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征服者威廉法国电影

征服者威廉法国电影

发布时间:2022-11-26 19:48:47

『壹』 征服者威廉是法国的历史还是英国的历史

征服者威廉(William Ⅰ the Conqueror,1027—1087)。英国国王(1066 —1087)。本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号私生子威廉,表兄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大贵族哈罗德被拥立。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以王位,乃渡海侵入英国;哈斯丁一战击毙哈罗德,自立为英王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重用并分封土地给诺曼人,压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强令领主效忠;编制《末日审判书》,是欧洲中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君主之一,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改变,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了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
都有

『贰』 征服者威廉是如何处理这片土地的,为什么

威廉将英格兰人划分给六个伯爵统治,同时他还将全国土地的1/4分封给了教会,其余分给了大封建贵族,并形成男爵领地。为了加强地方的管控他直接把剩余土地封分给了多位伯爵,而不再是逐级封分了,因此多级爵位制度就打破了,威廉实现了扁平化管理,从而可以轻易操控全国。

『叁』 有关于威廉或者亚历山大的电影吗

◎译 名 亚历山大大帝
◎片 名 Alexander
◎年 代 200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动作/冒险/剧情/战争
◎语 言 英语
◎字 幕 英文
◎IMDB评分 5.4/10 (27,097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346491
◎片 长 214 Min
◎导 演 奥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主 演 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瓦尔·基尔默 Val Kilmer
布赖恩·布莱斯德 Brian Blessed
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克里斯托弗·普拉莫 Christopher Plummer
乔纳森·莱斯-迈勒斯 Jonathan Rhys-Meyers
Rab Affleck
科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简 介

◆故事:命运之神永远眷顾大无畏者◆

亚历山大这个名字至今仍响彻世界。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波斯、埃及和许多其它的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希腊、马其顿甚至阿尔巴尼亚人拥戴他,印度、伊朗人则对他恨之入骨。基督教人士认为他征服世界也为世界带来《福音书》,耶路撒冷的犹太教信徒对他敬若神明,穆斯林把他看作先知,拜火教则认为他破坏了本教的大量圣书。巴洛克艺术家歌颂他的性节制,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则对他的性取向作了不同的解释。而癫痫病人、左撇子、恋童癖、癞痢头又都对他有不同的理解……

奥利佛·斯通镜头里就收揽了这样一个人物,故事也像它的主人公一样充满勇气和野心。亚历山大大帝,这个残酷的征服者拥有一个无法想象的广大疆土,他迷一样的今日往昔交织着童年记忆中的喜怒哀乐,随着权力的逐日递增和帝国的膨胀衰落,一并展现在大众眼前。从他充满荣耀、冒险思想的初期到孤独、神秘死去的晚期,从他狂暴复杂的双亲关系到亲密暧昧的战友情谊,《亚历山大大帝》详细记录了亚历山大大帝这个信奉人定胜天的男人的传奇一生。

◆人物:他和他的男人◆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科林·法瑞尔)

亚历山大生于公元前356年马其顿的古都佩拉,父母是赫赫有名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浦和伊派拉斯公主奥林匹亚斯。亚历山大和母亲关系非常亲近,这大大影响了他以后和其它女人的交往。尽管亚历山大曾经结婚并拥有一个儿子,但大多数人认为他和好友赫费斯提翁的关系暧昧,这种关系也导致他母亲的强烈妒忌。3公元前27年,亚历山大迎娶第一个妻子罗珊妮,她是粟特(现乌兹别克斯坦)的公主。公元前323年六月,亚历山大不幸英年早逝,罗珊妮当时正身怀有孕。亚历山大的第二个妻子是斯塔蒂拉。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他的领导才能和无比勇气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和喜爱,甚至他的战马布塞弗勒斯也被众人崇拜不已。在远征埃及的战事中,他被尊崇为法老和神明的化身,成为埃及传统上的双冠王,人们甚至还称颂他为“安蒙的儿子”。亚历山大受教于家庭教师亚里斯多德,相信希腊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人种,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领土遍及马其顿、埃及、叙利亚、波斯和小亚细亚。

菲利浦国王King Philip II(方·基默)

