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功夫熊猫电影是哪个国家制作的
《功夫熊猫》是美国制作的
基本信息
【影片名称】
【外文片名】Panda do Kung Fu, O.....Portugal
Gongfu xiongmao.....China (Mandarin title) / Taiwan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类型】喜剧 动作 3D动画
【影片语言】英语、中文
【影片导演】马克·奥斯本 Mark Osborne
约翰·斯蒂文森 John Stevenson
【影片编剧】乔纳森·阿贝尔 Jonathan Aibel
格伦·伯杰 Glenn Berger
【动作指导】鲁道夫 Rodolphe Guenoden
【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 梦工厂动画室 DreamWorks Animation
【影片级别】美国PG
【影片片长】90分钟
【影片色彩】彩色
【制作成本】1.3亿美元
【票房成绩】全美首映票房:$60,239,130.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215,434,591(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416,309,969(单位:美元)
全球累积票房:$631,744,560(单位:美元)
【拍摄日期】2005年9月24日 -
【制作周期】2005年9月20日 -
【摄制格式】Digital
【洗印格式】 70 mm.....(horizontal) (IMAX DMR blow-up) (Kodak)
35 mm.....(anamorphic) (Kodak)
【获得奖项】
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译制片奖
第36届动画安妮奖:
1. 最佳动画长片(Best Animated Feature)
2. 最佳视觉效果(Animated Effects)- Li-Ming Lawrence Lee
3. 最佳角色动画设计(Character Animation in a Feature Proction)- James Baxter
4. 最佳角色造型设计(Character Design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 Nico Marlet
5. 最佳导演(Direct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 John Stevenson & Mark Osborne
6. 最佳配乐(Music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 Hans Zimmer & John Powell
7. 最佳场景设计(Proction Design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 Tang Heng
8. 最佳分镜(Storyboard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 Jen Yuh Nelson
9. 最佳配音(Voice Act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Dustin Hoffman(功夫大师)
10. 最佳编剧(Writing in an Animated Feature Proction)-Jon Aibel & Glenn Berger
获得单位:上海电影译制厂Shanghai Film Dubbing Studio
【制作发行公司】
制作公司:
梦工厂动画 DreamWorks Animation [美国]
Pacific Data Images (PDI) [美国]
发行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国]
梦工厂动画 DreamWorks Animation [美国] ..... (2008) (USA) (theatrical)
Paramount Pictures [法国] ..... (2008) (France) (theatrical)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 (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❷ 阿涅斯·瓦尔达的个人才能
