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花蛇电影
Ⅱ 人蛇大战之蛇女报恩电影片尾主题曲叫什么歌、
歌曲:《秋残》
演唱:王雯萱
制作:Kingtye
作词:不详
作曲:不详
歌词:
留不住那时光的脚步
轻叹将年华虚度
又是一个夏日落幕
只装满一季秋的孤独
留不住你轻盈的脚步
轻叹像柳絮漂浮
让过去随夏日落幕
往事如云烟怎看重数
凄凄的细风
是秋的倾诉
落叶是秋的泪珠
我的泪珠
随落叶飞舞
我的情感也伴细风飘红
化为秋雨
渐成秋梧
《秋残》
演唱:王雯萱
制作:Kingtye
留不住那时光的脚步
轻叹将年华虚度
又是一个夏日落幕
只装满一季秋的孤独
留不住你轻盈的脚步
轻叹像柳絮漂浮
让过去随夏日落幕
往事如云烟怎看重数
凄凄的细风
是秋的倾诉
落叶是秋的泪珠
我的泪珠
随落叶飞舞
我的情感也伴细风飘红
化为秋雨
渐成秋梧
剧情简介:
人蛇大战之蛇女报恩电影完整版讲述天生万物,生生相克;花蛇因不敌鹰精而奄奄一息,幸遇以打猎为生的年轻人“石生田”——阿田,救下花蛇“杏儿”,为报恩杏儿投宿阿田家中,并结为夫妻,过着安定的生活。鹰精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蛇女;赠与阿田一把宝刀借此除掉杏儿,蛇女发现后并劝阿田扔掉宝刀。不久杏儿生下一男孩。时至端午阿田又带着鹰精给与的雄黄回到家中…
Ⅲ 毒蛇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主要毒蛇分类:
神经性毒蛇:金环蛇、银环蛇、海蛇
出血性毒蛇:烙铁头、尖吻蝮蛇(俗名五步龙)、竹叶青、蝰蛇
出血性混合神经性毒蛇:眼镜蛇、眼睛王蛇(俗名过山峰)、 蝮蛇
其中尤以眼睛王蛇的毒性最为剧烈,被咬伤后应紧急注射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否则极少能够存活。
以上十大毒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毒性最大、也最为常见的毒蛇种类。以皖南山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十万大山、云开大山等地密度最高。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
金环蛇
[学名] Bungarus fasciatus
[分类地位] 蛇目 眼镜蛇科
[形态特征]全长12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通身黑色,具较宽的金黄色环纹,体尾共有19~27+3~5环,黑黄二色宽度约相等。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14~230,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29~39枚。
[分布] 我国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夜晚活动。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动物。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卵径45~54 mm×20~24 mm。
[估计数量] 野外已极稀少。
眼镜王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眼镜王蛇
[学名]Ophiophagus hannah
[分类地位] 蛇目 眼镜蛇科
[形态特征] 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区别是眼镜王蛇
①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m
②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
④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
[分布] 在我国一般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贵州、广东、海南、广西,向北可达浙江南部、四川米易及西藏墨on$2。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m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卵20~40枚于枯叶筑成的窝内,卵径65.5mm×33.2 mm。亲蛇有护卵习性。
[估计数量]估计国内野外已极少。
圆斑蝰 Vipera russelii
圆斑蝰
[学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分类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白眉蝮 Gloydius blomhoffi siniticus
白眉蝮
[学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分类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原矛头蝮(龟壳花蛇)
[学名]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分类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在70--90厘米,尾长16--18厘米,体重50--70克左右.头呈三角形,颈细,吻较窄,头顶具有细鳞,并有倒V形褐色纹斑.体背面为棕褐色,在背中央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纹斑.左右相连而成链状,在该纹斑下面还有不规则的小班纹.腹部为灰褐色,有许多斑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区附近阴湿的环境中,常盘踞在柴堆内.多在晚上活动,尾有缠绕性,有时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由于身体瘦长,捕食,攻击都比较灵活.以鱼,蛙,蜥蜴,鸟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为卵生,每次产仔5--13枚,自然温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烙铁头系管牙类毒蛇.