生于公元前382年,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菲利浦是艾米达斯的儿子,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以摄政王身份辅佐小侄子,公元前359年取代他自立为王。菲利浦年轻时曾作为人质一直生活在底比斯,一度以为自己是希腊人而非马其顿人。他在那里学习政治和军事,逐渐成为伟大的将军、征服者和国王。菲利浦和儿子不睦人尽皆知,而且他本人好色成性,自娶了第二任妻子后,他和王后奥林匹亚斯的婚姻名存实亡。曾经有人说,菲利浦关心他的军队,远甚于他的家庭。

奥林匹亚斯王后Olympias(安吉莉娜·朱丽)

亚历山大大帝的母亲。伊派拉斯(现阿尔巴尼亚)国王涅俄普托勒摩斯的女儿,据希腊哲学家布鲁达克的研究,她极有可能是阿喀琉斯的后裔。从仅存的硬币上的图案来看,她的确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然而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一份畸形的爱。公元前359年,奥林匹亚斯嫁给菲利浦,三年后生下亚历山大。丈夫菲利浦不停拈花惹草,也令奥林匹亚斯生活在嫉妒和苦闷中。虽然她是丈夫和儿子之间联系的纽带,但亚历山大还是在21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离开她,从此再也没回来探望过一次。在亚历山大离开马其顿王国期间,他任命安提帕特治理国家,然而傲慢无情又野心勃勃的奥林匹亚斯每每从中作梗。亚历山大死后,安提帕特的儿子卡山德成为摄政王。公元前316年,卡山德宣判奥林匹亚斯死罪,并不准以基督教仪式入葬。

历史学家托勒密Ptolemy I of Egypt(安东尼·霍普金斯)

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儿时的好友,也是他最信任的将军,他在亚历山大征服阿富汗和印度的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亚历山大不幸英年早逝后,托勒密负责照管他征服的三分之一土地,并成为昔兰尼加和埃及的总督。后来托勒密易名索特,穷38年致力于创建强大的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长达300年之久。托勒密曾将亚历山大的遗体殓葬在自己的封地埃及,也为自己赢来了政治和宗教上的优势。后来他定都亚历山大,在那里建立博物馆和图书馆,成为后世研究、收集希腊和罗马古籍文献的中心。托勒密还致力于在海岸线修建灯塔,这也成为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10339/

Alexander the Great
简体中文名: 亚历山大大帝

导演: Robert Rossen
主演: Richard Burton

上映年度: 1956-3-28
语言: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西班牙
剧情简介 · · · · · ·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以勇气征战,为马其顿帝国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他在短短13年内并吞了西方世界的大半领土,深入人迹未至的印度半岛,摧毁了当时最强盛的波斯帝国,被赞颂为国王、皇帝甚至神,是史上首位名符其实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继位,他不仅要捍卫新王国,为了国家的荣誉,他更以击败当时的强权—波斯帝国为目标而发动战争。深具勇气且足智多谋的他果然不负众望,在高加米拉之役重挫大流士统率的波斯军队后,被拥为马其顿之王、希腊王、巴勒斯坦王、埃及王及亚州王,其伟大的梦想终获实现长征了两万哩,帝国版图横越了欧亚非三洲,他建造了新城市,留下了新文明的根源,后虽因疟疾而死,其名号仍如雷灌耳,万世流芳。

In the Footsteps of Alexander the Great
简体中文名: 追随亚历山大大帝

导演: David Wallace

上映年度: 1998
语言: English
制片国家/地区: USA

剧情简介 · · · · · ·
他,在25岁时征服波斯帝国,在30岁前就征服大半个世界,足迹远至印度;本节目将追随一代伟人--亚历山大的脚步,进行一趟两万英里的旅程。
在这部得奖的探险节目中,麦可伍德踏上两千英里的旅程,从希腊长途跋涉到印度,追随亚历山大迈向胜利的足迹。与他同行的有黎巴嫩商人、伊朗朝圣客以及阿富汗游击队,以搭乘吉普车、火车、船只、骆驼以及徒步的方式,将过去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今日的现实交织在一起,让观众以全新的眼光,审视这位传奇与成就仍在各世纪造成回响的伟人。

