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问题
巴黎著名建筑物。位于巴黎夏尔·戴高乐广场(原名星形广场,1970年改今名)中心。为纪念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于1806年始建, 1836年落成。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外墙上有巨型雕像,以刻在右侧石柱上的《出征》浮雕最著名,是雕刻大师弗朗索瓦·吕德的不朽杰作。门内侧刻有曾跟随拿破仑出征的3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下有无名战士墓,并设有“长明火炬”,以资纪念。12条林荫大道从广场辐射延伸,使凯旋门更加雄伟壮观。
巴黎的凯旋门并非一座,但最为壮观、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夏尔·戴高乐广场”中央的那座凯旋门。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翌年2月12日他下令建此凯旋门以炫耀自己的军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筑师夏尔格兰的设计开始破土动工。但中间时停时建,断断续续经过了整整30年,才于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的3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面向香舍丽榭田园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吕德设计雕塑的《马塞曲》。凯旋门的拱门上可以乘电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级,上去后第一站有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介绍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另外,还有两间配有英法语言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凯旋门的顶部平台,从这里可以鸟瞰巴黎名胜。
在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着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墓中安放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烈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墓前有一长明灯,每天晚上都准时举行一项拨旺火焰的仪式。
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庆国庆节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当法国总统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据说这座凯旋门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每当拿破仑·波拿巴周忌日的黄昏,从香榭丽舍田园大街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门圈里。
凯旋门的建造者
1806年,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下令修建一个纪念帝国军队在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中所取得胜利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建筑最终被定为凯旋拱门,它代表了拿破仑军队的战无不胜坚不可摧。这个重要建筑的设计建造被委托给著名建筑师夏尔格兰(Chalgrin)、汝斯特(Joust)和布鲁艾(Blouet)及雕塑师科特 (Cortot),瑞德(Rude)、艾戴克斯(Etex)和帕雷第耶(Pradier)。在建造过程中工程曾一度受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及旧君主制的恢复的影响而暂时停工,工程在1825年重新开工,最后由路易-菲利甫(路易十八)于1836年7月30日为 凯旋门举行了落成典礼。
凯旋门的建筑结构
巴黎凯旋门由三个拱形组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四扇门。它复古的全石质建筑体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凯旋门中心拱顶内装饰着111块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场战役的浮雕,它们与拱门四脚上美轮美奂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辉,使人感觉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在它面向香榭丽舍田园大道(Champs Elysées)的门楣上有两个著名的花饰浮雕:右侧门柱上的那个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随着朝气蓬勃前去出战的战士的雕塑是“志愿军出发远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即著名的“马赛曲(La