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蝴蝶法国电影获奖

蝴蝶法国电影获奖

发布时间:2023-01-04 09:25:27

法国电影<蝴蝶>是哪年的电影

就是2002年的,还获得了台北的一个傻奖
不过这片子很好看哦
特别是小女孩的

Ⅱ 电影蝴蝶的介绍

《蝴蝶》是一部法国电影。影片由法国天才童星柯莱尔·布翁尼许,三届法国西泽奖影帝米歇尔·塞侯,擅长家庭喜剧的导演菲利浦·慕勒,以及节术电影《情欲飞舞》和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的摄影师尼可拉斯·海特联袂缔造。片中描述的是八岁的小女孩丽莎(单亲家庭的孩子)与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到山上去采集一个叫“伊莎贝拉”的蝴蝶,在寻找蝴蝶的旅程中,两人建立了友情,并领悟了爱的真谛。

Ⅲ 电影《蝴蝶效应》出品与哪年都获过什么奖项

美国青少年观众票选大奖(Teen Choice Award) 2004
Choice Movie - Thriller (提名)
土星奖(Saturn Award) 2005
Best Science Fiction Film (提名)
Golden Trailer Awards(Golden Fleece) 2004
(Intralink Films). (提名)
Brussel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Fantasy Film(Pegasus Audience Award) 2004
~~~~~~~~~~~豆瓣上找到的~~~~·

Ⅳ 法国电影《蝴蝶》(又名《伊莎贝拉的秘密》)的片尾曲是什么这部片子很感人,获得过什么奖项吗

法国电影《蝴蝶》的片尾曲--LE PAPILLON。
歌词就不贴上了,网络一下,马上会出来的。
整首歌由小女孩与老爷爷可爱的一问一答串联而成。开头的“布瓜”俩字,是法语中为什么的意思。
空灵的声音可以净化灵魂,涤荡内心深处的尘埃。
想起了大学时疯狂迷恋的几米绘画《布瓜的世界》,那一个个头带圆圆的瓜的小人,努力追寻世界的本真。也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爱上了法语,认识了免费教我法语的哥们。

片子的确很打动人,有提名过,但没拿过大奖。然而荣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悟,对吗?

Ⅳ 电影 蝴蝶

《蝴蝶》Le Papillon

原 名:Le Papillon
译 名:蝴蝶
导 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
演 员:米歇尔塞侯(Michel Serrault,3届凯撒奖影帝)
柯莱儿布翁尼许(Claire Bouanich法国天才童星)
类 型:温馨喜剧
片 长:79 分钟

字幕:点击下载(连接转自射手网)
简 介:
她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她不怕陌生人。
她的好奇心比大象还要大,她叫做丽莎,今年8岁。
中午放学,妈妈忘了接她回家,
丽莎不哭不闹,坐在咖啡店,被邻居爷爷发现。
脾气怪怪的爷爷,搜集了各种美丽花蝴蝶,
还要去山上找「伊莎贝拉」,他说那是欧洲最稀有蝴蝶。
小女孩找不到妈妈,好怕被送到孤儿院,
丽莎也想看蝴蝶飞呀飞,可以跟爷爷一起去吗?

以下的简介是从一个台湾网站转过来的
真心推荐大家快去欣赏。剧中有许多诙谐对白,经由第一次接触蝴蝶的丽莎童稚的
口中冒出来,更是让人笑得东倒西歪。
其中最传神的是,她看了老爷爷从包裹中拿出来的茧,没头没脑地问道:「你的蝴
蝶是什麼牌子的?」好像看到人家从百货公司买回来的饰品,问一下是什麼牌子的
一样。又让人不禁想起以前第一次看到大学标本室中每一只蝴蝶标本,虫针上都别
了一个小「牌子」:「虫签」是也。
我们把采来的昆虫做好标本之后,都会用小小的纸片做成的「虫签」,上面以极细
的针笔标明这只蝴蝶的学名,再把自己名字写上去,也把采集地、采集时间记在上
头。一位老师曾说:「没有虫签的标本就没有价值」。

《蝴蝶》剧中的主角「伊莎贝拉」(Isabellae),其实不是蝴蝶(butterfly)
,而是蛾(moth)。却不能说它字幕翻译错了,因为虽然有些蛾比蝴蝶美丽更胜一筹,
如马达加斯加岛的彩燕蛾、本片中的伊莎贝拉,但是蝶、蛾在一般人心目中,不啻有
著天使与魔鬼之别。试想片名改成「蛾」(The Moth),还能吸引多少人去看呢?