[分布]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on$2、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甘肃、贵州;国外见于印度、缅甸、越南等地.
舟山眼镜蛇 Naja atra
舟山眼镜蛇
[学名] Naja atra
[形态特征] 全长1000~20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
[分布] 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on$2、海南及香港。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 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圹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5~6月交配,7~8月产卵7~19枚,卵径42~54 mm×26~31 mm;约经50天孵出仔蛇,全长约200 mm。
[估计数量] 无研究资料。
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银环蛇
[学名] Bungarus multicinctus
[分类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全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本种有2亚种:指名亚种B. m. multicinctus Blyth 腹鳞203~218,背面白色横纹30~50个;云南亚种B. m. wanghaotingi 腹鳞213~231,背面白色横纹20~31个。
[生活习性] 息于从沿海低地到海拔1,300 m的山区,常见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处。夜晚活动,到水边捕食鱼、蛙或蛇类。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6月产卵3~15(最高纪录为20)枚,卵径29 mm×16.5 mm~52 mm×19 mm;孵化期1~1.5月,刚孵出的仔蛇全长200~270 mm。
[分布] 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海南与香港。云南亚种仅见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及越南北部。
灰蓝刻扁尾海蛇 Laticauda colubrina
灰蓝刻扁尾海蛇
[学名] Hydrophis cyanocinctus
[分类地位] 蛇目 海蛇科
[形态特征] 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生活习性] 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卵胎生,每次产仔蛇3--5条.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
[分布] 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白唇竹叶青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白唇竹叶青
[学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分类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态特征] 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克.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开形成一条白色纵线,有的在白色纵线之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有的有双条白线,再加红线.亦有少数个体为全绿色.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区阴湿溪边,杂草灌木丛和竹林中,由于绿的体色和善于缠绕的尾巴,很适应树上生活,它们常吊挂或攀绕再溪边的树枝或竹枝上,体色与栖息环境均为绿色,极不容易被发现.有时也盘踞在石头上,头朝着溪流,若受惊扰就缓缓向水中游去.昼夜均活动,夜间更为频繁.竹叶青是常见的毒蛇,属管牙类.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的排毒液量为28毫克左右.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冬眠期由大雪至惊蛰,5月份出洞.为卵胎生,7--8月产仔,每次产7--8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分布] 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国外见于尼泊尔、越南等地
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尖吻蝮(五步蛇)
[学名] Agkistrodon acutus
[形态特征]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2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2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分布] 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on$2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估计数量] 尖吻蝮在我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我国目前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的约一万条
Ⅳ 被判死刑的女演员是谁
国家著名女演员李香兰被判了死刑。李香兰大紫大红后,却不断为日本宣传,不断宣扬日满亲善,大东亚共荣圈等等。因此,在战后,被定义为卖国艺人,以叛国罪被判处死刑,打上了汉奸的标签。
在她的众多作品当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还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夜来香》等经典作品,由于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一时间李香兰便红遍了整个上海滩。
李香兰在临死前,跟当时的法院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来她是日本人,真实的名字叫做山口淑子,出生于辽宁省,父亲是日本佐贺县人。因为从小生活在中国,因此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丝毫没有破绽。
知道李香兰是日本人后,考虑到国际影响,而且作为日本人的李香兰为日本做事那也算不上汉奸。于是将其无罪释放,还亲自遣送回日本,直到2014年才在日本去世,活了94岁。
(4)泰国花蛇电影剧照扩展阅读:
李香兰从政经历:
1969年,已将50岁的李香兰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
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李香兰在首相田中角荣的劝说下出马竞选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92年,李香兰从参议院退休。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李香兰因外出访问,路经北京时,受到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接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
2005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李香兰公开发表一篇长文,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原因是“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Ⅳ 关于莽蛇的电影
1、《欲蛇》
印度电影《欲蛇》拍于2010年,影片开拍之始就引来了影迷的关注。《欲蛇》从海报到剧照甚至是影片的片名都足够吸引大家的眼球,不同于纯粹的人蛇大战类的恐怖片《欲蛇》将人与蛇巧妙结合,这的确让人充满期待。但是事实证明噱头虽然能吸引眼球,但终究是不靠谱,一部影片从梦幻到幻灭其实只要一瞬间!
