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浅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国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要言简意赅地揭示剧情内涵,也要给人以美感,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希望能一睹为快。好的译名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除了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达到与影片内容的完美统一,也不能忽视其 广告 促销功能。翻译片名是一项重要的且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讲究一定的 方法 与技巧。
关键词:英文电影;名字;翻译技巧
一、 文化 差异
文化是语言活动的背景,而语言又是翻译的手段。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仅仅关注的是语言本身就很难有效地交流,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对文化差异不了解或对于背景知识所知甚微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1.不同的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不同国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解释出与本国文化存在差异的风俗习惯,尽量忠于原文表达出的 文章 的实际含义。
2.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是由人们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宗教活动中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有很多 谚语 习语是与宗教有关的。在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对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三大宗教。与之不同的是,__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翻译者补充与宗教相关的知识,在这两种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
3.不同的 思维方式 。思维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不同的语言体系。当表达时间空间概念的时候这种差异极为明显。
二、翻译的原则
电影片名往往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为其终极目标。片名佳译、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可人的语言而倍受中国影迷和英语 爱好 者的关注和青睐。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往往体现了它的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
三、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1.音译法。音译就是根据发音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如获得第16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并被誉为“影史最伟大的爱情电影”的Casablanca译作《卡萨布兰卡》,就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片名采用音译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1979年版的电影Tess译为《苔丝》以及HarryPotter《哈利波特》,采用的都是音译,这些片名都通过音译保留了一些“洋味”。
2.直译法。直译,倒并非一定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字组织的不同,这样“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翻译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恰当的直译不仅能带来很高的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片名的直译是比较简单且 保险 的方法,由于是按照原片名直接译出对应的汉语片名,它的好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味道。如: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以这个世人皆知的地方命名的影片The Pearl Harbor直译为《珍珠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影片也往往采用该名著中译本的直译书名,如:Jane Eye《简爱》,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3.意译法。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法。意译,也就是纽马克所称的交际翻译。这种方法旨在保留译语的“达”“雅”,丧失了原语的形式,但与此同时并未改变原语主要的文化信息,从而使译语优美明了。另外由于东西方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文化背景等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把片名直译过来,也可能会失去原片名的本来意义,甚至可能产生一些错误的联想,影响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法,以凸显影片的特征,激发观众的欣赏欲望。意译无法传递原语的全部文化信息(尤其是无法传递原语的形式特征),但却能产生很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片名意译前需要先对影片内容、背景有深刻透彻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原名,使译出来的片名与影片内容相吻合,并尽量再现原名的信息。意译不但给了译者创造的天地,也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应使片名意译得通顺上口,让中国观众明白。
总之,英文片名虽然很短,翻译起来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不同的影片名侧重点不同:有的是以人名或地名命名,有的是以时间或地点命名,还有的是通过影片名来描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公式将其套用在影片名的翻译当中,也很难找到一种权威的翻译理论专门用于指导影片名的翻译,只有将不同的翻译理论结合起来,在不同场合,用某种理论的某一点配合相应的方法进行翻译,才能贴切地翻译出合适的译文。因此可以说,影片名的翻译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每一种译法都有其不同的遵循原则以及与此方法相适应的片名。总而言之,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影片名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翻译出合适的影片名。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实用性文章的翻译(下)[M].上海:上海科技翻译,2001.
[2]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 教育 出版社,1996.
