人际关系方面,娜塔莉有着追随自己的得意门生——法比安,两人既是师徒又是友人。在常人看来,娜塔莉所拥有的一切近乎完美,生活处于安稳自足之中。
不过愈是狂乱的暴风雨就愈是隐藏在波澜不惊之后,随着这部影片的渐渐展开,娜塔莉完美的生活结构开始一点点出现裂缝,面临着一场歇斯底里的崩塌。
娜塔莉年老独自生活的母亲患有抑郁症,她总是像孩子一样编造各种理由,就是为了让娜塔莉能够关注到她,她也会疯狂打电话给娜塔莉,全然不顾这样的行为是否给娜塔莉造成了麻烦,多次尝试自杀也让娜塔莉不得不亲自去到母亲的面前照应她。
温和寡言的丈夫早已偷偷维持着一段新的恋情,向娜塔莉大方坦白之后,他选择了离开娜塔莉,与情人一起生活。而之后由于出猛颤大版社方面的合作分歧,正值情绪低谷的娜塔莉坐在公交车上,恰好目睹了人行道上丈夫与现任的笑颜。
出版社因为市场对严肃文学洞锋的冷淡,而向娜塔莉提出修改方案,希望她能够迎合市场需求而改变,不过娜塔莉坚持己见,对出版社的方案嗤之以鼻,使得她的出版之路就此停滞。
而在这一切变故都发生之后,被接二连三的挫折逼到角落、逃无可逃的娜塔莉,就像避世一般躲到了爱徒法比安的乡间小屋。殊不知法比安却是那个在她的心上,完成最终重重一击的人。面对老师对自己阅读的哲学著作提出的质疑,法比安对娜塔莉的思想提出了“批判”,且毫不留情地批判娜塔莉的言行不一,使得伤痕累累的娜塔莉终于抑制不住,在深夜里抱着母亲家的黑猫痛哭了一场。
我觉得用“崩坏”来形容这样一段生活经历,丝毫都不过分。丈夫的出轨与离婚、母亲日夜不休的胡闹、梦想停滞的打击、知己毫不留情的批判,随便哪一件挫折放在我们的生活里,就足以让我们的日常笼罩上一层阴霾,真的是足够糟糕。这也是我由这部影片深深体会到,当中年危机降临之后,这个年纪的人将会体验到怎样的虚弱、恐慌和无力的惨烈景象。
荣格曾经在经历自身的中年危机时,毫不避讳地说道:“我的灵魂生病了。”他也从过往经验中,将中年危机的困境用语言描述了出来,“由于青年时期心理能力过多地投进物质性的兴趣上,而忽略了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到了中年,由于人生目标的实现,这种心理能量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而被收回,结果便造成了价值的丧失与人格的空虚。”
对的,这句话里的核心就是“精神价值”和“价值的丧失与人格的空虚”。枝竖
当我们都还沉浸在娜塔莉屡屡受挫的惨烈中时,一直以细节的方式存在于这部影片里的“哲学知性”此时就浮现出来了。由于娜塔莉自身对哲学思潮的热爱,哲学里的知性力量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她的人格之中,娜塔莉所重视的“精神价值”,帮她稳固了她的心智结构,使得她没有在生活琐事接二连三的打击里倒下,而是用知性的力量去勇敢面对一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在所有循规蹈矩的生活结构都崩塌之时,生命给娜塔莉开了新的一扇窗,她由此获得了一个重新思考、清理自己生活的机会。于是在电影的结尾,无论是如何的惨烈都终将过去,娜塔莉接纳了自己生活里发生的一切,开始迎接自己新的生活和角色。
回望日常生活中,就算年轻如我们去面对生活里的种种不堪时,中年危机的这种恐慌感、无力感和虚弱感早早就到来了。这也是在课堂上引发我很深共鸣的一句话“20岁的中年危机与30岁的宝宝”,我们不成熟持续的更久,但衰老却总是提前袭来。尽管我们已经迈入了三十而立的门槛,但是内心依然还渴望着别人把自己当作“宝宝”来对待。
在面纱那一部电影里我们就提及,不少将少女情怀一直延续到四五十岁的女人们,心中仍然旷日持久地渴望着被宠。而20多岁的年轻人们,却受困于一种精神早衰和活力丧失的状态里,他们无法去说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用荣格的话来说,就是活在了一种价值感丧失、人格空虚的生命形态里。
青春期后置、中年危机前置、财富期前置,这三组词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浮现出来了。根据这几个具有时代性的概念,我也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青春期后置的生命状态除了退行的消极意义,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我们内心中被后置的青春期,不甘于在既定的社会轨迹中安放自我,更期待独创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从18岁到25岁,再到30岁乃至40岁。“自我”前所未有的充沛,也前所未有的复杂,拥有前所未有的多种可能性。人们希望自己一直是拥有无限可能与潜力的“宝宝”,可以持续建构与丰满自我,不用成为循规蹈矩,毫无可能性的“大人”。
中年危机前置,则让我们失去了敢于去追求可能性的勇气。由中年危机前置所引发的“初老危机”是一种精于计算、缺乏“闯劲儿”的心态,具体表现为年轻人在风险的威胁下,产生了广泛的焦虑情绪,进而采取保守、谨慎的处事方式。
而这种“风险威胁”,也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在年轻人财富期前置里,那就是对不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财富过分期望。因此由年轻人为首,大量涌现的网红、主播经济等等,都将矛头指向了敛财。
