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岛之恋》讲述了什么
《广岛之恋》是法国电影导演阿伦雷乃首次长片之作,本片获195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1979年评选的“法国十大佳片”中名列第七。
《广岛之恋》写的是一位法国女演员到广岛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影片,与一位日本建筑师产生了短暂的爱情,从而唤起她对初恋情人的回忆。二战时期,在她被德军占领了的家乡内韦尔,她与一个德国士兵相爱了,但恋人被抵抗战士的冷枪打死,她也被视为法奸被剪光了头发。恍惚中,她把两个情人混同起来了。不能实现的爱情、即将到来的离别、广岛遭原子弹浩劫的惨剧、她个人的痛苦回忆……一切都混淆在一起了。他们彼此呼唤着对方:“广一岛!内一韦一尔”。影片一问世即轰动西方影坛,被誉为“空前伟大的影片”,“也许和《公民凯恩》同样重要”。
《广岛之恋》在一定意义上是西方电影从传统时期讲入现代时期的转折点,它宣告了一个与新浪潮电影同时期的流派即“左岸派”的崛起。它也是“作者电影”的代表作,既具有编导者的独特风格,又有十分浓烈的文学色彩。与传统电影通常的单一表现不同,本片意蕴暧味多义,可作多层次阐释。它既表现了一一个爱情故事,又折射了战争,进而达到对和平主义的赞颂。它还以矛盾运动的辨证结构阐发了“忘却”与“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
本片一反传统电影的线性叙述,将时空交错的意识流、象征主义、“新小说”的文学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语言的空间。大段的内心独白,祷文式的叠句、咏叹式的朗诵,为一般影片所罕见。导演运用画面表现了人的潜意识活动,形成影片现实与记忆交错,不同时空交叉的意识流叙事方法,同时在视觉与语言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影片的人物与内涵具有抽象和普遍的意义。
Ⅱ 二战爱情电影情节是二战德国战败,一位德国逃兵(会法语的翻译兵)与一位法国酒吧歌
嘉芙莲娜的故事
Ⅲ 广岛之恋的故事背景
《广岛之恋》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人们说《广岛之恋》是电影的 转折点,影片中首次出现大胆而新颖的叙事技巧,电影将早已为文学把持的地盘夺了过来,超现实 主义和意识流介入,影片同传统的、以设置一个无所不知的讲述者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表演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独白取代了讲述者。世界不再是被描绘的了,而是反映在人的脑海中,观众也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影片。 五十年代末期,法国一批新进导演掀起反传统的电影运动,被称为"新浪潮",以戈达尔为首的年轻导演蔑视一切传统的电影叙事方法,拍摄的电影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色彩。 同时期崛起的"左岸派"电影集团通常被视为"新浪潮"的一个分支,阿伦·雷乃既是这一集团的代 表,他们拍摄的影片注重探索人的内心意识,更使用大量现代色彩十分浓郁的时空倒错的"意识流"手法。 左岸派与文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当时盛行的"新小说"派作家其一大部分即是"左岸派"的成员 。如"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玛格丽特·杜拉斯。"新小说"派作家给"左岸派"电影带来了强烈 的文学风格,因而"左岸派"电影又被称为"作家电影"。"作家电影"一词广义上具有双重含义 ,其一它意味着影片的导演即是影片的创作者,影片必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二影片的剧本屏 弃改编名著,而是只拍为电影原创的剧本,其中一大部分是文学家为电影创作的剧本,影片中许多 表现手法因而来源于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广岛之恋》由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无疑成为左岸派作家电影的代表作。
Ⅳ 电影《无耻混蛋》里法国女孩和德国士兵之间有爱吗
有恨就有爱。
Ⅳ 求一个电影名字,大概是讲在2战雪天,德国士兵跟英国或法国士兵共同住进一对母子的小屋子里,并互不开火。
《寂静的夜》Silent Night (2002)
http://ke..com/view/204487.htm
