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电影吝啬鬼2016女儿就是男主他女儿叫什么不是电影里的名字是现实的名字
不知道,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可以再去看一遍,最后不是都有演员的名字吧
㈡ 《吝啬鬼》主要讲了什么
《吝啬鬼》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散文体喜剧,共5幕作品,写于1668年。高利贷者阿尔巴贡悭吝刻薄、嗜钱如命,他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给半百的老头,自己却打算不花钱地娶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这姑娘碰巧是他儿子克莱昂特的情人玛丽雅娜。克莱昂特为了帮助玛丽雅娜,偷走了阿尔巴贡埋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阿尔巴贡发现后气急败坏,痛不欲生。追赃追到管家法赖尔身上,却追出这个管家和他女儿是一对情人。克莱昂特表示,要是阿尔巴贡同意自己的婚事,就把一万金币还给他。
正在这时,昂塞耳默应约前来签订与阿尔巴贡女儿的婚约,原来他是法赖尔和玛丽雅娜的父亲,他表示愿意拿出一切结婚费用,这才使阿尔巴贡点头应允两对年轻人成为眷属。
《吝啬鬼》成功地刻画了资产者贪婪吝啬的丑恶本质。和达尔杜弗一样,阿尔巴贡也成为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典型形象之一。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初期,——而每个资本主义的暴发户都个别地经过这个历史阶段,——致富欲和贪欲作为绝对的欲望占统治地位。”
阿尔巴贡的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处于发展初期的资产者的特征:贪婪与悭吝在他身上是以绝对情欲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他克扣子女的花费,吞没了他们所继承的母亲的遗产,逼得他们“到处举债”。他出嫁女儿看中的是男方“不要嫁妆”,认为这就是“美貌、青春、门第、名声、智慧和正直”,他请客时让仆人设法用8个人的饭菜款待10个人,他不但不肯负担儿女的结婚费用,还要亲家给他做一身参加婚礼的礼服,“总之,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这等于打中他的要害,刺穿他的心,挖掉他的五脏”。他的厨师兼马车夫叙述的一些揶揄他的逸闻有的确是事实,例如说他夜里偷喂马的荞麦结果挨了一顿痛打。
作者通过这些描绘,写出了吝啬的性格同贪得无厌地攫取财富的冲动之间的孪生关系,这就象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一样。最精彩的一幕是阿尔巴贡发现被盗之后心理状态的描画:
“捉贼!捉贼!捉凶手!捉杀人犯!王法,有眼的上天!我完啦,叫人暗杀啦,叫人抹了脖子啦,叫人把我的钱偷了去啦。……我可怜的钱,我的好朋友……既然你被抢走了,我也就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安慰,没有了欢乐。我是什么都完啦,……我再也无能为力啦,我在咽气,我死啦,我叫人埋啦……我要告状,拷问全家大小:女佣人,男佣人,儿子,女儿,还有我自己。这儿聚了许多人!我随便看谁一眼,谁就可疑,全象偷我的钱的贼。……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
这真是“爱钱如命”4个字的生动写照。
莫里哀的观察比前人更深刻的地方还在于他指出了这个资产者身上存在着“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浮士德式的冲突”。他虽然已过花甲之年,却仍然沉迷于女色之中。他的哲学是既要满足肉欲要求,又要尽量少花钱。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他宁可选择后者。
在这个剧本里,高利贷者的心理特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他一心考虑的是如何把尽量多的钱拿去放债,看到儿子的打扮,马上就和放债联系起来,认为这身打扮足够拿去放一大笔债;提到赔钱,他马上就说可以拿赌赢的钱去放大利;他计算起利息来,迅速精确,一分一毫不差,完全是个老手;他放债的手段狡黠而毒辣,诡称什么自己手边无款,只得以二分利向别人借入,结果要二分五厘利息,这还不算,另有一部分现款,要以一大堆“破铜烂铁”的实物来顶替,因他知道借款人十万火急,势在必借。他儿子痛斥他是“杀人不见血的凶手”,“放印子钱,非法致富”。高利贷者的面目在这里可以说是被揭露无余。