无论是青春期的前置还是中年危机的后置,我们都需要再将目光转向一开始的那部电影《将来的事》里的女主角娜塔莉身上,她用她的知性之光,去坦然面对了生活里的诸多不堪。而这种知性之光,亦是我们在面临青春期后置、中年危机前置时,所需要的。
Ⅱ 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文/姜宇辉
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学会成长。没错。但这句话我并不想说给大学本科班上的小朋友宏散们听,而是要说给我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以及那些她这个年龄的小小朋友们。
跟一年级的小学生谈思考人生,即便说不上是残酷,也着实有几分荒诞了。一帮子还整天看着《海底小纵队》、翻着《米小圈》的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们,真的会思考、能思考吗?或者再从根本上追问一句,对于他们/她们,思考真的有用、有意义吗?确实,这个问题是我想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的。作为一个哲学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即便对于心智已经相当成熟的年轻人来说,思考往往都是一件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那么,对于那些幼小的心灵来说,思考真的能带来怎样的益处吗?大家都明白,拔苗助长并不可取。在一个看似并不适合进行思考的年纪硬要让孩子“成熟”起来,这充其量只能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乃至心理焦虑吧。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会带着规训的口吻说,快快成熟起来吧,别总像个小孩子。可是现在,我倒更想跟自己的孩子说,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吧,毕竟,成熟总意味着纯真的一去不返。
不过,这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思考”意味着什么。思考(Thinking)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呢?大多数人会觉得思考很难,也很难得。这一方面是因为思考好像是人的比较高级的心灵活动,要动用到相当抽象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推理,因而势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可能大家都会认同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面,真正需要你开动大脑进行“思考”的机会和场合并不多见。即便有,那也是很重要的时机,很关键的环节。这至少说明一件事情,“思考”和“思维”(Intelligence)是两回事。“思维”的能力大家都有。排个序,分个组,做个选择,甄别下真伪,这些都是思维活动的体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可以搞得很复杂,但往往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思和雀考可就不一样了。它涉及到的是对“整体”的把握,它唤绝早追问的往往是“根本”的问题,它运用的始终是那些极为抽象的“大字眼”。这样说起来,思考就并不仅仅是动动脑筋那么简单日常的事情了,它几乎变成了人生里面最为重要而关键的一种活动。没有思考,你对人生就不可能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你的人生就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是混沌不堪的。思考给你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你一个值得追寻的意义。一句话,思考,就是让你活得清楚明白。
就此而言,思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最应该、最值得被培养和发展的一种能力。读书无用,这句话很多时候是正确的。因为盲目的读书,不仅会占去你短暂人生的很多宝贵时间,而且无序地在心灵里面塞进各种信息和知识,往往会造成迷茫乃至错乱。那么比照起来,思考就不仅是有用没用的事情了,而简直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做就不行的事情。无论是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或者就是浪着也好,在这里面都应该孕育出适合你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又怎能不从娃娃抓起呢?
