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美国:18次
意大利:12次
法国:10次
英国:8次
日本:5次
丹麦:4次
比利时、前苏联、瑞典、联邦德国、塞尔维亚、黑山:2次
阿尔及利亚、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伊朗、墨西哥、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瑞士、土耳其、韩国:1次
金棕榈奖的奖项历史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创立到1954年,最高奖项名为“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大奖的导演一般会收到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一份艺术品作为奖品。
1954年,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几位珠宝设计师为电影节设计奖杯,要求主题要与戛纳的自然环境相匹配。设计师吕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从戛纳海边随处可见的棕榈树获得灵感设计出金棕榈奖。同时棕榈是戛纳的象征,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榈奖首次成为电影节的奖杯。1964年至1974年期间,金棕榈奖又恢复“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名称。1975年开始,金棕榈奖固定。1998年,瑞士珠宝商萧邦(Chopard)对奖杯进行了现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生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泰国电影大象获了金棕榈奖。《大象》赢得了2003年第56届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金棕榈”大奖,同时获得个人“最佳导演”奖项。
《大象》受到赞誉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从形式上看,《大象》的拍摄手法和叙述手段独到新颖。整部电影始终实践着摄影机跟随人物移动的规约,借由长时间的跟随镜头创造出客观冷静的影像效果。
从内容上看,格斯·范·桑特在《大象》中不置评论的观念也为人赞赏。格斯·范·桑特原初计划是为“哥伦拜恩校园事件”制作一部纪录片,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转而制作叙剧情片。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与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Ⅲ 2022金棕榈奖评选时间
5月17~28日为评选时间。
此次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7日至28进行评选,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名单,法国演员文森特·林顿担任评审团主席,他曾凭借《市场法则》获得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去年他主演的影片《钛》最终斩获金棕榈奖。评审团成员还包括丽贝卡·豪尔、迪皮卡·帕度柯妮、劳米·拉佩斯等人,本届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7日至28日举行。金棕榈奖(Golden Palm Award)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创立于1957年,每年颁发一次。金棕榈奖与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Ⅳ 哪部电影在2007年举行的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得奖影片是罗马尼亚导演Cristian Mungiu的《四月三周两天》。该片剧本曾获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奖。
故事讲述两个女孩同处一室,其中一个意外怀孕。二人关系的奇特在于,怀孕的女孩盲目而不自知,做为局外人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紧张她的命运。孩子只在母体中存活了四月三周两天。该片关注女性,影像风格质朴,有一段表达女主人公彷徨心境的摇晃镜头尤其让人赞叹。该导演在国际影坛上近 两年呼声很高,第一次到戛纳就金棕榈加身。
Ⅳ 第60届戛纳电影节摘得金棕榈奖是哪部影片
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是由克里丝蒂安·蒙吉执导,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弗拉德·伊凡诺夫主演的剧情片《四月三周两天》。
1、《四月三周两天》改编自真实的事件[9]。导演创作该片的灵感来自罗马尼亚禁止堕胎的法令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1966年之前,堕胎在罗马尼亚是合法的,但是在1966年,罗马尼亚政府颁布了禁止堕胎的法令。
2、这个法令颁布后,很多罗马尼亚妇女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怀孕,从而导致罗马尼亚的人口也随之增加,而该片的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
3、导演希望通过该片透视20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的社会生活,并呈现在堕胎法令的重压之下,人们在生活中处处妥协的态度。
(5)泰国金棕榈奖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1、《四月三周两天》是一部张力十足的电影。在影片中,导演反复运用平稳简约的手法,依照场景的变换顺序,把几个闭合的段落交代给观众。在片中朴实的对话里,依然蕴藏着足够的戏剧张力。
2、影片中的生活是丑陋和枯燥的,然而导演却要在这种生活中去挖掘悬念和坚强。影片唯一的高潮来自于结尾处,长镜头下积攒的焦灼在乌蒂拉冲出恋人家门时爆发,此时屋内的沉默比门外的喧闹婚礼更让人欣慰,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丝解脱后的空虚。
3、该片关注女性,影像风格质朴,有一段表达女主人公彷徨心境的摇晃镜头尤其让人赞叹 。影片诚实、纯粹地展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妥协的生活状态。
4、该片以一位女生的视角,用平实的镜头把一个有关堕胎的故事在银幕上娓娓道来。也正因为如此,朴素的摄影手法和那些令人震惊的现象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影片仿若地壳深处涌动的岩浆,虽然被岩石包裹,但是却爆发力十足。
Ⅵ 电影金棕榈奖是哪一个国家的电影金奖
金棕榈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从1957年开始颁发。前身为“金鸭奖”,即“电影节大奖”,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金棕榈奖与金狮奖、金熊奖并称为电影节三大最高荣誉象征
嘎纳(Cannes),是法国南部的一个市镇,位在滨海阿尔卑斯省的蔚蓝海岸地区,邻近地中海。戛纳以其优美的沙滩及每年5月举办的戛纳电影节闻名。戛纳的周边区域已发展成一个高科技的重地,Sophia-Antipolis的科技园区就位在戛纳后方的山丘上
Ⅶ 在电影史上有没有哪个电影同时拿过金棕榈,金熊,金狮
1、【红高粱】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我的父亲母亲】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3、【阮玲玉】第42届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4、【爱你爱我】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新进女演员 、银熊奖最佳导演奖
5、【卧虎藏龙】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6、【霸王别姬】第46届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7、【花样年华】第53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8、【红色恋人】第22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奖银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9、【一声叹息】一举获得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和表演特别表彰奖五个重要奖项
10、【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11、【秋菊打官司】 第4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
12、【一个都不能少】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13、【三峡好人】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大奖
14、【活着】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最佳男演员奖 和人道精神奖
这些都是国际上获奖的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没写进去
Ⅷ 电影金棕榈奖是什么奖项
金棕榈奖
一、奖项简介
1、金棕榈奖(Golden Palm)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的是,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
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纵观其历史,“双金棕榈俱乐部”成员仅有五(六)位:弗朗西斯·福德·科波拉(美国)、比尔·奥古斯特(丹麦)、今村昌平(日本)、艾米尔·库斯图里卡(塞尔维亚,前南斯拉夫)、达内兄弟(比利时)。(这里计算的“双金棕榈”成员,不包括“金棕榈最佳短片奖”。)
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德州巴黎》(维姆·门德斯)、《低俗小说》(昆汀·塔伦蒂诺)、《黑暗中的舞者》(拉斯·冯·特利尔)、《钢琴师》(罗曼·波兰斯基)、《华氏911》(迈克尔·摩尔)等,均为金棕榈大奖得主。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年,与澳大利亚女导演简·坎皮尔执导的《钢琴课》并列)。
2、评委会(评审团)奖(又称“评委会[评审团]特别奖”)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评委会特别奖)属于非常设奖项,地位类似“xx榜中榜”的传媒推荐奖,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近15年的获奖作品有:拉斯·冯·特利尔的《欧洲,欧洲》、大卫·柯南伯格的《欲望号快车》、科恩兄弟的《老妇杀手》、阿皮察朋·维尔拉瑟查库的《热带病》等。我国的获奖影片为:侯孝贤的《戏梦人生》和王小帅的《青红》——当然,其中不乏奖项平衡的作用。
“评委会大奖”系偶然诞生,只因为替一两部得不到金棕榈的佳作而倍感惋惜才临时设置,如今则演变为“最佳影片第二名”地位的常设奖项。与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如出一辙,旨在表彰仅次于金棕榈奖影片的“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