Marseillaise)”;另一个“拿破仑凯旋归来(Le Triomphe de Napoléon)” (1810年由 让-皮埃尔 科特(Jean-Pierre Cortot)雕造),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这两个不朽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面向万军林荫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 )的门楣上是由昂图瓦纳 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共和国(La République)”(又称“抵抗运动(La ré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
在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战役,马赫索(Marceau)将军的葬礼,攻占阿莱克桑德里(Alexandrie),热玛卑斯(Jemmapes)战役,强渡阿赫高乐(Arcole)大桥及阿布奇(Aboukir)战役。
门楣上还刻有由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指挥的所有大型战役的名字及法国革命战争的名字。
凯旋门内部还刻有558位拿破仑帝国时代英雄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在战征中阵亡的。
一个纪念性的标志建筑
随着岁月的流逝,凯旋门,这个曾经的拿破仑帝国军队的标志已成为现今法国爱国主义的标志,同时也身兼纪念性建筑的职责。这位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人曾经亲历了以下事件:
1840年12月15日, 法国七月王朝儒安维尔亲王率军舰前去圣赫勒拿(SAINT HELENE)岛,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祖国。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满怀深情地参加了隆重的葬礼。拿破仑的遗体由仪仗队护送,穿过这个他生前曾经无数次经过的凯旋门,最后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残军人退休院的园顶大堂。
1885年,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 雨果(VICTOR HUGO)逝世,法国人民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他的遗体于5月22日在凯旋门下停灵一夜,随后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PANTHEON)。
1919年7月14日,由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官兵组成的队伍穿过凯旋门以庆祝他们的胜利,这个日子同时也是法国的国庆节。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的遗体在凯旋门下被安葬。随后的1923年,一团纪念所有为他们的祖国捐躯的法国士兵的焰火在这位无名烈士的墓旁燃起,从此这团火焰每晚都在18点30分被点燃,彻夜长明,经夜不灭。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战停战节纪念日,纪念1918年法国从德国手里收回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区。
凯旋门同时也是每年国庆游行队伍的出发点。
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凯旋门,您可以登临它的顶部观景平台:尽目的奥斯曼(Haussmann)式建筑会把您带回那逝去的巴黎旧时光中,千年的巴黎历史就这么在您眼前静静流淌……
② 法国电影《拿破仑》讲了关于拿破仑哪些事迹
1780年,少年时期的拿破仑在军校学习时就显示出非凡的英雄气概。一次,士官生们在校园打雪仗,拿破仑头部受伤,帽子被打掉,但他毫不气馁,继续坚定沉着地指挥他的那一队同学抵御并反击另一队同学的进攻。这种不仅不服输,而且还要转败为胜的勇气,深得军校厨师弗娄里的钦佩。
拿破仑喜欢高翔的雄鹰。他养了一头小鹰,被几个淘气的同学有意放走了。拿破仑怒不可遏,在宿舍里与他们大打出手。后来小鹰又飞回来了,从此,它成为拿破仑荣辱一生的命运的象征。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在革命党人集会的科德里埃俱乐部的大厅内,革命领袖丹东指挥涌动的群众在高唱《马赛曲》。歌毕,又把歌曲作者德?里斯勒介绍给与会的群众。后来成为法兰西共和国国歌的《马赛曲》当时已成为革命者向专制暴政决一死战的战斗宣言。群众纷纷向革命的作曲家致敬——青年军官拿破仑中尉也在致敬的人群当中。那天,他还首次与约瑟芬相遇。归途中一位看手相的算命先生预言约瑟芬将来会成为皇后。
1792年,已晋升为上尉的拿破仑回到故乡科西嘉岛。那时英法两国已经交战。科西嘉民族主义领袖正阴谋投靠英国,拿破仑因鼓吹共和而遭通缉。翌年5月,拿破仑携带共和国的旗帜,乘一条小船,潜离科西嘉,投奔革命的法国大陆。在海上他遇到惊涛骇浪的考验,他用共和国的旗帜当风帆,同狂风巨浪进行了顽强的搏斗。这时,巴黎的国民议会也像汹涌的大海:激进的雅各宾派和温和的吉伦特派为了争夺革命的领导权,正展开一场殊死的政治斗争。议员们唇枪舌剑的辩论,好比大海中前推后涌的激浪。
