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评价电影《蝴蝶君》
评价:
《蝴蝶君》这部主旨为实现多元文化差异共存的华美经典影片,不仅使来自不同国度的观众群,体味到种族偏见和歧视,是异质文化沟通的严重障碍;更使人们认识到,在全球时空不断紧密、族群交往日益混杂的当代,人们要重新理解和认识世界,就要学会培养接受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
(1)蝴蝶法国电影影评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64年的一天,法国外交官伽里玛看过歌剧《蝴蝶夫人》后,爱上了在舞台上扮演蝴蝶夫人的中国演员宋丽玲,而宋丽玲却是一名为获取美国在越南行动计划而与他接触的间谍。
虽然中间是分分合合,但两人都“深爱”着对方。20年后,当年的法国外交官被指控泄漏情报而被捕,被捕后他才发现他所深爱的蝴蝶夫人竟然是个男扮女装的间谍,在绝望中,伽里玛自尽身亡。
B. 观电影《蓝蝴蝶》有感 不少于500字
一个患有脑瘤的少年和一位昆虫学者,一个温情感人的故事加上美妙的热带雨林的昆虫世界,一个梦想的实现和升华。电影把主角赋予了蓝闪蝶,这种让彼特和艾伦苦心追寻的蝴蝶,雨林的居民赋予了它两种身份,一种是帮人实现梦想的真神,另一种则是利用美丽夺人魂魄的恶神。少年彼特只有一个纯纯的梦想,希望能在其短暂的生命结束之际,看到一只蓝闪蝶。当他只身迷失在雨林中的时候,闪蝶的“蓝色幻影”让他看到了真神与恶神的亲临,在美好与恐怖的幻象时空中经历了一次生死体验。更加戏剧性的是,病魔从彼特的大脑中离开了,他从此迎来了更加美好的人生,而艾伦也在这次雨林之旅中感悟到了自己的得失,他也要去寻找潜藏心底的那份爱。电影对雨林中各种各样昆虫的描写很是生动,唯一欠缺的是,对这些小昆虫的微观表现,与剧中人物是隔离的,少了些人与生物同处在大环境下互动。
因为蝴蝶有化蛹成蝶的神奇变化和自身艳丽的色彩,所以在许多影片中都将其神化或把它做为人的一种信仰和追求,如德国影片《重生之门》中,蝴蝶引领着大卫走进一扇重生之门,门后背,大卫的人生可以重来。法国电影《蝴蝶》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和一位严肃的老人到大自然中寻找“伊莎贝拉”的故事,(“伊莎贝拉”是一种生命短暂却异常美丽的蝴蝶)。其间老与少,静与动的磨合,风趣的对白和情节引来许多对人生的思考。
彼特最终还是将蓝闪蝶放飞在大自然中了,蝴蝶闪着蓝光自由飞舞,象一个熠熠生辉魔法师,等待彼特的,是又一次崭新的生命。根据
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蓝蝴蝶》见证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面对死亡眼前一片虚无。如果有梦想,那么生活不再那么难以煎熬。生命的意义是我们自己捕捉的,如同蓝色的大闪蝶,人类赋予它美好与邪恶,而它只不过是一种稀有的生命。在我们陷入困顿的时候,身边的关爱很重要。它的力量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面对,生命的奇迹就可能发生。
《蓝蝴蝶》是部能够令人感动的影片。蓝色大闪蝶是富有神秘力量的奇异生物,它不只是一只蝴蝶,还是某种像梦想一样的象征——你、我以及世间万物都可以是“蓝蝴蝶”。故事中患有癌症即将离开人世的小主人公皮特,他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身边的人。为了实现未了的心愿,他执意去热带雨林捕捉蓝蝴蝶,见证一下蓝蝴蝶的神秘。当母亲的努力遭到昆虫学家埃兰•奥斯本拒绝后,他附注一阵决意独行,而不能平衡行走的皮特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最终,他感动了埃兰和母亲特丽莎。他们一同踏上了热带雨林的寻蝶之旅。
追求梦想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美好的东西不是随我们的意愿出现的,蓝色大闪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蓝色大闪蝶的活动季节快要结束,皮特他们可能会失望而归,对一个快要死的孩子来说毕竟太过残忍。为了缓解这种担心,昆虫学家埃兰在寻蝶的过程中引导皮特关注大自然的其它昆虫,在他们的眼里热带雨林里的一切都是神奇的。蓝蝴蝶似乎冥冥之中在指引着小主人公,让皮特对它痴迷。待他们发现并企图捕捉蓝色大闪蝶的时候,验证了热带雨林原居民关于蓝色大闪蝶的两个版本的传说:一是,有幸见到蓝蝴蝶的人会获得它的神秘力量;二是,蓝蝴蝶是邪恶的化身,它用美丽引诱着人们去得到它,然后让找到它的人彻底消失。因此,皮特和埃兰遇到了两次失落和两次危机。他们在快要接近蓝蝴蝶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他们快要捕捉到难得一现的蓝蝴蝶时,一次差点摔下了瀑布的崖壁,一次差点命丧无底洞。正是寻蝶过程的磨砺,小主人公皮特越发坚强,让自己摆脱了癌症也救助了昆虫学家那禁锢的灵魂。
影片《蓝蝴蝶》里酝酿了一个爱的世界。对于儿子的愿望,母亲特丽莎是竭尽全力的支持。不喜欢昆虫的特丽莎为了儿子进入了昆虫无所不在的热带雨林,一直在皮特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她用自己的爱温暖着一颗可能冰凉的心,这便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其中,昆虫学家也从皮特身上看到了伙伴的力量,两人无所不谈,有种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觉。《蓝蝴蝶》里对热带雨林原住民的描述不再是粗鲁野蛮而是很友好,他们闲适地生活在雨林里,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想得到却没能得到,不想得到却偏偏得到。皮特和埃兰千辛万苦捕捉蓝蝴蝶,险遭非命,很平和的雅娜意外捉到了神奇的大闪蝶,并将它送给了小主人公。他们之间有着难以言表的友谊。可能是因为这些,故事不仅更真切,而且更感人。
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分布在我们的周围,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生命的奇迹之所以会出现,可能并不是蓝蝴蝶的魔力,而是我们追求它的过程中让意志更加顽强。我们要得到的不是蓝蝴蝶没有生命的身体,我们要得到的就是那种生命的美丽。小主人公放弃了要做标本的蓝色大闪蝶,将它放归于自然。让美好的生命继续存在,等待下一次邂逅的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对自然新的认知。
C. 蝴蝶效应剧情及隐喻深度解析
《蝴蝶效应》剧情是伊万在小时候经历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损坏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记忆的折磨下,伊万请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医生鼓励他把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详细记下来,但是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下面是《蝴蝶效应》的详细剧情以及解析:
伊万这个有着不幸童年的大学生感觉有点迷失,在小时候经历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损坏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
