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讲述维和部队的电影或电视剧
三角洲部队1、2、3………特种部队执行危机任务
三脚猫部队…………恶搞三角洲部队的喜剧电影
紧急44分钟………真实事件改编,美国历史上最火暴的街头警匪枪战
勇闯夺命岛………海军陆战队和海豹突击队同门相残
海军陆战队员………… 前海军陆战队勇斗黑帮救爱女
第一滴血1、2、3…………名气太大,不说也罢
SAS特种部队…………顾名思义,英国的SAS特别空勤团
铁血战士………特种部队沦为外星隐形怪物的猎物
无聊老生原创编辑,谢绝复制引用
魔鬼司令…………阿诺饰演一名精通武术与各类型武器的退役特战将领
海豹突击队1、2…………早期特种部队题材电影
魔鬼女大兵…………黛咪·摩尔突破性光头造型出演女子特种兵
太阳之泪…………布鲁斯·威利斯浴血非洲丛林,执行救援任务
深入敌后2邪恶轴心…………美特种部队空投朝鲜,摧毁核子设施
S.W.A.T.(反恐特警组)…………最后登上银幕的美国警种,城市特警对抗悬赏一亿美元的亡命歹徒
密令027…………朝鲜特种部队电影,很夸张的
第九突击队………苏联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特种部队
敢死突击队………二战期间美军突击队突袭日军在太平洋小岛所建的精密通讯站
火鸟一号出击………真实事件改编,神秘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奇袭恩德培
② 求一部电影名字,战争片,十个士兵坐一辆坦克装甲车,在山路遇到当地的武装人,双方交谈几分钟后开火
名称 :非常战场区域 DVD
主演 :埃罗·阿索林 爱德华多·诺列加 鲁
地区 :欧美
语言 :英语发音 中文字幕
讲述科索沃停火期间,两队西班牙和法国维和部队士兵乘坐装甲车前往一个被塞族军队占领的小镇帮助维修电力系统.
③ 找一部外国影片
无人地带(No Man's Land)
米高梅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MGM, USA);2002年
主演:
布兰科-德加力奇(Branko Djuric)
雷尼-彼得拉亚奇(Rene Bitorajac)
菲利普-索瓦戈维奇(Filip Sovagovic)
乔治-西亚提蒂(Georges Siatidis)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Danis Tanovic)
类型:战争片
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的会话语言其实是相同的。可是今天,塞尔维亚人称之为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人称之为波斯尼亚语,而克罗地亚人又称之为克罗地亚语。只是当他们相互说话时,彼此都很清楚地明白对方的意思。西基(Ciki,布兰科-德加里克饰,Branko Djuric)和尼诺(Nino,勒内-比托瑞杰克饰,Rene Bitorajac)是二个士兵,一个是波斯尼亚人,另一个是塞尔维亚人。在波斯尼亚战争期间,这两人被困在了“无人地带”----一个交战双方前沿之间的战壕里。他们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也无法不伤毫毛地逃离这
个地方。一个同伴躺在战壕的地上,他的身下压着一枚触发炸弹,他动弹一下这枚炸弹就会爆炸。如果不是处于这么一个可怕的境地,现在两人的情形可以说是非常滑稽可笑。
由于两人处在这么一个窘迫的困境中,一位干着急的联合国军士尽管被命令呆在原地,但他还是试图帮助他们。当一位新闻记者碰到了这位军士,为了获得独家新闻,她也跟随军士来到了这个“无人地带”的战壕。她影响了整个事件的进程,并将这个新闻报道转变成了一起“国际马戏表演”。由于全球新闻媒体都在关注着这一事件的结果,谁都不愿采取行动(除非他们愿意承担由此所造成的后果)。那个士兵仍然被他身下的那枚炸弹弄得不知所措,西基和尼诺也试图在这场疯狂的战争中保持着他们人性的一面。
战争与和平、幽默与憎恨、被俘与投降、生与死都发生在这个《无人地带》中。本片是波斯尼亚正式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官方竞标影片。
1993年6月,波斯尼亚的一天清晨,一群波斯尼亚士兵发现他们被一场大雾困在了交战双方的前沿地带。太阳升起来以后,塞尔维亚士兵发现了这群波斯尼亚人,并发起了进攻。西基是一个波斯尼亚士兵,他似乎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设法隐藏在了“无人地带”处的一个遗弃的战壕里。
当塞尔维亚部队的指挥官派出2名士兵去搜索这个战壕时,西基躲了起来。这2个塞尔维亚人什么也没发现,但是当他们正要离开时,他们设下了一个机关:将一个“死”去的波斯尼亚士兵的“尸体”放在了地上一颗触发地雷上。当他们完成了这件事之后,他们发现刚才还在那的一支步枪不见了----他们意识到一定还有人藏在战壕里。绝望之余,西基跳出了藏身之处,打死了一个士兵,并打伤了另一个:尼诺。
