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攀登者》主要讲述看了什么故事
电影攀登者剧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 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此外,为了真实再现中国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历史事件、实景还原珠峰壮丽景观,选择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摄,让演员真实体验高原环境,高海拔、极度缺氧、变化无常的气候环境,再现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历史壮举。
Ⅱ 《攀登者》让我们看到了珠峰精神
2019年为祖国华诞70周年献礼的影片《攀登者》向我们展示了永不言弃、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的珠峰精神。
影片以1960年登山队员首次登珠穆朗玛峰开始,老队长突遇险情,方五洲(吴京饰)临危受命带领队员成功登顶。可是因为中途为了挽救队员曲松林(张译饰)而把相机丢掉了,因此即使登顶也没有留下照片等证据。这成为国际上不承认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托辞。
而这次登顶珠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有人员的伤亡。不被国际认可这一事实,登上珠峰的三个人也各自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均不被待见。
15年后,国家决定再次组建登山队,并重新启用登顶的三名队员为教练,来训练这些新队员。1975年的五月,他们又向珠峰进军。曲松林为副总指挥,方五洲为突击队长。
然而这一次也是一波三折。第一次遇到险情,有好多队员都受伤了,包括方五洲为了救气象队员的徐缨(章子怡饰)而受伤。
年轻队员李国良自告奋勇要担任突击队长带领突击队员在窗口期登山,方五洲因为他经验不足,不同意他的要求。但曲松林急于完成当年没有完成的任务,同意了他的请求。
气象队员徐缨检测到有十级左右风的时候,建议突击队员扎营暂缓时,曲松林还是下达继续登山的命令,结果李国良殉难。
很有对比性的是,15年前曲松林担任兼职摄影师,在生命和相机之间,方五洲果断地丢弃了相机而选择挽救曲松林的命。可正是因为没有了相机而没有留下照片,这件事一直是曲松林心里过不去的坎。
这次李国良是摄影师,他在生命和相机之间选择了将相机递给队友,而自己割断绳子放弃了生命,他是担心会将队友都拖入深沟里,他选择舍弃自己的生命,让队友继续完成任务。
窗口期已过,本来根据中央气象局的预报,登山队应该撤离。但现场的气象专家徐缨检测出会有短暂的窗口期,她说服领导们尝试继续登山。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方五洲选择了相信她,并且亲自带领登山突击队再次登山。为了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数字,徐缨带领部分气象检测员跟突击队一起登山。
可是徐缨在中途病情严重而牺牲了,她与方五洲的恋爱终究没有结果。最后方五洲带领队员共9人成功登顶,并将五星红旗插到珠峰顶部,而且检测出了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后来国际上一直沿用这个高度。
成龙友情出演了2019年时的杨光,他本是1975年中的登山队员,那次登山他截肢了一条腿,如今他带上假肢再次来登珠峰。终于完成爸爸的心愿。
整个影片中展现了登山队员攀登珠峰过程的奇、险的经历。有狂风,有雪山崩塌等。人物刻画得非常到位。
比如曲松林的急性格,第一次是方五洲带领突击队登山时,明明气象员说有大风,他还是下达命令登山;第二次方五洲受伤,他竟然同意李国良带领登山队登山,到某一个转折点时,气象队员也汇报了天气不适合继续登山,他仍然下达了登山的命令。
直到李国良的死才让他如梦初醒,要担负起登山队员安全的责任。当然他的急性格是来自于他急于想弥补当年丢失相机的遗憾。
攀登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也是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机会。因此这些登山队员们都有着为国争光的顽强的毅力。他们有着执着的信念和对祖国深沉的爱。他们是我们崇敬的英雄。
Ⅲ 求登珠峰题材的电影
挑战巅峰
Into Thin Air:Death on Everest
捷克/美国1997
重返喜马拉雅山
RETURN TO EVEREST
美国1984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之旅
Team Everest:A Himalayan Journey
美国2007
以上是登珠峰的电影,
最好看的登山电影是:
垂直极限
Vertical Limit
美国/德国2000
不过是登K2(乔戈里峰)的。