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那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说清楚两个问题:思考什么,怎样思考。
首先,思考什么。刚刚区分了思考和思维,那么也就是说,思考是朝向那些最大的整体、最普遍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说到底无非只有两个:“世界是什么?”“我是谁?”换句话说,思考的终极对象,一个是外部的最大时空范围,就是世界;另一个就是内部的最深的本原,那就是自我。真正的思考,就是从世界返归自我,进而明白自我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先是沉浸在“世界”之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了解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处理各种事情,跟各种人打交道。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会说,人一开始的自然状态就是“在世”(Being-in-the-world)。他还用了一个在中文里面挺贬义的词来形容这个状态,叫“沉沦”。这有点过了,其实说“沉浸”就好。沉浸,并不是不思考,而是说在这个初始的阶段,我们思考的终极对象是世界,而尚未或无暇转而思索自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我还是觉得思考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顺序,这个是不能硬来的。所以不要一上来就整天思考自己,追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的生命有何意义?”,这只会造成困惑、障碍乃至创伤。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来说也肯定是这样,要让他们/她们先沉浸在世界里面,汲取知识,获取信息,探寻未知。先要激发出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这才是思考的真正起点。不过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现有的学校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当然,所有这些书籍里面都在向孩子们传输各种各样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但我们说过,思考并非仅仅是获取局部的知识和单纯的方法,而是要获得整体、根本性的洞见。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自觉咱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实在是做得不够,至少大家都没有积极主动地往这个方向上去引导。家长们会带着孩子去参加乱七八糟的补习,培养有用没用的能力,但似乎就是忘了,所有这些最终都是要汇聚到思考能力的培养。你可能会质疑,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教他/她那些深奥的大道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大道理”不一定是硬教或机械灌输的,而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潜移默化地进行。因为它并不是一套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一个不断引导孩子向着更宏大的世界和更开放的思索运动的过程。在所有的学习和培养的过程里面,都应该把学会思索世界作为一个关键的引线。另一方面,也有家长会抱怨,“连我自己都从来没思考过这个世界,又怎样引导孩子?”这也不算是很大的障碍,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你不是很好的厨师,但也可以品鉴米其林三星的精湛手艺。同样,即便你从未思考过那些大问题,也仍然可以向孩子推荐相关的书籍。一起阅读,跟孩子一起学会思考,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思考世界仍然不是终极的目的,甚至只能说是思考的起点和入门。真正的思考,就是要开始学会思考自身。所以你会明白,为何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命题并非是“世界的本原是水”(泰勒斯),而恰恰是“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苏格拉底)。但“认识你自己”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玄乎。这无非就是说,要开始把你自己从沉浸在世界中的原始状态里面抽离出来,认识到你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个体,如果把整个的外部世界描绘成一个四维的时空坐标系的话,那么你就是这个坐标系的中心。这当然不是自我膨胀乃至妄自尊大,而是首先让你明白,你的所有的行动和选择,其实最终都是从“自我”这个中心发出的,你有一些根本性的心灵的能力(意志、思索、欲望、 情感 等等)来发动、实现这个运动。进而,正是从这个原点出发,你开始重新认识、反思、建构“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之前你所有那些关于世界的思考,如今要开始慢慢跟内在的自我这一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思考的深化,持续的推进。