在没有就读电影学校或学习电影制作,甚至连导演工作证都没有的情况下,她于1954年自编自导了第一部长片《短角情事》(La Pointe courte)。故事背景就发生在Varda从小生长的地方 Sete ,描述婚姻濒临破灭的主角回到故乡的小渔村,面对人事景物的思考过程。当时的 Varda 其实对电影知道得并不多,连对拍片的器才都一知半解,她自己承认当时连如何指导演员演戏都不会(片中的主角Philippe Noiret 也证实了这点,他是导演借自 Jean Vilar 剧场的演员)。但是她对拍片的狂热和旺盛的创作力,却从一开始就令人讶异。在朋友的协助下,她以极低的预算拍摄这部影片。筹到的资金包括向母亲借款、用母亲的房子抵押,和她继承自父亲的遗产共六百五十万(旧法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Varda 只好自创一格地与参与影片的演员和技术人员,以拥有百分之三十五股权的方式共同成立一个叫 TAMARIS FILMS 的合作社。也就是说总预算是一千万,而且影片拍摄时几乎没有人拿到酬劳,Varda 必需等到十三年後才还清这笔「工作投资」。当时在法国一部普通影片的预算则是七千万。但是由于影片和导演的创新,招致片商的联合抵制,因此没有能够立即公开发行。这部影片比法国新浪潮的官方正史早了四年,如此以低成本和非职业化的制片方式,成为日後「新浪潮」几个主要导演的楷模。影片的剪接师是日後拍《广岛之恋》的名导演 Alain Resnais〔雷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一次「电影笔记」要求见 Alain Resnais 的机会里,Varda 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电影笔记」里的主要成员,为後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新浪潮」揭开序幕。
但是,由于这部影片在商业上的失败,使得她接著只能拍一些委托制作的短片。1958年的《幕府歌剧》(L'Opera-Mouffe) 才又回到《短角情事》的主题–也就是人物内心对存在的思索、其和所处的地点、风景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特质也不断地在她日後的影片中出现。1962年的《克莱欧的五到七》(Cleo de 5 a 7)则是她最为人称道的影片,以一种几近真实时间的报导方式,追踪因为害怕发现自己罹患癌症而游走于巴黎街头的主角克莱欧:她重新发现生命、发现她的环境、甚至发现她自己的过程。疾病和婚姻也是《幸福》(Le Bonheur / 1964) 和 《创造物》(Les Creatures / 1966)的主题。可是之後,Varda的几个拍片计划都没有几会实现。于是转往美国拍《狮子、爱、谎言》(Lions love /1969)。
《向古巴人致意》(Salut les Cabuins /1963) 可能是 Varda 最早在政治上直接表态的一部影片。由于她接受「古巴电影学院」之邀前往访问,带去一台 Leica 相机,却带回来两千多张照片。她深深为这个拉丁民族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娱悦所著迷。以那些照片为媒材,串接在巴黎所拍的舞蹈片断,静止的照片在 cha-cha 的节奏里活跃了起来。这是名附其实一部她向古巴人致敬的影片。《远离越南》(Loin Vietman /1967)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反越战影片。虽然是由独立的短片组成,但从前置作业到事後剪接都经过沟通与统筹处理。这倒是让她学到集体创作时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由于电影导演在创作上至高无上的权力,集体创作几乎只能是一个梦想。如何从事集体的脑力激荡,却又不让自己淹没在彼此对立的情势中,这对所有的导演来说都是「最危险的诱惑」,Varda 当然也不例外。1968年在美国拍的《黑豹》 (Black panthers),是关于黑人运动领袖 Huey Newton 的纪录片。由于制作条件的困境,技术上无论是声音或色彩都是非常粗糙,但是她直接进到监狱访问 Newton,直接触及事件的核心人物,这可能是当时白人导演最贴近黑人运动的纪录影片。原是一部电视台委托制作的影片,可是几经波折,最後还是被电视台拒绝。Varda 这段期间虽然目赌了美国的嬉皮文化与黑人人权运动,却错过了法国烽火连天的学生运动。回到法国之後,她为电视台拍了一部纪录/剧情影片–《诺西卡》(Nausicaa /1970),片中描述一位法国女学生与一位希腊知识份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穿插了一些对希腊流亡法国之异议人士的访问,谈及他们对希腊的政治和独裁政权的看法。由于父亲的关系,Varda 认为自己向来与希腊之间存在著一份必需去了结的纠葛,因此才有这部影片的诞生。但也是因为政治上的考量,这部影片并没有在电视上播映过,仅于1970年布鲁赛尔的一个影展上,以尚未完成剪接的状况下放映过。