『肆』 征服者威廉是哪国人

法国诺曼底公爵。英格兰第一位诺曼人国王。生于1028年,8岁时继承父亲的公爵位,15岁时被封骑士,开始在领地执政。1046年至1055年间多次平息贵族的叛乱。1054-1060年间反对国王享利与安茹的马特的同盟。1063年征服曼恩。1066年向英格兰开战并于同年9月引兵渡海,首先攻占了佩文西和哈斯丁斯镇。10月,击败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抵抗。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定,威廉于1072年入侵苏格兰,1081年入侵威尔士,并在边境设立特殊的居民地。他一生的最后15年多住在诺曼底,任命老友兰弗朗克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格兰朝政交给主教掌管,有5年或7年时间,他根本未到英格兰一次。1087年,死于诺曼底。 威廉一世 WilliamⅠ(1027—1087年),英格兰诺曼王朝第一任国王(1066—1087年在位),绰号“征服者威廉” 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以“征服者”闻名于世,他一生其实只做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后来被称为诺曼征服,他的动机也许只是来源于自己的野心,但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伍』 威廉william征服者对英国的建立做了什么

william the conqueror,征服者威廉,是Edward the confressor的远房亲戚、他声称前者生前许诺他为继承者、与前者的妻弟--Haward开战、两军在黑斯廷斯那个地方大战一场、最后的结果是威廉赢了、结束了anglo-saxons对英国几百年的统治、而他和他的后代开启了英国的诺曼底人统治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中世纪的开端。继位之后、威廉对英国进行了著名的domesday survey,就是对当时的英国的国土的土地清查书、这是英国的第一份土地清查调查、也是后面的600多年的唯一一次。这帮助了William更加了解自己手中掌握了怎么样的土地、村庄的数量和人口的分布、最后一件事就是William发明了后世一直沿用的feudal system、这个制度将当时的英国社会分为了四个等级、君主在最上面、后面是他的骑士和主教们、下面是神职人员和地方官员、最下面的阶级是农民的平民、每一个下等的阶级都要向上面的阶级宣誓效忠、同样的、上层的阶级也要起到对下层负责的作用、并且要为下层的提供土地和士兵(国王对骑士要提供土地、这也是调查domesday的一个原因)。这层封建社会的制度、牢牢的固定住了英国的各层阶级、使社会和国家更加稳固和和谐(但并不是完全公平的)。

『陆』 Day 2-10: 伦敦塔—王朝更迭的见证者

不熟悉英国史的人,到伦敦两个景点认真转一转,等于看了一本《英国简史》,这两个景点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和「伦敦塔」。

许多游客经常把「伦敦塔」当成一座塔,实际它是泰晤士河畔的一个古建筑群,有20多个塔楼组成。

【伦敦塔】地理位置及周边景点

游客容易混淆【伦敦塔】和【伦敦塔桥】,记住了,一个是桥,一个是古堡,是邻居。

「伦敦塔码头」紧邻「伦敦塔」和「伦敦塔桥」,持「London Pass」的游客,一般游完「伦敦塔」和「伦敦塔桥」、「贝尔法斯特舰」后,直接坐船去「格林威治天文台」参观,可以最大化利用London Pass。

掐指一算,「伦敦塔」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军事要塞变成今日的热门景点,「伦敦塔」的身份五花八门,功能千奇百怪——要塞、皇室住所、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天文台、动物园、国家监狱。

整个「伦敦塔」的核心建筑是这座四方形白色塔楼,又叫「诺曼底塔楼」。一说「诺曼底」三个字,国人非常耳熟,对,和著名的二战「诺曼底登陆」同名同地,法国地名怎么和英国建筑扯到一起?因为它确实和法国历史和法国人关系重大。

不列颠和法兰西这对冤家,从一千年前到现在一直在斗——剪不断,理还乱。

「伦敦塔」和英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和一位法国人息息相关,这件大事指「诺曼征服」,这个法国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征服者威廉。

11世纪的大不列颠岛上发生一起重大事件,史称「诺曼征服」(1066年,北宋),「一个法国人坐上了英格兰王座」。

1066年,欧洲大陆法兰西疆域中有一个小而强悍的「诺曼底公国」,此公国的首领——威廉公爵,统领一支海军,浩浩荡荡越过了英吉利海峡,要求继承英格兰王位(不细述,过程非常烧脑),刚上台的哈罗德国王自然不会拱手相让,两人在「黑斯廷斯」这个地方碰面开打,哈罗德一命呜呼,威廉很快征服了大不列颠的南部地区( 英格兰 ) ,成为英王,英国人叫他「征服者威廉」。