[3]孙迎春.翻译学语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1).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柳耀辉.影视文化论文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B. 大多数英语电影标题都是短语动词的形式吗
摘要:英语电影片名具有简洁凝练、重视重音和语调的特征,和汉语表达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的英语电影片名存在一名多译、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英语电影片名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诉求功能,要求在翻译中做到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因此,对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应当遵循四大原则,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方法,在忠实于原片名的基础上,尽可能取得最好的商业传播效果。
关键词:英语电影;翻译策略;片名翻译
引言: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让观众对外语电影的需求日渐增长。外语电影又以英语电影为主,将这些英语电影翻译成中文是首要任务。观众在接触英语电影之前,最先看到的是电影片名,因此,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十分重要,它关系着电影的传播效果。一个好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既能概括影片内容、传达影片美感,又能引起观众强烈的观看欲望,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特征
(一)简洁明了,动词和动词短语使用极少
英语电影的取名偏好简洁明了,片名以名词、名词短语、动名词、形容词短语为主,极少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这就让英语电影片名显得十分开门见山,观众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眼就能从片名中提取到电影的关键信息。
以名词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Sunrise(《日出》)、The Godfather(《教父》)、Seven(《七宗罪》)等。英语电影也常用主人公名字、故事发生地点等专有名词来做片名,如Sissi(《茜茜公主》)、Pearl Harbor(《珍珠港》)等。
以名词短语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The Brave Heart(《勇敢的心》)等,常常在片名中暗含了电影创作者的情感倾向。
以动名词短语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龙》)、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等,在片名中即透着强烈的画面感。
(二)运用修辞手法,让片名生动形象
英语电影片名虽偏好简洁凝练的表达,仍旧有着英语本身的美感。和汉语不同,英语语言的依靠重音和语调,头韵和尾韵常在英语表达中出现,从而在发音上有所重复。另外,英语电影的起名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双关、暗喻、提喻、压头韵、压尾韵等,让片名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引人注目。
如Gone With the Wind(《绝代佳人》)、The Best and Brightest(《最佳爸妈》)使用了压头韵的方法,S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和When Harry Met Sally(《当哈里遇见萨莉》)则使用了压尾韵的方法,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一)一名多译,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英语电影在引进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时,所用的译名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大陆偏重直译,尽量保留英语电影片名的原本意思;而香港为了电影的上座率,会将片名翻译得较为夸张耸动。如Inception这部电影在大陆名叫《盗梦空间》,在香港被称为《潜行凶间》,而台湾则翻译成《全面启动》,可见一名多译存在着明显区别。
两岸三地对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各有优缺,并不存在地域性的优势,英语电影片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于翻译者的水平。如今译者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英语电影译名的质量。对于施瓦辛格的电影,台湾译者喜欢在片名翻译中加上“魔鬼”二字,不论影片内容是否与魔鬼有关。如《Total Recall》,大陆直译为《全面回忆》,香港翻译成《宇宙威龙》,而台湾则译成《魔鬼总动员》。单从片名上看,《魔鬼总动员》容易让不了解电影内容的观众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对电影的放映效果是不利的。
(二)缺乏系统性的电影片名翻译理论
尽管目前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但是在电影片名翻译这个领域,仍然很难找到系统性的翻译理论,或是广泛达成共识的翻译原则。译者们仍旧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形成完整的电影片名翻译理论体系做努力。
三、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
(一)电影片名的文本类型及功能
从纽马克的理论来看,语言的功能分为六种: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根据功能特征,语言文本又可以细分为表达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三种。英语电影片名的译制,既要使目标语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原片名的意思,又要通过名字吸引人们眼球,从而推动电影票的售卖。因此,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带有一定的广告作用和商业属性,它主要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
(二)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贺莺提出了四个原则:信息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商业价值原则和文化价值原则。
信息价值原则,指的是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透露有价值的信息。译者需要准确把握电影内容,在译名上尽量与原片内容相统一,传达出正确的电影信息。
审美价值原则,要求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美感,译名简练但不落俗套,从内容和音韵上对片名进行精心打磨,让电影译名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商业价值原则,说明电影是一门文化性与艺术性兼具的艺术,必须考虑市场和票房。电影译名犹如一个短小精悍的广告,需要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达成宣传效果。因此,电影片名翻译要足够能激发观众的买票欲望,达成商业价值。