在法文中,蝴蝶和蛾确实是同一个字。特地翻出多年前所读的东方版法布尔《昆虫记
》第三册:大自然有夏日歌手-蝉,其中「大纹白蝶与甘蓝菜」这一篇中提到:

在昆虫学的分类上,蝴蝶和蛾类都属於「鳞翅目」,也就是「翅膀上有鳞片的昆
虫」。…这两种无法完全用特徵区别出来的昆虫,我们以「蝶类」和「蛾类」来
称呼,英语则称它们为butterfly和moth,在很多地区却是以相同的名字来称呼。
例如法布尔老师所说的法语,不管蝴蝶或蛾类都叫做「巴比用」。「巴比用」
(papillon)是来自拉丁文中的「巴比里欧」(papilio)这个字。「巴比里欧」除了表
示蝴蝶外,还包含了帐棚或旗帜的意思。或许是拉丁文诠释在风中备「哗啦哗啦」
随风飘动的旗帜和「叭达叭达」振翅飞舞的蝴蝶时,发现两者都充满动感,因而
产生联想吧!汉字里的「蝶」,右边「?」字的意思是薄平状,例如在「?」字上
面加上「草」字头,就成了「叶」字,如果加上「石」字边,就成了「碟」字,
它们都有薄而平的特质。所以「蝶」指的是一种扁平、翩翩飞舞的昆虫。可见中
国人在造这个字时,取的并不是声音,而是把蝴蝶的模样灵活的表现出来

电影的主题曲很有好听,是丽莎跟爷爷一问一答,有人把歌词翻译过来了:

为什么鸡会下蛋?
因为蛋都变成小鸡
为什么情侣要亲吻?
因为鸽子们咕咕叫
为什么漂亮的花会凋谢?
因为那是游戏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为什么木头会在火里燃烧?
是为了我们像毛毯一样的暖
为什么大海会有低潮?
是为了让人们说:再来点
为什么太阳会消失?
为了地球另一边的装饰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为什么狼要吃小羊?
因为他们也要吃东西

为什么是乌龟和兔子跑?
因为光跑没什么用
为什么天使会有翅膀?
为了让我们相信有圣诞老人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你喜欢我们的旅行吗?
非常喜欢
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东西,不是吗?
可惜我没能看到蟋蟀
为什么是蟋蟀?
还有蜻蜓

也许下一次吧
我能问你点事情吗?
又有什么事?
我们继续,不过由你来唱?
绝对不可以
来吧
不不不
这是最后一段了
你是不是有点得寸进尺了呢?
嗯呵~~"

为什么我们的心会滴答?
因为雨会发出淅沥声
为什么时间会跑得这么快?
是风把它都吹跑了
为什么你要我握着你的手?
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很温暖
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
是为了让好奇的人有话可说

http://www.verycd.com/topics/9333/可下载

Ⅵ 求法国电影<蝴蝶>资料

简体中文名: 蝴蝶

导演: Philippe Muyl
编剧: 菲利浦 慕勒 (Philippe Muyl)
主演: Michel Serrault / Claire Bouanich

上映年度: 2002
官方网站: 345345
语言: 法语
丽莎(柯莱儿布翁尼许Claire Bouanich 饰),今年8岁,单亲,喜欢提问,各种各样童稚的问题。邻居的爷爷(米歇尔•塞罗 Michel Serrault 饰 ),儿子已经去世,脾气古怪,有收集蝴蝶标本的癖好。一天,丽莎闯进了爷爷的密室,发现了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爷爷还说,他要到山上去采集一个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丽莎大喜,要跟爷爷一起去探险,她多么希望跟着爷爷去看满天飞的蝴蝶。一路上,丽莎给爷爷添了不少麻烦,因为她有问不完的问题,还放走了爷爷采来的蝴蝶。丽莎掉进了一个山洞,爷爷着急,找来了救生人员。两人的友谊、亲情,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影评:
看完法国电影《蝴蝶》的晚上,许久不肯闭上眼睛。仿佛眼睑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谈去,世界将重又归于嘈切、繁嚣。不会再有天籁般的童声一记记问询,仿若幼婴的耳语。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
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和扑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
如此看来,圈子里的几个朋友都偏爱法国电影,并不是没有理由。

《蝴蝶》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
八岁的小女孩丽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却又不知该如何照顾她。孤单的丽莎只能与心爱的蓝球为伴,在母亲失约或晚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或者电话亭边的长椅上无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丽莎领进了他的家,丽莎第一次接触到了蝴蝶这种生物,并跟随着酷爱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寻找全欧洲最罕见、也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丽莎在与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固执严肃的朱利安斗嘴。一老一少在不断地争执与妥协中,渐渐亲近。这一趟旅程,变成了寻找爱与亲情的路途。
法国优美的乡村风光和老少之间谐趣的对话,使得整部片子看来心旷神怡。

法国天才童星柯莱儿布翁尼许是本部影片的亮点。她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聪明伶俐又孤独敏感的小姑娘丽莎演绎得如此传神。她的笑容与忧伤,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牵扯着所有观者的视线和神经。