《吝啬鬼》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剧中阿尔巴贡的形象,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有助于人们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活动方式和阶级本质。
但是这个喜剧的结局是不合情理而又落于俗套的。阿尔巴贡的形象在前4幕不仅生动,而且有发展,到第五幕便停滞不前。
作者企图以巧合的手段构成喜剧的结尾,结果违反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无论从思想上和艺术上来看,这都是败笔。
㈢ 《吝啬鬼》是谁的作品
【评价】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
他的荣誉什么也不缺少,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
——法兰西戏剧院
【简介】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领导人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但他还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队伍,因此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1659年,莫里哀创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讽刺了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的腐朽无聊,因而触怒了贵族势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吓倒,连续编演了《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太太学堂》因宣扬新思想,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而被指责为“淫秽”、“诋毁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奋起还击,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短剧。1664年,莫里哀写成杰作《伪君子》,1668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啬鬼》。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是一场悲剧。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以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就逝世了,终年51岁。由于教会的阻挠,他的葬礼冷冷清清。
莫里哀给后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剧,我国曾翻译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种。莫里哀不仅是位杰出的剧作家、出色的导演,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演员,他以整个生命推动了戏剧的前进,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是法国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文学,以及欧洲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运动的杰出代表。
㈣ 四个著名吝啬鬼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与表现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尼• 葛朗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
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喜剧的故事曲折,情节复杂,矛盾集中,结构巧妙,富有情趣。四幕七场阿巴贡的著名独白,是吝啬鬼的心理的绝妙写照。阿巴贡的形象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
三、泼留希金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碜。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
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
