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一场电影多少钱
一般也就25或30元! 3D、IMAX的片子可能40、50元每人次!!各大影院相互竞争,基本就在这个价格范围内!!!
⑵ 两个人 去法国巴黎旅游一次要多少钱,大概半个月,
一、说说巴黎人的“住” 巴黎的住房昂贵,市中心的富人区,房价一般在平均7000欧元以上1平米,其中还有中介和公证等手续费用,约占房价的100分之5左右。巴黎市一般的区域或远郊房价也要4000欧元1平米。这一点,可能全球通用,就是决定房价的主要因素是其地点、环境、交通、设施等因素。 法国的租房者占法国总人口的100分之40左右,租费1平米平均在20欧元以上,也就是说一套20平米的单间公寓,房价每月也要400欧元左右,其中并不包括水、电和杂费等。 巴黎的旅馆档次不一,最豪华的旅店,比如利兹饭店,价格极为昂贵不说,还不是谁想住就能住。这类旅店要看客户的身份、职业、最后再看收入,没有高档身份与很高的社会地位,只有钱是不能在这里住的。法国一般旅馆二星和三星的比较多,装饰典雅,干净舒适,房间一般都不大,价格俩人间60欧元以上,不包括早餐。 相对连锁酒店就便宜一些,比如IBIS等国际知名的连锁旅店,都设在环线或城市周围。双人间每晚48欧元左右,周末因为顾客多还会贵一些。除此之外,中国人开的旅馆相对便宜不少,价格在一个床位18欧元左右。环境和条件会差一些,最好的就是伙食是中国菜,比较可口,因此中国旅行团往往在这里居住。 二、讲讲法国人的“穿” 法国服装,引领潮流。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每年有无数的服装展示会,这些展示会一般商业味较浓,重在宣传服装品牌和预示流行趋势,对于服装的卖点倒是不甚在意。在贵族城堡和私家别墅也会有小型的服装展示会,那是设计师有的放矢,给名媛贵妇,贵族绅士专门设计服装的场所,衣饰大多为定做,价值不菲,非一般人所能望及。 法国的老百姓,平时买衣服比较谨慎,按法律规定,法国每年1月和7月有两次大减价,每次持续5到6周,法国老百姓大都在此期间购买服装衣物。这两次减价为了让利于民,因此避开旅游高峰期,减价的商品首当其冲就是服装。法律规定任何打折的商品不但要标上处理的价钱,还要必须标上原价,不可以在打折前突击涨价,如果遇到这样混水摸鱼者会重罚。 减价期间,第一周时商品减一次价,第二周后在此基础上再打折,最便宜能减至2或3折。因此法国人常常提前逛街,看好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打折那一天等在商场门口进去。很多商场门口,尤其是像拉法耶特和春天等大商场这时总会排起长龙。法国现在大多数服装都是“中国制造”,当然最高档的服装还是“法国出品”。 三、世界美食,法国第二 法国人曾经这样说,中国美食世界第一,法国美食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以食为天,以食为趣,所以法国有很多中餐馆。 现在,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他们是很讲究吃的,而且舍得花钱。在餐饮中,他们对于逊色的菜,是不愿意接受的。法国人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据有关资料介绍:法国人均每年要喝75升葡萄酒。另外法国人对菜肴和酒的搭配也很有讲究。他们认为:饭前一般要喝度数不高的甜酒,习惯称之为“开胃酒”;吃饭时要喝不带甜味的葡萄酒或玫瑰酒;吃肉时一般喝红葡萄酒;吃海味时喝白葡萄酒或玫瑰酒;饭后要喝一点儿带甜味的“消化酒”;每逢宴请还要喝香槟酒,以增加席间欢乐的气氛。法国人非常喜欢中国菜肴。仅首都巴黎有中餐馆2600多家,占全市餐馆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市内每隔几百步就有一家中国饭店,在对米歇尔街口就聚了80来家。法车著名的饮食评论家、饮食杂志主编亨利
⑶ 请问一下各位亲们,看一场电影票价一般在多少左右
那要看是什么电影了
3D的100—200 新上映的
正常的 35-65 新上映的
⑷ 电影院放映一场电影大概要花多少钱
就如上所说,电费什么的还真没多少,大头都在购买版权什么的的。再者说了,放映一个片子,只有一个人看你也得放映,100个人看也是同样的放映。难道会因为一个人而不放映吗?雅酷卡看电影才只要18.6元。当然是有影院限制的。我去过博纳、星美、保利DMC、百老汇,这些是18.6 其他的就不太晓得了。
⑸ 求电影市场定价策略的案例
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与此有关的文章,但太长了,摘抄部分如下,具体的链接过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电影放映市场现状
电影,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场,就要赢利。不仅仅如此。有了市场还要追求更大的市场,争取让我们的商品渗透到每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的商品才有价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同样,有了利润还要追求更大的利润,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利润。只有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商品的价值。
但是,目前“电影”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却越来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场在逐渐缩小,它的观众在逐渐减少,观众离影院越来越远,电影正在与观众背道而驰。
为什么?