得到英国及欧洲大陆各国反动势力支持的法国保王党趁机在法国南方发动反革命叛乱。已晋升为少将的拿破仑接替讨伐叛军不力的卡尔多将军,升任前线总指挥。司令部设在土伦郊外的一家饭店内,饭店主人恰巧是军校当年的厨师弗娄里。老厨师眼见10余年前的军校“小鹰”如今已成为英俊的将领,感慨万分;弗娄里的女儿维奥丽娜更对慕名已久的英雄一见钟情。拿破仑果然不负众望,他以雷霆万钧的炮火轰击英军在小直布罗陀的要塞,逼迫英军连夜撤兵。土伦叛军失去英国支持,也就摧枯拉朽般瓦解了。
1794年,巴黎处于由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雅各宾派领袖组成的公安委员会的恐怖统治下,形势十分紧张。丹东被推上断头台,拿破仑因拒任巴黎地区卫戍司令也遭逮捕;连约瑟芬都因涉嫌通敌而被投入监狱。极端的恐怖政治导致“热月运动”,罗伯斯庇尔下台,冤狱纷纷平反。被释出狱的拿破仑提出出征意大利的作战计划,想以战功建树自己的威望,但计划未被采纳。翌年10月4日的“葡月暴乱”却意外地帮了他的忙:残余的保王势力趁革命阵营因长期内讧而力量大大削弱之际,在巴黎发动暴乱,拿破仑受命镇压,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挽救共和国于危难之时的革命英雄。在一次为庆祝冤狱受害者生还而举行的大型舞会上,拿破仑向约瑟芬求婚。1796年春,他们结为伉俪。
然而,蜜月匆匆,新婚的将军就要出征,因为他的出征意大利的计划已被国民议会采纳,他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行前,他来到议会大厅,丹东等革命先烈的英魂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向英魂宣誓,永远忠于革命理想。
连年作战的共和国士兵们集结在阿尔卑斯山下。他们疲惫不堪,而且装备很差。拿破仑骑着白马巡视宿营地,满山遍野的共和国士兵发出山摇地动的欢呼声,拿破仑发表激励士气的演说。浩浩荡荡的共和国军队开进意大利境内。影片结束时,一头雄鹰冲天而起,盘旋在高空,三幅并列的银幕分别显现出蓝白红三种颜色,构成一面巨大的法兰西共和国的旗帜。
③ 有没有关于拿破仑本人的电影或纪录片
反映拿破仑战争的十部电影
注:部分影片不是以拿破仑为主角,包括《战争与和平》和《气壮山河》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1960,法国)
(又名《决战奥斯特里茨》,正如片名,反映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推荐:★★★★
《滑铁卢战役》(1970,意大利)
(内容不用多说了,从惠灵顿和拿破仑两个视角看待这场战役)
推荐:★★★★
《拿破仑先生》(2003,法国)
(反映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的最后时光)
推荐:★★★★
《战争与和平》(1968,苏联)
(反映拿破仑进攻俄国,但不是以拿破仑为主角。影片长度超过8个小时,动用了多名正规军人参与拍摄,除了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还有三个比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国版、英国版、欧洲版,但最受好评的还是苏联版)
推荐:★★★★★
《别了,波拿巴特》(1985,法国)
(反映拿破仑远征埃及)
推荐:★★
《气壮山河》(1957,美国)
(故事背景发生在拿破仑进攻西班牙期间,主角不是拿破仑)
推荐:★★★
《我与拿破仑》(2006,意大利)
(以喜剧的方式描写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上的生活)
推荐:★★★
《拿破仑情史》(1954,美国)
(又名《拿破仑与黛丽丝》)
推荐:★★★
《拿破仑》(1935,法国)
(长达235分钟的黑白影片,但导演却还说它“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某些片断需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才能放映)
推荐:★★★★
《拿破仑战争》(2002,德国)
(又名《拿破仑回忆录》,一些网上商店的DVD则名为《拿破仑》,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尔主演。影片很长,由《战争的号角》、《王者的荣耀》、《命运的转折》、《滑铁卢之战》四个故事组成,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仑的主要事迹,虽然在细节上不像《决战奥斯特里茨》、《滑铁卢战役》等专以某场战役为主题的片子那般详细,但很值得一看)
推荐:★★★★★
④ 有拿破仑遗体返回法国的电影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称帝。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1812年兵败俄国,元气大伤;1813年被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复辟,随后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⑤ 有一部电影,关于拿破仑的
片子应该叫:拿破仑战争
Napoléon" (2002)
导演:Yves Simoneau
编剧:Didier Decoin
Max Gallo ..... novel
主演:
约翰·马尔科维奇
克里斯汀·克拉维尔
杰拉尔·德帕迪约
伊莎贝拉·罗塞里尼
吉翁·德帕迪约
塞巴斯蒂安·考奇
朱利安·山德斯
阿努克·艾梅 露德温·塞尼耶
类型:爱情 / 剧情 / 冒险 / 战争