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四、夏洛克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但实际上,他也是个可怜而悲哀的人,因为是犹太人,虽然长于威尼斯,却到处遭人排挤,甚至有人骂他是犹太狗,这个既让人痛恨又让人悲哀的人物正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而莎士比亚则成功地通过这出喜剧将这一个社会矛盾集中地表现出来,也使得夏洛克成为了“世界文学作品四大吝啬鬼”中塑造形象最成功、最生动形象的人物。
㈤ 能推几部好看的法国喜剧电影吗
养老金
真爱无价
时空访客
我和拿破仑
《天使爱美丽》
《美丽新世界——女王任务》
《美食家》
《吝啬鬼》
《虎口脱险》
《散步的警察》
《警察与外星人》
《穿越巴黎》
《警察结婚记》
《警察局的女兵》
《圣·特鲁佩斯的警察》
《退休警察》
《警察在纽约》
《奥斯卡》
《雅各布教士历险记》
㈥ 求三部经典的法国喜剧电影
《天使爱美丽》
《美丽新世界——女王任务》
《美食家》
《吝啬鬼》
《虎口脱险》
《散步的警察》
《警察与外星人》
《穿越巴黎》
《警察结婚记》
《警察局的女兵》
《圣·特鲁佩斯的警察》
《退休警察》
《警察在纽约》
《奥斯卡》
《雅各布教士历险记》
㈦ 法国喜剧吝啬鬼的故事
有一个吝啬鬼叫艾米,他经常拖欠长工波密的工资。有一天,波密找艾米要工资,艾米假惺惺的说:“我也没有钱了,怎么办,我现在吃饭都成问题了!”波密知道艾米在骗人,可他不敢说,只好走了。波密前脚一走,艾米就拿着打猎的工具出去打猎。在打猎时,他看见树那边有火,就爬上树,偷听那些人的谈话。一个神仙说:“一个叫艾米的人总是拖欠长工波密的工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带金子丢到他家屋顶的洞去?”另一个同意了,于是决定明天晚上由天使把金子丢在波密家。艾米听了很高兴,便急急忙忙跑到波密家,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拖欠你的工资,所以我把我自己的房子给你!”波密听了,就让一家老小搬着衣服去了艾米家。艾米在波密家等了很久,可仍不见天使把金子丢下来,很生气,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都没得到。其实,天使来到了波密家里,可是他看见屋里住的并不是波密而是艾米,他便不丢了。 1、某人天天在学盲文。朋友不解地问他:“你眼睛好好的,干嘛要学盲文呢?”那人回答:“我不过是想晚上看书时能节省点儿电。” 2.从前,有一个村庄,那里的人都很吝啬,连卖东西的小贩都不敢到那个村了. 这天有个小伙子刚学会卖肉,来到这个村,喊了一中午也没人买,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个妇女跑过来看看肉,用双手摸了半天说:"你的肉不好,我不要!随后把小贩气走了. 她看卖肉的走了,便赶忙回家把手放在筒里洗了洗,下午她的丈夫回来吃饭,感觉饭比以前好吃多了,于是问怎么回事,她妻子高兴的把今天的事如何如何的说了一遍.丈夫一听,勃然大怒,打了妻子一巴掌,说道:"真是不会过日子!你为什么不把手放到缸里洗一洗,我们也能多吃些日子!两人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左邻右舍的人都来拉架,女人很委屈,把今天的事讲给大家听了一遍,一位年长的长辈一听,便说道:"哎!你也太小气了吧!你要是在井里洗一洗,那大家不全都吃上了吗?" 3.某人抱怨邻居说:“世界上竟有这样的吝啬鬼!铁锤子都舍不得借给别人用,好像一用就会坏掉。真没办法,我只好拿出我自己的锤子来用了!” 4.某人犹豫了半天才决定向一教堂捐献一分钱。不料,当他交出那一分钱时,有个人朝神父喊道__“这一分钱是我们俩共同捐的!” 5.募捐人来到马克塔家说__“马克塔大叔,您也为咱们的游泳池作点贡献吧?”“当然,当然”马克塔说着,去提了一桶水递给了募捐者。 6.某人的衣袋里放满了旧信封、草纸、香烟壳等等,别人问他这是做什么用,他解释说“我同朋友在一起吃东西,将吃完算账的时候,一方面嘴里说__‘我来!我来!’一方面就从口袋里拿这些旧信封啦,碎纸啦……一件一件拿出来,等到掏完的时候,朋友已经算过账付过钱了。” 7.某人一顶帽子戴了15年,后来到底破了,不能戴了,他只好去买一顶新的。他走进街上唯一的那家帽店对老板说__“我又来买帽子了。” 8.一对夫妻不和,经常吵架,一天晚上他们又吵起来了,越吵越凶,最后厮打起来。丈夫建议道“为了防止衣服被撕破,咱们脱光衣服到外面打去。” 9、霍森先生和他的妻儿们开着一辆老爷车去郊游,车子竟在铁路的交岔道口上抛了锚,而远处已经见到一列火车正在开过来!妻儿们都呼喊着要赶快弃车逃命,但霍森却坚决不肯。他说:“把值6000块钱的汽车留在铁轨上,我不干!你们如果能保持镇静,我可以让车子重新发动。” 弄了好一会儿,汽车依然不动,而火车越来越近。他的妻儿们不顾一切地翻身跳出汽车逃命,霍森却不为所动。眼看就要撞上火车了,霍森突然高叫:“罗丝,万一我死了,保险箱的钥匙在我书房的莎士比亚全集后面!”火车及时刹车,霍森幸免一死,他自语道:“现在我又要另找一个藏钥匙的地方了……” 10、张三是一个镇上出了名的吝啬鬼。有一天,他的亲戚来他家做客。