所以本片在法国上映时,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去观看,票房突破了2亿元。这其中,柯莱儿布翁尼许的出色演技居功至伟。她那双纯澈的蓝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这个残酷世界的抗体,任谁都无法拒绝这样一个精灵的慰藉。

看法国电影,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一一表露。
这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比如,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

比如,丽莎与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对情侣,男孩要求女孩为了证明爱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伞。
朱利安告诉丽莎,这对情侣的爱情只靠着一根绳索维系着。通常人们要求对方做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爱情时,就表示不信任对方,没有信任,爱情就撑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会上,丽莎问朱利安怎么样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诉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片中还有多处涉及到了政治敏感话题(在国内的审片制度中,经常会出现此类术语)。反战,应当是它隐藏的主题。
我至爱朱利安用手影给丽莎讲故事一幕。个人感觉,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独具的表达。
丽莎入睡前要听故事。朱利安于是藏身于床单后,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讲了动物界及整个人类世界生存的残酷。上帝的手,同时制造了美丑与善恶。似乎临到末日审判那一日,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这个隐喻,生动又惊心。三届法国凯撒奖影帝得主米歇尔塞侯饰演的朱利安,在此将他人生经验中的睿智与旷达表述得淋漓尽致。

朱利安与丽莎借宿农家的时候,听男主人诉说政治与民生的利益对冲,战争的残酷及对人性的摧残。男主人的老母亲仿如蜡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憾。
也是在此,朱利安终于说出,他如此痴迷于寻找“伊莎贝拉”,是为了要满足儿子临终遗愿。他的患重度抑郁症的儿子,临死前惟一的愿望,是想看一眼传说中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亲情的主题,在这里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虽然朱利安叙述得不动声色,而内里蕴含的深沉情感却教人动容。他其实深爱着儿子,却从不曾对他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当儿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遗恨都已来不及弥补。
所以,对此深有感触的老人,在片子近尾声的时候,当警方出动人力,将不慎跌入山洞的丽莎救上来之后,才会对丽莎年轻的妈妈说:去,告诉孩子你爱她。

镜头语言在此处,又转入了对于法国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例如单亲家庭孩子的抚养及教育问题。
朱利安对丽莎的妈妈说:不快乐的小孩通常都会渴望快快长大,脱离令自己感觉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
丽莎的妈妈幡然醒悟。

在野外的时候,“伊莎贝拉”因为丽莎的莽撞被惊飞,老人带着小小的遗憾返家。但导演却在尾声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费尽心机寻找的“伊莎贝拉”蝴蝶其实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只丑陋的蝶蛹。
原来,他们一心想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这是片中会让人发出会心微笑的镜头:下了课的小女孩每天飞快地穿过街区,跑上楼梯,气喘吁吁敲开朱利安的家门,只为了能够亲眼看到一只蝴蛹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导演给了长达4分钟的镜头,用来表现伊莎贝拉破蛹而出的画面。伊莎贝拉在灯光下缓缓打开翅膀,那一刻,美丽震慑人眼,仿佛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似乎也在那一刻,听到丽莎内心的蜕壳声。
我们人生中那些难捱的辰光,那些对疼痛与苦难的隐忍,就象一只蝶蛹,等待蜕变的过程。从丑陋的蝶蛹到美丽的蝴蝶,是生命中经历成长蜕变的最好隐喻。

片子里的最后,丽莎放飞了“伊莎贝拉”。末尾的点睛之笔,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贴着朱利安的耳朵说:我妈妈的名字,也叫伊莎贝拉。
朱利安抬起头对她微笑:那我们都找到了它。
这是法国影片中又一触动人心的温情点,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编剧与导演两职的菲利普.穆乐擅长处理家庭喜剧,在本片中,他举重若轻,将深厚涵义融化于轻松温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满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剧本里的对白及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讲究对内心忠实,对情感忠实,所以每一个观看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而法国人一贯擅长表达的浪漫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始终,朱利安虽然表面严肃,其实内心也天真如孩童。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地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