主要原因就是电影票价太高,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大批的电影爱好者望而却步。调查发现80%的观众认为几十元票价经济上难以接受。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如果电影票价低一些还是愿意经常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但是普遍认为花十元钱看平庸的国产片是不值的,偶尔看一些进口大片还可以凑合,更何况少则30元、40元,多则80元、90元呢?消费者说这些话表明他们对于电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后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电影院挂出的《天下无贼》票价是48元,《加菲猫》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这儿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这还是普通票的价格,如果你想在贵宾厅看电影,价格还得翻番。此外,影城门口有告示牌,不让外带食品,消费影城的大杯可乐8元,爆米花10元,让人感觉进了候机厅。
与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为例,广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这样算下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这只不过是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在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远没有这么高)之间,但我国国内的电影票价大多在30—40元之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的1/30,这个比较有点可怕。
票价高了,观众怕了,进影院的人少了,观众人数自然大幅下降了。以电影重地上海为例,其电影观众人数上世纪90年代4500万人次,但现在却萎缩到500万人次。电影院越来越留不住人,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瓶颈。
观众人数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价很高。1989年时,电影票价为每张0.25元,全国票房总收入为25亿人民币。现在,电影的票价上涨了大约100倍,全国总票房收入却只有10亿人民币。而依我看来,考虑到物价指数上涨的因素,实际上现在每年的票房总数10亿人民币,只抵得上1989年时市值的5亿元以下。也就是说,目前每年的票房总值还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这就是我国电影放映市场现在的生存状况。票价居高不下、观众逐年锐减、票房无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压在电影放映市场及其经营者的肩上。又像一个魔咒紧紧环绕在他们身旁使他们寝食难安。
我们的电影放映市场该怎么办?
(二)与以往电影放映市场状况的比较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业开始复苏,看电影是人们娱乐消费的主流,那时电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场场爆满。而在今天,电影“高票价”导致的电影消费贵族化,则在使电影观众严重走失。同时,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们分别从票价、观众和票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来看票价:
建国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个别影院20元)
以均价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计,现在的票价较之涨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价格涨幅远远低于电影票价的涨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现在每市斤0.85元,涨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猪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现在每市斤6.5元,涨幅8倍左右。
再看观众数量:
1989年我国电影观众有293亿,1999年只有3亿人次,这说明1999年,我国看电影的人次仅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经降至2.2亿。我国电影重地上海,电影观众上世纪90年代是4500万人次/年,而现在却萎缩到500万人次/年。
最后来看票房:
1989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5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票房收入为8.1亿元人民币。票房收入为过去的1/3。据官方统计的结果,2004年一年,我国的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0亿圆人民币,这其中还包括电影频道给一些不在院线上映的电视电影的钱,如果单纯考虑影院票房,连10亿元都没有。
票价、观众数量和票房的如此悬殊的对比,说明高票价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与国外电影放映市场状况的比较
美国人爱看电影,美国的电影票房动辄上亿美元;中国人也爱看电影,但中国的电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过2.5亿元人民币罢了。美国人爱看电影,美国人也有条件看电影,中国人爱看电影,但中国人却没有条件看电影。这真是让人觉得可悲。
美国1990年电影票房是47亿美元,以后连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经达到了94亿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时也超过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纪录—2002年的93亿美元,从而创造了美国电影票房新的最高纪录。而中国近年来则呈下降趋势,1992年是19.9亿元人民币,1999年以后就一直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下徘徊。
美国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约3000美元,而美国的电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国人均年收入2004年广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这样算下来,中国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这只不过是沿海一些发达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实上,在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远没有这么高)之间,但中国国内的电影票价大多在30-40元,一张电影票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的1/30,这个比较有点可怕。