正好外面来了一个卖熟牛肉的,他亲戚对张三说:“给我买斤牛肉吧,在你家净吃豆腐了。”张三过意不去,只好出去买牛肉。不一会,听外面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三块一斤行不行?”“不行!”“五块一斤行不行?”“不行!”“七块一斤总行了吧!”“不行不行,一百块也不行!”张三回来对他亲戚说:“不知怎么的,他就是不肯卖给我。”他亲戚只好自认倒霉。晚上他妻子训斥他:“你是傻了吧,三块一斤不行,还要七块?”张三说:“哪儿呀,我是拿砖头和他换呢!” 11、有一个人,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太太去世了。起初,他吓得脸色惨白,随即,却穿着短裤往楼下跑去,并大声叫着:“阿莲!阿莲!”阿莲是他家的女佣,正在厨房准备早餐,听见主人叫唤,忙问:“先生,什么事啊?”那人回答:“今早少煮一个鸡蛋!” 12、某男人很有钱,但也很吝啬。有一次,他患了重病,医生开药说要用人参,他说:“我买不起人参,听天由命好了。”医生改口说:“那用熟地也可以。”他还是摇头:“熟地也很贵,买不起,我死了罢。”医生对这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实在没办法,便随口说:“另外有个方子,用干狗屎调红糖一两冲服,也可以治你的病。”此人一听,一跃而起,急问:“光用狗屎不放糖,可以吗 13、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小气,对自己家里人也不例外。有一天吃饭时,两个儿子盛好了饭,问父亲用什么菜下饭,父亲就在墙上了一条咸鱼,对儿子们说:“你们看一眼鱼,吃一口饭就行了。”儿子们没法,只好这样吃起来。突然,兄弟俩争执起来。父亲问为什么,弟弟告状说:“刚才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父亲一听大怒,说:“别管他,咸死这个馋嘴的!” 14、两个女人在谈论她们的节俭。“我的扇子,”其中一个人说,“已经用了二十年。我是这样用的:把它分成四份,每份用了五年。”“那没什么,”另一个女人带着藐视神情说,“我的扇子已经伴我一生了。用的时候,我把它展开放在我的鼻下,然后就晃动我的脑袋。” 15、他平素穿得很寒酸,但今天却穿上了新皮鞋“人们问他:“你怎么舍得买皮鞋呢?”“怎么舍不得?我买了五年啦 16、父子两个都是吝啬鬼,他们去东海旅行。路上,他们来到渡口。父子俩舍不得出钱请人摆渡,提起衣裤就下水渡河。父亲一脚踩滑了,跌在水中,眼看就要淹死。儿子一见着了慌,忙喊道:“喂,那边的摆渡夫,快来救我父亲!我出30文!”船夫们摇摇头。“出40文,怎么样?”可船夫还是不肯。已经被水呛得半死的父亲,挣扎着把嘴伸出水面,说:“!要是出到50文以上,我就沉下去自尽!” 17、某人敲一家吝啬鬼的门,吝啬鬼问:“干什么呀?”那人说:“请给我一杯水吧!”吝啬鬼给他送来了杯牛奶,那人感到很奇怪,说:“人家都说你小气,我看你倒挺大方,居然施舍给我一杯牛奶。”吝啬鬼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这杯牛奶没掉进一只老鼠的话,我连一杯水也不会给你的。” 18、他临死前对妻子表示,要将全部财产45000英镑遗赠给她。“你太好了,亲爱的!”妻子感激地说,“你还有什么愿望吗?”“我希望能吃到一盘火腿。”“那可不行,那是准备葬礼之后招待朋友用的。” 19、一个富翁把一只苍蝇放进糖瓶里,将盖盖好。有人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现在我不怕仆人们打开瓶盖偷吃糖了!” 20、有个人在街上被狗咬了一口,痛得哇哇直叫。人们连忙叫来救护车给他包扎,注射狂犬病疫苗。他看着鲜血从纱布里面渐渐渗出来,突然开心地大笑起来。“咬得这样,你还开心?”医生瞪他一眼。“我开心啊,医生!幸亏我没穿袜子,否则不被咬坏了?这就等于我新买了一双袜子!” 21、山顶上的地产价格便宜,所以吝啬的青年人约翰在山顶置下了一块地产,建起一座房屋。一天,他有急事,实在不得已,便叫了辆出租车到家门口,说:“去车站,车钱减两成!”可是,下山途中,车闸出了故障,而且引擎不能熄火,事态极其危险。“乘客先生,不行了,请下决心吧!”“明白了。只是请你办件事,把里程计关掉!” 22、布朗在医院病逝。他的妻子伏在病榻上边哭边说:“你走得太快了,一件纪念品也没有留下,我是多么想念你呀!”哭着哭着,她问医生:“有没有锤子?”“干什么?”医生问道。“我要敲下他一颗牙齿,留作纪念。”“最好保持牙齿的完整。”医生答道,“要别的行吗?”“不行,那是一颗金牙呀!” 23、一个慈善单位的筹款委员请一位富商捐款:“你是位富翁,做一点善事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你不了解我的内情,”富翁说,“我九十一岁的老母亲已在医院里住了五年;女儿寡居无助,还要养育五个幼儿;两个兄弟又欠了政府一大笔税款。”募捐者一听,连连道歉说:“我真不知道你有这么多负担。”“不,”富翁说,“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一分钱都不给他们,怎么会给你们呢!”