德国,二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平安夜,为了逃避战乱,女主角伊丽莎白带着儿子躲到树林中的小屋。大雪纷飞的夜里,母子俩迎来两队截然不同的客人带着伤员的美国兵以及一队德国兵。在女主人伊丽莎白的坚持下,这两队敌对的客人达成了不把武器拿进屋子里的协议。渴望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伊丽莎白用爱心感化了敌对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让他们纷纷拿出不多的储备准备这难得的圣诞大餐,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同时,也揭露了二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不论是美国兵或是德国兵,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同样向往着和平的生活。
Ⅵ 一部电影 战争片 好像是德国VS法国 男主角(法国人)是一个士兵喜欢上了一个女人 但这个女人却是个德国籍
不记得 了,试图看看别的e
Ⅶ 有没有反映二战期间敌对二国之间爱情的欧美电影比如德国军官和法国姑娘~
电影《兵临城下》符合。
剧情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狙击手瓦西里百发百中,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认为,这是宣传苏军军力的大好机会,于是把这名平实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
这时苏红连连败退,德军即将攻占斯大林格勒,于是斯大林亲自派赫鲁晓夫到斯大林格勒主持大局。
丹尼洛夫成功地塑造出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大大提升了全体军民的士气,并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
但是,后来丹尼洛夫却对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产生妒意,更糟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同时爱上在战场上和男同胞出生入死的一名女军官坦妮娅。
这时候瓦西里的名号越传越响,他的威名在德军阵营中也是人尽皆知,狙击手康尼少校追杀他,而就在千军万马之中,两大神枪手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7)法国女人与德国兵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编辑瓦西里·泽索夫: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
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塔妮娅:女狙击兵,瓦西里的爱人。丹尼洛夫:苏联文宣部军官、党代表,塔妮娅的追求者。
Ⅷ 战争电影 关于德国逃兵和苏联(也有点像法国)少女的逃亡故事
《一个法国女人》1995 导演:雷吉斯·瓦格涅 主演:艾曼纽·贝阿 丹尼尔·奥图
法国军官妻子与德国男子的婚外恋悲剧,艾曼纽·贝阿光艳照人,法国女人天性浪漫。
Ⅸ 找部电影,好像是二战时一个德国军官寄住在法国少女家里,少女和爷爷都很仇视他,沉默着,他却每天都会问
这是影片《沉静如海》,百分百准确。
导演:皮埃尔·布特龙
编剧:安娜·吉亚菲利/韦科尔
主演:朱莉·德拉姆/迈克尔·加拉布鲁/托马斯·儒阿特/玛丽·布奈尔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比利时
语言:法语
上映日期:2004-10-25(法国)
Ⅹ 广岛之恋讲述什么故事
《广岛之恋》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阿伦-雷乃在1958年拍的,剧本是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应导演要求在7个星期内完成的,电影是法日合拍,但主要创作人员都不是日本人。该片被视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新浪潮左岸电影(又称作家电影)的开山之作。由于审查方面的原因(很多作家电影由于政治意识等方面原因在审查上较易遇到问题),该片未能参加1959年的嘎纳电影评选,只作为参展影片获得了评委大奖。不过《广岛之恋》在嘎纳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有人将它捧得很高,有的认为不值一文。
雷乃在片中首创“闪回”(极短的蒙太奇)的表现技巧,大量使用意识流的手法表现人物内心和思绪的狂乱,并运用了巧妙的剪辑将一些原本不协调的画面重组并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从《广岛之恋》开始,这部影片中所运用的电影技巧被大量借鉴运用。
这部影片讲述广岛原子弹爆炸14年后一个法国女演员到广岛参加一部和平影片的演出,与一个貌似西方人的日本人发生露水情缘,回忆起自己在法国小镇纳韦尔与一个德国士兵的爱恋及其带来的痛苦和羞辱,最后摆脱不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选择了离开日本人,不敢重新接受爱情。故事情节不是线性的描述而是随女主角的回忆而展开,时间和空间交错,女主角的意识决定影片情节和画面的顺序。该片主题暧昧多义,反战、爱情、记忆和遗忘等等,可以随观者的水平而有不同层次的解读。
