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问一部电影,好像是法国的。男主角是个秃顶,开奥迪A8,戴着手表,那手表一离开奥迪就会爆炸,
《玩命快递3》Transporter 3 (2008),,又名《非常人贩3》,杰森·斯坦森主演(就是你说的秃顶^_^)
这一回,法兰克被卷入了大型国际废弃物管理公司「ECOCORP」槓上乌克兰政府环保组织的大麻烦!ECOCORP计划向各大企业公司提供一项服务:收集客户们的有毒废弃物进口到乌克兰,倾倒于他们买在乌克兰的私有领土上。整个计画只欠乌克兰环保署长里欧尼的签核同意。然而里欧尼是一个有良心的政治家,断然拒绝ECOCORP。于是ECOCORP找来掮客约拿斯强森,打算威胁里欧尼,好得到那份同意书。而法兰克的灾难也就此开始……话说强森先是绑架了里欧尼的女儿法兰蒂娜,接着他打算不停移动肉票,如此里欧尼的特务便无从着手救出法兰蒂娜。为了执行这个计画,强森于是使计要强迫法兰克接下案子。他在法兰克与法兰蒂娜手上戴上炸弹手铐,只要两人离开所开的车子超过20公尺,就会被炸成碎片。性命垂危的法兰克不得已只好接受安排,展开快递之旅。
http://ke..com/view/2076644.htm
Ⅱ 一部老电影,一开始镜头好像是一家医院的血库,有个人打开门里面被老鼠吸完了,结尾是把什么炸了
法国电视一台首次拍摄了一部灾难电视电影,名字叫《巴黎,当心!》。这部影片讲述了一群携带致命病毒的老鼠进入法国首都巴黎的情形。
这是一部融恐惧与搞笑为一体的电视电影,开头有些老套:巴黎的清洁工罢工,导致老鼠繁衍,慢慢“占领”了住宅、医院和游泳池等几乎所有地方。更糟糕的是,这些老鼠身上携带着一种未知的致命病毒,若被咬中,就有可能丧命。
按照影片编剧布鲁诺·德加的想法,这些老鼠在片中随着情节进展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与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鸟》有异曲同工之处。法国电视一台的艺术总监多米尼克·德维奥斯·内罗尔介绍说,这次拍摄可谓该电视台的一次“创举”,也是他们第一次尝试此类灾难题材。
为满足拍片需要,剧组从法国、捷克和西班牙的好些养殖场和实验室找到2000只老鼠,并专门为它们搭建了一个“鼠园”。由于运用了特技和数码技术,最后在电影中出现的老鼠数量远超过2000只,其中还有6只“巨鼠”。
Ⅲ 求一部电影篇头是海上核爆炸
片头是海上核爆炸的电影只有三部,而且都是哥斯拉系列的,一部是1998年的索尼《哥斯拉》,一部是2004年的《哥斯拉最终战役》(日美合拍),这两部央视都播过;第三部是2014年的传奇《哥斯拉》。
这三部电影(事实上,基本所有引用核爆炸的录像都是)中在片头出现的那场核爆都是1954年3月美国在马绍尔群岛BIKINI环礁的氢弹“喝彩城堡”的爆炸画面,(只是1998年索尼翻拍的《哥斯拉》电影里硬是说成是法国人扔的核弹,说白了就是老美在栽桩嫁祸)
Ⅳ 一部外国老电影,火车要爆炸了,最后逃离火车,好像还有黑人
·必定驶向卡桑德拉大桥 故事其实挺简单,两名恐怖分子想要炸毁位于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实验中心,行动失败,其中一名被击毙,另一名沾染了实验室的肺鼠疫恶性传染病菌逃上了开往瑞典的火车。为确保病菌不被扩散,有关方面下令封死列车,并让列车改道开往年久失修的卡桑德拉大桥,人为制造翻车事故以掩盖真相。 我们先来看看两条行车路线: 原路线:日内瓦(瑞士)→巴塞尔(瑞士)→巴黎(法国)→布鲁塞尔(比利时)→阿姆斯特丹(荷兰)→哥本哈根(丹麦)→斯德哥尔摩(瑞典) 改后路线:日内瓦(瑞士)→纽伦堡(前东德)→卡桑德拉大桥(波兰) 这两条路线完全不搭边,原来的往北,而改道的列车却驶向东方。改道的方位不可思议的相差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可以命令列车不顾1000多名旅客的意见而驶向陌生的东方? 我们得回返到影片的开头,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大楼的警报声走入的并不是日内瓦保安人员,而是一名上校身份的美国职业军人。原来,被恐怖分子沾染的肺鼠疫病菌是美国秘密研究的,他们以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进行生化研究不会有人过问,没想到却被两个闯入者打翻。绝对不能让美国秘密研制生化武器的丑闻泄露,这是主宰那车人命运的惟一理由。 