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喜马拉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和道理
电影《喜马拉雅》讲述了一个村落酋长小时候的故事。
这个村落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下,通过运盐去别的部落以交换粮食。每年的大事,就是赶在严冬之前,把盐运到大麦之乡,从而获得足够度过冬天的粮食。
影片的旋律主要是告诉观众们,无论在恶劣的环境中,还是诸多磨难的阻碍下,依然不能放弃与人斗与天斗的积极态度。
② 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去世,享年80岁,他在电影领域有多大成就
他被称为世界的纪录片大师,是比较著名的电影导演,主要研究致力于自然界中的珍惜动物,他说拍纪录片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重新获得 愉悦感,他非常享受拍摄过程,所以一直做到了现在,有海洋,以及微观世界,都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③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 微观世界 ,迁徙的鸟 ,喜玛拉雅,在哪里有可以迅雷下载
《迁徙的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RJPgI-WgDdb9k8mHnlTtkQ
《迁徙的鸟》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联合拍摄的纪录片,由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联合执导。该片于2001年12月12日在法国上映。该片围绕候鸟南迁北移的旅程,讲述了候鸟如何在大风沙中寻找出正确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生存
④ 电影 《喜马拉雅》 拍摄地点
剧组曾在尼泊尔驻扎将近一个月取景拍摄。陌生的环境和高山反应让演员和工作人员们都吃了不少苦,好在并没有出现大型事故安全回国。之后在江原道横城继续拍摄,但因为去年冬天气温反常,江原道几乎没怎么下雪,拍出来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也可以用CG出力,但还是希望能有更真实的画面。导演和制片方也说服了CJ投资方面,最终得以前往法国勃朗峰取景,虽然超出了预算,但是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希望打造成韩国登山题材影片的新里程碑。勃朗峰海拔超过4000米,剧组们有了之前在尼泊尔的经验,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顺利完成了拍摄。
《喜马拉雅》改编自2005年的真实事件,讲述了为寻找遇难队友朴武宅(郑宇 饰)遗体,登山家严弘吉(黄政民 饰)组织远征队再度攀登珠穆朗玛,并在白雪之巅为遇难队友举行葬礼的感人故事。郑有美饰演朴武宅的妻子崔秀英,柳善饰演严弘吉的妻子崔善浩。赵成夏饰演远征队长,罗美兰饰演登山队中唯一的女队员赵明爱,金仁权饰演朴武宅的大学同学也是好朋友朴正福。金元海饰演朴武宅的前辈金武荣。严弘吉远征队时期的元老队员张哲九和全培秀则分别由李海英和全培秀饰演。《海贼》导演李石勋执导。
⑤ 跪求《喜马拉雅》 电影原声 ,有的请发一下吧。
Himalaya
喜马拉雅电影原声
专辑介绍:
《喜马拉雅》是一部由法国导演Eric Valli所执导的影片,描述在尼泊尔西北方一个名为Dolpo的偏僻村落的故事,除了真实呈现当地人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外,也再一次拍摄到这个西方人士眼中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世外桃源。为了更确切地表现部落的精神意涵,在这张原声带中作者特别安排了许多启发冥想的音乐片断,藉由独特的歌声、弦乐或是敲击乐音的交错重迭,罗织出异域边境寂寥的风情。在这个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带给世人的除了来自宗教上的丰富资源,同时也蕴含了无数天地宇宙间的神奇奥妙,无论是从电影或是从音乐的媒介,我们都一窥其中的堂奥.
本张原声带的作曲是法国新锐音乐家Bruno Coulais,它所创作的“天·地·人”三部曲包括:讲述鸟儿飞行梦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 (Le Peuple Migrateur, Travelling Birds)》、展现虫子们幸福生活的电影《微观世界 (MICROCOSMOS)》,以及赞美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故事片《喜马拉雅 (HIMALAYA)》。
原声极具西藏风情,清晰的鼓点和明朗的哼唱在眼前展现的世一幅空旷美丽的画面。西藏依旧神秘,只是我们的心在逐渐超脱。
disc 1
01 The Death Of Lhakpa Bruno Coulais
02 Norbu Bruno Coulais
03 The Salt Bruno Coulais
04 Tinle and The Child Bruno Coulais
05 The Crossing Bruno Coulais
06 The Night Bruno Coulais
07 The Council Bruno Coulais
08 The Walk Bruno Coulais
09 The Songs Bruno Coulais
10 Norbu & Karma Bruno Coulais