可怕的是,这些事情就像消失进了黑洞一样,伊万怎么也想不起来。童时的那些可怕记忆残留在他的脑海里,缠绕着他生活,令他无法安心,他只依稀记得那时自己是和几个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凯蕾、林尼和托米。
而这个构思最精妙的设想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机会,提供了生命的多种可能性,一个回到过去改变命运的梦。基于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疯狂,主人公伊万在他记忆模糊的那些集结点上建起他应有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建起了之后,他之后的记忆将因为蝴蝶效应而全部被改写,于是他的人生也就跟着不停被改写。
没有人的人生是完全美好而无缺憾的,所以当认同了现有的缺憾之后,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而不至于不停地祈盼更美好更虚妄的一切。
D. 关于法国电影《蝴蝶》的影评
学校刚刚放过,叫伊莎贝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寻找的那种罕见的蝴蝶的名字就叫“伊莎贝拉”。一部很温情的片子。
一老一小在寻找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好玩的事情。你要是喜欢这部片子,推荐你看《二手狮王》也不错。
E. 电影《蝴蝶效应》,为什么它的评价那么好
因为《蝴蝶效应》这部剧无论从演员的演技以及剧情的内容,都是非常受人喜欢的。
《蝴蝶效应》这部影剧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上映。从播出到现在这段时间经历的比较长,但是重新回顾的话。不得不说这部剧是值得一看的电影。而且在剧中虽然演员的角色不是特多,但是每一个角色都能够演绎的很好。在故事的衔接以及悬疑的部分,两者之间也都搭配的非常饱满。而且从时间的穿越来说也是非常流畅的,期间也并没有出现过多生硬的感觉。而且在整部剧结尾的时候,也是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仿佛事情就像刚发生的一样。
但是《蝴蝶效应》这部影剧也遵从了一个现实的事情。就是往往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不可能因为时间的倒流而改变。说直白一点就是历史,不可能改变。技术,你有超能力回到过去,但是无法挽回曾经做过的事情。所以在最后开门也是通过时间的能力回到自己母亲刚躺下自己那一刻。生命自然而然也就需要重新来过。
F. 法国电影 蝴蝶的影评
这是一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和扑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
《蝴蝶》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
八岁的小女孩丽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却又不知该如何照顾她。孤单的丽莎只能与心爱的蓝球为伴,在母亲失约或晚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或者电话亭边的长椅上无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丽莎领进了他的家,丽莎第一次接触到了蝴蝶这种生物,并跟随着酷爱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寻找全欧洲最罕见、也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丽莎在与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固执严肃的朱利安斗嘴。一老一少在不断地争执与妥协中,渐渐亲近。这一趟旅程,变成了寻找爱与亲情的路途。
法国优美的乡村风光和老少之间谐趣的对话,使得整部片子看来心旷神怡。
而法国人一贯擅长表达的浪漫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始终,朱利安虽然表面严肃,其实内心也天真如孩童。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地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
这是法国影片中又一触动人心的温情点,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编剧与导演两职的菲利普.穆乐擅长处理家庭喜剧,在本片中,他举重若轻,将深厚涵义融化于轻松温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满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剧本里的对白及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讲究对内心忠实,对情感忠实,所以每一个观看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你也可以突出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加上自己的感受和领悟会更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G. 跪求法国电影le papillon也就是蝴蝶的英文版较好的影评。本周末内完成。
This is one of the warmest, most wonderful family films I have seen in a very long time. I hesitate to use the term family film, for fear of evoking Disney, or uninteresting dribble. Like Cinema Paradiso, an old man and a young child develop a deep wonderful relationship. The film is wonderful in watching how Julien begin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innocent 12 year old Elsa.
The film was originally released in France in 2002. The French know Michel Serrault very well, he's won several Cesars (French Academy Awards). He is a wonderful character actor who starts off as a curmudgeon who graally warms to Elsa (Claire Bouanich).
At it's core this is a road film, two people travel and get to know eachother, things happen along the way that make the two characters closer, there is a conflict and then resolution. But that oversimplifies the film.