片长:357 min (4 parts)
国家/地区:加拿大 / 捷克 / 法国 / 德国 / 匈牙利 / 意大利 / 西班牙 / 英国 /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你要找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⑥ 有关于拿破仑和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一切电影
1、《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讲述1799年雾月十八政变后,拿破仑彻底改组了软弱无能的督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开辟了法国革命的新阶段。接着,1804年12月,拿破仑强迫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法国,在法国圣母大教堂举行了饶有戏剧性的加冕称帝仪式。
2、《拿破仑先生》
讲述英国人为曾经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大帝选择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作为他的流放地,这是个离非洲大陆海岸线有近2000公里之遥的荒岛,在这个有122平方公里的岛上驻守着3000士兵以及11艘战舰,拿破仑策划的是一场神秘的战争。
3、《我与拿破仑》
讲述1814年5月,拿破仑被流放到一座荒岛上,然而,不仅是联合起来的贵族,还有他在法国的臣民都起来反对这个不在是“真天子”的他。根据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被“聘”到了厄尔巴岛上,受到岛上的居民和贵族们的热烈欢迎,做起了厄尔巴岛上12,000个人的最高统治者。
4、《拿破仑》
讲述以拿破仑童年时代领导打雪仗开始,当时他已显露出战略才华,但同学们却看不起他。大革命时期,他试图把家乡科西嘉引入战火,遭到反对,乘船逃亡。后来他带领军队在风暴中击退英国军队。回到巴黎后,他发现革命已经沦为恐怖统治。
5、《拿破仑战争》
讲述在1792年奥地利、萨丁尼亚、那不勒斯王国、普鲁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颠结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试图毁灭法兰西共和国。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击败奥军,强迫奥地利接受及签下坎波福尔米奥条约,从此只剩下英国跟法国作战。
⑦ 拿破仑灵柩回归巴黎这视频出自哪部电影啊
拿破仑先生,电影开头就是接拿破仑回巴黎
⑧ 推荐几部关于拿破仑的电影吧
反映拿破仑战争的十部电影
注:部分影片不是以拿破仑为主角,包括《战争与和平》和《气壮山河》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1960,法国)
(又名《决战奥斯特里茨》,正如片名,反映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推荐:★★★★
《滑铁卢战役》(1970,意大利)
(内容不用多说了,从惠灵顿和拿破仑两个视角看待这场战役)
推荐:★★★★
《拿破仑先生》(2003,法国)
(反映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的最后时光)
推荐:★★★★
《战争与和平》(1968,苏联)
(反映拿破仑进攻俄国,但不是以拿破仑为主角。影片长度超过8个小时,动用了多名正规军人参与拍摄,除了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还有三个比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国版、英国版、欧洲版,但最受好评的还是苏联版)
推荐:★★★★★
《别了,波拿巴特》(1985,法国)
(反映拿破仑远征埃及)
推荐:★★
《气壮山河》(1957,美国)
(故事背景发生在拿破仑进攻西班牙期间,主角不是拿破仑)
推荐:★★★
《我与拿破仑》(2006,意大利)
(以喜剧的方式描写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上的生活)
推荐:★★★
《拿破仑情史》(1954,美国)
(又名《拿破仑与黛丽丝》)
推荐:★★★
《拿破仑》(1935,法国)
(长达235分钟的黑白影片,但导演却还说它“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某些片断需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才能放映)
推荐:★★★★
《拿破仑战争》(2002,德国)
(又名《拿破仑回忆录》,一些网上商店的DVD则名为《拿破仑》,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尔主演。影片很长,由《战争的号角》、《王者的荣耀》、《命运的转折》、《滑铁卢之战》四个故事组成,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仑的主要事迹,虽然在细节上不像《决战奥斯特里茨》、《滑铁卢战役》等专以某场战役为主题的片子那般详细,但很值得一看)
⑨ CCTV6播过一部有关拿破仑的电影,叫什么
法国电视剧版《拿破仑传》。历史人物电影还有《勇敢的心》、《亨利五世》、《圣女贞德》,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