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维希政府的介绍
维希法国(法语: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傀儡政府,它还被称为维希政权,维希政府,或简单的“维希”。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维希政府在被德国国防军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即占领区)还保有一些权力,但是它主要统治包括其政府驻地维希在内的非占领区,约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二。 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国后,维希政权宣告覆灭。
B. 法国维希政府拥有多少装备和兵力
1942年11月,法国维希政府驻北非军队拥有500架飞机和14个师20万人。别小看了这些部队兵力和装备,在训练有素的前提下足够给盟军以致命的打击。另外,在法国土伦和北非各港口还有法国舰队的大量兵力。一旦法军坚定立场在政治上保证独立,并且决心抵抗到底,他们就完全可能阻止盟军登陆。
C. 现在的法国应对二战时贝当的“维希政府”怎么评价
一曰“羞于启齿”.法兰西民族拥有骄人的历史.说起路易十四、拿破仑和戴高乐,法国人可以滔滔不绝.然而,法国在二战中不仅败于德国手下,而且居然在维希的旗号下沦为侵略者的帮凶.在一些人看来,这种辱没门庭的史实不好与法兰西民族相提并论.
二曰“维希有功”.相当一些法国人认为,维希伪政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振振有词,比如,“如果没有维希政权,恐怕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早已夷为平地”.再如,“如果没有维希政权,就不会有战后法国的国际地位.因为如果法国被完全占领,战后就会被当作‘敌国’对待”.
三曰“历史空白”.这是戴高乐将军的发明.他在巴黎解放当天说过一句名言:“维希政权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无效的”.孰料此话竟比法律还有分量,此后半个世纪,维希的历史便成了禁区.
二战期间,法兰西民族之所以得以生存、延续,并在战后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靠的是什么?是维希政权的苟且偷安,还是活跃于法国本土和境外的抵抗力量的顽强斗争?这是妇孺皆知的史实,无须论证.
戴高乐将军的维希历史空白说,可以认为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政治策略,战后历届法国总统都一以贯之地沿袭了这一作法.直到希拉克,才开始打破这一历史禁区.1995年希拉克竞选总统时,曾触及这一敏感问题.日前在出席向犹太人移交维希时期史料的仪式上,他进一步劝慰法国人要正视自己的历史,承认维希政权的存在及其罪行.他说:“是的,被占领的法国曾经存在过;是的,法国当局曾经协助过逮捕、搜查、流放等行动;是的,集中营在法国也曾经出现过.这一切事实都应当说出来,都应当予以承认.这并不是在揭自己的伤疤,而是希冀在健康、清新的基础上构筑美好的今天.”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D. 二战时期的维希法国
大部分被关在劳动营里,直到战争结束。
纳粹给维希法国的承诺是,战争一结束就释放所有法国战俘。法国以为自己投降后很快英国就会和德国议和,但是由于英国拒绝投降,很多人一直被关押到1945年。
大约只有20万法军士兵在1942年以前被释放。被释放的有的加入了维西法国陆军,有的卸甲归田了。
E. 二战期间的维希法国政府还是当时的世界强国吗其他国家是怎样评论的呢
拿破仑之后法国再无血性,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陆军在抵抗德军40天后,宣布投降。戴高乐将军率部分法军退守英国,坚持抵抗德军;贝当则在法国成立新政府,服从德国的统治,以维护法国主权的完整。贝当的法国新政府首都由巴黎迁至维希,控制法国约40%的领土,并在名义上拥有法国的一切主权,因首都在维希,故称为维希政府。除英国外,世界各国都承认维希政府为法国的合法政府。 那么世界各国为什么要承认维希政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戴高乐检阅军队
其三、戴高乐将军的流亡政府实力太弱
戴高乐将军逃到英国后,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但是戴高乐手中的实力非常有限,到1940年7月底,才拼筹7000多人的法国军队。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虽然有英国及部分法国人支持,但是他受到维希政府审判,被判处死刑。直到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后,戴高乐将军的势力才大大发展起来。没有实力的政府谁承认呢?
F. 维希政府简介
维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成立的傀儡政府。1940年6月德国侵占巴黎后,以亨利·菲利浦·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1940年7月1日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Vichy),故名。正式国号为法兰西国。统治大约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
G. 维希政府是如何变成德国的傀儡政府的
1940年7月1日,贝当政府迁到维希。10日,国民议会以569票赞成80票反对通过决议,授予贝当制订新宪法的全权。新宪法以“法兰西国家”代替了“法兰西共和国”,以“劳动、家庭、祖国”代替了自1789年继承下来的“自由、平等、博爱”。贝当被授予“国家元首”的称号并兼任总理,拥有召开国民议会、制定行政立法、指挥军队、任命或撤换部长等多种权力,几乎比路易十四的权力还要大。其实在政治经验方面,贝当是初出茅庐,很不成熟。贝当不是一个政治家,只得请皮埃尔·赖伐尔作代理人。维希政权的第一时期从1940年7月10日至12月13日,可称为贝当-赖伐尔时期。应该指出,贝当碍于体面,和德国人的合作多少有些羞羞答答,不时使出他惯用的两面手法。当他和赖伐尔赤裸裸的亲德卖国行为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时,1940年12月13日,贝当下令拘留他的“皇太子”(制宪法令规定,在贝当元帅去世后,由赖伐尔继任),并且派一支可靠的队伍把赖伐尔护送到他的私人住所里去。对于这个相当令人吃惊的事件,德国当局并不知道。于是,从1940年12月13日至1942年4月18日开始了维希政权的第二时期,称为贝当-达尔朗时期。原海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变成维持政权的第二首要人物。但赖伐尔在德国人的支持下于1942年4月19日重新执政,开始了维希政权的第三时期。这时又颁布了新的制宪法令:“法国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实际领导权全部授予政府首脑(即赖伐尔),政府首脑由国家元首任命,并直接对国家元首负责。”实际上把贝当变成壁炉台上的一件小摆设。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北非登陆。贝当命令在阿尔及利亚的达尔朗与盟军配合作战,同时又发布电文抗议盟军登陆。法国人在阿尔及尔的抵抗纳粹是象征性的,事实上已经向盟军打开了北非大门。德国人因此认为停战条款已经不起作用,因此于11月11日出兵占领法国南部地区,维希也变成德国人公开当家作主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