The Butterfly is beautifully filmed. It opens in a generic big city France (although it is Paris, it can pass for about any big city apartments), somewhat gray. Julien's apartment is a full color beautiful hideaway from the gray city. The film then progresses to the French mountains (it could either be the foothills of the Alps or the Pyrennes), where it is full color, open, quiet, and beautiful. The film ends in a green park. The lighting is almost always perfect and the film in focus.
This is worthwhile entertainment. It is subtitled, but the pace moves slow enough that you don't have to struggle to keep up. Elsa is darling and for her age, the acting is surprisingly good. Even when she is misbehaving you can't help but being taken in by her adorable face. Michel Serrault is superb as the disillusioned old man. While it sometimes edges toward sentimental, it is masterfully played to avoid being sloppy. The country side is breathtaking. If you like films that take the time to let a relationship build, you will enjoy this.
Oh what a wonderful character we have in Elsa, she makes you chuckle with her intelligent quips and beautiful childlike posturing, pouting, her freckled face, and interesting disposition.
A lovely thread woven by a few great actors. As far as foreign films go, this is a good one to watch or give as a gift. Innocence washes over you as you watch this child and remember being, That.
Oh an aside, I must concur with the person who commented on the idea of this being a good movie to use to study french. The voices are crisp,and somehow sensual. I was thinking that learning language listening to a child's voice is much better than some alts voice contrived for the occasion of teaching....
The story of a young spirit touching the heart of a lonely older person is familiar and has been tol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 films the world over, yet THE BUTTERFLY manages to tell it in an original way. The film is gorgeous to watch, especially the mountain scenes, and it never gets sentimental though it tugs at the heart.
2
I intended to see THE BUTTERFLY at a French Film Festival here in Boston a few years ago, but I purchased the tickets on line and must have made a mistake, because I was given tickets for another film that was showing on the same day at a later time. I then rented the DVD or what I thought was the DVD but didn't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box and saw a Spanish film with the same title, a worthwhile film, but not what I wanted to see. Seeing this film was becoming as much of a challenge as finding the elusive as the butterfly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is searching for in the film. Finally I had the correct DVD in hand, and saw a simple film that is both moving and charming.
THE BUTTERFLY (LE PAPILLON) is a relatively short (about eighty minutes) film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 that grows between a young girl and a man old enough to be her grandfather. Julien (Michel Surrault) is an older gentleman who has a passion for collecting butterflies. A young mother and her daughter Elsa move in the same apartment building. Elsa (Claire Bouanich) is often left alone and one day, as Julien leaves for a trip to find an elusive butterfly, the Isabella, Elsa is left alone. He has a choice: either he can leave Elsa with the police or he can take her with him. He chooses the latter, e more to impatience with the wait at the police station than any kind of attachment to the girl, and it is on the trip the two bond. We learn as the film progresses why Julien is alon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the Isabella for both characters.