㈧ 吝啬鬼的戏剧
莫里哀(1622-1673),十七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供应王宫内府装设,曾获得“国王侍从”的称号。莫里哀爱好戏剧事业。1643年,他和一些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一起组织光耀剧团,到外省去演出。在演出过程中,莫里哀体会到,剧团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剧目。于是,他动手为剧团编写喜剧剧本。写于年的《冒失鬼》是他的处女作。这是一出用意大利风格写成的诗体喜剧。剧中的主要人物“滑稽皇帝”玛斯加里尔,是一个足智多谋、坚强勇敢的艺术形象。当他的主人李礼有求于他,恭维他为“仆人之王”时,他毫不客气地说:“当人家需要我们这班可怜人的时候,人家就爱我们,把我们认为天下最好的人;但是,当人家稍微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该吃棍子的坏蛋了。”
莫里哀一生写了三十个剧本。《妇人学堂》、《悭吝人》、《伪君子》、《乔治·党丹》等都是他的名著。 《吝啬鬼》是一出喜剧。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这出戏剧中,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爱财如命、以儿女婚嫁为致富手段的守财奴的丑恶面貌。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主要遵循古典主义的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经常用闹剧的方法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从戏弄角色的构成,戏弄的目的,戏弄的手段等方面对《吝啬鬼》的戏弄手法作了深入探讨,旨在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戏弄这一手法在本剧中产生的喜剧效果。戏弄艺术是一种以人物的行为冲突为主要特征的艺术。这里所讲的行为冲突包括作品中的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在喜剧作品中已经成为人物行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戏弄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从矛盾双方的克莱昂特与阿尔巴贡—儿子戏弄父亲儿子怎么会戏弄自己的父亲呢?克莱昂特爱上了玛丽雅娜,而他的父亲阿尔巴贡却欲娶玛丽雅娜为妻,这使得克莱昂特十分气恼,再加上穷困潦倒,他被迫去借“寅吃卯粮”的高利贷。
被戏弄对象往往是在戏弄者预先设计的圈套中行事,父亲一毛不拔,年轻人铤而走险的下场。无怪乎儿子要咒父亲这是戏弄的主要标志;从冲突的态度角度来看,戏弄不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公开或较显露的碰击,而是显得较为温和,这是戏弄成立的基本条件;从被戏弄者的心理角度来看,他可能也有反击,但结果往往又是自作自受或无可奈何,甚至是哭笑不得。《吝啬鬼》就充满了这种令人朵颐的戏弄色彩。一、戏弄角色的构成《吝啬鬼》中的戏弄角色以主人公阿尔巴贡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放射状的结构体系。法赖尔与阿尔巴贡—仆人戏弄主人法赖尔是一个特殊的仆人,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他给阿尔巴贡当仆人,完全是为了他对阿尔巴贡之女艾丽斯的爱。而阿尔巴贡欲将女儿嫁给昂塞耳默以谋取钱财。这样一来,法赖尔与阿尔巴贡就有了冲突。