文化价值原则,指的则是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当促进文化交流。翻译既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译者要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情感,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观众的文化习惯,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源语言片名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四、从文化视角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一)归化法
1995年,韦努迪用归化法来概括使译文尽量自然、准确、贴近目标语受众的翻译方法。归化法以目标语为导向,将源语言的含义嵌入目标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中,优先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效果。
尤金·奈达是归化法的典型代表。奈达提出“等效翻译”,认为翻译的功能对等要优先于形式对等。在语言转换中,不需要将源语言的字词与目标语言的字词分别对应,而是追求翻译效果上的对等,包括风格对等、语言对等、社会文化对等。
以电影的商业取向来说,归化法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片名译制需要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文化素养,寻求能让更多人接受的翻译方法。等效翻译注重翻译效果,让目标语观众能够快速地理解源语言片名要表达的意思,有效地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语言障碍的消除。
例如Ghost这部电影,如果直译成《鬼》或是《鬼魂》,容易使人误解为恐怖电影。然而Ghost所讲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了使译名传达出电影内容,译者将Ghost翻译成《人鬼情未了》。在“鬼”这一主题之外,增添了“人”(电影中男主人公的妻子)和“情未了”(电影的主要情节)这两个元素,一下子让片名的含义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也令观众快速抓住了影片的精髓。
(二)异化法
与归化法相对,异化法指的是尽量保持源语言特点,以源语言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异化法让目标语言观众体会到外语的陌生之处,在译文中感觉到异域风情。韦努迪认为异化法的使用能够抵抗文化霸权主义,彰显异国语言特有的文化特点,不被目标语言所同化。异化法尽可能保证了源语言文本的特质,促使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去理解外国文化,接受不同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客观事实。另外,异化法还可以为目标语注入新的语言元素,实现跨文化交流。
五、从商业传播视角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纽马克认为有两种翻译模式: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模式各有侧重,运用的领域亦有所不同。
(一)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是指在目标语语义和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将源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直接、准确地翻译出来。语义翻译重视源语言的形式和意思,强调“再现”而非“表现”。这种翻译模式对准确性要求很高,更适合文学作品、科学文献等体裁。
然而,准确不代表一字一句的机械翻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也要考虑直译和意译的取舍,获取最合适的译文。
(二)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基本等同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交际翻译侧重于目标语的语义和应用方式,力求将译文更自然地融入目标语的语境之中。
在纽马克的理论里,交际翻译将源语言文本视作一个信息,而不是一组语言单位。因此,交际翻译不求两种语言的一一对应关系,其精髓在于对信息的翻译和转述,强调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即“表现”。英语电影片名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带有强烈的商业属性,因此,使用交际翻译方法来译制电影片名,能够收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六、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一)直译
直译是指在遵循目标语语法的前提下,直接地译出片名原本的意思。直译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使用非常广泛,它忠实于原片名,简洁、有效、直接地传递出原片名包含的信息。如Schindler’s List被译成《辛德勒的名单》,The Perfect Word被译成《美好世界》,Love Story被译成《爱情故事》等,这些片名几乎都能按照等值翻译的原则,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进行直接的翻译。
(二)意译
意译在尽可能把握原片名意思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文本形式和结构,以更为生动的表达方式贴近目标语语境,传达电影的主要内容。比如Forrest Gump,其电影主人公是福雷斯特·甘普,他并非罗斯福、拿破仑这样家喻户晓的名人。如果直接译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很难提起观众的兴趣。而将这个励志故事与鲁迅的《阿Q正传》结合,译为《阿甘正传》,就能让中国观众领会到电影的主题:小人物的故事。意译需要翻译者同时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在两者之间做出精妙且准确的转换。
(三)直译与意译结合
直译法简洁,却容易呆板;意译法生动,却容易偏离真实语义。因此在一些时候,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取得“中庸之道”,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例如,All About Eve被翻译成《彗星美人》,Speed被翻译成《生死时速》,都是考虑了片名的原意和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里折中得到的翻译结果。
结语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看上去虽“小”,其中却大有门道。要想将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得既准确又生动,还能吸引票房,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片名的翻译,首先要尊重源语言文本的意思,在原文含义上进行适当的展开,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力求在译名中实现异国特质与目标语文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促进电影的传播。为此,译者们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针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的不足,译者需要多多关心翻译理论的发展,思考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系统化的可能性,在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讨论中,促进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推动跨文化交流。