《欲蛇》剧情简介
大约4000年前,印度北部的人民将半人半眼镜蛇的雕像供奉在神庙中,关于生存在村林深处令人恐惧的“蛇女神”的故事代代相传着,直到今天。
2008年,一位美国科学家的闯入将神话的禁忌打破。深入丛林腹地的他抓住了一条巨大的、正因交配而虚弱无比的雄性眼镜蛇,并将它带回实验室,准备留做研究之用,却不想由此引出“蛇女神”的现身。
由玛丽卡·沙拉瓦特饰演的“蛇女神”从泥浆中爬出,她可以在人类的样貌和巨蛇的外表之间变换,她捕猎人类为食,用眼镜蛇的毒牙将蛇毒输入人类体内最终将整个人吞进肚中。而当她一路宗来终于寻找到在实验室中的雄蛇之后,却发现它已经因为实验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它临死前最后一个请求是,帮它复仇……
2、《复仇的利齿》
一部来自泰国的限制级电影,泰国是实行观影分级制的国家,因而《复仇的利齿》为了保证各种血腥大尺度镜头的保留提高了影片的观影等级。不过小编想说影片的漏洞频出,蒙人也得整的真点啊!想知道影片里的bug有多少大家可以亲自去找一找哦!
不过,男女主角依旧是泰国式恐怖片惯常使用的一招,那就是俊男靓女挑大梁,既要吓到你,还要保证养眼。
《复仇的利齿》剧情简介
在泰国,蛇作为国家的图腾一直被国民信奉着,所以当蛇不再被民众信奉它们选择了疯狂的报复,可怜的人类似乎丧尸了所有的抵抗能力而只能被蛇群们攻击......
3、《灵蛇爱》
在许多恐影迷们的心中,《灵蛇爱》是大家记忆中看的第一部泰国恐怖片。不过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蛇而是在湄南河上,影片中想要逃跑的人飞快的开着快艇却被铁丝割掉脑袋的场景。这一幕深深的留在了影迷们的心中,每每看到相似的场景都忍不住颤栗。
《灵蛇爱》剧情简介
查那春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着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一次旅游中,他认识了导游小姐玛可娜,两人坠入爱河。然而,在玛可娜的身边时常出没着一条凶猛而有灵性的眼镜蛇,这条蛇时刻准备攻击着任何一个想和玛可娜亲密接触的男人……
4、《人蛇大战》
《人蛇大战》是1983年由导演张旗拍摄的中国台湾地区的恐怖片,虽然影片拍摄的时间比较早,画面也不够精良但是影片比起其他关于蛇的恐怖片来说丝毫不显弱势。还是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的。
《人蛇大战》剧情简介
强的公司由一间小小建筑承办商 发展成为一间贪婪的建筑及售楼公司。有一天,他发现一块地可以用来兴建楼房出售,但此地却是个蛇窝,强叫人杀死了蛇就继续兴建。蛇开始报仇了,每个人都在谈论被强杀死的成千上万的蛇在报复。
强不想让客户知道而极力遮掩此事,他请了捕蛇专家来杀最大的蛇。《人蛇大战》他相信应该是蛇王了,于是展开了一场人蛇大战。捕蛇专家杀死了蛇王,强以为一切已经解决了,谁知另一条蛇正在伺机报复
5、《青蛇》
90年代由徐克拍摄的电影《青蛇》是多少人心中的经典,曾今的王祖贤与张曼玉让多少人心动。修炼成人型的白蛇与青蛇形象已经深深的映入了影迷们的心。小编至今都记得影片中白素贞与小青第一次来到人间时动人的步态“扭啊扭~扭啊扭啊扭~~~~”
6、《航班蛇患》
发生在飞机上的灾难片不在少数,但是近几年来《航班蛇患》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作品了。视觉上绝对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剧情上也不至于过于俗套,荒诞的设定加上不少的搞笑桥段让影片多少带上了点cult的味道~~但是影片不是没有硬伤,比如蟒蛇吞完人后丝毫没有变化的场面就多少让人不解了。