在法赖尔看来,阿尔巴贡对一切抗拒,天性倔强,听见真话就吼叫连天,听见真理就永远立眉瞪眼,所以直接说服他是不可能的。法赖尔只好采取戏弄、假意奉承阿尔巴贡的办法,来迂回从事,希望他的主人亦步亦趋。文中这样描写到,当主人让他发表看法时,法赖尔不等主人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就说:“不过您不会错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没有道理,决不可能。”当阿尔巴贡多次对他的女儿重复“不要嫁妆”这句话的时候,法赖尔故意说到:“这是万分充足的理由!这决定一切!”“‘不要嫁妆’就是美貌、青春、门第、名声、智慧和正直。”
(第二幕第五场)而当他的目的落空时,她对阿尔巴贡的奉承便转化为无情的嘲讽和戏弄。阿箭与阿尔巴贡—仆人戏弄主人阿箭与法赖尔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仆人。在阿箭看来,阿尔巴贡是一个“顶不人情的人,心最狠、手最紧的人。说到他的好意呀,说到他的盛情呵,那真是再干再枯不过的不毛之地了,他恨透了‘给’这个字。总之,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第二幕第四场)阿箭是跟随克莱昂特的,而克莱昂特与其父阿尔巴贡有着尖锐的冲突,出于对主子的忠心,再加上他又直接遭受过阿尔巴贡的狠毒,阿箭要戏弄阿尔巴贡。戏弄手法在此剧中无所不在,戏弄角色的构成也存于各层人物关系中。除了以主人公阿尔巴贡为中心的戏弄关系外,在其他一些人物关系中也存在着,如雅克师傅戏弄法赖尔。二、戏弄的目的戏弄的目的因戏弄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使得故事情节避免了雷同而引人入胜。戏弄不是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是要使被戏弄者在戏弄者预先设置的圈套中行事以达到此目的,使其在延宕中达到快感。法赖尔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阿尔巴贡的欢心,进而得到他的允许,以成就他与艾丽斯的爱情;克莱昂特的目的是能有钱娶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又是阿尔巴贡想要娶的人,所以,夺人与弄钱是克莱昂特的目的;福洛席娜的目的先是要从阿尔巴贡手里弄钱,这是掮客的天性。再是在第一个愿望破灭后而产生的报复目的;雅克师傅戏弄阿尔巴贡父子的目的是双方都不得罪,而戏弄法赖尔的目的是要报复法赖尔因讨好主子而对他的戏弄;阿箭戏弄阿尔巴贡、帮助克莱昂特的目的是惩罚报复阿尔巴贡对他的狠毒。三、戏弄的手段因戏弄者不同的目的和各自不同的身份,他们所采取的戏弄手段也是各异的。他们从不同的目的出发,采取了符合各自身份的具体做法。法赖尔出身高贵,“高傲”是他的天性,但为了得到艾丽斯,不得不隐瞒身份不惜屈辱给生性悭吝的阿尔巴贡当仆人。为讨得阿尔巴贡的欢心,他只得巴结逢迎他:“费尽心机,低声下气,混到他身边当差;怎么样假装和他臭味相投,见解一致,来讨他的欢心。”(第一幕第一场)在他看来,“戏弄”就是投其所好,称道他的处世格言,恭维其缺点,赞美其行事,不怕殷勤过分。当阿尔(第一幕第五场)这种听来让人肉麻的恭维与其目的结合起来看,就构成了戏弄。(第二幕第一场)结果,这位放高利贷的竟然是阿尔巴贡。儿子不仅将被父亲抢走心上人,而且还遭其剥削,再加上父亲的专横跋扈,儿子戏弄父亲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情。福洛席娜与阿尔巴贡—掮客戏弄工作对象福洛席娜是一个掮客,凭着中间跑跑腿、凭着小聪明搞钱使。为了得到或借到钱,她对阿尔巴贡百般地阿谀奉承,而这种过头的赞美之词听来却是委婉的讽刺与戏弄。福洛席娜是这样赞美阿尔巴贡年轻的:“我看见二十五岁的人,比您还要老气。”“六十正是万木向荣的年龄,您如今正当盛年。”“啊,我的上帝!看这条纹!您印堂这地方就有长寿的记号!我先说一百岁,其实您要活过一百二。”“您要埋您的孩子、和您孩子的孩子。”