而如果说,能引导孩子思考世界的书籍和资料已经是少之又少,那么,能进一步让他们/她们开始学习思考自我的书籍那简直就是难觅踪迹了。但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考虑到孩子们的思考特征,其实也不必把眼光完全局限在文字密集的书籍形态之上。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多媒体的素材都可以成为思考的媒介。这倒不是低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说他们/她们还不大识字,读不了大段的文字,所以就只能配上插图啥的增进理解,这样理解反倒是低估了图像和声音的那种促进思考的巨大潜能。一句话,图像/声音并非是对文字的“补充”性说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思索活动。很多心理学家和媒介学家都强调过,图像思维相比文字思维最为突出的长处就在于,后者往往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前者,总是体现出一种直觉的、整体性的面貌。简单说,文字需要你一行行读,一步步想,而图像和声音则确实可以实现瞬间的跳跃和洞见。威廉·布莱克的那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即永恒。”短短四句文字,但呈现出的却是一幅极为鲜活生动的对于世界整体的洞见。所以,对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图像和声音会是更为有效而积极的渠道。在这个方面,似乎日本动漫要体现出更胜一筹的魅力。国产动漫大多是 搞笑 和灌输,而且 搞笑 也往往无底线,灌输也往往很机械,所以鲜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思考世界和自我的能力和欲望。但在日本动漫里面,这样的主题就相当多了。责任、自由、选择,这些看似极为深刻的命题,却每每能跃然呈现于图像和故事之中,不禁令人感叹。别说孩子了,就说我自己的学生,很多也都是从日系动漫里面获取哲学思考的灵感。
不过最近收到师友相赠的一套童书,倒觉得有点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思考的魅力”系列。图文并茂之外,对哲学道理的讲述也是很贴近孩子。就像我这样教了无数遍哲学史的人读起来,也会觉得饶有趣味,这些自不待提。之所以想重点推荐一下这套书,主要还是因为它很呼应我上面所谈的从世界到自我的思考历程。书末的那句推荐语我一下子就非常认同,确实,“思想高度决定人生高度”。人生或许不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爬坡运动,而更接近起起落落的海浪运动,但无论怎样,思考都绝对是人生的极致强度的高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努力去探寻去追求的,也理应是我们尽早开始培养和践行的。这一点,确实没有哪个民族比法兰西更为积极主动。从中学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也确实堪称壮举。但也不必把这件事情一味地神化,只要我们由此充分认识到让孩子尽早开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和孩子一起来翻阅展玩这一本本有趣的色彩缤纷的小书。按主题来看,确实涵盖了对世界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思索这两个基本方面:前者囊括了各种自小至大的主题,从足球、舞蹈、怪兽,一直到友谊、权力、时间、美等等根本性的大问题;而后者则更引人注目,甚至直接触及了衰老、死亡、自由等等对于成人来说也是极为困惑的深刻焦虑。
不妨结合其中的两本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就从《足球教会了我们什么》开始。选择这个主题,就是因为它看似是一个很日常很具体的题目,但作者确实就是从这样一个微观的生活细节慢慢地引导孩子去一步步思索世界和生命的大问题。功力和启示完全就体现在这里。试想如果我带孩子一起去看球,会跟她说什么呢?无非是规则、球队、球星、八卦等等,至多再跟她聊聊足球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所谓 体育 精神吧,以此来激励她不断有勇气去克服生活上的种种逆境。但翻开这本小书,里面讲述的东西真的令我自己也大开眼界。因为作者不啻将足球真正作为“一沙”与“一花”,从中透射出了人生的百态, 社会 的万象,乃至 历史 的兴衰变革。书里面谈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谈到了 游戏 精神的本质,谈到了人际关系的 社会 学模型,甚至还涉及到了很多基本但却绝不肤浅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掩卷沉思,我觉得真正的思考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吧,就是能从最具体的现象出发去理解整个世界的深刻哲理。这就是一种精神的提升,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成长。就是让孩子明白,成长并非意味着变得老成世故,或者变得人云亦云、失去个性。同样,成长也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数字累加。真正的成长,就是变得透彻,变得睿智,变得能够以更为开放和开阔的思想去面对这个世界,这场人生。足球如此,生命里那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看一场足球,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宝贵体验。