Varda 影片的另一个特色是她经常由一部影片衍生出另一部影片。《一个唱,一个不唱》(L' Une chante, l'autre pas / 1976)借由两个女子的友谊谈及六○–七○年代在法国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运动。之後,影片里的人物又分别成为《爱的娱悦在伊朗》(Plaisir d'amour en Iran / 1976)和《泡泡女郎群像》(Quelques femmes bulles / 1977)里的主角。
之後 Varda 再度举家迁往洛杉矶,在另一个拍片计划因资金而受阻的情况下,她决定先拍一部纪录片。一向为拍片集资而苦的她,此时却意外地得到法国文化部的投资,更不可思意的是影片的主题竟是她所感兴趣的洛杉矶的街头壁画。《墙的呢喃》(Mur murs /1980)讲的也就因此是艺术家与钱。她访问了很多为加州带来各式各样异文化色彩浓厚的外来移民艺术家,谈他们的艺术理念和他们的资金来源。紧接著的《纪录说谎家》(Documenteur /1981)则是被 Varda 称为是《墙的呢喃》的阴影的影片,因为相较于前者的阳光普照和色彩艳丽,《纪录说谎家》所呈现的则是一个阴霾的洛杉矶。我们一样看到加州的街头壁画,讲的却是身体的分离,是一个身体和另一个身体的分离,也是身体和自己的分离。
《无法无家》(Sans toit ni loi /1985)描述一个女流浪汉的生活,片中的严酷和暴发力是Varda 影片里所少有的。这部作品或奖无数,也将她的影艺生命带向另一个高点。接下来的《千面珍宝金》(Jane B. par Agnes V. Agnes V. /1987)和《功夫大师》(Kung-Fu-Master /1987),Varda 喜欢称它们是孪生影片。「爱是最大的奥秘」这句台词,更是同时出现在两部影片里。与其它影片筹拍期间的困难重重相反,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期中间是重叠的。电视台通常是以访谈串接影片片段的方式,为影星制作简单的回顾式纪录片。《千面珍宝金》却是以影片逆向操作的方式,去颠覆电视台的类型影片。本片的拍摄末期 Jane Birkin 给 Varda 看一份四页的散文,这就是《功夫大师》的起源。她们原本只打算拍一部二十分的短片,最後却完成一部长片。影片中,六○年代对癌症的恐惧已成过去,八○年代正笼罩在艾滋病的阴影中。疾病对未来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与「威胁感」,再度成为 Varda 影片的动力。这也是 Varda 与 Jane Birkin 两个家族全员参与的影片。
Varda 拥有一个电影家族,这算是影坛上少见的特例。除了自己拥有制片公司,采行独立制片的方式拍片之外。她的丈夫就是以拍《萝拉》(Lola /1961)、《秋水伊人》(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驴头公主》(Peau d’âne /1970)等片闻名的法国导 Jacques Demy〔贾克.德米〕。《千面珍宝金》的服装设计师是 Varda 的女儿 Rosalie (她也是 Godard 拍《激情 / Passion,1982》时的服装设计师)。儿子 Mathieu 更是从小就是 Varda 的演员。近期 Varda 先後拍了三部以她的丈夫为主题的影片,先是以《南特的雅科》(Jacquot de Nantes /1990)叙述 Jacques Demy 对拍电影充满了狂热的童年故事。在他于1990年逝世之後,则是拍了重述其电影生涯的纪录片《贾克.德米的世界》(L' Univers de Jacques Demy /1993)。之後的《洛城少女曾经二十五岁》(Les Demoiselles ont eu 25 ans /1992)》是一部关于 Jacques Demy 的《洛城少女》(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6)的纪录片,片中混合了当初拍片的现场纪录和二十几年後Rochefort 当地为影片庆生的实况。在这些影片里, Varda 一点都不避讳地表现出,身为女人,自己对丈夫的迷恋与思念。放眼世界影坛,这绝对是一个特例。