英文名: 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中文名: 挑战巅峰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1996年,两只业余登山队来到位于尼伯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脚下准备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这两个登山队分别由经验丰富的斯科特和罗伯带队,因为此次登山属于商业活动,两只队伍各不相让,都希望第一个登顶。特约记者兼登山爱好者乔恩也是登山队的队员之一,他要做的是将登山过程中的一切记录下来,但令乔恩和所有队员想不到的是一场灾难正在等待大家。
在大本营队员桑迪和女友亲热,被当地夏尔巴人向导视为对大自然的不敬。向导警告队员们,山神将会惩罚人们。对于这些西方登山队员来说,他们并不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但领队斯科特和罗伯心中多少有些忌讳。
登上第四营地的时候,队员们已经开始出现氧气不足、水肿等现象。一名队员因水肿严重被斯科特送下了山,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登顶马上就要开始了,领队要求大家无论是否登上顶峰,在下午两点必须返回,否则将有可能发生意外。在经历了死亡地带的挑战,队员们逐个登上了顶峰。但最后登顶的队员到达顶峰的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此刻一场暴风雪开始袭来,直到深夜仍有多名队员没有返回营地。
已回到营地的乔恩和队友们通过无线电联络到队员,但暴风雪太大他们根本无法实施营救,只能鼓励队员们坚持走下去。斯科特为了保护队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罗伯也因氧气用完在半路上停了下来。几名就快到达营地的队员被乔恩救起,他们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次登山让人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共有五名队员丧生。乔恩在离开登山队后继续自己的登山爱好,但他再也没有勇气回到珠峰,这里留给他和其他队员的只有痛苦的回忆。
Ⅳ 电影《攀登者》让你觉得最惊心动魄的场景是什么
我觉得《攀登者》最让我惊心动魄的是他徒手攀悬崖。
《攀登梅鲁峰》的整个拍摄过程,都是在几千米的雪山绝壁上完成。在它问世之时,便被观众盛赞是人类的“奇迹”。梅鲁峰,这座位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巍峨雪山是恒河的源头,是世人眼中“天堂、地狱和人间的交汇之处”虽然无论从知名度还是海拔高度上,梅鲁峰不如珠穆朗玛峰受人瞩目,但论攀爬难度,梅鲁峰却是更胜一筹。
而我们要登的珠峰北坡,被称为“死亡之路”,这是因为,登顶珠峰的道路,最大风力可达每小时189千米,气温最低时,可达到零下73摄氏度。更何况,登珠峰最难的,是第二阶梯,那个被英国人称作“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地方。第二阶梯指的是,横亘在珠峰北坡8680米左右的,近乎于直立的4米左右的峭壁,这是登顶珠峰的必经关卡,无异于走一趟鬼门关。于是才有了《攀登者》的故事,即中国人自己组建珠峰登山队,自己登顶珠峰。
Ⅵ 登珠穆朗玛峰电影影评400字
1. 2014年4月18日,影片在尼泊尔取景期间,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一场雪崩夺走了16个登山者的生命,死亡人数超过影片中纪录的96年登山事故(8人)。由于灾难的发生,影片不得不延期上映。
2. 本片的素材来自亲历者乔恩·克拉考尔(Jon Krakauer)所著的《巅峰》(Into Thin Air)一书,以及其他幸存者的著述采访。乔·卡拉库尔是美国《户外》杂志的记者,也是影片的顾问之一。当年幸运逃过一劫后,他将亲身经历写成《巅峰》一书,记述了那次悲剧事件的发生过程。
3. 影片中的情节和几个风景镜头借用自1998年的IMAX纪录片Everest。
4. Rob Hall(杰森·克拉克 饰)是第一个五度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非夏尔巴人。他的妻子Jan(凯拉·奈特莉 饰)是继Lydia Bradey后第二个登顶的来自新西兰的女子,原本她也是96年登山队的一员,但因为怀孕而留在新西兰的家中。
5. 克里斯蒂安·贝尔本来是出演Rob Hall的人选,但后来为了拍摄《法老与众神》而退出本片。在贝尔退出之后,导演Baltasar Kormákur修改了剧本,让Rob Hall原先第一主角的地位下降,戏份分配变得更加平分,变成了群戏结构。
6. 杰森·克拉科继《终结者:创世纪》后再次接替原定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的角色。
7. 凯拉·奈特莉的镜头一共仅拍摄了六天。
8. 这部电影卡司强大,云集了五个奥斯卡提名人:杰克·吉伦哈尔,约翰·浩克斯,凯拉·奈特莉,艾米丽·沃森和乔什·布洛林。
9. 导演Baltasar Kormákur13岁的儿子在片中饰演Beck Weathers(乔什·布洛林 饰)的儿子Bub。