除了这个见微知著的方面,整套书也大量涉及到了更为根本的难题。我们就直面“死亡”这个终极问题吧。确实,孩子经常会关心死亡的问题,而且绝非仅仅是觉得好玩,更是觉得困惑。我的孩子就很认真地问过我:“人死了以后去了哪里?”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怎样回答。我读过、写过很多关于死亡的哲学著作,但我当时真的就是无法找到向一个孩子进行恰当解释的方式。《为什么会有死亡》这一本的处理方式,我就觉得很值得赞赏。它同样是从一个极为日常的现象开始,将死亡和旅行、离开进行比较。而这就恰恰抓住了要点,因为孩子们对于死亡的困惑往往就是:经常在身边的人,怎么后来就再也不出现了呢?他们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了吗?那个地方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吗?书里面随后就谈到了葬礼,因为这是我们面对死者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场合。然后作者又告诉孩子,重生、来世都是虚幻的安慰,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在人生里面,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失去和离别,但这并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相反,只有从这些看似可怕的事情里面去学习,去领悟,才会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可贵,自由的意义。“有了精彩的人生,就坦然接受生命的谢幕吧。”你可能会质疑跟一个孩子谈论这些是否过于残酷,但跟着孩子一起读完全书,你反而会觉得,同他/她一起去面对死亡,不仅让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而且更拉近了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终日的陪伴,物质上的扶助,知识的灌输,这些可能都并非是教育的真谛。唯有在阅读、在思考中跟他/她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将来的事”来自那部口碑颇高的法国文艺电影,里面讲的正是一个中学哲学教师的困惑与反省。我用这个主题,其实只想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当孩子开始思索世界和自我,这并不是一件幼稚可笑的事情,相反,这恰恰标志着他/她的生命的真正起点。未来属于孩子们,那就让未来照顾好它自己吧。毕竟,将来的事,谁又知道呢?
(姜宇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硕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法国哲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专著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画与真:梅洛-庞蒂与中国山水画境》,译著有《千高原》《普鲁斯特与符号》)
Ⅲ 将来的事女儿为什么哭
子女与母亲之间相处的尴尬气氛。《将来的事》是由米娅·汉森-洛夫执导,伊莎贝尔·于佩侍李尔、爱迪丝·斯考博、罗曼·科兰卡、安德烈·马孔主演的剧情片。母亲太有才华,他们会有崇拜,以及这种处处彰显的才华与普通生活的格格不入,子女与母亲之间相处的尴尬气氛,所以女儿哭。该片于2016年4月6日在法国上映,讲述了哲学教授娜塔老中迟莉原培基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相守多年的丈夫弃她而去,于是她遇到了许多的倒霉事。
Ⅳ 跪求将来的事2016年百度云资源,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BzUtWOutFmxibykO0e_siw
Ⅳ 《将来的事》不确定的事
《将来的事》不确定的事
《将来的事》,法语原名是L'avenir,这个词不是指“将来那些可预测或安排的事”,而是指“完全无从预知的将来的一切”,就像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可捉摸的命运。
是年初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令人久久难忘的除了故事情节,于佩尔精彩的演绎,还有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事情发生,所有的确定性被打破,人通过轮歼什么在世界安身立命,娜塔丽说还剩知性的生活。
五十岁,先生出轨,要搬去和情人同住,母亲去世,事业受创,儿女离巢,爱徒的批判……
一样样失去确定性之后,娜塔丽开始自己的哀悼之旅?
她凭什么可以完成这场哀悼呢?
在小伙伴的讲述中我们获得如下信息:
一、稳定的个人价值观:
什么是个人价值观呢?