刹那间,西基和尼诺就闪躲到战壕两边。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塞拉(Cera,就是躺在地雷上的那个波斯尼亚士兵)逐渐地苏醒过来了。他并没死,只是被打昏过去了。但是塞拉如果动一下,地雷就会爆炸,将他们全部炸死。尽管西基和尼诺彼此之间并不信任对方,但他们不得不决定合力寻找摆脱这个困境的办法。期间,他们差点造成相互残杀,但是最终还是引起了双方部队的注意。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双方都向当地联合国的“联合国保护部队”(UNPROFOR)基地求援。
联合国法国蓝盔部队的马钱德(Marchand)军士接到了他在萨拉热窝的上级电话,上级向他讲述了这个情况。可到了战壕后,他发现最高司令部命令他不得介入这起可能会发生爆炸的事件中。失望之余,马钱德决定违抗军令,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他得到了一个扫雷班的帮助,但是他的上级威胁他说如果他不回到他的岗位上去将会采取严厉的行动。于是,他只得返回。马钱德离开了战壕后,西基和尼诺之间的局势越发紧张,他们几乎相互杀死了对方。
在返回阵地的途中,马钱德遇见了简-利文斯通(Jane Livingstone),一个国际电视频道的新闻记者,她早已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简截听了马钱德与他上级间的无线电通讯,并威胁着说要将他们"不干涉"行动的过程曝光。马钱德很快又返回到了那条战壕,只是这次他是因媒体的原因来帮助尼诺、西基和塞拉。他到达的正是时候,及时阻止了尼诺和西基间的再次相互残杀。
“联合国保护部队”的队伍和扫雷班再次集中起来。随着这个“无人地带”开始变得与其说是一个“战场”,到不如说是一个“马戏场”,世界媒体也开始聚焦这个地方。在位于萨格勒布的联合国最高司令部里,对于索夫特上校来说,这个局面实在是太棘手了,他已经通过媒体看到了这一事件的升级。索夫特决定坐飞机亲往,以赢得媒体的支持,并希望扭转这个局面。
在战壕里,扫雷专家检查了仍然压在地雷上塞拉的情况,但告诉马钱德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无能为力。索夫特上校到了,他很快也得出了回天无力的结论,但他立即想出了一个可以挽救“联合国保护部队”声誉的良方。
西基和尼诺最终不得不走出了那条战壕,离开了躺在地雷上的塞拉。紧张的局势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起来----这也是最后一次了。经过这一整天狂燥极至的事件后,他们这种荒谬的局面也到了最后一刻。夜晚降临《无人地带》时,塞拉孤零零地躺在地雷上,等待着他的命运……
④ 求一部电影!!! 国外拍摄的,一个连的维和部队被敌人包围了
《雅多维尔围城战》
译名雅多维尔围城战
片名The Siege of Jadotville
年代2016
国家爱尔兰/南非
类别动作/剧情/惊悚
语言英语
字幕中英双字
IMDb评分8.1/10 from 317 users
⑤ 西班牙和法国维和部队,被阿尔巴尼亚军队追着打 是什么电影
无主之地
原片名
No Man's Land
更多中文片名
无人地带
更多外文片名
Nikogarsnja zemlja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 喜剧
片长
98 min
国家/地区
波黑 斯洛文尼亚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比利时
获奖情况
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02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德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⑥ 找一部电影
《无主之地》
导演/编剧:丹尼斯·塔诺维奇Danis Tanovic
主演:布兰科·德里克Branko Djuric
雷尼·比特拉克Rene Bitorajac
菲利普·萨瓦维克Filip Sovagovic
西蒙·凯劳Simon Callow
卡特琳·卡特里奇Katrin Cartlidge
片长:88分钟
类型:剧情
级别:未定
发行:联美United Artists/MGM
上映日期:2001年12月7日(部分地区)
官方网站:www.unitedartists.com/nomansland
获奖:200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0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93年,正是南斯拉夫内战的最高峰。
某夜,一对到前线探查的克罗地亚士兵在大雾中迷路了,他们只得等到黎明再做行动。士兵们开着玩笑,很快就坠入了梦乡。第二天一早,当灿烂的阳光驱散了迷雾,他们方才发现已经身处战线的最前沿,不远处就是敌方塞尔维亚人的军营。
塞族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很快对他们发动了进攻。寡不敌众之下,只有一名克罗地亚士兵西基幸存下来,他躲进了一条处于两军交界处的废弃的战壕里。这片地方被称为“无主之地”。塞尔维亚人派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带着新丁尼诺搜索战壕。他们把一名克族士兵塞拉的“尸体”放在一枚地雷上,布置成一个陷阱,只要有人稍微搬动尸体就会引爆炸弹。当他们完成这项精心策划的工作后,发现刚才还在的一枝步枪不见了,这时愤怒的西基从战壕里跳出来,打死了老兵,打伤了尼诺。而他自己也受了伤。