因为威廉在「诺曼底公国」有封号——威廉二世,当了英王,不能还称威廉二世,改称「英王威廉一世」。

威廉只会说法语,一句英语不会说,想巩固自己在英格兰的统治地位,谈何容易。

首先他没有英国血统,英格兰贵族根本瞧不起他,欺侮他不懂英语,当面喊他「杂种威廉」,伦敦到处是蠢蠢欲动的暴民。

威廉很聪明,首先解决血统问题,取了玛蒂尔达为妻,此女子相貌平平,身高只有152厘米,但有着高贵的血统,是英格兰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七代直系后裔,婚后她立马给威廉生了继承人------威廉二世,从此以后,所有的英格兰和联合王国的国王都有她和威廉的基因。

为防止充满敌意的伦敦民众闹事造反,1087年,威廉令人在泰晤士河畔的罗马城墙一角,堆土建「堡垒」,仓促完工,建筑简陋,四周环以高高的木栅,这就是「伦敦塔」的前身,一座简易军事要塞。

「伦敦塔」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了。

「征服者威廉」先修的白塔,后人在四周陆续加修了诸如「血腥塔」、「盐塔」、「圣彼得教堂」、「砖塔」、「滑铁卢塔」.....大大小小二十一座塔楼,围绕白塔构建成一座戒备森严的卫城。

「狮心王理查」最早引入了泰晤士河水作为城堡的护城河没有成功,「亨利三世」成功借鉴荷兰的护城河技术,引水成功。英法「百年战争」时,「亨利五世」更是将这座城堡的防御功能提升到极致。

千年英国血泪史,尽缩「伦敦塔」,游客时间有限,建议重点游览下面四个塔:

白塔(内有皇家装备展)、血腥塔(充满权力斗争阴暗气息)、绿塔(有名的闹鬼地点),还有就是珠光宝气的珍宝馆。

宽大的护城河,水门是唯一入口,塔楼拱卫,住在这样的城堡,皇室一家老小安全无忧。

有一段时间,伦敦塔被国王当监狱使用,以致后来的英国人都明白短语「sent to the Tower」就指「入狱」。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就被当国王的姐姐「玛丽一世」送进伦敦塔监押一年多,差一点掉脑袋。

伦敦塔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二战期间,关押过纳粹第三号人物——鲁道夫·赫斯。

乘地铁到「Tower Hill」站下,走几步便是伦敦塔,全年开放,开放时间9.00-16.30(周二至周六),10.00-16.30(周日至周一 ),这是全伦敦唯一9.00开门的景点,持London Pass(伦敦景点通票)的游客,可享受「免排队」优待。

不要忽略门上这个雕塑,它是英国王室徽记,内涵相当丰富,盾徽周围及下端悬挂的嘉德勋章饰带上,有法文格言,一般人看不懂,但就是这个法文,把「诺曼王朝」与「征服者威廉」联系起来。

英国王室徽章挺有意思,你若看懂了,相当于读了半本英国史。

在徽章核心的盾徽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地三金狮,象征英格兰 ;右上角为金地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 ;左下角为蓝地上的金黄色竖琴,象征爱尔兰 。

在盾徽外面,左侧是一只头戴王冠的狮子 ,代表着英格兰 ;它的右侧是一只类似于马的独角兽,代表着苏格兰 。

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嘉德勋章,饰带上也用法文写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

英国王室的徽章上怎么用法文?

因为英国史一般从诺曼王朝算起,这个王朝的国王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 法国人当英格兰国王,法语自然是官方语言,当时英格兰贵族都不屑于说英语,英文属于下等语言。

历史上伦敦塔曾当过国家监狱,只有犯「判国罪」才有资格入住塔内当囚徒,通常是用船运到此门进入伦敦塔,故称「叛国者之门」。

白塔是伦敦塔建筑群最古老的塔,建筑所用石材来自威廉的故乡——法国诺曼底康城,建成时,整体漆成白色而得名「白塔」。

现在的白塔各层已变成展览馆,一层展示马上比武用的盔甲,二层是中世纪的盔甲,顶层是都铎王朝军械库,里面有亨利八世所穿的大号盔甲,地下室是当年审犯人、施酷刑之地,比较血腥。

