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演特点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演特点

发布时间:2022-11-26 02:20:20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500字左右)

新浪潮的特点:拍摄手法上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颇为相似,采取实景和自然光拍摄,运用长镜头,职业非职业演员混用,打破类型片的叙事结构等等。区别在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往往采用社会问题的题材,而新浪潮更加偏重个人的情感和特点,导演中心制,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颇深,不受善恶二元论的道德观的束缚。
代表作:太多了,特吕佛的《四百击》,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最为经典。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属于左岸派,风格与新浪潮很不相同。

什么是“新浪潮”电影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有一批青年编辑人员,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他们所拍的影片以表现个性为主,以非政治性为题材。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⑶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介绍

法国新浪潮电影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代表作如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和戈达尔的《断了气》(1960)等。左图为特吕弗著名影片《祖与占》(朱尔与吉姆)剧照,1991年,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拍摄了《纵横四海》向其致敬。

⑷ 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

主题: 非政治性的电影。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 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相对于特吕弗,戈达尔的革命性,侯麦则比较温存。代表作:《春季的故事》简称四季故事。去迅雷看看查查那里有更多他们的作品。

⑸ 结合实例,比较法国电影“新浪潮”和“左岸派”的异同

"左岸派''与“新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因而有的学者将“左岸派”看做是“新浪潮”的一部分。“左”与“新”在艺术创新上的探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美学上的追求差异也十分明显。 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等、左岸派较之新浪潮受到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更为广泛。左岸派电影注重人物内心、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他们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比外部动作更丰富、所以“左岸派”电影努力将人的种种心理活动搬上银幕。左岸派电影在世界观上接受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电影表现世界的混乱、荒诞和非理性、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我关系上呈现的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危机、侧重展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异化”境界、“左岸派”导演对人的内心和精神发展过程十分感兴趣、偏爱回忆、记忆、想像、潜意识活动等主题、所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其创作的理论源头、另外还有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等现代美学主义也在“左岸派”电影中得到大量运用。影片主题集中在“记忆与遗忘”的矛盾中。例如《广岛之恋》影片开始时就是一对拥抱的赤裸男女、随之是安详的对白“男: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看见。。。”“女:我看见了一切、一切”、影片通过大量的闪回和画外音来展现人物、把过去与现在、现实和想象巧妙的交织在人物的情感起伏中。你可以去看《广岛之恋》、阿仑。雷乃的《慕里耶》、 新浪潮电影最大特点时强调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风格、提倡导演的个性表现,为此、他们首先进行了一场电影制作和制片技术上的革命、新浪潮电影的口号就是“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他们的电影制作成本低、打破自格里菲斯以来叙事模式和情节结构方式、打乱情节结构。主要导演有:戈达尔、特吕弗等、你可以参看关于戈达尔《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的分析。 “左岸派”在电影语言的探索特立独行、极有创造性,也十分注重电影剪辑、他们称自己为“电影剪辑派”;“新浪潮'为了打破好莱坞为代表的银幕梦幻机制、大胆革新电影语言、在电影编剧、摄影、音效、剪辑技巧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特点、在摄影上、注重照相本性和纪实美学,采用大量的跟拍、抢拍镜头、在剪辑上,打破影片画面恪守流畅的原则、戈达尔运用调节和快速剪辑取消了传统的淡入淡出的手法、特吕弗和夏布洛尔发挥长镜头叙事的纪实性,剪辑的探索在世界电影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可能不是特别具体、但是手都打痛了哈、就到这里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⑹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⑺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 ,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 ,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竭》 ,艾里克•罗梅尔的《狮子座》 ,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 。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 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 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⑻ 法国电影新浪潮详细资料

“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马尔凯﹐C.﹑马勒﹐L.﹑P.卡斯特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即所谓“电影手册集团”﹐包括A.阿斯特吕克﹑戈达尔﹐J.-L. ﹑特吕弗﹐F.﹑夏布罗尔﹐C.﹑G.弗朗叙﹑罗梅尔﹐.﹑里维特﹐J.等。这些人没有共同的纲领﹐并不组成一个流派﹐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反对传统电影的作法﹐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有的是导演个人的经历﹐如特吕弗﹐F.描写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后恋爱的《二十岁的爱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装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导演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如夏布罗尔﹐C.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马勒﹐L.的《情人们》(1958年)﹐戈达尔﹐J.-L.的《精疲力尽》(1960年)。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倒叙﹑反打镜头﹑背景放映法﹑划入划出﹑叠化等)﹐打破传统的影片样式和戏剧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出身于《电影手册》评论家的导演们信奉巴赞﹐A.的理论。
“新浪潮”历时不长﹐1962年后渐趋衰落﹐它的导演有的走上商业性电影的老路(如夏布罗尔)﹐有的转向“作家电影”或“真实电影”(如雷乃﹐A.﹑马尔凯﹐C.)﹐有的标新立异﹐企图全盘否定传统的电影﹐创造一种新电影(如戈达尔)。但总的说来﹐“新浪潮”对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都有很大影响。

⑼ 法国新浪潮主义电影的艺术特色

http://www.mtime.com/news/2009/04/09/1407524.html
这个网页很详细

⑽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美国好莱坞的区别

法国新浪潮电影强调导演的个人风格,充满主观性与抒情性,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多变。我觉得它就是反对好莱坞电影的固定模式的。好莱坞电影处于资本主义文化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体制下,以市场和观影者为导向,影片绝大多数为叙事电影,拥有完整合理的故事情节,编剧的作用非常重要,近年来多使用特技等技术手段;另外,好莱坞电影以明星为卖点的特点也是法国新浪潮电影所没有的。

阅读全文

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演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嫌疑人电影完整剧情 浏览:493
南门电影院排片表 浏览:490
国外一部用电钻去呀吃的电影 浏览:251
泰迪熊电影观后感50字 浏览:47
香港越战类电影大全 浏览:632
成龙和史泰龙的电影 浏览:675
泰国电影毒蛇免费观看 浏览:182
美国电影反派演员 浏览:30
成人学院电影图片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882
重庆山城电影院什么时候重建 浏览:416
没有美人鱼大电影 浏览:211
丑角儿院线电影演员 浏览:215
想和你一起去电影院 浏览:684
武则天高清电影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846
电影票票根有什么用 浏览:506
甜蜜爱情电影已上映 浏览:119
电影迪士尼动画片大全 浏览:239
周星驰和吴孟达电影插曲 浏览:841
男主角冷酷帅气的古风电影 浏览:687
美国枪战动作电影大全 浏览: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