1994年,为了庆祝电影一百周年, Varda 再度接受文化部的委托,以「电影先生」为主角,拍了一部众星云集的《一百零一夜》(Les 100 et 1 nuits),但被评论界认为是她最不成功的作品。六年後的《艾格妮捡风景》(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2000)由有线电视台 Canal+ 投资,先是在电视首映,隔天随及在一家小戏院放映,最後映演的戏院不断地增加。观众和评论都给予极高的评价。不仅票房上有很好的表现,也参加了为数可观的国际性影展。
她的影片向来蕴涵著一股对生命的热情与观注,有时则是以一种实验的倾向,在叙述上进行一系列同时具有柔和、潇洒、却又大胆等特质的探索。从一开始,她就是一位不断往外开拓的艺术工作者,不断地吸纳她所遇到的人事物,将其融汇为一种新的可能性。更令人惊异的是,她一直能够保有其对艺术的独特坚持。不仅是一位影像的制造者、也是一位影像的爱好者。在她影片里经常出现的风景明信片、墙上的复制画与照片、街头壁画、雕像、图像式的场景、电视节目片段就是证明。报导摄影出身的她,对人物脸部的表情尤其偏好。可以唯美地歌颂景致;也从不忘记紧紧地贴近时事,也因此能够在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模糊地带。
❸ 世界七大功夫大师都是谁
国际权威杂志《黑带》所列的世界七大武术名家
黑带1972年刊所列武英殿世界名家:
1、李小龙:截拳道创始人。
2、丹-依云:风云人物,军人背景,为精修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及剑道的名家。
3、山口吾诚:空手师范,山口刚玄之子。
4、山田吉光:合气道大师。
5、增根-泰三(已故):柔道大师。
6、约瑟-希斯:空手道运动员。
7、杜-格林姆:柔道运动员。
黑带第廿三年纪念特刊(1992年出版)提名八位对国际武术影响最广的名家:
1、 李小龙:中国功夫之王。
2、 罗礼士:美式空手道冠军。
3、 史提芬-施告:武术巨星、合气道高手。
4、 尚格-云顿:电影《搏击之王》巨星、踢拳好手。
5、 山口刚玄:刚柔流空手道宗师。
6、 植芝盛平:合气道宗师。
7、 嘉纳治五郎:讲道馆柔道宗师。
8、 大山倍达:极真空手道宗师。
❹ 200分求阿涅斯·瓦尔达《幸福》字幕下载!
找到了,应该是这个:
http://www.shooter.cn/xml/sub/77/77990.xml
楼主如果不满意,可以在该网站自己找!
都说了你不满意可以自己找了,看你实在是太懒了,我帮你找了个:
http://www.shooter.cn/xml/sub/79/79669.xml
这个是中文的!!
谢绝抄袭!!!
❺ 妻子的诱惑中的一号女主角。
夏洛特 甘斯布(Charlotte Gainsbourg),
1971年生于伦敦,母亲是英国女演员Jane Birkin(简 伯金)父亲是法国著名歌手和演员SergeGainsbourg(赛尔日 甘斯布)。甘斯布虽然生在伦敦,却在法国成长。自幼学习钢琴和绘画,并希望像父亲那样成为音乐家,或者像母亲那样当一名女演员。家庭的熏陶、良好的教育使她很快接近了她的理想。12岁时就在《对话与音乐/Paroles et Musique 》中出演凯瑟琳 德纳夫的女儿。1984年13岁的甘斯布演出了处女作《伊莎贝尔的诱惑 》(雅克 杜瓦隆导演),虽然她扮演的只是一个小角色,也说不上很成功,但是却给她留下了初上银幕的体会和经验。14岁那年,夏洛特 甘斯布挑大梁演出法国名导克洛德 米勒的《不害臊的姑娘》(L’effrontee),她在影片中将一个思春期女孩的娇秀、朦朦胧胧的希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显露出她超群的艺术才华,她鲜明生动的表现,丝毫没有稚嫩气息,一举赢得1986年法国凯撒奖最佳新进女演员。1987年甘斯布与父亲合演了影片《永远是夏洛特》。还与母亲合演了《阿涅斯 瓦尓达眼中的简 伯金》和《功夫大师》两部影片,显示出一个年轻女演员的日渐成熟。1988年她再次主演克洛德 米勒导演影片《小小偷的春天》在影片中她扮演一个孤独的少女,在饱尝生活的无情和人世间的冷漠之后,勇敢地走向广阔的世界。她凭《小小偷的春天》(La petite voleuse)和《爱情二三事》(Love, Etc)两度提名凯撒奖最佳女主角。1990年甘斯布与著名女影星金斯基合演了意大利著名导演塔维尼埃兄弟导演的影片《照亮黑夜的太阳》(Il soleanche di notte),甘斯布在这部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影片中,扮演一位诱笮薜朗俊⒒肌翱止庵ⅰ钡呐 耍 俅蜗允玖斯 说难菁肌?