我们知道1976年冷战还未结束,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国家按各自的利益结成两种联盟:北约和华约。剩余的一些是中立国。列车本来从中立国瑞士开往中立国瑞典,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联盟顿时瓦解——巴塞尔、巴黎、布鲁塞尔相继拒绝了列车停靠在她们的领地,即使同属于北约的法国与比利时也不例外。列车不能凭空消失,上校想起了遥远的波兰,他有一个可以私下里交易的重要人物。波兰属于华约组织,与美国正处于敌对的非常时期。但是波兰答应了上校的要求,让列车绕过卡尔巴千山,穿过卡桑德拉大桥,到亚诺的隔离区。 消息传到奔驰的火车上时,乘客们还在悠闲地谈情说爱。让我们看看这些分别出场的重要人物: 上校麦卡其——美国军人,代表政治、军事与国家利益 医生斯切娜——病菌研究者,代表WHO 医生张伯伦——拯救病人的英雄,代表良心与人道主义 作家珍妮弗——张伯伦的聪明前妻,代表爱情与记录 犹太老商人——代表集中营屠杀下的一代幸存者 军火商太太——代表依靠战争而发财的权贵阶级 毒贩罗比 ——前登山运动员,军火商太太的情夫,代表洗心革面的投机分子 黑人警察 ——代表正常程序下的公民保护者 生病小女孩——代表希望 感染的恐怖分子在车厢里大量接触人群,当他在行李间死去时,其他乘客已有发病的趋势。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恐怖分子竟然来自中立国的瑞典,如果是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一定来自中亚并操着一口阿拉伯语。 医生斯切娜与张伯伦很快找到了病菌的控制办法,但是上校并不愿意让车停下来,在卡德拉桑坠毁是他不再更改的决定。敏感的女作家从犹太老人的痛苦中知道了卡德拉桑是一座不能承受重量之桥。但把守列车的军人断绝了停车的念头,列车上的乘客只能自救。自救的方式异常惨烈,靠着黑人警察的一把手枪,乘客们在张伯伦的带领下与军人们展开了博斗。毒贩罗比和黑人警察相继战死,最后在犹太老人的自焚中,炸开了最后几节车厢。而前面的车厢在冲过卡桑德拉时,大桥坍塌了,列车摔进大河引起大爆炸,河面上漂满了无辜者的死尸。 列车最终没有抵达亚诺隔离区,幸存的人们带着病菌一起自由逃生。影片选在亚诺作为此行的终点,是因为那里有着史上最残酷的集中营。老犹太的妻子儿女就死在那里,他逃跑了一生不愿回到波兰,但仍旧埋骨亚诺,所以他说“这是宿命。” 影片想要表述的太多了,无论哪一条线索都会引发人们的追问与痛苦。结尾时麦卡其上校对斯切娜医生说:“你要珍惜自己。”这句话出自好意,他沉痛的表情已预料到了他自己与斯切娜此后的命运。果然,军方的电话告诉观众,上校与医生都已处于军方的监视之中。此前,麦卡其面对斯切娜的责问时,他如此回答:“虽然现在当军人很不光彩,既然当了就得当好。”而我们知道的是,奥斯维辛大屠杀的重要执行者艾希曼在1961年的耶路撒冷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我执行上级的命令,执行命令乃军人的天职。我的双手没有血迹。”与此类似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无能,在美国军方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中立国不能保证人民的安全,本应救死扶伤的实验室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帮凶。一切都充满讽刺,又是那么可悲。 距二战结束已经二十年了,是谁给了麦卡其上校毁灭1000名无辜者的权利?计划如此周密,如果不是弱小的人们奋起反抗,亚诺河又要增添更多的冤魂。意大利、英国、西德的制片人与导演们大胆地将列车开往纳粹集中营,不言而喻他们是在暗示美国军方无异于纳粹的本质。只要有国家存在,有种族冲突,有利益较量,任何生命都可以牺牲。这是我们永远要面对的事实,这种事实与战争和平无关,战争与和平从来都是相对的。平静的外表下,恐怖主义与灾难如影形随,而最终的受伤者必定是手无寸铁的民众,越是无辜者越要流尽鲜血。影片最后的灾难已不是肺鼠疫菌,而是政治的阴谋。医生们能控制疾病,却不能治好政治的恶毒。 通往卡桑德拉的大桥果然崩溃了,它怎能不塌呢?破败的大桥承受不了从西方而来的滚滚车轮。东方之旅一路上萧条阴暗,搬离的残舍,倒塌的教堂,冷清的坟茔,无不显示着政治的后遗症。1991年之后的波兰很快加入了北约,东西方融为一体,下次再拍灾难片时想必不会选择波兰了吧。 