反战是该片公认的主要主题,一开始电影公司希望拍部关于广岛的记录片,但后来雷乃和杜拉斯却以这种形式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不过影片中仍然用了很多记录片的镜头,可以说该片还是带有一定的现实色彩,这跟导演受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巴赞写实的主张的影响不无关系。影片通过描写两种悲剧:广岛的集体式悲剧和女人的个人的悲剧表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反战的思想。广岛和女人都是无辜的,法国女人和德国士兵的爱情在和平时代也是正常的,却因为战争,城市被毁坏,德国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法国女人被羞辱,身心遭受极大伤害,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女人和广岛同病相怜,看到广岛就象看到自己。
记忆和遗忘是雷乃偏爱的主题,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对这方面的探讨和表现。在《广岛之恋》中,记忆可以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记忆的代表是广岛,它代表一种正确对待记忆的方式,即正视过去,但不沉溺于对过去的回忆,过去只是今天的基石不能影响今天和明天。而女人是消极记忆的代表,她只活在记忆中,永远是过去的奴隶,现在和未来都只是过去的延续,对她而言没有希望没有明天。越想遗忘越忘不了,真正的遗忘是象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的记忆。
《广岛之恋》写了两段爱情,纳韦尔的和广岛的,由女人和广岛把两者串起来(女人离开纳韦尔到巴黎时刚好广岛爆炸消息传开)。两座城市两个爱人同样绝望的爱情。说到《广岛之恋》的爱情,人们用的最多的词是绝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被占领的纳韦尔,法国女人和德国士兵的爱情在国家间的战争、民族间的仇恨、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夹攻下,最终还是在解放的前一天被射杀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容他们不规范的爱情喘息。而广岛的爱情,虽然表面看来不再有阻碍,但现实仍是冲不破的樊篱。民族间的差异、沟通、双方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女人摆脱不掉过去的阴影,她惧怕爱情。日本是德国的盟国,同样是战败国,也许这些都让女人心有余悸。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对白很优美,杜拉斯善于通过言语的张力表现人物和情节,她所写的对话意味深长,又具有祷文般的节奏和诗般的旋律,值得再三回味。
故事内容:
1957年,一个30来岁的法国女演员,来到广岛参加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影片.在片中,她饰演一个护士.回国的前一天,她在咖啡馆里遇到了一个日本男子.他曾经参加过日本侵略战争,战后来到广岛,当了建筑工程师.偶然的相遇产生了短暂的爱情.然而他们一个是有妇之夫,另一个则是有夫之妇.
这个日本男子使女演员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他也是一个异国青年,一个德国士兵.恍惚中,两个人混为一人.
早晨,他们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但是,日本男子很快又在拍摄外景的现场找到了她.他们一起来到日本男子的家.晚上又一起走进咖啡馆.女演员神情迷乱,语无伦次,向对方叙述了自己的往事.那是14年前,在自己的家乡——法国的小城市内韦尔,她和一个德国占领军的士兵相爱.当时,她18岁,德国士兵20岁.他们疯狂地相爱,但不能公开,只能偷偷地到一些断壁残垣处幽会.他们准备结婚,打算逃往国外.但是,在内韦尔光复前,她的情人被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冷枪打死了.她伏在尸体上痛哭,几近疯狂.内韦尔的居民把她当作内奸来对待.她被剃光了头,关进了地窖.
时光流逝冲淡了她的记忆.然而,此时此刻在广岛,另一个异国男子却使她深深地陷入痛苦的追忆之中.酒,不能实现的爱情,即将到来的离别,广岛的惨剧,她个人的痛苦……一切都混淆在一起了.她把今日的他,当成昔日的他,向他倾诉当时发生的一切,歇斯底里地喃喃自语.
日本男子打了她一记耳光,使她清醒过来.
夜深了,他们分手了.女演员困惑,痛苦地回到旅馆,然而始终不能平静,于是又走上街头徘徊.而日本男子也同样不能安宁,又来到街头追随她,一直到天明……
最后,他们又在旅馆见了面.日本男子要求女演员留下,她回答说不.他们彼此相视,却又视而不见.他们互相呼唤着对方:广岛——内韦尔.
女人说:广岛,这是你的名字.
男人说:是的,这是我的名字.你的名字叫内韦尔,法国的内韦尔!
我听到有人说:凡是不能实现的爱情就叫做广岛之恋,这是一首永恒的悲伤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