法国,做为艺术电影的源流之地,的确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因其电影文化的深厚底蕴无人能及。
比如电影原声音乐。在本片中,丽莎与朱利安的一问一答,将那些隽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浅显而通透的阐述。小女孩的声音活泼俏皮,老爷爷冷静严肃。融合在一起,听来耳目清新。
法语一向被公认同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而小女孩童声稚气的法语更是仿佛天籁。这首电影原声歌曲,被许多人视为灵魂的洗剂。执掌配乐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钢琴和行云流水的弦乐来合成了这首曲子,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运用。79分钟的影片,象一场声色光影的旅行。参与过艺术电影《情欲飞舞》和奥斯卡得奖影片《美丽心灵》的摄影师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镜头,将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致拍得如同一副写意山水画卷。

国内的影片,虽然也不乏此类手笔,但总觉得似一场视觉盛宴。饕餮之后,味蕾也随之麻痹,没有余味值得反刍。所谓的大投资、大制作,象一场轰轰烈烈的烟花,绽放的,只是瞬间艳光,没有可以长久存留下来的美丽。场面再宏大,情节再壮阔,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做支撑,就会感觉苍白无力。

但《蝴蝶》就不同。虽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制作电影,故事也非常简单,但它象一部多棱镜,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会引起不同层面的反思。
现今的观众,已被众多的欧洲片养刁了口味。他们要的是视觉与感觉的双重享受,这一重境界,才是对电影艺术的最终要求吧!

Ⅶ 法国02年电影《蝴蝶(Le Papillon)》

http://www.zone-telechargement.com/index.php?q=le%20papillon
不过是纯法语版,没有任何字幕

Ⅷ 关于蝴碟的资料

〖名字由来〗
蝴蝶之所以叫butterfly的原因

1、butterfly一词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 creature)构成。

2、有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说法,因为蝴蝶喜欢偷吃奶油和牛奶,人们把它说成是长着彩色翅膀、喜欢偷吃奶油的精灵,所以叫它butterfly。以上传说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语名称之一milchdieb,该词相当于英文milk-thief(偷奶贼)。

3、另有一种解释说,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颜色。fly这个本来就是指涉能飞行的昆虫,而butterfly一词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欧冬季过后,出现的以种带着硫磺色(合翅时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泽澄黄,飞行时带起一道温暖的光线,被人们称为butter-colored fly。这个词渐渐演变成butterfly,并用来指涉所有种类的蝴蝶。

【动物蝴蝶】
(拉丁:Rhopalocera;英:butterflies)
蝴蝶 (Butterfly)
昆虫的一种。蝴蝶、蛾和弄蝶都被归类为鳞翅目。现今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物种都归在这类下。它们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它们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鳞翅目的锤角亚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蝶,通称为“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蝶与蛾的分别
蝶类的特征:蝴蝶是一类日间活动的鳞翅目昆虫,通常可以从它们明亮的颜色和棒状的触角,以及它们休息的方式——即四翅合拢竖立于背上来辨认。
蛾类的特征:蛾类可以根据其触角加以区分——没有棒状的端部,而呈丝状或羽毛状。大多数蛾类在夜间活动,色彩较暗淡。

【电影蝴蝶】
法国电影《蝴蝶》
【领衔主演】: 米歇尔塞侯 (Michel Serrault) 柯莱儿布翁尼许 (Claire Bouanich)
【导 演】: 菲利浦慕勒 (Philippe Muyl)
【上映时间】: 2002
【制片国家】: 法国
【影片类别】: 喜剧/生活
【语言】: 法语

【简介】:
她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她不怕陌生人。
她的好奇心比大象还要大,她叫做爱乐莎,今年8岁。
中午放学,妈妈忘了接她回家,
爱乐莎不哭不闹,坐在咖啡店,被邻居爷爷发现。
脾气怪怪的爷爷,搜集了各种美丽花蝴蝶, 还要去山上找“伊莎贝拉“,他说那是欧洲最稀有蝴蝶。
小女孩找不到妈妈,好怕被送到孤儿院!
爱乐莎也想看蝴蝶飞呀飞,可以跟爷爷一起去吗?