如今,已过三十岁的甘斯布不复有1985年在克洛德 米勒《不害臊的姑娘/L'Effrontée》中内向、反叛的少女形象,但正是在这部影片,她那脆弱与凶猛的融合,被其他导演(如贝特朗 布里耶和雅克 杜瓦隆)所看中。1996年她在意大利导演佛朗哥 泽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根据经典名著改编拍摄的影片《简爱》中,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怿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女主人翁简。 1996年她在马利翁 维尔努的影片《爱情等等/Love etc.》中扮演一个在丈夫与丈夫好友之间坠入情网不能自拔的年轻女人,在另一部由女导演达尼艾尔 汤普森导演的电影《圣诞蛋糕》(1999年)中,她演一个过于独立自主的单身中产阶级,这与她早年"小野猫"形象彻底决裂,赢得2000年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法国才子导演帕特里斯 勒孔特(Patrice LECONTE)很欣赏她的演技,邀她主演浪漫爱情片《游乐场之恋 》(Felix et Lola),更入围了2001年柏林影展金熊奖最佳影片。
夏洛特 甘斯布喜欢有才华的导演,挑选男友也不例外。她的亲密爱人伊万 阿达勒(Yvan ATTAL)大她6岁,出生於以色列的台拉维夫,身兼编剧、演员、导演,夏洛特 甘斯布和伊万 阿达勒育有一子,现年5岁。伊万 阿达勒为了表达深切爱意,2001年自编、自导喜剧片《我的妻子是个演员/Ma femme est une actrice》完全是为夏洛特 甘斯布量身订作,是她与丈夫伊万 阿达勒合作的第一部影片,她演一个著名演员,嫁给一个由伊万自己主演的体育记者,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展露自己表演的崭新气质,使该片成为当年最有特色的生活喜剧之一,她说:"伊万希望我有一种在他看来从未有过的自在,他希望的是一种轻盈的东西,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第一次上银幕一样。" 2003年,甘斯布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美国电影《21克/21Grammes》,墨西哥导演伊纳力图把甘斯布塑造成脆弱的濒临崩溃的西恩 潘的妻子,与西恩 潘、纳米 瓦茨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相得益彰,而她与伊万 阿达勒再次合作的喜剧《他们结婚并有了许多孩子/Ils se marièrent et eurent beaucoup d'enfents》已经于2004年秋季上映。夏洛特 甘斯布去年出演了两部新片了《旅鼠》( Lemming)、《留下还是放弃 》(Un reste, l'autre part, L' ),在这两部新片中甘斯布都有不俗的表演,赢得了舆论的好评。
在美女众多的法国影坛,夏洛特 甘斯布容貌平凡,甚至有些沧桑,有些憔悴,却受到许多著名导演的青睐,更赢得了广大法国影迷的喜爱,诚如一位影迷的评述:她散发出一种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超出任何语言的形容,不可类比,无可替代,那是一种先验的神秘的力量,一个神话。
❻ 和瓦尔达告别,和新浪潮告别,和一个时代告别
阿涅斯 ‧ 瓦尔达(Agnes Varda,以下简称瓦尔达)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开拓者,3 月 28 日上午于巴黎家中去世,享年 90 年。 她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为传统法国电影注入新活力,其作品深深影响了戈达尔、特吕弗等新浪潮电影的代表性人物。
近年来,瓦尔达把她的精力放在纪实性影片的创作上,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观众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生涯中的所悟所感作。在 2000 年出品的纪录片《拾荒者和我》中,她以收集、收获和回收为主题,回顾了自己的所有作品,一些评论家将这部视为她的杰作。
瓦尔达早期的一些电影充满了戏剧性,不仅带有浓厚的女权主义色彩,而且极具煽动性,正是些作品决定了其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讲述了一个流行歌手在等待癌症检查结果的 2 个小时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幸福》(Le Bonheur,1965)则讲述了一个年轻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