10. 1865年,英国人George Everest爵士领导的测量队第一次确定标号为XV峰的高度:29002英尺(现测为8848米),确认该峰为世界最高峰。为纪念Everest的贡献,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把这座山峰命名为Everest(埃佛勒斯)。珠峰原本的名字为Chomolungma(珠穆朗玛),藏文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11. 目前珠峰上有超过250具尸体,大部分是因为雪崩或者从山上掉落而死去的。因为山顶的条件非常恶劣,而且氧气稀薄,一般是没有办法把中途死去的人带下山的。
12. 位于尼泊尔的丹增希拉里机场(电影中用原称“卢克拉机场”)是世界上位置最高的机场之一,也是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大门。由于陡峭倾斜的跑道和险峻的周边环境,它被称为全球最危险机场。自1970年起,卢卡拉机场就发生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故。目前,事故次数已达到两位数以上。其中,最为严重的事故是2008年10月8日,一架飞机在着陆时坠毁并着火,致使1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
13. 1996年5月23日,Rob Hall(杰森·克拉克 饰)的遗体在他死后两周被IMAX考察队发现,Rob的妻子Jan要求把丈夫的遗体留在山上。
14. 现实中的Beck Weather(乔什·布洛林 饰),因为长时间暴露在严寒暴雪中,受到了严重冻伤。他失去了半只右臂、左手全部手指,还有双腿的一部分。他的鼻子本应被切除,但后来用他耳朵和额头上的皮肤组织修复了。
15. 正如影片所述,Scott Fischer(杰克·吉伦哈尔 饰)的遗体被他的好友Anatoli Boukreev发现,Anatoli把它移动到登山路线外,以免被拾荒者找到。Anatoli在大约一年后还发现了Yasuko Namba(森尚子 饰)的遗体,他用石头为她建了一个简陋的坟墓。Yasuko的丈夫得知后,资助了一支登山队去找回她的遗体。
16. Andy 'Harold' Harris(马丁·亨德森 饰)和Doug Hansen(约翰·浩克斯 饰)的遗体从未被发现。
Ⅶ 从《攀登者》看珠峰历史,珠峰的探险历史都有什么阶段过程
早期的珠峰探险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对珠穆朗玛峰的探险最早发生在1893年,而在1904年和1913年英国的三次探险活动都由于藏民的反对并没有展开,这可以算作第一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1981年英国的东方队第一次完成对珠穆朗玛峰的攀登,但是从原则来讲,他们并没有登顶。第三阶段则是从1953年开始的,1953年英国登山队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
而现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攀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攀登珠峰已经产生了非常高的商业价值,因为科技水平提高所以攀登珠峰的危险系数已经比以前小了许多。但即便是如此,攀登珠峰的人数并没有上涨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因为即便是危险系数降低,但攀登珠峰所花的费用,可能要花几十万美元,这并不是一般登山者所能承受的,所以攀登珠峰,只能算作是少数人的游戏
Ⅷ 有没有一部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电影巨作推荐
有关珠峰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很多,有不少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下边推荐三部质量上乘的片子。
《珠穆朗玛峰》讲述的是发生在1996年春季国际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该片画面感人而细腻,场面宏伟壮丽。当人面对大自然时,人的渺小一下展现出来了。
这部登山电影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由BBC制作,关于1924年乔治·马洛里与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是否是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进行了叙述,也成了永不解开的谜底。 美国著名登山家康拉德·安柯随后在死亡地带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慢慢解开了当时马洛里死亡前因后果等等,关于他们简陋的装备、马洛里妻子的照片,遗体的位置等都有相关叙述和讨论。“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后来人不断提起,就是乔治·马洛里所说的,还有关于他对妻子的爱也成了一段佳话。
关于珠峰的电影也有很多,个人只看了几部,值得推荐。
第一部纪录片式电影《珠峰大山难》,2008年上映,讲述发生于1996年的一起登顶运动史上最惨烈的大山难,该次事故造成5名登山运动员丧命,17名运动员受伤,该片力求真实还原这次事故。