于是现在就变成了西基和尼诺两个人的直接对峙,但看来暂时他们谁都无力完全打败对方。他们只能栖身在战壕中等待机会。最令人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被作为陷阱诱饵的“尸体”塞拉竟然逐渐苏醒过来,原来他并没有死,只是被打晕过去,受了伤。然而现在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极端尴尬的境遇中,只要塞拉一动,地雷就会爆炸,他们三人都将命丧黄泉。西基和尼诺只能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而协调合作,共同努力。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让塞拉保持安静,静止不动。并等待着救援。
显然这两个来自对立阵营的人之间充满了敌视和仇恨,但为了打发时间他们还是开始了不那么友好的交谈。他们惊讶地发现两人曾经喜欢过同一个女人,这一巧遇似乎令气氛一度缓和。但很快西基和尼诺又陷入了更激烈的争吵中,他们互相指责对方的国家首先挑起了战争,破坏了平静的生活和美丽的家园。
他们的困境终于引起了双方部队的注意。克族和塞族人都向联合国维和部队求救,法国蓝盔部队的马钱德军士闻讯后赶来解决问题。但是最高司令部却不准他介入这起敏感事件中。司令部里索福特上校正忙着与性感的女秘书调情游戏,根本无心管这桩棘手的麻烦。热心的马钱德决定不顾上级命令,尽其所能的帮助两个可怜的士兵。但是他发现行动起来困难重重,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法语,沟通存在严重问题,而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僚主义作风也令他无法取得进展。他试图劝说两人离开战壕,但西基坚决不愿抛下地雷上的战友塞拉。在上司的严厉威胁下马钱德只好一筹莫展地离开战壕,他一走两人之间的冲突再度升温。
在归途中马钱德遇上了闻风而动的某国际电视频道的女记者简,她决心紧紧抓住这一好素材,于是威胁要将这种“不干涉”行动曝光。马钱德只好带着她返回战壕,并向上级报告,找来了炸弹专家。在新闻媒体的介入之下,这条小小的战壕变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索福特上校看到这一事件逐渐白热化,只能为挽回维和部队的形象亲自前去处理。
局势似乎变得越来越失控了,每个人都各怀目的地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可怜的塞拉还能坚持多久呢?炸弹是否会爆炸?西基和尼诺会不会杀死对方?这真是荒谬的一天……
导演介绍
科波拉说:“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这话颇有道理。不过反战的手法也有高下之分。一类战争电影往往将战争呈现为壮丽的奇观,其间洋溢着高昂的英雄主义。40到60年代的战争片大抵如此。越南战争开始使电影人警醒,如《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等揭露出战争残酷、无人性之本质的影片出现了。但是如果拿《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影片和这部波斯尼亚电影相比,好莱坞还是显得过于温情、过于说教。一个巧合是,好莱坞刚刚也利用前南斯拉夫内战拍摄了《深入敌后》,把它和《无主之地》放在一起,就更加衬托出好莱坞主流电影的浅薄可笑。
这部去年以来备受好评的波斯尼亚电影出自年轻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之手。他在前线拍摄了300多个小时的战争记录片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播放。他与人合作编导的影片《My Mother the Sehit》以及《Portrait of the Artist in the War》亦颇受好评。塔诺维奇后迁往比利时发展,制作了几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记录片。这部影片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融入了不少他在前线的亲身经历。他仅花14天完成剧本,26天完成拍摄。
塔诺维奇如此阐述他的影片:“我记得当战争在波斯尼亚爆发时那种古怪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建筑物上的黑色子弹孔和地面上炸弹留下的弹坑。想象如果有人用黑白摄影拍摄梵高的画,你就会理解我的这种感觉。这不和谐感是一种视觉震撼,它让我变得冷漠,感到痛苦和无助。这种冲击就是我试图通过电影所重新制造的。一边是漫长的夏日中美丽的自然和浓烈的色彩,一边是人性中黑暗的疯狂。而这个炎热漫长的夏日就反映了电影本身的氛围。行动是如此沉重,思想难以捕捉,时间缓慢流逝,张力潜藏着又始终在场。”“我希望影片充满各种各样的对比和不协调。”“我的影片的要点不在于谴责,这一故事不是指出哪一方是错误的。要点是激起反战之声。”
