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美丽心灵》看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从《美丽心灵》看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对于精神分裂症,你的了解有多少呢?我们又能通过什么事例进行分析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从《美丽心灵》看什么是精神分裂症,欢迎大家阅读。
约翰·福布斯·纳什
约翰·福布斯·纳什(英语: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3日),美国数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摩尔荣誉讲师,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他的理论被运用在市场经济、计算、演化生物学、人工智能、会计、政策和军事理论。晚年为普林斯顿大学的资深研究数学家。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15年,他与路易·尼伦伯格共同获得了阿贝尔奖。
1950年,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8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个人生活
在1951年 Nash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讲师,在那里,他遇见了 Alicia Lopez-Harrison de Lardé,是一个来自萨尔瓦多的物理系学生。并在1957年2月结婚。在1959年她因Nash的思觉失调症而让他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他们的儿子John Charles Martin Nash在之后就出生了,但在出生后一年仍然没有取名字,是因Alicia觉得他丈夫应该有取名字的发言权。Nash和他的妻子在1963年离婚,在1970年Nash出院,并住在de Lardé的家里。尽管两人离婚,但在Nash患病期间,Alicia仍全心照顾他。最后他们在2001年再度破镜重圆。Nash长期居住在新泽西州的西温莎小镇。
影片《美丽心灵》
2001年上映的美国影片《美丽心灵》是基于Sylvia Nasar为纳什写的同名传记而改编与拍摄的。该影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四项奥斯卡金像奖,不过纳什本人表示电影情节和他的真实人生并不一致。
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这部电影《美丽心灵》影片以199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小约翰·纳什与他的妻子艾莉西亚(曾离婚,但2001年复婚)以及普林斯顿的朋友、同事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为题材,艺术地重现了这个爱心呵护天才的传奇故事。该部电影由Ron Howard导演,在A Beautiful Mind里的RusselCrowe扮演Nash,电影于2001年上映,并一举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
为什么纳什的妻子伊利希娅(Alicia)始终对纳什不离不弃?
在看过《美丽心灵》之后,我买来读了纳什的传记。其中最让我困惑的一点是:为什么纳什的妻子伊利希娅(Alicia)始终对纳什不离不弃?它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有现实意义。从传记中看,伊利希娅拥有今天所有“现代女性”的致命缺陷:虚容、浮夸、物质、买弄风情等等等等。即便按照今天的标准,她也是个一无是处的女人。虽然就读于麻省,但是没有足够的IQ完成学业。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她的智力发育完全让位于生殖发育的要求,和完成艰涩的学业相比,她更擅长用她的女性魅力把同学们弄得神魂颠倒。伊利希娅之所以会嫁给纳什,是因为纳什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明日之星。她因为部分受过的理科训练而感受到纳什在数学上魅力,但是更多的考虑还是出于虚荣。毕竟,教授夫人或者诺奖获得者夫人这一称号足够令任何一个理科女生心动,好像我们最近还有新鲜的例证?
但是,也就是这个女人,并没有在纳什神经失常以后放弃他,甚至是在他通过法庭与其离婚之后,依然对纳什不离不弃。据说有不到8%的狂躁型精神分裂者最终恢复了正常,而在纳什的例子中,伊利希娅无疑是最重要的动因。如果没有伊利希娅,纳什可能现在还是那位“普林斯顿的幽灵”。这就是说,一个即便按照今天的标准看,都不属于贤妻良母的女人,最终完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和婚姻。
为什么?
类似伊利希娅的女孩子,在我有生以来的经历中见识过恒河沙数,她们在第一眼判断之后都被无情的摈弃在外。然而现在,伊利希娅的故事让我对这种取舍标准产生了怀疑。伊利希娅用事实告诉我,即使有如此缺陷,但是在这位女性的身上依然可以焕发我无法预期的伟大情怀。这给我一种相当怪异的感受,好像看到了一个杀人如麻的强盗为了救一个过马路的小朋友陨身不恤。它提醒我,如果按照智性和审美来衡量一位女性,可能犯了一个大错误。因为一位女性可能虚荣浅薄甚至喜欢卖弄风情,但是她可能是维持婚姻关系的强力者,连纳什这种极端自我和自私的人最终都接受了来自她的帮助。这比数学复杂多了。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如果我们要把两条绳子紧密地缠绕起来,这种缠绕的粘度取决于两根绳的表面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大的话,可能缠绕的紧密程度也就越高。可是,这依然没有解释清楚一条看似华而不实的细绳何以系住一条狂暴的粗缆,而且成功经历了时光的检阅。也许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纳什是绝世天才,所以上帝派遣这样的天使下凡来打救他,而天使并不是凡人的肉眼可以区分的。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纳什的精神分裂症?