早在 1959 年特吕弗的《400 击》和 1960 年戈达尔的《气喘吁吁》等新浪潮电影代表作出现之前, 瓦尔达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拍摄风格 。她在 1955 年出品的《短角情事》中率先使用两条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一条线索是一对夫妇试图挽回婚姻,另一条线索是法国小渔村村民们治理水污染的经过。这种叙事方式成为了新浪潮影片的一大特色,并深深影响了戈达尔、特吕弗以及阿仑 · 雷乃(担任《短角情事》的剪辑工作)等导演的创作风格。而在雷乃的引见下,瓦尔达认识了许多巴黎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中女主角 Corinne Marchand 和男主角 Antoine Bourseiller 的合照。这部影片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内容极具煽动性,这是瓦尔达电影的一大特色。via Criterion Collection
法国电影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以及侯麦等《电影手册》(Cahiers Cinema,André Bazin 任主编)影评人为首的右岸派。另一个派别,是政治化和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左岸派,其代表人物是雷乃、Chris Marker 和瓦尔达等人。
「刚开始接触电影制作时,我总是有很多疯狂的想法,并希望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她继续说。「现在我看过各种类型的影片,其中一些感人至深、画风优美。我非常注重影片的质量。所以我既不拍商业电影,也不依靠明星来赚取眼球。 我从不拍摄别人写的剧本,因为我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
瓦尔达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捕捉日常生活中充满哲理性的瞬间。via Photofest
她的影片既含有虚构的成分又反映了 社会 现实,她还在很多作品中表达了性别平等的主题。 「瓦尔达强烈地感觉到,新浪潮存在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女导演很难获得制片公司的支持,即使是 1962 年新浪潮代表性作品《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问世后,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波士顿大学法籍教授 T. Jefferson Kline 在接受这篇讣告的采访中说,他是「对话阿涅斯 · 瓦尔达」一文的编辑(Agnès Varda: Interviews,2013)。「作为一名女性导演,她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对待,这另她感到非常气闷。她只是和丈夫去了一趟洛杉矶,她说当她回到法国的时候,她就像不存在一样。」
1962 年,瓦尔达与导演雅克 · 德米(曾执导《萝拉》、《瑟堡的雨伞》)结婚,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德米去世。1968 年至 1970 年间,他们夫妻二人居住于好莱坞。在这里,德米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指导了《模特商店》,瓦尔达则创作了电影《狮子、爱、谎言》。瓦尔达的这部影片将 1960 年代末洛杉矶的沉思美学与纽约的反主流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影片制作阵容包括 Warhol 所钟爱的 Viva;音乐剧《长发》原著的作者 Gerome Ragni 和 James Rado;以及地下电影制片人 Shirley Clarke)。在同一时期,瓦尔达还拍摄了纪录片《黑豹党》,黑豹党的领导人 Huey Newton 当时已被监禁,影片中包括了一段对其的采访。这部影片受法国电视台委托而拍摄,但在当时依然受到了打压。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瓦尔达结交了大门乐队的领头人 Jim Morrison。瓦尔达和德米在法国时,Morrison 曾拜访过他们。根据 Stephen Davis 的传记作品《Jim Morrison:生、死、传奇》,1971 年,Morrison 的葬礼在巴黎的 Père Lachaise 公墓举行,瓦尔达是葬礼上仅有的 5 人之一。同年,瓦尔达在法国签署了《343 名荡妇宣言》(Manifesto of the 343)。在这份请愿书中,343 名女性表示自己曾经堕胎,并抗议因堕胎而可能遭受到的起诉。
拍摄于 2009 年的一张瓦尔达肖像照。她是唯一一位在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性导演。摄影:Owen Franken