都铎王朝军械库,全是冷兵器

詹姆斯二世的面罩

英王爱德华六世的铠甲,9岁即位,15岁去世

詹姆斯二世的佩枪   

比武用的盔甲与马铠

曾经的王室住所

简朴的国王寝室,无法与法国王室宫殿相比。

皇室下午茶

象牙精雕——圣母玛利亚

人确实是动物,对有血腥味的地方趋之若鹜,乃至津津乐道。

血腥塔建于1225年,原名花园塔,更名为血腥塔是因为在1674年,整修塔内阶梯的工人在砖石中发现了两具小孩的尸体,解开了英国历史上王室一个最阴暗的悬案。

这里播出的动画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1483年春,爱德华四世病逝,王位传给了太子——爱德华五世,小国王这年只有十二岁,根据国王的遗嘱,由爱德华四世的弟弟、即爱德华五世的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摄政。

格洛斯特公爵有篡位之心,他与爱德华四世的遗孀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爱德华四世的遗孀乘格洛斯特公爵不在伦敦的时候,要让咨议会通过决议,尽快为儿子安排加冕,没想到此事走漏风声,格洛斯特公爵立刻采取行动,在爱德华五世被带往伦敦准备加冕的途中,劫持了他,囚禁在伦敦塔。后又将爱德华五世的弟弟——理查王子也转移到伦敦塔囚禁,黑斯廷斯勋爵对此激烈反对,也被关进伦敦塔。

一天,格洛斯特公爵来到塔中,正巧与黑斯廷斯勋爵碰面,两人都骂对方「背信弃义」。格洛斯特公爵一气之下,命人将他推出斩首,这是在伦敦塔里第一次处死囚犯,一个纯属偶然的开端。

7月6日,格洛斯特公爵加冕为理查三世,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儿子「人间蒸发」。

著名油画——塔中的王子

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儿子在伦敦塔内神秘失踪后,花园塔就深深烙上「血腥塔」三个字。

许多个夜晚,塔内的守卫报告曾在城堡西南方附近看到过两个身着睡衣的小孩子的身影,更为奇怪的是他们还手牵着手!

陈列着两位小王子遇害的有关史料

鲁道夫·赫斯(1894-1987)

血腥塔的最后一个囚犯,是纳粹德国的第三号人物、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

赫斯是希特勒的铁杆兄弟,参加过希特勒发动的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他亲自拿着冲锋枪守着大门。政变未遂,他自愿跟随希特勒入狱。狱中,希特勒口述《我的奋斗》,赫斯执笔记录并润色。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任命赫斯为纳粹党的副领袖,如日中天,他还有两个发明:一个就是发明了「元首」这个词,还有一个发明厉害了——Heil—Hitler(嗨!希特勒)。

1941年5月10日,离奇事情发生了,他一人驾机飞到英国上空跳伞,被捕后要求面见丘吉尔,说说他的秘密使命——和平建议:要求允许德国人在欧洲任意行动,而德国则尊重不列颠帝国的领土完整,并退还英国原有的殖民地,结果被丘吉尔羁押在伦敦塔,德国投降后,他到纽伦堡法庭作证,最后被判终生监禁,1987年8月17日在柏林斯本道监狱自杀身亡,活了93个年头。

现在塔里展示着许多囚室和刑具,还有墙上刑囚的涂鸦。上塔之时会经过一个小孔门,门口不时发出隐隐约约孩童声音,有点阴森恐怖,胆小者慎入。

白塔左侧是一片草地,名为绿塔,实际就是砍头处,不明白为什么杀人的地方取了这么诗意的名字。

在这里被砍头的女人中,有三个最有名:

两个王后(亨利八世的两个妻子),一个女王(被「血腥玛丽」处死的简·格雷——人送外号「九日女王」)。

照片上面的圆盘放置一个水晶断头石,底下圆碑上记载了在这里被处死的人名,这些人名不是博物馆写得,是当年奉维多利亚女王之命刻上的,不为纪念,也不为怀念,只是冰冷地警示觊觎王位者——小心掉脑袋!