C. 关于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ppt,要用作课前五分钟。要中英文都有,背景用电影剧照。
《勇敢的心》 WILLIAM WALLACE:“Fight,and you may die.Run,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Freedom——”
威廉华莱士:“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D. 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英语影视片名中译不仅是英汉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下文来浅谈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引言
近几十年来,大量英文影视剧的引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眼界,架起了一座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方便、快捷的桥梁。出色的影视片名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吸引观众,诱导观众观看其内容,因此,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想要吸引其它国家的观众必定离不开好的片名翻译。本文首先探讨了英文影视片名翻译的三大原则——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原则,然后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地分析了音译、直译、意译以及创译等主要的影视片名翻译方法。
一、翻译原则
影视片名以突出内容、传达主题、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为目标。优秀的片名翻译或妙趣横生或引人深思,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语言形式而备受中国观众和英语爱好者的关注与青睐。Peter Newmark曾归纳了六种语言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影视片名翻译因其特殊性,在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一般体现出三项基本翻译原则:
1、信息价值原则
影视片名翻译要忠实传达与片中内容相关的信息,即翻译标题形式要与原片内容相统一,这就是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一些质量低下的标题翻译往往捕风捉影,离题万里,严重背离信息价值原则,例如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任何一部音乐片都可以使用这个标题,这种翻译影响了观众通过片名了解影片内容,丧失了其标志性功能和信息功能。
2、文化价值原则
影视剧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影片名的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中西方在社会发展阶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实现文化价值应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避免出现误译。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的The Third Man刚开始被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以为是婚姻伦理影片,而实际上“the 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现在该片已根据剧情转译为《黑狱亡魂》。
3、审美价值原则
茅盾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翻译过程也是高度的艺术再现过程,因此,影视片名翻译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用汉语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此方面的佳译有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等,无不洋溢着具有含蓄美的书卷气,倾注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情感,为中国观众所称道。
二、翻译方法
英语影视片名中译不仅是英汉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文字转化之间,要求既要紧扣影片内容,保留原名中的蕴涵信息和文化特色,又要注意选择中文与原片名艺术最相似、最贴近、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翻译使中译名易于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做到“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变译法等。
1、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按照源语的发音规则,将其直接翻译成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文字语言。英语影视剧命名的特点之一就是常常采用用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或剧中有重要意义的地名、事物名等,有些影视剧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其人名、地名早已为众多民族所熟知,所以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例如:Merlin《梅林》、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
2、直译法
对于影视剧片名的翻译而言,直译法也被称为全译法,指在目的语条件允许时,在目的语中既保持源语内容,又保持源语形式,特别是源语的修辞、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全译是对原文在意义上和形式上的保全行为(黄忠廉2002:21)。影视剧名的直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标题语序,例如:Desparate Wives《绝望主妇》、True Lies《真实的谎言》、Kongfu Panda《功夫熊猫》等,另一种则必须按照目的语的特点,改变源语的词序,如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 A Walk 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等。
3、意译法
陈宏薇(1998:94)将词语的“意译法”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有时英文影视片名拥有其独特的内在含义,直译片名很难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正确把握影视片的内容,抓住原文意义,抛弃原文形式,经典的翻译佳作有《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原意是“滑铁卢桥”,现在片名中“蓝”字暗合影片中两人相识、相爱、分手的夜晚氛围,同时“蓝”在英语中意为“忧伤”,“魂断蓝桥”四字,辞藻典雅、浪漫伤感、意境深幽,同时紧扣电影主题,是外国电影中文片名翻译中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其它的翻译实例有:Speed《生死时速》、Forrest Gump《阿甘正传》、The Notebook《恋恋笔记本》、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等