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人类不仅能够做出这些关于价值观于目标的选择,而且如果他想要获得完整,他就必须这样做,因为这些价值观-他所朝向的目标-使他成了一个心理中心,一种将他的力量整合到一起的核心。
在电影中,娜塔丽在面对每一件事情中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比如说68学运,学生在街头闹事,而她选择以卢梭的理论回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反思和思辨,在她的书遭到出版社要求改变风格之后,依然有自己的风格的坚持,当她和前夫回到海边度假小屋收拾东西时的坚决,对于周围的一切事情,她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之战——主体的绝对姿态,一个绝对的主体启动本能的力量独立完成哀悼的过程,这也是后现代的特征生活方式,“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后现代人与人关系的带宽,但的确过份的空间感,又造成隔离与折损。
二、高自尊
•其实质是个体是否喜欢所认识的这个自己。
–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他们需要颂桐闭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倾向于去取悦别人,容易被说服和服从。
•自尊稳定性差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消极情绪,如生气和抑郁。
•高自尊者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对自我提高的关注。
•低自尊者的行为动机来自对自我保护的关注。
•高自尊者的自我概念更清晰,对自己的认识更稳定、更一致;低自尊者的自我概念更混乱,更模糊,对自己的认识不稳定、不一致。
三、安全的依恋关系
幼儿与其照顾者(父母亲)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关系
依恋能够满足人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
娜塔丽面对生活中种种危机,她表现出安全的依恋模式:
低焦虑:将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和值得被珍惜的
低回避:相信对方是可信的,会满足自身的情感需要
四、圆整的自我意识
意识的第一时期: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仅仅由认识或“知道”构成。
在意识的儿童时期,尚未出现问题;没有什么事物依赖主体,儿童自己仍完全依赖父母,仍被父母的精神氛围包围。
意识的第二时期:即自我情结已有发展的阶段,则是君主制的一员状态。
到青春期,随着性特征的成熟,才有了心理的诞生以及意识到与父母的不同。生理的各种变化强化了自我,以至于自我常常毫不谦虚地断定自己——“无法忍受的时期。”
意识的第三时期:意识的进一步的发展,意识到了分裂状态、二元状态。
很显然,娜塔丽的三个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是一步步走向巅峰的,这也为她之后生命的第二阶段做了铺垫,要成功渡过中年危机需要一个人在过程中强大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对峙形成必要的张力,这是自性化道路中重要的阶段。
几场和解:
与母亲的和解:爱的和解,母亲一直无情的使用女儿,而她做到绝对不牺牲与奉献,有和解才有爱,这是绝对主体的姿态。
与前夫的和解:关系的和解,一定程度的和解,关系的告别。
与法比安的和解:与法比安的对话直击灵魂和痛点,母亲的常年纠缠,与前夫的隔离,形成一种习惯性依恋。最终,与法比安的和解,经由思维发生认知上的转型,完成与母亲的和解与告别。
你越是聪明,你的单纯越是愚笨。最聪明的也是在单纯处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但我们也不能沉溺于单纯,故意让自己变成傻子,而是要成为聪明的傻子。
聪明野裂征服世界,单纯却征服灵魂。事情是相对,亦是有度的。
——荣格《红书》
在荣格的《红书》中反复提到时代精神,那么现实的我们究竟处于怎样的时代呢?
个体化时代:
80末,90初,作为第一代成长在个体化社会的个体,其所面临的自我探索命题前所未有的复杂与艰难。摆在他们面前的不再是既定的经验与命运,每个人都肩负着自我发现,自主抉择的使命,每个个体的独特也使得他人的经验不在具有绝对的模仿价值。这导致了其学习期与探索期的无限延长。
风口时代:前所未有的近身风险与近身机遇
•波动与不确定性成为时代主题,高度发达的社交媒体将这些风险赤裸裸地暴露在大众眼前,人们从未如此鲜活地感知风险近身的刺激。
•曾经因为“年龄”带来的财力,资源,眼界,经验方面的差距,在互联网时代的遍地机遇面前,已被迅速消弭。这是造成“年龄迷航”的重要背景。
后喻时代:更早的宠爱,与更早的抛弃
•在互联网普及,全球化加速,信息不断爆炸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年长者的经验和知识不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后喻时代”强调的核心是野蛮生长的创新能力,永远在要求“年轻,更年轻”
•一旦出现更新,更有创造性的新一代,旧有一代就迅速被贴上“衰老”的标签,和他们的父辈一起被抛在身后,成为“时间移民”。
是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青春期都还没真正长好,就一下冲进青年期,所谓青春期后置就是我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宝宝,就已经做了宝宝的父母,或者宝宝们不愿长成大人,时代巨变之下,我们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于是,在青春期与中年危机的双面夹攻之下败下阵来,困惑迷茫,既需要成长自我意识,又需要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这是80末,90初这代人的困境吧,身处其中,谁经历谁知道。
而什么是这代人的机遇呢?