据说,在2003年前,这里放着是沾着安妮·博林血的一块断头石, 后来不知何故,以水晶断头台取代。

四百多年前塔内用于斩首的斧刀

伦敦塔中发生的许多血腥诡异的故事,都和亨利八世有关。

亨利八世(1491-1547),英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国王,简单给个评价:治国有方,私生活一团糟。

亨利八世是都铎王朝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君主,也是故事最多,最有意思的一个君主,他在位期间,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影响后世深远,而他的爱情极其失败,甚至有悲剧色彩。

他结婚六次,有一子和两女,都当过英格兰国王,史称「爱德华六世」、「血腥玛丽」、「童贞女王」。

亨利八世的六段婚姻和六位王后炯然不同的命运,引来后人创作激情与灵感,各类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电视剧《都铎王朝》描写的就是他。

亨利八世当年的离婚案轰动地球人,给天主教会带来大地震,为了休妻另娶新皇后,亨利八世与当时的罗马教皇反目,自立门户,成立了新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他当时这么做,就是想达到合法休妻另娶新皇后的目的,没想到后人给他戴上一顶高帽——推行宗教改革。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皇帝换老婆的事,属于家事,但在罗马教廷统治欧洲时期,任何国王离婚要报教皇批准。

亨利八世第一次结婚属于「政治婚姻」,娶的是他哥的遗孀——西班牙凯瑟琳公主,西班牙王室背景很强大,可是婚后20年, 凯瑟琳生下的孩子中,只活了一个玛丽公主(后来著名的血腥玛丽),其它全夭折了,亨利非常担心自己断子绝孙,开始与老婆的侍女安妮·博林偷情,并秘密结婚。

安妮•博林虽为王后侍女,但出身高贵,心高气傲,拒绝充当情妇角色,只接受正式结婚,因为英国 《继承法》规定私生子是无法继承王位的,被逼无奈,亨利决定向罗马教皇申请离婚。

一个是国王,一个是西班牙王室公主,教皇哪个都得罪不起,左右为难,对亨利的申请离婚一直采取拖延的策略,亨利对此非常失望,一怒之下,他决定绕开教皇自己办理离婚。

亨利八世实施了一系列极端措施脱离罗马教廷,他宣布英格兰不再向教廷纳税、 英国司法权独立、宣布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脑,从此,独立的英国国教诞生了。

安妮·博林上位后,只当了三年皇后就被砍头,史称「千日安妮」。

凯瑟琳被废后,女儿玛丽没了「威尔士公主」封号,安妮经常骂玛丽是「不要脸的私生子」。

当安妮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玛丽更不受待见,寒衣陋室,众人避之如瘟疫,形影一人,安妮甚至指使玛丽给伊丽莎白当侍女。

玛丽表面上服服帖帖,心里却埋下仇恨的种子,伊丽莎白后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也许是报应,安妮•博林当上王后,肚子也不争气,只生有一女,失望之极的亨利八世,在内阁的鼓噪下,以通奸罪将安妮•博林投入伦敦塔后被斩首,她的女儿伊丽莎白也沦为私生子。

这段持续了一千多天的婚姻以悲剧告终,细节可看奥斯卡获奖同名电影《千日安妮》。

1536年5月19日,安妮•博林被处决,成为第一个被处决的王后。安妮对夫君——亨利八世的最后请求是希望用剑了结她的生命,而不想像莫尔等人那样死于斧下。亨利同意了,并派人去法国物色了剑客。

在她死后不久,就有人声称看到她的鬼魂,一袭白袍,逡巡在塔内的绿地和回廊上。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还牵连了一批知名人士、主教、教士遭处决,其中包括——托马斯·莫尔,他是《乌托邦》一书的作者,位高权重,笃信天主教,这注定了莫尔与国王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他反对亨利八世离婚,反对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并辞去大法官职务,这让亨利八世失望透顶。

随后亨利八世要求全体臣民宣誓,毫无保留地支持他与凯瑟琳婚姻的无效和他与安妮婚姻的有效,托马斯·莫尔因不愿违背良心作这一宣誓而以叛国罪被关进了伦敦塔,随后被处决。

绿塔草坪后的房子,就是「皇后之屋」,先后关押过安妮·博林和她的女儿伊丽莎白。

安妮·博林是被老公关押进【伦敦塔】,伊丽莎白是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关押进【伦敦塔】,母亲丧命,女儿侥幸活命。

塔中的伊丽莎白

亨利八世驾崩后,儿子登上皇位,史称德华六世,无奈身体多病,没多久也驾崩了,伦敦一个叫诺森公爵的把自己的儿媳(亨利八世的外甥女)格雷扶上王位,格雷只当了九天女王,就被玛丽推翻,关进伦敦塔,上了断头台。