4、变译法
当原片名的文化联想不能引起目的语观众的共鸣时,译者就需要根据目的语观众的利益和志趣,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演绎,使影视片名与内容相得益彰,而且能更大幅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许多著名影视剧片名翻译皆采用创译法,例如:The Great Waltz《翠堤春晓》,一部以小约翰斯特劳斯为原型的传记电影,电影原名的意思为“伟大的圆舞曲”,片中很多爱情场景以及小约翰创作圆舞曲的灵感来自奥地利优美的自然环境,译者为此采用了一个富有大自然风格的译名,字面给观众一个充满春天生机的浪漫场景,一对恋人正在河畔相互偎依,成为影片翻译名中的经典。其它经典实例还包括:No Reservations《美味情缘》、Inception《盗梦空间》、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等。
三、结语
一部影视片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与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精湛的拍摄技巧、演员高超的演技有关,寓意深刻、余韵绕梁的片名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英文影视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信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三大原则,具体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创译法等。最佳英语影视剧的片名选择标准,在简练而扣题的前提下,需要片名文字别具一格、富有创意,兼有诗情画意和文学性。
影视部工作职责
一、影视制作部 具体岗位职责
1、管理影视制作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安排,协调控制策划工作进度。
2、负责影视项目的制作和培训工作。
3、协助主持召开创意策划的部门会议,统筹主题,引导并激发各人员创意,控制主题谈论方向并最终确定采用方案。
4、从影视素材制作的专业角度上,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合适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吸引力的画面视觉创意。
5、协助负责本部门人员的指导,培训,管理制作部门的制作、策划相关业务。
6、熟悉影视制作行业,了解影视市场发展趋势,并具有浓厚的职业兴趣。
7、熟悉相关的制作处理操作软件;精通AE(After effects)、photoshop等软件,能熟练操作3DMAX。
8、丰富的影视脚本撰写经验,扎实的文案功底和策划能力,并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富有团队精神。
10、负责视频影视制作组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执行项目设计的规划、分配工作及规则制定。
11、协助负责对本部门相关人员属培训,协调下属之间工作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专业方面的最大创意能力及创意效率。
12、独立做出相关视频媒体概念设计方案;同时负责与客户进行谈判,精准地向客户阐述出设计理念,并让客户信服。
13、协助建立本部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规定。
14、协助考核部门内部员工的业绩、态度和潜力。
15、协助公司财务预算制定、控制以及完善激励考核制度。
二、后期剪辑具体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指定项目的后斯制作。
2、按照脚本,独立剪接完成栏目、广告、专题等。
3、运用纯熟的剪辑技术,针对产品特性进行剪辑包装创意,协助完成节目编辑和成片出库。
4、负责相关影音项目的剪接和图象处理。
5、理解影音语言,根据创意脚本或文案进行二次创作和编排。
6、协助完成相关节目宣传、活动宣传等在播部分的合成制作。
7、负责活动摄像及音控调试等相关工作。
8、协助影音资料整理归档。
三、艺术总监具体岗位职责
1、完成单期策划、选题、资料收集、馔稿、小片拍摄的、后期编辑等前后期工作。
2、协助视频编辑师制作VCD、DVD、CD、专辑。
3、督促和协调编导、策划、责编、技术等人员前后期的工作进展;对编导、摄像和本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工作考核和部门创收业务。
4、完成主管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
四、营销策划部视频传媒影视制作组主管具体岗位职责
1、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安排,控制策划工作进度。
2、负责影视宣传片策划方案的撰写和制作。
3、支持召开部门会议,确定最终制作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
4、负责本部门的人员培训,并按照计划带领部门成员按时完成计划目标。
5、负责协调部门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完成工作的任务。
;E. 《速度与激情》英文名藏着啥秘密
最近火爆上映的《速8》票房成绩不俗,但是对于看了这么多部的片子,你知道它的英文名吗?很多童鞋按照字面意思,可能会直接对应为 Speed and Passion ,然而官方正牌英文名可不是这样。
《速度与激情》英文名字是 Fast and Furious 或者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每一部可能会有小小的差异,但主调可是从没变过。而《速8》还有个名字是 The Fate of the Furious .
(一) 小议furious
大家的纠结可能会出现在furious一词上。furious为形容词,表示“extremely angry”。
常用的搭配有be furious with somebody“对某人十分生气” 或者be furious at something“对某事十分气愤”。
其实这个词对应的名词是fury,表示“狂怒”,语气比anger更强烈。 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嚣与骚动》对应的英文名就是 The Sound and the Fury 。
他是借鉴了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 :“ It is a tale /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 Signifying nothing. (Macbeth, Act V, Scene v)”。
中文翻译为“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嚣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二)关于押头韵
说完了furious以及fury这两个词,再回头看看 Fast and Furious 或者 The Fate of the Furious 这种英文名,你还能发现什么形式上的特点呢?
答对啦, 它们首字母都是f,在英文中这是一种押头韵(alliteration)的修辞手法。很多英文电影名和书名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传播。
比方说,前几个月的《美女与野兽》英文名是 Beauty and the Beast ,马上就要上映的《银河护卫队2》英文名是 Guardians of Galaxy.