(第一幕第五场)为讨得主人的欢心,当阿尔巴贡要雅克师傅准备饭菜而怕花钱时,法赖尔顺情讲出一番“夫食以其为生也,非生以其为食也”的道理,明为戏弄雅克师傅,实则是戏弄阿尔巴贡的吝啬。而阿尔巴贡对法赖尔的戏弄自己也有反击,但此种反击只得以无可奈何而作罢。克莱昂特是阿尔巴贡的儿子,与其父构成了两类戏弄:为弄到钱而采取的戏弄和为抢到玛丽雅娜而采取的戏弄。由于阿尔巴贡的吝啬成性,致使克莱昂特四处举债,而举债的巧合宣告了这一行为的落空;而由于阿箭出于愤恨给克莱昂特偷来了阿尔巴贡藏在院子里的钱匣,成为克莱昂特要挟阿尔巴贡、逼其就范的一件法宝,使阿尔巴贡在金钱与玛丽雅娜之间选择前者,从而达到得到玛丽雅娜的目的,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戏弄效果;克莱昂特为得到玛丽雅娜而采用的戏弄手段是很别致的。在强取不成的情况下,克莱昂特采取了智赚的手法。当阿巴贡要他迎接玛丽雅娜时,他却以父亲代言人的形式向玛丽雅娜表明了心迹,并巧妙地借阿尔巴贡的钻戒给玛丽雅娜送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使阿尔巴贡有苦难言;而当阿尔巴贡以老子的身份强迫命令他时,他又和福洛席娜密谋出一条偷梁换栋而又投其所好的计策;正当克莱昂特手足无策的时候,仆人阿箭偷来了阿尔巴贡藏钱的匣子;而在阿尔巴贡因丢钱而痛不欲生的节骨眼上,克莱昂特将此戏弄搬演到最高潮。而阿尔巴贡与周围人物的冲突最为尖锐的还是儿子克莱昂特,这不仅仅是因为儿子要用他的钱,更因为儿子和他是同一情人,他采用的反击手段也是戏弄。为使儿子结婚不花他的钱,他为儿子张罗了一个富有的寡妇;为了验证儿子是否还惦记着玛丽雅娜,他假意要把玛丽雅娜让给克莱昂特。而当儿子假意表示“勉为其难”时,他又顺理成章地否定了儿子的想法,这样似乎既仁至义尽又理所应当。而这种小手段一旦被克莱昂特看破并表示决不退让时,阿尔巴贡的戏弄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验证儿子的想法,而同时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福洛席娜是一个以保媒拉纤为手段混钱的掮客,这一职业本身就带有戏弄的性质。为了弄到钱,面对阿尔巴贡这样一个吝啬成性的人,福洛席娜不仅仅要做媒婆,还得处处哄得阿尔巴贡欢心高兴。因为保媒的目的就是弄钱,而即使保成了媒也未必使钱到手,这还得设法取得阿尔巴贡的欢心。因为她从阿箭那里知道了阿尔巴贡是一个“心最狠、手最紧的人”,所以她找到了阿尔巴贡“容易被打动的地方”—这就构成了福洛席娜对阿尔巴贡的第一次戏弄。她先是夸他年轻、精神,“能活到一百岁”,“要活过一百二十岁”,目的就是要引导阿尔巴贡要娶年轻妻子的事情上去,这就是阿尔巴贡容易被打动的地方;当阿尔巴贡要求得到玛丽雅娜的彩礼时,福洛席娜又投合了他的胃口,信口诌出“带进一万贰千法朗”的一番巧言来满足他的贪欲,这也是他最“容易被打动的地方”;而当阿尔巴贡担心年轻人不会欢喜他这个“这样年纪的人”时,福洛席娜对他的第一次戏弄达到了极点。她编造出玛丽雅娜讨厌年轻人、“只爱老头子”、“特别喜欢架眼镜的鼻子”(阿尔巴贡戴眼镜)的谎话,使阿尔巴贡兴奋到极点;她称赞他身上所有的缺点:古怪的衣装、丑陋的长相是“简直迷人”,应该“入画”,巴贡要他评价与女儿谁有理时,他当时不知要评什么理,就肯定阿尔巴贡有理,连阿尔巴贡都感到奇怪;他所以如此的理由就是“您不会错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没有道理,决不可能”;而当他知道是艾丽斯要出嫁时,他虽然有些张皇失措,但仍然以表面上称赞“不要嫁妆”的戏弄手段来迎合阿尔巴贡的心思。因为“我这是为了不刺激他,更有利于达到目的。当面顶撞他,就把事情搞糟了。对付某些人,只能从侧面下手,他们对一切抗拒,势不两立,天性倔强,听见真话就吼叫连天,听见真理就永远立眉瞪眼,所以希望他们亦步亦趋,只有迂回从事。你假意奉承,反而容易见效……”