如果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影片的主角纳什进行变态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该人物作为电影形象的艺术强化成分。影片以纳什的精神分裂症为独特素材,对其忐忑但卓越的一生加以传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该病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分裂。会出现的病症有:思维障碍(其中包括联想障碍、逻辑进程障碍和妄想。)、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和一些其他的异常表现。
通过对纳什的分析,可发现他所患的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病症。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个人认为具体是受思维逻辑障碍影响较大的继发性妄想。纳什会对身周的事物和人有一些奇怪的联想和逻辑推理,他是热情的数理学家,并把自己的这份热情和痴迷注入进了日常生活。对鸽子行为的观察推理,对研友领带的思考以及对男女交往的本质的发觉,等等,无不有数理狂热的渗入。以致无形中形成了思维逻辑障碍,最终导致了妄想。纳什妄想的内容比较固定,并形成了系统。纳什妄想的人物主要是葡萄牙室友、国安局的威廉和室友的小侄女玛希;内容主要围绕国安局秘密事件展开。而所有这些都在纳什让人惊叹的广阔的幻想空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妄想之外影片刻画得最突出的其他症状是感知觉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对这些内在反应和外在表现的刻画可以让影片人物更加生动。影片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这一效果。纳什的`幻想是十分显著和真切的。一般出现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幻觉内容于现实生活是怪异的,兼有听幻觉、视幻觉和触幻觉。听幻觉为真性,声音清晰,主要是下达指令、威胁等,也有对自己有利的好的方面;视幻觉出现时,纳什并不完全是旁观者,大多时候他都参加到了幻觉的场面;触幻觉在影片中比较明显的一处是国安局工作人员给纳什手臂植入芯片时他所感到的触电感和疼痛感。当然这些都存在艺术需要的变动和扭曲。
在影片中,纳什不主动参加活动,经常处于沉思之中;不与周围的人接触,闭门索居,不修边幅,孤僻,脱离现实。同时伴随一些刻板、机械、不具实际意义的动作和姿势,如影片中僵硬地偏头和恐惧、防卫地抱着包等。这些都是纳什意志行为障碍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病症分析,可以推导出纳什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又称妄想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可围绕某一中心思想而逐渐发展,最初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妄想结构可变得松散而不严密,内容也更荒谬和不固定。这跟影片中纳什关于国安局的妄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大致吻合的。一开始纳什很自然地置身于国安局的秘密行动中,井井有条。但在不断地深入中,谋杀、枪战等意外出现了,妄想不再严密,荒谬起来。
至于纳什发病的原因,影片所提供的材料和背景较局限。首先我们无法追究其生物学因素,而这些因素至少多少存在。葡萄牙室友刚出现时,说:“当你身体水份不足,体内的循环会停止……”我敏感地认为,纳什在高度紧张和专注的工作下可能造成了体内代谢异常,幻想出的人物所说的这些话可能是身体对意识的自我提醒。除去生物学因素,就心理-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发病原因与机理而言,目前为止,理论和研究本身尚不确凿,当然还是有共性特征可谈论的。
当纳什第一次跟葡萄牙室友饮酒长谈时,他忆及童年说:“我一年级的老师跟我说,我很聪明,但是心地却不怎么好。但是事实上,我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们也不喜欢我……”从这习影片透露的简短话语我们来挖掘,可以发现纳什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从小有人格异常,容易跟别人(包括家庭成员)形成格格不入或关系失调的状态,由此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并发展成人际冲突,从而很可能成为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之一。人格因素在纳什身上的表现是明显的,直至他研究生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他在人际交往上一直都是单薄紧张的,很糟糕。
心理应激作为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的发生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心理应激会导致大脑功能的失调,从而促使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生活事件(即在生活过程中,对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越高,导致心理应激的可能性越多,进而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就越严重,造成疾病的可能性也越大。影片中从纳什进入研究生院到发表博弈理论,尽管最后他取得了成功,但中间的过程中出现的“生活事件”数不胜数。纳什受到同伴的嘲笑和导师的否定,把友未遂,下棋失败,等等,这些都不断地刺激着这颗孤独微弱但好强的心。强烈深重的心理应激,不断地在沉默和压抑中积聚,直至转化成妄想幻觉爆发出来。
至于社会、经济因素,影片所突出得不够鲜明。
就精神分裂症的其他起因,不少人推崇瑞士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情结”说。荣格认为,当情结作用超出自我的可控范围时,便容易构成独立的分裂人格。本质上,这是一个人被压抑的潜意识进行自我抗争的表现,是人的精神允许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领域,从而扩展人格的一种自我治疗的尝试。我们无法单从影片正面了解纳什的一些情结,但可从反面加以推导和发掘。对纳什幻想出的三位人物的原因加以思索,我们可以泛泛地概括出一些与其相符的个人情结。葡萄牙室友的出现是被压制在内心深处的焦虑、孤独;渴望被认同、鼓励等情感的呼喊,这些情感一直被意识拒绝和忽略,并被迫处于无意识状态。葡萄牙室友正是这些情感的共鸣和发泄。
至于国安局的威廉,他出现在纳什在五角大厦破解出一组高难度军事暗号的当头。那时纳什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这些成功和这一次在五角大楼作出的贡献(那些将军感激和肯定的表现有些冷淡,我个人认为纳什的内心对此是不满意的),激起了纳什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渴望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国家似乎并不乐于满足他。于是他开始了精神状态下的自我实现。这种满足的过程是狂热和惊心动魄的,以至于自己深陷其中,逐渐被这股强大的情结和幻想的力量控制住,病症不断恶化。
小女孩玛希的出现是美好温暖的。可怜的玛希失去了双亲,这种可怜是纳什内心的悲哀和无助的幻化。小女孩可能也是纳什对自己过往已久但一直心有余悸的童年的潜意识的补偿。总之,玛希是纯洁的,无助的,需要人照顾,渴望成长强大。纳什不也是如此嘛!