以上是我国和美国的比较,下面再看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韩国:电影票价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韩国的票价由发行方、投资方及影院三方来维持,三方从市场经济规律考虑提出一个适当的价格,根据地方差异有所不同,偏远地区比这个价格还低。
日本:电影票价一般为成人票每张1800日元(约合人民币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为了留住观众,日本女人看一场电影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币,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万元,可以买1600张电影票。
法国:巴黎一般工薪阶层的月均收入为2000欧元(1欧元约等于10.5元人民币)。在香榭丽舍大道的UGC影院,三个放映厅的普通票价分别定为8.6欧元、8.2欧元和7.3欧元,学生票为6.7欧元,中午12时开映的影片票价为5.5欧元,12岁以下儿童票价为5.1欧元,另有三人联票等优惠价。票价的灵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经营者经常用的手段,“办卡观影”活动在法国较为普遍,18欧元月卡和230欧元年卡很受观众欢迎。
意大利:罗马已实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纳一定量的购卡费用,在年内观看任何场次的电影,只要每次交纳1欧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龙被问及票房问题时,则表现得非常激动。“我最不愿意就是谈到票房的问题,我们中国有13亿人,票房上了1亿元就高兴得不得了,而韩国只有4600万人,却有1亿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们中国人都去看盗版了。而看盗版的原因就是电影票价太贵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发达的地方,票价太贵,导致人们选择看盗版。所以呼吁一些地方降低票价,让更多的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票价高了,进电影院的人数就少了,在电影院进行消费的人数也就少了。在中国的电影院里经常可以见到只有8、9个人的情况。即便是100元一张票,也不过8、9百元。如果票价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买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会有1000元的营业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电影管理者是否也该考虑一下措施,让更多的人能进电影院,让人们能看到更多的电影。这可能是振兴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
⑹ 一般美国人看一部电影要花费多少钱
我刚看的一个新闻不错你看看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整顿互联网,其中一些著名的BT网站被以没有视听节目许可证为由关闭。作为法律专业人士,我们理解广电总局打击盗版和色情的愿望,但是,打击盗版和色情要依法进行,广电总局不能把与宪法和物权法相抵触的《规定》作为执法依据。
第一,《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需要事先许可,这与宪法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制作、编辑、集成、传播音视频的行为本身属于公民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应当受到事先行政许可,即使必要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立法法第八条之规定,对公民言论自由的许可限制即是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许可限制,必须制定法律,《规定》作为部门规章无权对公民基本权利作出许可限制。因此,《规定》作为规章对公民言论自由设定事先行政许可,与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和立法法有关规定相抵触。
第二,《规定》第八条与物权法有关规定相抵触。物权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但是《规定》第八条规定,“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这一规定排斥了非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单位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资格。这种差别待遇不是必要的与合理的,是对非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单位的歧视,违反了物权法第三条的规定。
每个国家都面临网络盗版和色情问题,但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治理盗版和色情应当依法进行,比如,治理盗版应当通过知识产权部门的行政监管途径和司法途径,治理色情可以通过公安等部门依照治安处罚法律以及刑法有关规定进行。既然治理盗版和色情国家已经有法可依,那么通过违反宪法的规章治理盗版和色情就没有必要,表面上看似乎治理效果很好,实际上是对法治的破坏,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正义与和谐。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针对《规定》中某些条款违犯了上位法并且不适当的现象,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2008年1月,公盟曾经建议国务院审查《规定》违法的问题。现在,广电总局开始执行违反宪法的部门规章,作为公民,我们再次呼吁,国务院依法审查《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定》,撤销违法的规定。同时,我们也呼吁,公民拿起法律武器,针对处罚提起行政复议,顺带要求审查《规定》,推动国家法治进步。
⑺ 请问,看一场电影大约要多少钱啊
30-60元不等
⑻ 在美国的大概看一次电影的需要多少钱
一般来说在美国看电影不算贵 换算人民币也就三十块钱左右
⑼ 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要多少钱啊
各地的价格不同,不过基本都是几十块钱一场。从40到80不等。
⑽ 看一场电影得花多少钱
电影院分前排后排,放映厅的规格也不同,普通的只要3.4十元,贵的要5.60元,如果买爆米花或饮料需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