如同无法避免政治一样,我们也无法避免自然界的病毒。稍稍能让人心中安慰的是患难中的真情,当渺小的人们面对无法逃避的灾难时,惟一能拥抱的只有身边的亲人。……张伯伦医生与珍妮弗作家在死亡之际破镜重圆,想必他们不会再离第三次婚了。爱情总是在特殊场合显示,贩毒者罗比虽然一直利用军火商太太在欧洲各地贩卖毒品,但他在跳窗前一刻把她托付给珍妮弗,这简短的一句话足以让今天对爱情丧失信心的情人们动容落泪。 黑人警察为救生病的小女孩付出了生命,这预示着美好的希望——也许世界令人绝望,但毕竟未来可待。房龙在《宽容》的末后写道:“等到象屠杀无辜的俘虏、烧死寡妇和盲目崇拜一纸文字这样的不宽容成为荒诞无稽的事,宽容统一天下的日子就到了。这可能需要一万年,也可能需要十万年。但是,这一天一定会来到,它将紧随着人类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征服自身恐惧心理的载入史册的胜利——而到来。”但是在1940年再版后记中,他又重弹悲观的调子,“这个世界并不幸福”,“我们如今的时代还没有超脱仇恨、残忍和偏执!” 世界总是被邪恶控制着。东德解体时,解密的几公里长的档案震惊了世界,如果美国中情局某天把它的秘密公布于天下,可能会让所有人发疯和绝望。在强大的疯狂的国家机器面前,个人是多么弱小与无辜。可是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除了仰望上帝没有丝毫的办法。医生说,“病菌的感染率是60%,不发病的除了自身免疫力,就得靠上帝了。”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普通民众都失去了选择权。在各种邪恶力量的主宰下,疾驰的列车除了开往必然坍塌的卡桑德拉大桥,还能开往哪里呢? 但由于人们的坚强,列车断开,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但那幕后的黑手却又打起了坏主意......
Ⅳ 有一部火山电影,那个字好像是法国的,有一个飞机逃离一个地方,之后飞机爆炸了
火海凌云 好像是俄罗斯的片子吧 翻拍的。
Ⅵ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一开始通过入侵摄像头找出车站发生爆炸案。。。
鳄鱼巷
主演:sila agavaledavid noronaallen middletonSila agavale
导演:Britt Nichols
类型:恐怖惊悚科幻悬疑
时长:87分钟
年代:2000
地区:美国
简介
Ⅶ 一部较老的欧洲电影可能是法国的,一群人像是在工厂里躲避武装人员的追杀,最后躲在密室内引爆煤气逃出去
《夺命蜂巢》吧?刚好是法国的,而且剧情也跟你说的差不多。
Ⅷ 一部法国老电影的名字
养老金 Le viager (1972)
导演: Pierre Tchernia
编剧: Pierre Tchernia / 勒内·戈西尼
主演: 米歇尔·塞罗/迈克尔·加拉布鲁/克劳德·布莱塞/Rosy Varte/奥黛塔·劳瑞/ Jean-Pierre Darras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72-02-02
片长: 101 分钟
IMDb链接: tt0069460
剧情简介
1930年,马丁尼即将退休。他来到医生雷欧的诊所,说他平日咳嗽不断,感觉非常不好,但医生却安慰他说关系不大,其实事实上雷欧认定马丁尼活不了多久了,当他无意之中得知马丁尼无亲无故,孤身一人,而且还有一幢乡间的大房子时,他萌生了一个计划,于是他和妹夫商量以养老金的形式每年给马丁尼一笔钱,在马丁尼健在时,马丁尼还生活在他自己的房子里,如果马丁尼去世,那么雷欧一家就成为马丁尼大屋的主人。于是在律师处签定了合同书后,他们之间关于大屋的生死游戏便开始了。一面是雷欧一家盼着马丁尼先生早日归天,另一方面却是马丁尼愈活愈年轻,身体愈健壮。他的健康熬死了雷欧的妈妈,又让雷欧全家坐卧不宁。雷欧甚至想去杀害老人,结果当然是恶有恶报,最终老人竟健康地迎来了二战的胜利。
Ⅸ 经常在一些电视节目上看到核弹在法国巴黎爆炸的电影片段,那是哪部电影啊
那个不是核弹,是生化武器,把埃菲尔铁塔炸了的那个对吧?电影名叫《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Ⅹ 问一部电影,好像是法国的。男主角是个秃顶,开奥迪A8,戴着手表,那手表一离开奥迪就会爆炸,
你说的是杰森 斯坦森的非常人贩3,一共有三部,都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