同样以荒诞幽默手法表现战争的南斯拉夫影片《地下》也曾大获好评,这种黑色幽默似乎是斯拉夫民族文化的一个特征。对此,塔诺维奇说:“我认为幽默是一种求生的方式,它给你以距离,所以我们在战争中经常大笑,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塔诺维奇认为对他印象最深的战争片是《猎鹿人》,而他拍摄电影最重视的是剧本,“对我而言,剧本就是圣经……而拍摄仅仅是技术部分。”“拍纪录片是因为生活乃最伟大的编剧,发生在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如果放到剧情片中,没有人会相信。”看来影片的剧本受到广泛好评亦不足为怪。
虽然处女作取得了成功,但塔诺维奇似乎并不打算就趁此机会闯入好莱坞。他坚决拒绝为赚钱而拍电影,在他看来创作电影只有两个理由“一是你有话要说,二是你想娱乐大众”。“做一名导演不仅仅是走过红地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
演员介绍
本片的主要演员几乎都名气不大。只有西蒙·凯劳和卡特琳·卡特里奇算是有些熟悉的面孔,前者出演了《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后者则在《暴雨将至》、《破浪》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扮演三位士兵的均是波斯尼亚演员,布兰科·德里克如此描述他的表演:“比起汤姆·汉克斯和其他演出美国战争电影的演员,我有一大优势,因为我曾经亲身经历过战争。我知道当一颗手榴弹在你身边爆炸时,或者狙击手击中你身边的人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不用演,我只是回忆。”他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评论
这部影片令人联想到《奇爱博士》、《陆军野战医院》等一流的战争讽刺片,是《等待戈多》在银幕上的重演。它将最黑色的幽默与最尖刻的讽刺混合在一起,以强烈的反讽凸现了战争的荒谬本质。影片似乎在按照我们对一般战争片的想象发展,但编导最后却以一盆现实的冷水彻底浇灭了所有的幻想,这是一种令人惊骇的现实感。
影片站在个体的层面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所在,那是人们内心中盲目的仇恨,分析虽然锐利而尖刻,但拒绝提供答案,因为对于仇恨滋生的根源没有简单答案。它没有任何说教成分,也丝毫不浪漫化战争的残忍本质,呈现出鲜明的反战立场。
影片的前半部分具有戏剧性,后半部分表达趋向多层次,将影片的主题开拓到了更为广阔的层面,对冠冕堂皇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质疑:在自负和官僚作风影响下它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还有对媒体的尖锐批判。极具张力的剧本精心结构而又脉络清楚分明,细节丰富,善于不断制造一个个小高潮给人以惊奇。
摄影捕捉到了波斯尼亚粗犷的美感,把自然景色与残酷紧张的对峙并列制造出不和谐感,这也令影片在精彩的剧本之外,呈现了出色的影像。
参考资料:http://ent.163.com/edit/020329/020329_117152.html
⑦ 《蓝色防线》上映,天平的一端放上生命,另一端放什么可以平衡
我国从1990年开始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1992年正式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20年是执行国际维和任务30周年。9月18日,一部记录我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纪实电影《蓝色防线》上映。
这是我国第一部维和纪实电影,战士们面对镜头有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他们守望的阵地上,他们注视着不远处的枪声与战火,他们从未害怕过,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光荣与使命。他们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这是一群极具国际主义精神的战士,这是一部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每个人都应该走进影院看看那些最可爱的人在最危险的环境中的从容与镇定。他们是英雄连队的英雄,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国人,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是代表大国形象的军人,他们是把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