第二部名为《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2010年上映,曾今惹人争议的“马欧之谜”,到底是否登顶没人知道。这部影片讲述乔治马洛里的传奇,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征服珠峰,这是他的梦想,在外人看来不理解,但却不能阻止那一颗狂热的心。
第三部《绝命海拔》,2015年上映,讲诉了一次惊险的探险之旅,来自不同行业的两支登山队,他们怀揣同样的梦想,挑战那人类的极限,他们互相竞争又互相帮扶,只为看看那封顶的美景。
珠峰是人类的一道天堑,只有攀登,没有征服。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电影推荐《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珠穆朗玛 Everest 》和《高山上的夏尔巴人》都很不错,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很高。剧情精彩,场面惊心动魄,令人震撼。
你想说的是即将上映的电影《攀登者》吗?
电影《攀登者》是由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还有成龙友情出演的一部讲述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故事的电影。预计在9月30日作为国庆献礼上映。
《攀登者》是国内第一部尝试登山冒险题材类型的电影,该片在拍摄期间多次被央视新闻报道,吴京还几次被《新闻联播》报道,应该看得出来是国家鼎力支持的一部电影(电影观影效果值得期许),以及不论从电影剧情、演员阵容,还是导演功底、特效制作,都值得我们的期待,制作肯定是大制作了,至于是不是巨作,会不会成为巨作,就看最终电影的观影效果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高山上的夏尔巴人》
以前大家对爬珠峰的印象都停留在登山者个人意志与荣誉方面。
但是在珠峰巨大产业链的背后
这部影片告诉你,夏尔巴人的秘密
不知道,没有看过
《绝命海拔》
Ⅸ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攀登者》将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汇集了众多如吴京、章子怡、胡歌这样自带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阵容的影片可不多,吴京自不必说,战狼系列影片的热度还未过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让他声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经名声在外,这三人的粉丝量可能不一定比得过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铁杆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业内口碑都是极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电影中见到成龙、井柏然、何琳等诸多著名演员。
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中国还是组建了一支登山的队伍,并且派了一支军队保护,让他们能够顺利地登上山顶,因为当时的珠穆朗玛峰不仅自然条件恶劣,周围更有很多土匪出没,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队对自己的极限挑战.电影为了能够还原当时的情况,在岗什卡雪峰实地拍摄,由吴京、成龙、章子怡等电影届的大咖联合出演,给大家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
Ⅹ 《攀登者》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成功从北坡登顶,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而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并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10)法国电影登珠峰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923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马洛里,最终没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彻底失联。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惊叹于今人登顶速度越来越快的人们很少知道,
借助当年登山队员们在岩壁上艰难打下的钢锥而架起的金属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们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命运和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