11 Karma Bruno Coulais
12 The Lake Bruno Coulais
13 Norbu Bruno Coulais
14 The Ceremony Bruno Coulais
15 Karma's Anger Bruno Coulais
16 The Exhaustion Bruno Coulais
17 Pema's Tears Bruno Coulais
18 The Caravan Bruno Coulais
19 The Tracks Bruno Coulais
20 Tinle's Death Bruno Coulais
21 Opera Bruno Coulais
⑥ 电影喜马拉雅的导演到底是谁
艾瑞克·瓦利 Eric Valli
身 份:导演 | 编剧
介绍:
导演艾瑞克瓦利在1981年担任《小宇宙》的编剧及摄影时,就被西藏的风光深深吸引,从此与西藏结下20年的不解之缘。1997年他担任《火线大逃亡》的外拍导演,拍摄了布莱德彼特所饰演的奥地利登山家在西藏的日子。但《火线大逃亡》短短的外拍日子无法满足艾瑞克瓦利对西藏的喜爱,接下来艾瑞克又拍了《喜马拉雅》,一偿宿愿,纪录西藏这个真实的地方与发生其上的真实故事,动人的剧情以及美丽的风景,使得《喜马拉雅》荣获法国凯萨奖大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大奖。
对於大自然特别喜爱的艾瑞克瓦利,某天从PGM的制片那听到一个非洲的故事,艾瑞克十分有兴趣,在和编剧勘完景之后,艾瑞克更加喜欢纳米比亚丰富多变的风景,所以选定了纳米比亚沙漠为剧情背景。导演和编剧讨论剧情该加入什麼样的元素才够吸引人;艾瑞克不希望电影只有美丽的风景,他更希望能有深度的内容。由於艾瑞克瓦利长期在国外拍片,对於他的女儿及家人,他算是个缺席的父亲,所以导演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将父女的亲情加入了这部电影中,让美丽的风景更添动人,为乾烈的荒漠加入一丝清泉。
1999【喜马拉雅】
法国凯萨奖大奖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作品:
导演 | 编剧
导演:
2006 纳米比亚沙漠 The Trail
编剧:
2006 纳米比亚沙漠 The Trail
⑦ 天地人三部曲的《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Himalaya, lenfance n chef(1999)
这是一个气荡回肠的传奇。
在新老领袖的交替中,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展现生命,价值和精神。喜马拉雅的西北部有一个海拔五千多米的小山村。村里的老首领丹雷(TINLE)的儿子刚刚在 和KARMA去取盐路上因事故而死,丹雷认为是卡玛(KARMA)想夺头领之位而有意让儿子死的。卡玛是位年轻的头人,他不顾及传统,提前于老人们占卜的 日子领着年轻人上路了。丹雷招回了在寺院的二儿子诺尔布(NORBOU),带领孙子和其他老随从按占卜的日子上路,经过千辛万苦,赶上了卡玛的队伍,又经过烧盐占卜,预测到了风暴,领着队伍上了路,他死在了路上,临死前把领袖的位置让给了卡玛。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的影片,丹雷是一个老牛仔,一个坚强的斗士;卡玛是个反传统的新型领袖;诺尔布是个喇嘛,一个画家,虔诚于宗教,醉心于艺术。他们就生活在世界的屋脊,最与世隔绝的地方,喜马拉雅最深处。性格的差异,老人的神秘死亡,人类极限的考验,影片用真实自然的笔触,把一个神秘遥远的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感动,感动这自然的凄美,感动这人格的伟大,感动这灵魂的震颤……
在本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有淳朴的山民扮演,JACQUES PERRIN化腐朽为神奇,把普通的山民造就成具有绝佳演技的演员,或者说他们不是在演戏,他们就是在用生命和身心在真实地生活! 1999年比利时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金靴刺大奖(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公众奖(获奖者为本片配乐师布鲁诺·古莱)、特别关注奖(布鲁诺·古莱因本片优秀卓越的电影音乐而获颁此奖)。
2000年第二十五届法国电影“恺撒奖的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配乐奖2项奖。
2000年堪培拉国际电影节大奖 - 观众奖。
2000年西班牙Huelva拉丁美洲电影节的Vision Europa奖
⑧ 梦的制造者是什么
风儿掠过树梢,撩动着生命的琴弦。阳光透过林翳,洒在雨后新绿的草地上。两只宝石般红艳的瓢虫互相倾诉着爱情的甜美;远方的天空,一群迁徙的候鸟正悄然划过雪白的云端;而在它们旅行的终点,那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麓,一队驱赶着牦牛的藏族村民,在亲人的祝福声中,正准备踏上他们艰险的征途。
这是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奉献给我们的“天·地·人”三部曲:讲述鸟儿飞行梦想的纪录片《迁徙的鸟》、展现虫子们幸福生活的电影《微观世界》,以及赞美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故事片《喜马拉雅》。这3部电影从3个不同的音阶轻声合唱,当它们交汇在一起,就构成了一曲穿透灵魂的旋律,在我们的脑海中回响着一首天籁的歌谣。