1972 年,瓦尔达的儿子 Mathieu Demy 出生,迫使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Mathieu Demy 现在是一名演员。瓦尔达在上一段婚姻中育有一女,德米接纳了这个女孩并将其改名为 Rosalie Varda Demy。Rosalie 现在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她和 Mathieu 都是瓦尔达仍在世的亲人。1975 年的一次采访中,瓦尔达对女演员 Mireille Amiel 表示:「尽管我很开心,但我仍对这次工作和人生的刹车(因生育而暂停事业)感到悔恨。」于是,瓦尔达在家中接起一条约合 91 米的电线,用来连接摄影机和麦克风。有了这条「脐带」一样的电线,瓦尔达成功地采访了达格雷街上的店主和她的邻居,并最终创作了影片《达格雷街风情》(Daguerréotypes,1976)。
瓦尔达的电影《功夫大师》(Kung-Fu Master!,1988)因其演员阵容而颇受争议。这部虚构的故事片讲述了一个成年女性(由瓦尔达的朋友、女演员简 · 铂金饰演)爱上了一名十几岁的男孩(由瓦尔达的儿子饰演)。影片的名字正是片中男孩最喜欢的街机 游戏 。这部影片的法语名后改为《Le Petit Amour》(小恋情)。这部电影与瓦尔达的另一部作品《千面珍宝金》大约在同时拍摄。 这两部影片都因跨越了事实与虚构的边界,而被瓦尔达称为「幻想传记片」。
德米去世后,瓦尔达制作了 3 部电影作为纪念:剧情传记片《南特的雅克 · 德米》;为纪念《柳媚花娇》上映 25 周年的纪录片《洛城少女二十五岁》以及《雅克 · 德米的世界》。
1991 年上映的《南特的雅克 · 德米》剧照,右侧是主演 Philippe Maron。瓦尔达拍摄这部影片纪念 1990 年去世的丈夫雅克 · 德米。via Sony Pictures Classics
之后的几年里,瓦尔达相对沉寂。直到 1999 年,瓦尔达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电影《拾穗者》。这部电影重启了瓦尔达的艺术事业。在之后的日子里,瓦尔达的事业已经习惯了这种沉寂和复苏的轮回。『好吧,她只不过是跟着克莱奥游览巴黎』。但其实,瓦尔达在拍摄前已经仔细构思了整部电影。」
在 1985 年的影片《天涯沦落女》中,影片以一具女尸开头,随后以纪录片的形式揭开了这具女尸(Sandrine Bonnaire 饰演)生前的故事。Kline 说:「电影中每一个移动镜头的结束,和下一个镜头的开始,都有着相同的视觉提示。这使得观众能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电影。」
Alison Smith 是《阿涅斯 · 瓦尔达》(Agnès Varda,1998)这篇批判性研究的作者。她认为 瓦尔达「是一个诗人,她以生活中的物体,和人们使用这些物体的方式为题」 。这篇讣告在撰写过程中曾采访 Alison Smith,她在采访中补充道:「瓦尔达是一名艺术家,她持久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一直吸引着我。她带着这两种特质,探究了日常生活,以及人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她对生活细节的运用尤其令我着迷。」
2008 年上映的影片《阿涅斯的海滩》中的一个场景。穿黑衣服的演员是瓦尔达。摄影:Cinema Guild,via Photofest
纽约电影节导演 Richard Peña 曾将《拾穗者》介绍给美国观众,并称赞这部影片和瓦尔达的《阿涅斯的海滩》为「新一代非虚构电影制片人的试金石」。
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了瓦尔达的影片、视频和一个名为《努瓦穆捷的三联画》的装置作品,这个装置作品由 3 块屏幕组成。Smith 说:「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瓦尔达)80 多岁时转行研究装置艺术这一决定都非常了不起。 她的活力令人敬畏。 」
撰文:John Anderson
翻译:熊猫译社 驰逸 & 王奕琳
编排:Antoine Y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❼ 功夫大师的Kung-Fu master (1987)
功夫大师 Kung-Fu master (1987)
更多外文片名:Petit amour, Le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 类型:剧情
片长:USA:80 min
国家/地区:法国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上映日期:1988年2月 西德
剧情介绍:
一个将近四十岁的女人 Mary Jane 爱上一个约十五岁的男孩Julien,他是她女儿的同班同学。他尝试与她分享自己对电动玩俱的狂热,尤其是「功夫大师」。在游戏里,一位蹦蹦跳跳拳师必需解救一位被捆绑的年轻女孩。
❽ 求功夫大师(1987年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电影)的观看或下载地址,越清晰越好!
http://so.7060.com/vod-search-id-%E5%8A%9F%E5%A4%AB%E5%A4%A7%E5%B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