;Ⅱ 讲述精神分裂症的恐怖电影,香港的
《妄想》(英文:Diary)是一部由彭顺执导的香港电影,由蔡卓妍、余文乐及梁洛施主演。电影由寰宇电影投资2000万港元制作,而大多数室内戏在泰国进行拍摄。-------故事讲述蔡卓妍饰演的梁咏娜与男友亚坤分手後常胡思乱想,有一天,她出外寻找男友之际,遇上与亚坤极为相似,余文乐饰演的伟豪。因咏娜好友梁洛施饰演的亚仪希望她能从胡思乱想以及忧郁中走出来,所以亚仪鼓励她与伟豪发展。虽然 ,两人关系进展得很快,然而,两人开始对对方冷淡起来,伟豪变心了?还是咏娜开始妄想,认为他的心变了? 不论那一种想法,这段恋情都只有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结果…
Ⅲ 求一个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电影的名字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是一部改编自同名传记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内容是关于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传记是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主演Russell Crowe,同时也主演过《角斗士》女主角Jennifer Connelly。但是不是面无表情的靠着男主角肩上,而且在剧中正是因为女主角的不懈努力最后男主角才在数学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即使不是你所描述的电影,我也推荐你看一看!
Ⅳ 有一部恐怖电影,里面讲的是一个外国女的有精神分裂症,分裂出来好几个人格,我记得里面有个女的叫爱丽丝
应该是《病院惊魂》吧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慌乱的少女克莉丝汀奔走在旷野之上,她点燃了附近的农舍,不过最后还是被警察抓去,继而送进了北湾精神病院。由于克莉丝汀极具攻击性,因此她被安排进了特殊病房,在这里她的自由受到限制,能见到的除了冷冰冰的医生护士,便是隔壁的女孩艾米莉、柔伊、艾瑞丝等人。
从女孩们的口中,克莉丝汀得知神秘的斯金格医生似乎一直在女孩们的身上做某项实验,与此同时,仿佛有一个恐怖的恶灵逡巡在精神病院内,时刻准备夺取女孩们的性命。
这里的恶灵就叫爱丽丝,而其他的女孩们都是由主人格爱丽丝分裂出来的
Ⅳ 精神分裂症,用英语翻译
精神分裂症,用英语翻译:
1.schizophrenia
2.schiz
3.slipt mind
4.schizophrenosis
5.schizo
6.katatonia
7.paleophrenia
8.schitz
例句
1.他就碰巧得了精神分裂症? And he just happens to come down with schizophrenia?
2. 这感觉起来像精神分裂症. This must be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schizophrenic.
3.我哪知道。我得了精神分裂症了嘛,对不?What do l know? L'm a schizophrenic, right?
Ⅵ 如何看待约翰·纳什的精神分裂症
如果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约翰纳什进行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该人物作为电影形象的艺术强化成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该病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分裂。
通过对纳什的分析,可发现他所患的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病症。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具体是受思维逻辑障碍影响较大的继发性妄想。纳什会对身周的事物和人有一些奇怪的联想和逻辑推理,他是热情的数理学家,并把自己的这份热情和痴迷注入进了日常生活。
纳什在高度紧张和专注的工作下可能造成了体内代谢异常,幻想出的人物所说的这些话可能是身体对意识的自我提醒。除去生物学因素,就心理-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发病原因与机理而言,目前为止,理论和研究本身尚不确凿,当然还是有共性特征可谈论的。
Ⅶ 有部外国电影讲的是一个科学家有精神分裂症的
《美丽心灵》?
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
Ⅷ 如果一部精神分裂症的电影我看懂了,意味着什么
不代表什么啊,这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人都可以看得懂才这样拍的啊。你想,精神分裂症的电影,编剧,导演,演员都是精神分裂症么?这些都是出自正常人的改编的,自然是人人都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