对生命的礼赞或许是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共同的心声。它也是我们这颗蔚蓝色星球上最伟大的奇迹。还有什么比见证一个幼小生命的呱呱落地更令人心醉?无论这生命是一条小小的昆虫,还是一只刚刚破壳而出的雏鸟,它们同样呼吸着轻柔的空气,同样用未谙世事的眼睛打量这个神奇美好的大千世界。那些记录生命诞生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触摸着大地的脉搏。
或许将这3部影片摆在一起,我们便可以领略生命的平等与共通之处。无论这生命绽放的舞台是一片方圆不足百米的草坪,还是苍莽雄浑的喜马拉雅山,抑或是从南极到北极的漫漫旅途,我们这些地球的子民都在为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奔波忙碌。鸟儿千万年如一日地固守着它们迁徙的旅程,只为在祖先的栖息地孵育子孙;蚂蚁们不知疲倦地采收食物,辛勤囤积着维持温饱的口粮,它们既不比出海捕猎的海鸥来得更高贵,也不比行走在雪山垭口、用盐巴向远方的村落交换大麦的人类商队更为低贱。我们应怀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尊重与关怀,去看待每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哪怕它只是一只奋力滚动着粪球的屎壳郎。
我们总以为,人之所以不同于鸟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种种精神上的追求——我们有炽热的爱情与真诚的信仰,这使我们一贯以造物的宠儿和万物的灵长而自居。当电影《喜马拉雅》中那对英俊美丽的藏族男女彼此相爱时,似乎狂暴的雪山也为之温柔了起来,人类在最为荒凉冷漠的大自然中依然寻觅着美好的情怀,这的确是令我们骄傲的高贵人性。但雅克·贝汉却在他关于鸟虫的两部纪录片中,赋予了这些看似渺小的生命以同一种深沉的情感,甚至足可比拟人类的爱情。在《微观世界》中,两只相爱的蜗牛在一起缠绵悱恻,如一双深情拥吻的恋人;而在影片《迁徙的鸟》中,那些在两极之旅中彼此眷恋的候鸟,它们在万里漂泊的旅程中不离不弃,交颈相拥,似乎正印证了“在天愿为比翼鸟”那句古诗。
天籁是大自然的歌谣。它是鸟儿扇动翅膀的风声,是草丛中昆虫的吟唱,是雷电的轰鸣、风雨的鼓乐,也是最单纯质朴的人的歌喉。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贯穿了同一种源自生命脉动的音乐,这音乐和着自然的韵律婉转起伏,如另一曲天籁。
导演雅克·贝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为《迁徙的鸟》选择音乐的时候,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但是当我们观察鸟儿的时候,我们发现在鸟儿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会发出一些声音……每一个鸟儿都会在翅膀振动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将这些翅膀的运动和呼吸作为我们音乐的启发,因为对于鸟儿来说,飞翔是一种艺术。”
飞翔是一种艺术。不单是鸟儿,对那些拥有翅膀的昆虫来说,飞翔同样是一种美妙的艺术。这些只能在草坪的上空穿梭往返的小小生命,这些从没有奢望过飞越高山大海的蜜蜂或蚂蚁,它们同样拥有振翅飞翔的梦想,它们同样可以乘着清风,追随着鲜花的气息,飞向短暂生命的最高峰。当一轮圆月升上空中,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下,这些小小的飞行家着实令我们肃然起敬。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的梦想也许就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人生旅程。在影片《喜马拉雅》中,年迈的藏族老酋长以他对雪山的真诚信仰,拯救了在暴风雪中挣扎的族人,他用生命达成了与自然的和解,并将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传递给年青一代的领路人。就在梦想成真的那一时刻,藏族少年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一棵挺拔的大树;也是在那一时刻,一只才将身体探出水面的蜻蜓展开它稚嫩的翅膀,平生第一次腾空飞起;或许就在此时,一群雪白的候鸟第一次启程飞向遥远的东方,在祖先传承的记忆里,那里皑皑的雪山正召唤着它们的到来。(佚名)
⑨ 一部藏族电影,一群藏民在崎岖的山路上一带领群驮着东西的牦牛。最后有头牦牛还不慎滑入江中。
埃里克·瓦力导演,由法国、尼泊尔、瑞士和英国四国合拍的电影《喜马拉雅》。
在与天相连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座藏族村寨,由于生产的粮食不够自给,世世代代靠运盐为生。老首领天尼的儿子本应是下一任村里的头人,却在运盐的路上意外身亡,而众望所归的继任者卡玛在天尼的眼中则是为夺头人之位而蓄意害死自己儿子的罪犯。在一次新的运盐旅程开始前夕,村子里以老天尼和卡玛分别为首的两派各持一辞,互不相让。最终卡玛带领年轻人在提前于老人们占卜的日子出发,而天尼而带领自己当喇嘛的儿子和孙子以前一群老随从按占卜的日子上路。运盐队伍不仅一路风餐露宿还要应对群山之中意想不到的危险,两支运盐的队伍谁能克服艰难险阻先到达旅途的终点?
这是半道上路断了,用木头和石头搭了个桥,但是老天尼队伍里的一头牦牛还是掉下去了。
⑩ 电影喜马拉雅 的主题曲及插曲..
喜马拉雅的插曲我只有这三首,注意查收。他为《鸟语飞行》创作的歌曲也很好。邮件发的比较慢,歌手的名字是bruno coulais可以自己下载。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bruno+coulais&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