The story of a young spirit touching the heart of a lonely older person is familiar and has been tol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n films the world over, yet THE BUTTERFLY manages to tell it in an original way. The film is gorgeous to watch, especially the mountain scenes, and it never gets sentimental though it tugs at the heart.
H. 蝴蝶效应电影解析是什么
蝴蝶效应讲述了一个穿越故事,男主埃文多次穿越到小时候,想要修正错误,改写历史,但没想到结果越来越糟糕。
《蝴蝶效应》一共有四个结局,在导演剪辑版中,男主最终穿越回到妈妈肚子里,用脐带自缢来结束所有不幸。
另外三种结局是主创们为了在世界各地院线上映,而特意改写的Happyending,男主回到小时候跟女主第一次见面的聚会上,走到小女孩身边,附耳低声威胁恐吓她离自己远点,后来,两人相安无事长大,在街头擦肩而过,或者重新相识,或者男主追随女主而去。
胎中自缢的结局是最合理的,最呼应前面三处重要铺垫:影片开头男主慌张地躲到桌底写下一段话“如果有人看到这个,说明我的计划没有成功”。
关在精神病院的父亲告诉小男主,“你必须死,这是唯一的方法”;算命女巫说男主没有生命线,本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母亲随后告诉男主,在他之前,她其实怀过两个孩子,但都胎死腹中,男主是她的奇迹宝宝。
《蝴蝶效应》影评
《蝴蝶效应》有着最精妙的一个构思。而这个构思最精妙的设想是: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悔的机会,提供了生命的多种可能性,一个回到过去改变命运的梦。基于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疯狂,主人公伊万在他记忆模糊的那些集结点上建起他应有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建起了之后,他之后的记忆将因为蝴蝶效应而全部被改写,于是他的人生也就跟着不停被改写。没有人的人生是完全美好而无缺憾的,所以当认同了现有的缺憾之后,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而不至于不停地祈盼更美好更虚妄的一切。
I. 电影蝴蝶的影评
看完法国电影《蝴蝶》的晚上,许久不肯闭上眼睛。仿佛眼睑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谈去,世界将重又归于嘈切、繁嚣。不会再有天籁般的童声一记记问询,仿若幼婴的耳语。《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
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和扑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如此看来,圈子里的几个朋友都偏爱法国电影,并不是没有理由。
《蝴蝶》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丽莎在与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固执严肃的朱利安斗嘴。一老一少在不断地争执与妥协中,渐渐亲近。这一趟旅程,变成了寻找爱与亲情的路途。法国优美的乡村风光和老少之间谐趣的对话,使得整部片子看来心旷神怡。
看法国电影,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一一表露。
这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比如,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比如,丽莎与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对情侣,男孩要求女孩为了证明爱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伞。朱利安告诉丽莎,这对情侣的爱情只靠着一根绳索维系着。通常人们要求对方做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爱情时,就表示不信任对方,没有信任,爱情就撑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会上,丽莎问朱利安怎么样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诉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片中还有多处涉及到了敏感话题(在国内的审片制度中,经常会出现此类术语)。反战,应当是它隐藏的主题。我至爱朱利安用手影给丽莎讲故事一幕。个人感觉,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独具的表达。丽莎入睡前要听故事:朱利安于是藏身于床单后,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讲了动物界及整个人类世界生存的残酷。上帝的手,同时制造了美丑与善恶。似乎临到末日审判那一日,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朱利安与丽莎借宿农家的时候,听男主人诉说与民生的利益对冲,战争的残酷及对人性的摧残。男主人的老母亲仿如蜡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憾。也是在此,朱利安终于说出,他如此痴迷于寻找“伊莎贝拉”,是为了要满足儿子临终遗愿。他的患重度抑郁症的儿子,临死前惟一的愿望,是想看一眼传说中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亲情的主题,在这里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虽然朱利安叙述得不动声色,而内里蕴含的深沉情感却教人动容。他其实深爱着儿子,却从不曾对他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当儿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遗恨都已来不及弥补。所以,对此深有感触的老人,在片子近尾声的时候,当警方出动人力,将不慎跌入山洞的丽莎救上来之后,才会对丽莎年轻的妈妈说:去,告诉孩子你爱她。