还有我比较喜欢的女作家简·奥斯丁有两部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对应的英文是 Pride and Prejudice 以及 Sense and Sensibility .
除此之外,在英语的俚语、广告、新闻标题等媒介中也经常会使用押头韵,既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又简洁明了,吸引眼球。
传播最广的一个牌子当然是可口可乐Coca-Cola,不仅英文本身是押头韵,中文翻译也巧妙地保留了这一点。
还有英语格言“Early to be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最后的wealthy和wise就是押头韵。
所以,英文的表达有其精妙之处,日积月累方能体会到精髓,共勉~
F. 英文书 电影 介绍 PPT
Hello everyone,my name is XXX,I'm in shi yan school Grade 6 Class 3,I'm thirteen years old.I like to eat fruit very much,My hobby is reading books,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At school, I am a very quiet girl,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lso good,and served as a member of the post study,I like to learn, I learn, I am happy, I am happy to learn and grow up!
G.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英语电影译制成中文电影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那么,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中国的电影翻译事业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这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中,电影翻译工作者给广大观众奉献出了许多优秀的译制片,观众从这些优秀的译制片中领略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语言带给人的无穷魅力。许多优秀的译制片的译名已经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随着电影的流传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记。本文拟对英文电影的片名翻译技巧进行分析。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直译是在片名翻译中根据源语、目标语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当源语与目的'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这是最简单而且性质有效的翻译方法。直译既保留原标题的思想内容,又保留原标题的表达形式,使二者达到完美的同意。电影片名能直译的应尽量直译。在文字凝练上下功夫,力求体现电影的内涵。如Roman Holiday译作《罗马假日》,Sense and Sensibility译作《理智与情感》,Rain Man译作《雨人》等等。
(二)意译法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一部英语电影的片名往往尤其独特的内在含义,这种意义很难从目的语中找出对应的词语进行翻译。如果强行直译,译出的片名不仅失去原来片名的特色还会令人感到费解,这样译出的片名就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含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意译的方面,不受字面词语的束缚,找到对应的能表达出原文情感的词语。例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讲述的是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罗伊·克劳宁与美貌的芭蕾舞明星马拉的爱情悲剧,电影故事的开头和结局都在滑铁卢桥。如果直译片名的话,那就成了滑铁卢桥,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看到滑铁卢桥,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拿破仑战败的滑铁卢战役,这样的译文不仅寡然无味,还会让人产生误解,因此这种翻译就不是十分恰当。而如果从电影所要表达的含义来看,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么在翻译时就可以大胆地加入文学色彩浓烈的词语。本片最终译为了《魂断蓝桥》,“魂断”儿子点出悲剧内涵,不仅吻合剧情,而且使整个片名典雅蕴藉,神似原题,高于原题。类似的例子还有:The Fugitive译为《亡命天涯》,Bodyguard译为《护花倾情》,Passenger译为《九霄屠龙》,Night Killer译为《来者不善》,Revenge译为《蝶恋花》等等。这些译名不仅很好地传达了源语的韵味,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特色,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
(三)意译和直译结合法
在将英语电影译制成中文电影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如:主、谓、宾、定、状、补语成分之间的互换,语言的扩充和省略,词性的转换。因此,更多的时候,译者都是使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源语言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对其做恰当的改动和变更,这样做有助于更准确表达出源语言的丰富内涵,使语言的前后连接更通顺合理,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和逻辑思维习惯,而不会破坏源语的本意。比如,Titanic译为《铁达尼号》,既与发音相似,又能表现出该船的庞大和豪华;Tarzan译为《人猿泰山》,泰山和Tarzan发音相似又能表现出主任工的强壮、敦厚,为了避免误解,加了“人猿”儿子,准确的表明电影的内容。
(四)增字法
在翻译技巧理论中,“增字法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在翻译片名时,尤其是当直译英文名而使片名内容不够充实或不够吸引人时,要用到此技巧。如加拿大艾莲斯通信公司1996年出品的虽Crash,本片虽引起巨大争议,但是在翻译时却需要多加考虑。因为Crash这个词可指车也可以指飞机,为了使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前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为了吸引更多眼球,本片译为《撞车》;与此相似,澳大利亚1995年出品的由动物出演的Babe译为《小猪巴比》。为了更加明确,更具吸引力,可适当运用增字法。
二、结语
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的片名也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传递出英文电影片名中的内涵,同时达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的要求就非常高,译者需要有非常高的双语能力和文学底蕴。电影片名虽然聊聊几个词语,但是要做到良好的翻译,需要不断地斟酌词句,反复推敲咀嚼,才能有上乘的译作出现。但是一是囿于篇幅,一是囿于资料有限,本文只初步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翻译策略,所说的也指称得上是一孔之见。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进一步开展此类议题。
;H. 2012电影英文介绍ppt
Plot
Curtis Jackson (John Cusack ornaments) to 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vacation with children play, they found that had good memories of the lake has dried up, and this region has become a closed area. Yellowstone is full of doubts of his camp near the chance to know Charlie. Charlie told him the greatest in human history as the first outbreak of the sun, the earth's own balance system has collapsed, mankind will face unprecedented natural disasters. Charlie said that some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and built in the joint secret can avoid this disaster spacecraft. Jackson thought he was crazy, they laugh it off and walked away.