玛丽执政时期,恢复天主教的地位,大肆迫害新教徒,烧死许多著名的新教领袖,对伊丽莎白非常猜忌。

小伊丽莎白颇有心计,处处假意顺从,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靠着机智和伪装才幸存下来,直到玛丽女王去世。

玛丽一世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在玛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姐妹俩的关系稍稍缓和,临终前,她与西班牙大使和摄政委员会达成协议,答应由伊丽莎白继承王位,先决条件是伊丽莎白要改信天主教,伊丽莎白居然答应了。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她四十五年的成功统治,使她成为百姓所敬仰的女王,因她终生未嫁,人称「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终生未嫁,并不表示她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女王的风流韵事,是人尽皆知的,甚至到了老年,仍旧不减浪漫热情。

1587年,女王任命埃塞克斯伯爵为侍从长,这年女王已有五十三岁,而埃塞克斯伯爵还不到二十岁,两个关系亲密,形影不离,后来埃塞克斯失宠,冲动的伯爵就带领了三百人,在1601年2月8日在伦敦发动叛乱,被击败后投降,随即被关进伦敦塔,2月23日在伦敦塔内处死了他。

女王还有一个警卫队长——雷利,雷利风流倜傥,智慧过人,语言幽默,深得她的欢心,但是当雷利瞒着女王结婚后,伊丽莎白十分恼怒,将雷利投进了伦敦塔,不久获释,从此失宠

这个地方值得屏息一观,塔内留存着许多死囚刻在墙上的遗言,从字迹的潦草程度,大致可推测出他们临死前的心境。

展示了刑具还配上了惨叫声。不过这酷刑跟咱大清国比的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伦敦塔共关押过大约一千七百名囚徒,其中很多著名的人物就在塔里遭到了谋杀。死人太多,血腥味太重,诡异的事也多,″闹鬼"不断。

在莎士比亚描写同名人物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里,这位苏格兰国王在和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的斗争中两次被捕后,爱德华四世都吩咐说“派人把他送进伦敦塔”。“送进伦敦塔干什么?伦敦塔是个什么去处?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都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

珍宝馆,位于滑铁卢兵营地下室,人气最旺,皇冠珠宝亮瞎眼。

珍宝馆收藏有英国王室的王冠和权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镶满珠宝的帝国王冠和印度王冠,每个英国国王和女王都戴过它,却没有投保险,需得守卫。

目前大约四十多位守卫,这些守卫身穿深红色的制服,头戴高高的熊皮帽,日夜在院子里巡逻,晚上还扛着自动步枪,盘问每个人的口令;并且每天晚上十时都要履行那个保留了七百多年的交接仪式:

「站住!口令?」

「钥匙」

「谁的钥匙?」

「伊丽莎白女王的钥匙」

镀金的小勺子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在国王加冕礼上用来舀水的。

一尊装饰精美的大炮

Yeoman warder与“渡鸦”

走进伦敦塔,许多游客的目光被身着传统的都铎王朝的制服的人所吸引,瞬间让人感觉时光倒流,这些人自然成了游客争相合影的对象。

这些人叫Yeoman warder(御用侍从卫士),俗称 Beefeate(吃牛肉的人),都铎王朝年代承担皇室禁卫军角色,所以待遇优越,平时有牛肉可吃。

现在他们也叫Yeoman warder,身份和角色大不相同,既是导游,又是保安,也算演员,他们在固定的时间会带领游客参观伦敦塔。

如今想成为Yeoman warder,门槛很高,必须在女王陛下的军队中至少服役二十二年,并被授予一级准尉的军衔。

Yeoman warder与“渡鸦”

“渡鸦”是伦敦塔内的大乌鸦,地位不一般,大约从17世纪起,这里的乌鸦就有专人饲养,为防止渡鸦飞出伦敦塔,饲养人员给每只渡鸦翅膀做了手脚,所以现在人们把渡鸦戏称为伦敦塔内“最后的囚徒”。

Yeoman warder

Yeoman warder年龄虽大,中气十足,声如洪钟,专业敬业。

这里每个半点在“叛国者之门”前都有免费的游览讲解,英语好的同学可以来领略一下Yeoman warder们十足的幽默感。

『柒』 征服者威廉与沉默者威廉的关系

征服者威廉:威廉一世(1027—1087年),英格兰诺曼王朝第一任国王(1066—1087年在位)。法国诺曼底公爵。英格兰第一位诺曼人国王。

沉默者威廉:威廉一世(1533—1584年),荷兰执政(1559—1584年在位)威廉·奥兰治。荷兰奥兰治王朝的开国国王--威廉一世称作“荷兰王”英文译为NEDKING

他俩除了名一样没什么联系,更别说血缘关系了.