我想是在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与整合的可能性,若我们具有人格的开放度,太多的学习平台与前人的修炼方式也终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养料,一场自我启蒙运动开始了,我们需要持续的有规律的训练来保证基础,然后需要一份心的力量,这两者的结合构成一种独特节律之下的自我认同递进,深度的自我认同加上情感的力量,形成精微的感受力,它是综合素质的展现,这样的感受力穿越感性与理性的界限,形成一套当下感受及解决问题的独特风格,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充分具有自由意志的,所有修炼的意义在于,拥有主动的选择权,安然的活在未知的世界中!
Ⅵ 想在线看将来的事 L"avenir哪位大神有,求免费分享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将来的事》是由米娅·汉森-洛夫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爱迪丝·斯考博、罗曼·科兰卡、安德烈·马孔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6年4月6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哲学教授娜塔莉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相守多年的丈夫弃她而去,于是她遇到了许多的倒霉事。《将来的事》是由米娅·汉森-洛夫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爱迪丝·斯考博、罗曼·科兰卡、安德烈·马孔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6年4月6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哲学教授娜塔莉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相守多年的丈夫弃她而去,于是她遇到了许多的倒霉事。
Ⅶ 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歌词 小羊诗歌
歌曲:谁弊困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
歌手:小羊诗歌
填词:林婉容
谱曲:林婉容
歌词
哦~神伟大的爱,何其长阔高深
竟不吝惜他独生爱子,为我们众人舍了
神称为义的人谁能控告,谁能定他们的罪
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
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
危险刀剑吗,不论是高处的
是低处的,现在的事,将来的事
都不能叫我与橘卜基神的爱隔绝
哦~神伟大的爱,何其长阔高深
竟不吝惜他独生爱子,为我们众人圆谨舍了
神称为义的人谁能控告,谁能定他们的罪
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
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
危险刀剑吗,不论是高处的
是低处的,现在的事,将来的事
都不能叫我与神的爱隔绝,难道是患难吗
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
危险刀剑吗,不论是高处的,是低处的
现在的事,将来的事
都不能叫我与神的爱隔绝
都不能叫我与神的爱隔绝
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
是逼迫吗,是饥饿吗,危险刀剑吗
不论是高处的,是低处的
现在的事,将来的事
都不能叫我与神的爱隔绝
都不能叫我与神的爱隔绝
(7)法国电影将来的事插曲扩展阅读
《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活祭》中,由小羊诗歌公司发行于2011-07-01,该张专辑包含了12首歌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1、清醒的歌演唱的《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幸而有你》中,2019-12-3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2、保提基石福音合唱团演唱的《谁能使我与神的爱隔绝》,该歌曲收录在专辑《为你倾注》中,2017-12-24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9首歌曲。
Ⅷ Que sera, sera是什么意思
翻译:“世事不可强求”
因为后一句是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该发生的都会发生”, 意译成“世
事不可强求”, 这样翻译就比较贴切。
(8)法国电影将来的事插曲扩展阅读:
Que Sera, Sera出自于 Doris Day的《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这首歌是六十年代一部电影里的插曲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 i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不可预见的未来,这么神秘这么未知,注定了一般在前面等待我们
顺其自然,顺风而行
既然都要向前去,还不如不选择开开心心的向前去
多丽丝·戴(Doris Day),1922年4月3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美国歌手、电影演员。
她是美国二战后流行音乐歌手中名气最大的一位,有“雀斑皇后”之称,以邻家女孩的灿烂笑容征
服了50至60年代的影迷,经常成为年度十大卖座巨星。作品有《影舞者》、《牧女战牛郎》等。
Ⅸ 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 是哪个电影的插曲
是拦液科幻影片《世界末日唤衡轿》(又名:绝和肆世天劫)的片尾曲,是Aerosmith(史密斯飞船乐队)所演绎的,很不错......
Ⅹ 将来的事女儿为什么哭
将来的事女儿哭原因是娜塔莉面临多重危机,母亲的去世,丈夫的背叛让她恐惧。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公开信息神肆显示,法国电影《将来的事》女儿娜塔莉面临的衫返危机是多重的,生命、情感、人生观和价值,焦虑症频频爆发的年迈母亲及她的去世,这是人到中年即将迈向老年的娜塔莉不得不接近的恐惧,一起生活了25年游塌轿的丈夫出轨,是娜塔莉所遭遇的情感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