But the next day, disaster would happen. Strong earthquakes, volcanic eruptions to great home front became a familiar hell on earth. Elsewhere in the world, various natural disasters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outbreak. Jackson and many families survive as set foot on the road. Face of the global natural disasters do not know where he suddenly remembered Charlie mentioned the Ark and maps, and decided to search for Ark base chance of survival.
Ark in the search for and to base the process, Jackson has experienced a death in the face. Eventually they finally reached the ark base. However, the Ark has been completed the number of manufacturing is far from meeting the world heard the news coming from the affected people. Who is who remain have become a challenge to the entire human moral choice. The face of disaster,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mad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choice: "All are equal, has an equal chance of survival!" Ark of the last people finally spent this global disaster, obtained to continue the reproctive and development of hope.
希望能帮到你
I. 大学英语:::战争电影的英文PPT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讲二战纳粹的,拍的很不错,有深度有内容,老实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就算讲一节大课都说不完的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2008 British film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Irish writer John Boyne. Directed by Mark Herman and proced by David Heyman, it stars Asa Butterfield, Jack Scanlon, David Thewlis, and Vera Farmiga.
A Holocaust drama, the film explores the horror of a World War II extermination camp through the eyes of two eight-year-old boys, one the son of the camp's Nazi commandant, the other a Jewish inmate.
SS officer Ralf (David Thewlis) and his wife Elsa (Vera Farmiga) move from Berlin to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ir children, twelve-year-old Gretel (Amber Beattie) and eight-year-old Bruno (Asa Butterfield), after Ralf is promoted to commandant of a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of which Bruno refers to as "Out-With", although later in the movie his sister keeps protesting that his pronounciation is incorrect, which brings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amp is probably Auschwitz.
Confined to the grounds of the family's new home, without friends, Bruno craves companionship and adventure. He eventually escapes through the window of an outhouse, treks through the woods, and emerges at an isolated, unguarded corner of the concentration camp, which he initially believes to be a farm. There, he befriends Shmuel (Jack Scanlon), a boy of the same age. Bruno returns frequently thereafter, bringing Shmuel food and playing games with him through the barbed wire fence. Shmuel graally disabuses Bruno of the idea that the people in the camp are farmers; he tells Bruno that he and his family have been imprisoned, and forced to wear the "striped pajamas," because they are Jews.
Bruno and Gretel's tutor, Herr Liszt (Jim Norton) feeds the children a diet of antisemitic bigotry and nationalist propaganda under the guise of teaching them history. In response, Gretel becomes increasingly fanatical in her support for the Third Reich. She covers her bedroom wall with Nazi propaganda posters, and flirts with Lieutenant Kurt Kotler (Rupert Friend), a mean and nasty Nazi unlike Ralf, as her budding sexuality becomes fixated on the ideal of the German soldier. In contrast, Bruno is skeptical of Liszt's teachings. The Jews Bruno knows, Shmuel and the family's kindly servant Pavel (David Hayman), do not resemble the tutor's antisemitic stereotypes. He also witnesses savage, senseless acts of Nazi brutality that conflict with the propaganda ideal of military heroism. One night, when Pavel accidentally overturns Kotler's wine glass at the table, the furious officer drags Pavel out of the room. Through the ajar door to the kitchen, we see Kotler's jackboot delivering vicious kicks, and are led to presume that the elderly man dies from the brutal beating.