在第四幕,当克莱昂特和玛丽雅娜正为不能相爱而苦闷时,福洛席娜表示同情并愿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打消阿尔巴贡要娶玛丽雅娜的念头。她深深地了解了阿尔巴贡的吝啬鬼爱财如命的致命弱点。因此设了一个使人假扮贵妇人情愿给他当太太、情愿在婚书上写明把她的财产全部送他的圈套。由于阿箭偷了阿尔巴贡的钱,事情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克莱昂特已经掌握了阿尔巴贡的命运,这次想来充满喜剧色彩的戏弄没有来得及展开。虽然如此,这次戏弄的喜剧效果也较明显地表现了出来。雅克师傅和阿箭虽然不是主要角色,但他们的出现也对主人公的吝啬性格的表现起到了反射的作用。这里我们先谈雅克师傅对法赖尔的戏弄。雅克师傅是阿尔巴贡的厨子、车夫。因为法赖尔的讨好主子而使他处处难堪,这样雅克就对他产生了怨恨,换言之,是由于法赖尔对他的戏弄而导致了他对法赖尔的戏弄。当阿尔巴贡丢失了钱匣而疑心重重的时候,雅克便利用这一机会报复法赖尔,说他看见法赖尔偷了钱匣。这一戏弄导致了阿尔巴贡与法赖尔的矛盾冲突,阿尔巴贡虽然没有能问出自己的钱的下落,却也诈出了法赖尔与艾丽丝的爱情关系,使阿尔巴贡对法赖尔由信任一下子变成了仇恨,给雅克出了一口气。阿箭是克莱昂特的听差,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阿尔巴贡对他很刻薄,嫌他太碍事,疑心他偷东西,谩骂他,搜他的身。阿箭忠于他的主子克莱昂特,为他四处奔波借钱。当这次借钱的事情败露之后,阿箭自然地变成了阿尔巴贡的敌人。阿箭恨阿尔巴贡,产生了戏弄他的想法:“冲他的行事,我还真有意偷他。我相信偷他,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第二幕第一场)当克莱昂特因阿尔巴贡执意要娶玛丽雅娜而一筹莫展时,阿箭偷来了阿尔巴贡的钱,找到了事情的着落—因为在阿尔巴贡眼里,钱就是他的命,掌握了他的钱,他的命运便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里。这正是阿箭对阿尔巴贡的致命戏弄。在以上诸戏弄中,阿尔巴贡无疑是被戏弄的中心人物,而在这一主要戏弄之外,还穿插了一些次要的戏弄内容,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一作品“包袱”层出、笑料不断,充满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这一系列戏弄又大都围绕着一个“钱”字展开,使阿尔巴贡这一中心人物的性格命运紧紧地拴在这个“钱”字上,并最终拜倒在“钱”的脚下,这不仅仅实现了吝啬鬼视钱如命的性格,同时也达到了“撕破了给人看”的喜剧效果。“亭亭玉立,潇洒自如”而无可挑剔,甚至连他的肺病、他的咳嗽的摸样都是值得赞美的。虽然福洛席娜的谀美之辞看去似乎有些令人肉麻,但放在这一特定的对象身上,这种肉麻的谀美便成为一种令人心快的戏弄。而这场戏弄的结局是以福洛席娜的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阿尔巴贡的吝啬天性决定了他不会因一时的兴奋而“忘乎所以”地赏给福洛席娜一文钱。然而这却引发了福洛席娜对阿尔巴贡的第二次戏弄。
㈨ 法国电影《吝啬鬼》 片中出现的钱箱的含义
出现钱箱是因为符合影片的主题,那么钱箱就是吝啬鬼的内心写照,他很有钱,但他就像那么钱箱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关的紧紧的,开头和末尾都提到的钱箱既象征了吝啬鬼,也点明了影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