在野外的时候,“伊莎贝拉”因为丽莎的莽撞被惊飞,老人带着小小的遗憾返家。但导演却在尾声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费尽心机寻找的“伊莎贝拉”蝴蝶其实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只丑陋的蝶蛹。原来,他们一心想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片中会让人发出会心微笑的镜头:下了课的小女孩每天飞快地穿过街区,跑上楼梯,气喘吁吁敲开朱利安的家门,只为了能够亲眼看到一只蝴蛹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导演给了长达4分钟的镜头,用来表现伊莎贝拉破蛹而出的画面。伊莎贝拉在灯光下缓缓打开翅膀,那一刻,美丽震慑人眼,仿佛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似乎也在那一刻,听到丽莎内心的蜕壳声。片子里的最后,丽莎放飞了“伊莎贝拉”。末尾的点睛之笔,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贴着朱利安的耳朵说:我妈妈的名字,也叫伊莎贝拉。
朱利安抬起头对她微笑:那我们都找到了它。这是法国影片中又一触动人心的温情点,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编剧与导演两职的菲利普.穆乐擅长处理家庭喜剧,在本片中,他举重若轻,将深厚涵义融化于轻松温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满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剧本里的对白及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讲究对内心忠实,对情感忠实,所以每一个观看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而法国人一贯擅长表达的浪漫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始终,朱利安虽然表面严肃,其实内心也天真如孩童。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地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
比如电影原声音乐。在本片中,丽莎与朱利安的一问一答,将那些隽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浅显而通透的阐述。小女孩的声音活泼俏皮,老爷爷冷静严肃。融合在一起,听来耳目清新。
法语一向被公认同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而小女孩童声稚气的法语更是仿佛天籁。这首电影原声歌曲,被许多人视为灵魂的洗剂。执掌配乐的NicolasErrera,用醇美的钢琴和行云流水的弦乐来合成了这首曲子,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运用。79分钟的影片,象一场声色光影的旅行。参与过艺术电影《情欲飞舞》和奥斯卡得奖影片《美丽心灵》的摄影师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镜头,将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致拍得如同一副写意山水画卷。
《蝴蝶》虽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制作电影,故事也非常简单,但它象一部多棱镜,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会引起不同层面的反思。
J. 《蝴蝶梦》影评
我自幼便喜欢带有悬疑色彩的艺术作品。莫泊桑《项链》里的假项链,欧·亨利《二十年后》的约定,张震讲故事悬念系列《不在场的证据》里的苗间、影片《致命ID》里的凶手,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以后我对悬疑系列的作品更加喜爱。
说起《蝴蝶梦》,我是慕名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而看的。观毕影片,男女主角(劳伦斯•奥利弗和琼•芳登)出神入化的演技让我难以忘却,导演希区柯克高超的叙事手法彻底打动了我,我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同时又庆幸能在我生之二十年后与其邂逅。
影片讲述了“我”在曼陀丽庄园,揭开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全片气氛诡异迷人,是悬疑手法十分高明的心理文艺片。希区柯克成功渲染两种气氛,一是阴森压抑的恐怖绝望。片中希区柯克出色地营造了阴暗压抑的曼陀丽庄园景象,古堡废墟一般荒寂的建筑、幽灵般出没面无表情的女管家。二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开篇“昨晚,我梦见自己又回到了曼陀丽庄园”很自然的带我们进入到主题,一个“又”字,成功说明了我的辗转、通过我 、德温特先生,以及吕蓓卡的情夫 、忠仆等人,带入一段往事。
我喜欢本片,首先在于其采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实写“我”,虚写吕蓓卡。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颇为别致。导演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正的主角始终没有出现,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她的存在。其次基本上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然后不得不提的是片中浓厚的英国色彩,马车、绅士、庄园,风格典雅、庄重。每个镜头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琼•芳登在剧中穿过的那种短上衣被叫做了“丽贝卡”,“丽贝卡”这个词至今仍然被用来特指这种类型的衣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导演坚持要拍成黑白片的,或许当五光十色的生活被凝炼成黑白两色,更具有一种穿透力。黑与白,两种元素的强烈对比,犹如一帧水墨山水,画面显得干净爽利,墨色的渐次变化,或焦墨,或浅灰,渲染得场面的气氛更凝重,简约而不简单。一种压迫感和真实感在光和影的交错下,倾泻而出。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蝴蝶梦》之所以如此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希区柯克。
《蝴蝶梦》就是这样一部影片,黑白两色却美轮美奂,主人公没有出现却无处不在,看似平淡,却无奇不有,欧·亨利式的结尾,即使你去“吹毛求疵”也无从下手。这样的影片,或许你真的没有理由不去看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