一个严肃的老人,一个活泼的孩子,两人一问一答,情趣盎然,对话简洁而深邃,伴随着音乐的层层深入,老少二人问答机智,互动和谐。歌曲的最后结尾使人感觉到这一老一小已经变成了有趣的搭档,在相互启迪,相互关爱中,踏上了走向大自然的旅程。电影中的主题曲,就是这一老一小在冒险路上的风趣对话。邻居爷爷冷静肃穆,不苟言笑,小爱乐莎活泼可爱,总有问不完的话题。

《蝴蝶》看似儿童电影,其实剧本写得聪明巧妙、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在每个问题的背后,都隐含了人生的哲理。这些来自法国的“心灵课题”,可让大朋友在会心微笑之余,去思考学习。
片中的小女孩热情活泼,老爷爷冷静严肃,两人个性迥然不同。但就某个层面来看,他们却像两个小孩子,会彼此斗嘴、嘲弄和反驳。正如同毛毛虫会慢慢地变成蝴蝶,这一老一小的有趣搭档,一旦踏上了大自然的旅程,经历不同阶段的相互启迪,关系也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这位天才童星在剧中纯真自然的表现,让导演喜欢她、摄影师喜欢她,身为观众的您,也一定会喜欢她!
蜕变成美丽蝴蝶的重要时刻即将来临,《蝴蝶》这部电影会帮助你破蛹而出,诞生崭新的生命!

关于“伊莎贝拉”蝴蝶:
1839年,西班牙一位昆虫学家发现了稀有品种的蝴蝶,决定以西班牙女王Isabella“伊莎贝拉”来命名,她被誉为全欧洲最美丽、最罕见的蝴蝶,只有3天3夜的寿命,蓝绿色的双翅璀璨无比,展幅约为巴掌大,飞翔时间从黄昏到子夜,每年5、6月间羽化,活动范围限于海拔5400英尺山区松林旁的旷野,交配周期一年只有10天,之后便消失无踪。传说中,只要向“伊莎贝拉”许愿,她便会将愿望带上天堂,令美梦成真!在《蝴蝶》这部电影里,有“伊莎贝拉”破蛹而出的珍贵画面,长达4分钟,难得一见。

又名: Butterfly
导演: 麦婉欣 (Yan Yan Mak)
主演: 何超仪 / 田原 / 陈逸宁 / 蒋祖曼
上映年度: 2004
语言: 中文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imdb链接: tt0440939
剧情简介 ······
每一只蝴蝶破茧而出时,总经过黑暗和痛苦的过程,没有外来力量可以帮得上忙,任何加速破茧的企图,都成为接近死亡的前奏。
蝶一开始就知道,该来的事总是会来的……
蝶(何超仪饰)是生活平稳丰裕的中学教师,一天在超级市场内遇上了偷东西吃的女孩小叶(田原饰)。小叶拥有孩子般笑容和倔强,令蝶深深着迷,叫醒了她体内多时的欲望。
阿蝶思绪无法平复,她甚至尝试更频繁地亲近丈夫(葛民辉饰),企图挽救自己的失控;她努力教书,认真做家事,抱着孩子告诉自己——不能自私地毁坏这个幸福的家。
但,周遭发生的事,将蝶推向另一个属于她的世界。蝶重新审视生命深处中每一个结——包括年少时的恋人真真(蒋祖曼饰)。蝶与真真有过一段没有开花的感情。
本来已经习惯放弃的蝶,再无法轻易顺从别人的期望,满足旁观者的评断。就算只有一次也好,蝶也要让自己做回真我……

【歌曲蝴蝶汇总】
《蝴蝶》-王菲 《蝴蝶》-陶喆 《蝴蝶》-胡彦斌 《蝴蝶》-刘若英 《蝴蝶》-王心凌 《蝴蝶》-碧娜

影后胡蝶

简介
胡蝶(1907—1989)女演员。原名胡瑞华。原籍广东鹤山,生于上海。幼年跟随在京奉铁路任总稽查的父亲迁居天津、营口、北京等地。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后参加无声片《战功》的拍摄。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后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以及《狂流》、《脂粉市场》、《盐潮》等左翼影片。1933年在有声片《姊妹花》中兼饰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1935年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并随团赴德、法、英、意等国电影界考察。八一三事变后去香港,主演《胭脂泪》、《绝代佳人》等影片。后至重庆居住。抗战胜利后复去香港,一度经商,并曾主演《某夫人》、《青春梦》、《明月几时圆》等影片。1967年息影,定居加拿大。

http://ke..com/view/14063.htm (影后胡蝶)
http://..com/question/28721629.html?si=1
http://ke..com/view/6792.html?wtp=tt
http://..com/question/20880196.html?si=1&wtp=wk

阅读全文

与蝴蝶法国电影获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