『捌』 查理三世为什么不叫詹姆斯三世

西方国家君主称号通常包含两部分,即名字和历史排序。英国新国王查尔斯三世的称号就是他的名字“查尔斯”加上三世组合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查尔斯本人全名为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他可任选其一作为自己的称号,加上对应的历史排序,那么查尔斯可能的称号有4个,分别为:查尔斯三世、菲利普二世、亚瑟一世或乔治七世。此前有外媒猜测,查尔斯可能会选择一个不同的称号。不过查尔斯最终选择像他已故的母亲伊丽莎白二世一样,使用自己的教名作为君主称号。有猜测认为,查尔斯有可能将乔治七世的称号留给他的孙子乔治小王子。此外,查尔斯(Charles)早年中文译为“查理”,因此查尔斯一世和查尔斯二世在中国通常被称为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

中世纪时,不少君主还有绰号。例如,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格兰并开创诺曼王朝,自封“威廉一世”,因而被称为“征服者威廉”。又如,因电影《勇敢的心》而为世人熟知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他的绰号为“长腿”,所以又被称为“长腿爱德华”。不过近代以来,君主已基本没有绰号了。

在英国历史上,还出现过同一个君主有不同称号的情况。例如,17世纪初,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嗣而崩,她的表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由此开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共主时代。不过,在詹姆斯六世之前,英格兰还未有过名叫詹姆斯的君主,因此他在英格兰被称为詹姆斯一世。当代历史提到这位君主时,为做到清晰明确,一般称他为“詹姆斯六世及一世”

『玖』 谁知道征服者威廉

英国的“征服者”威廉一世(约1028年~1087年)

法兰西的诺曼底公爵,英国国王。出生于诺曼底。1035年其父死后继承爵位,1042年受封骑士。因他是私生子又是幼年即位,公爵领内贵族不断发生暴乱,企图推翻其统治。他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镇压了贵族暴乱,尔后开始向外扩张。1063年吞并缅因,次年迫使布列塔尼称臣。1066年1月5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去世。次日,英贤人会议推举哈罗德伯爵为王。威廉以爱德华(威廉的表兄)生前曾答应他为英王位继承人为由,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法国各地骑士,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于9月28日率步骑兵约7000人,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军英国。10月14日在黑斯廷斯之战中打败英王哈罗德率领的英军,击毙哈罗德,后乘胜占领伦敦。同年圣诞节加冕为英国国王,建诺曼底王朝。

1071年,英国各地爆发起义,威廉率军严厉镇压,很快平息了各地叛乱,巩固了在英国的统治地位,被称为“征服者威廉”。1072年率军侵入苏格兰, 1081年侵入威尔士,并先后在两国边境地区建立伯爵领以巩固边防。他对内实行封建专制,在诺曼底重用亲信,诛杀异己,禁止贵族私战,确定封臣义务并把教会作为统治工具;征服英国后,将法国的封建体制移植英国,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1085年在面临丹麦人入侵威胁的情况下,为筹措军费下令调查全国地产,次年制成《土地调查清册》。1087年7月在与法王排力一世争夺领地的战斗中负伤,不久去世。

阅读全文

与征服者威廉法国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电影反派演员 浏览:30
成人学院电影图片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882
重庆山城电影院什么时候重建 浏览:416
没有美人鱼大电影 浏览:211
丑角儿院线电影演员 浏览:215
想和你一起去电影院 浏览:684
武则天高清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846
电影票票根有什么用 浏览:506
甜蜜爱情电影已上映 浏览:119
电影迪士尼动画片大全 浏览:239
周星驰和吴孟达电影插曲 浏览:841
男主角冷酷帅气的古风电影 浏览:687
美国枪战动作电影大全 浏览:872
企业技术人员电影观后感 浏览:216
大地电影院员村 浏览:30
韩国电影外婆的家观后感 浏览:115
吸血鬼大电影中文版 浏览:766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国语完整版 浏览:91
新加坡电影院线有哪些 浏览:326
色微电影影视大全 浏览: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