《航班蛇患》剧情简介
黑帮老大艾迪•金策划了一起凶杀案,被偶然路过的年轻人西恩•琼斯目击。为了在法庭上成功指控这个作恶多端的黑社会头子,警方派出资深联邦密探尼维利•费恩负责保护西恩,并将其从夏威夷护送至洛杉矶法庭。
为避免证人遇害,尼维利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与西恩偷偷乘上一架普通的红眼航班。然而这项绝密的计划被艾迪安排在警方的内奸获知,为了逃脱法律制裁,艾迪派出携带大量毒蛇的杀手登上飞机,一场离奇恐怖的血腥灭口案件就此展开……
7、《死里逃生》
影片中的蟒蛇与海报里的差别不是一点点,《死里逃生》不论从画面效果还是剧情设定都让小编很无语!甚至有影迷说影片算得上是2008年最差的外语片,是一部从物理、化学各方面都不符合理论依据的科幻片。
一条基因突变的蟒蛇巨大无比,与自行车的痕迹差别不是一点点。可是导演就是用这个荒谬的理由让男主成为了杀人的嫌疑犯、成了蟒蛇的替死鬼~~~
《死里逃生》剧情简介
约翰是一个事业逐渐走下坡的山路自行车选手,沮丧的他回到加州的故乡,没想到恶梦却就此展开!他成为连续谋杀案的嫌疑犯,因为小镇上出现可疑的滑行痕迹。事实上真正的凶手是一条超级巨蟒。
它的鳞片比盔甲还坚硬,视力范围是一般蛇的9倍,最骇人的是有如无底洞的胃。这是由遗传学家鲁道夫博士研究出的基因变种生物,目的是要破坏美国中部游击队的武器。
而此计画后来却被CIA抢走而被迫终止,鲁道夫博士为了报复而将巨蟒放生到小镇上进行试验,然而巨蟒却立即变成连博士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吃人魔。约翰为了洗刷冤屈必须与巨蟒对抗,他是否能成功击败这个恐怖的怪物,或是成为另一块俎上肉?
8、《大蟒对大蛇》
《大蟒对大蛇》影片的名字就很雷人,片方想把蟒蛇与大蛇的对打场景作为影片的亮点。可是到了最后影迷们也还是没有明白究竟导演想表达的是什么。在小编印象里最神奇的画面就是片中人射杀蟒蛇的枪居然是鸟枪~~~小编想说导演你到底在想神马呢~~~!
《大蟒对大蛇》剧情简介
一条庞大的蛇从实验室逃亡之后潜入城市下水道之内,并伤害许多无辜的人,已对整个城市构成威胁和恐慌。联帮调查局官员和科学家决定使用最原始的办法--以暴制暴来铲除大蛇。
科学家将一枚芯片置入一条蟒蛇脑中,只允许躇蛇看见逃亡下水道的大蛇.同时,一群为了赚钱的猎人也正在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来杀蛇,然而,此大蛇也有着非常的智慧,甚至有它的阴谋--报复人类,连蟒蛇也不能将它制服……
9、《狂蟒之灾》
如果要说蛇的恐怖片,那么《狂蟒之灾》绝对是最人尽皆知的系列电影。《狂蟒之灾》第一部拍摄于1997年,在影片大获成功后又接连拍摄了三部。但是逃不开续集不受待见的噩梦,《狂蟒之灾》的后几部一路下坡,风头不在。
其实对于续集影片很难成功的情况可以归咎于两个原因,一是影迷的期待。《狂蟒之灾》的成功自然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这些粉丝把影片捧上云端自然对接下来的续集要求甚多。
二是片方占着第一部成功的优势,在影片的制作上不再花心思,只是空凭《狂蟒之灾》之前建立的名气来圈钱。最后《狂蟒之灾》的系列电影只能被打入冷宫。
原帖网址:http://tieba..com/p/2026698883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