After Pavel's death, Shmuel is sent to the commandant's home in the role of a houseboy. When Bruno comes across the hungry boy cleaning glasses in the house, he gives him some cake. When Kotler sees crumbs on Shmuel's lips, and accuses him of stealing, Shmuel tells the officer the truth: Bruno is his friend, and Bruno gave him the cake. Terrified, Bruno betrays Shmuel, saying that he has never seen the boy before and that Shmuel stole the cake. Some days later, a remorseful Bruno finds Shmuel at the fence, with his eye badly beaten. Shmuel forgives Bruno, and the boys shake hands through the fence.
From a comment of Kotler's about the stench from the crematoriums, Elsa learns that Ralf presides over an extermination camp, not a labor camp as she has been led to believe. Thereafter, the couple argue repeatedly about Ralf's role at the camp and the children's proximity to it. Eventually, they decide that Elsa will take the children to their Aunt Lotte's in Heidelberg. But the day before Bruno is e to leave, Shmuel reveals that his father has gone missing in the camp. Seeing an ideal opportunity for a final adventure, Bruno digs a hole beneath the barbed wire the following morning, changes into prison clothing that Shmuel has stolen for him, and enters the camp to help Shmuel find his father. Inside, Bruno is horrified by the dehumanization, starvation, and sickness; the camp is the very antithesis of the Theresienstadt-esque propaganda film that had shaped his prior impressions.
As the boys search fruitlessly for Shmuel's father, they become intertwined with a group of prisoners who are being herded toward the gas chambers. Inside, everyone is instructed to undress for a "shower." A soldier wearing a gas mask pours Zyklon B granules into the chamber. Bruno and Shmuel grasp each other's hands tightly as the lights go out.
Back at the house, Elsa discovers that Bruno is missing, and raises the alarm. Using tracking dogs, Ralf and other soldiers follow the boy's trail through the woods. When they discover his discarded clothing at the camp's perimeter, and see the hole g beneath the fence, Ralf races inside, searching desperately for his son. Seeing the gas chamber doors locked, Ralf realizes what has happened and cries out in anguish; hearing him, Elsa and Gretel fall to their knees sobbing over Bruno's clothes. The family is left to face the tragic irony that Bruno has become a victim of the Nazi death camp run by his own father.
这些应该足够你用了,找你需要的信息摘出来就行了
你还可以找些电影的片段,随着片段讲电影的剧情简介(可以几个人分着讲),等剧情介绍完了感想自然就出来了,这部电影是很有感染力的,感慨生命的意义、和平的意义——这些不就是战争电影的本质~
J. 双关语在英文电影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英语电影片名中双关语应用 [摘 要] “双关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它具有简洁凝练、内涵丰富、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双关语”的运用使得电影片名更加言简意赅、便于记忆、生动幽默、
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因此在英语电影片名的创作中备受青睐。本文分析了英语电影片名利用英语的语义特征、修辞特征、语法特征和语音特征从而实现双关的不同类型,进而对英语电影片名中的双关如何达到修辞效果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鉴赏。
[关键词] 英文电影;片名;双关语
英文电影的流行得益于其全方位的精良包装制作。其中单就电影片名而言,电影创作人员尤为重视,为了使得片名吸引观众的同时又能简练传达影片含义,英文电影在许多影片命名时都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处理方式,双关电影片名更具吸引力,能向受众传递更丰富的信息。目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鉴赏的文章层出不穷,然而对于双关语在英文电影片名中的类型对比欣赏的有关文章却不是很多。在英文影片名中,“双关语”的主要构成手段主要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利用文字的语义特征、修辞特征、语法特征、语音特征而达到双关效果这四种类型。[1]接下来我们将会从这四种构成类型分别展开论述,对英语电影片名中的双关如何达到修辞效果做出相应的分析和鉴赏。
一、利用语义特征构成“双关语”的应用
语言的多义性是客观存在的,英语中有些“双关语”就是基于多义性特征建构起来的。这一类型的双关语在英文电影中是非常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