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电影剧种英文

电影剧种英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13:57:33

㈠ 韩国电视台的剧种等级

韩剧剧种名称
英文) 名称
(韩文) 名称
中文) 相关信息 Drama Mini 미니시리즈 迷你剧 Drama Daily 일일드라마 日日剧 周一至周五播出的剧集Drama Weekly 주말드라마 周末剧 周六、周日播出的剧集Drama Comedy 情景喜剧 Drama Special 특집극 特别企划剧集 月火剧 周一、周二 播出的剧集 水木剧 周三、周四 播出的剧集 金耀剧周五播出的剧集대하드라마 大河剧 指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 韩剧观看等级(该评定由韩国影视协会所决定)观看等级 相关信息 年满 7岁 以上观看(现已废除) 2012年韩国影视协会决定12年7月份之后7禁废除,之后影片、mv最低限度为“所有”,标示有韩语或英文“ALL”,即所有人都可以观看) 年满 12岁 以上观看
,12岁以下由家长陪同观看 注:在韩剧画面里面出现的数字符号,也是同一个意思。 年满 15岁 以上观看,15岁以下由家长陪同观看 注:在韩剧画面里面出现的数字符号,也是同一个意思。 年满 19岁 以上观看,19岁以下由家长陪同观看 注:在韩剧画面里面出现的数字符号,也是同一个意思。 韩剧中经常会看到电视台台标下会有一个数字,即实质为观看年龄限制。
韩剧、电视节目(综艺)、电影、音乐MV开头都会出现一段标有数字的短片(2-4秒),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观看者限制

㈡ 中国五大戏剧剧种是哪些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是: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评剧。

1、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京剧

京剧是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的传统戏剧。京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有谭鑫培、梅兰芳大师等。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

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帮以盐商出名。

黄山歙县的盐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

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

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所容留。

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同光十三绝值得一提的是,歙县大盐商江春,是一位品味极高的戏曲鉴赏家,他酷爱戏曲,家中常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

他把各种名角聚在一起,又让不同声腔同台互补,使异军突起的徽班具有了博采众长的开放格局。“乱弹”乱唱,红火异常。这时最叫彩的是来自安庆的戏曲艺人。

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这样写道: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徽商在商界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他们和戏曲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3、越剧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

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

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

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豫剧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当代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

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据文化部统计,全国国有专业剧团163多个,民营剧团2239多个,从业人员10万多人。

5、评剧

评剧,曾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除京剧外,中国评剧院是全国唯一一个带国字头的地方戏曲剧院。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㈢ 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

越剧 网络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梁祝》剧照越剧——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剧 yuèjù 英文 shaoxing opera[1]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发祥于上海。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
【历史沿革】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以马塘村为主,为越剧起源,因而越剧应有近150年历史)。
至2006年,越剧已经过了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期的实践演出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妻索妻》、《盘夫索夫》、《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 《中国越剧大典》记载的代表性优秀剧目共有375个。[2]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剧卷》。
【流派艺术】
唱腔基础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
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㈣ 话剧是什么剧种演变而来的

话剧的定义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指戏剧艺术

文学部分,亦称戏剧文学。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话剧的由来

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这种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表情来传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话剧在中国的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㈤ 用暴风影音播放电影,剧种为英语,没有字幕,能调成普通话的吗

这和暴风影音没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你的电影文件是否带有普通话配音,在播放屏上点击右键,然后看“音频”选项是否有其他的音频文件,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电影文件只有英语配音,没有普通话配音;如果有可选的普通话配音的话,选中就可以了。

㈥ 豫剧,黄梅戏,越剧,川剧分别是那个省的

  1. 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川剧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2. 简介:

    1.豫剧(英文:Yu Opera)属于传统地方戏剧,因富有河南方言特色故称“豫剧”。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河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诸多国家,如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演出,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 等。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四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2.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3.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3. 唱腔:

    1.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2.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3.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4.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

㈦ DRAMA是什么

drama
近似中文中的“广播剧”一词,以声音(包括各类音效,配乐,角色的台词,歌曲)来演绎剧情的作品。

drama的出色与否除了剧本,配乐等因素外,演员(在日本被称为声优)的表现力是极为重要的,一位著名声优的参与往往是一张drama畅销的重要原因。drama的爱好者也因此被称为恋声癖。

在日本,一部畅销的作品往往会在小说,漫画,动画,游戏,drama这些相关领域推出系列作品已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具体上来说,DRAMA只能说是偏向于广播剧的意思,但又和广播剧有一点不同,
DRAMA的原本的意思是戏,戏曲,脚本.读音是“ドラマ”(多拉马).
是把小说,漫画由声优以语言的方法演绎出来的剧作.
大家把通常在听的“DRAMACD”叫做“广播剧”,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的关系,一般只有声音的故事就直接理解为了广播剧。但实际上我认为这种理解并不是很正确.
日语中“ドラマ”是由英文“DRAMA”改变而来,但意思上有少许不同。
但日文中的“ドラマ”除这些意思之外,还有着一层“表演”的意思。
在实际运用中也指代“电视剧”“电影”。而我们所听的DRAMACD可以理解为“电视剧CD”“电影CD” 或是“戏剧CD”“故事CD”。也就是根据某个作品演译而成的CD。就象有的日本网站,里面DRAMACD一栏就是放电视剧的..
和广播剧不一样,广播即是通过 广播中心或是电台广为播放的意思,而广播剧的正确日文是“ラジオドラマ”。最明显的还是DRAMACD通常只是出售,而不会进行电台广播.
在看CD介绍的时候我们也都会看到,如果是“DRAMACD”会注明是“ドラマCD”。而广播剧的CD化作品也都会写明“某某当红广播剧终于CD化了”这样句子。
所以说,DRAMACD从严格意思上来讲不能算是某一个剧种,而是一种商品.这和广播剧这一种形式根本就是两回事.DRAMACD指的就是CD化了的故事,故事CD.

DRAMA一般是根据漫画改编而成的广播剧,也叫DRAMA CD或者ドラマCD.它是用声优们的配音加上音乐和各种音效来体现原著的内容,也是声优们的主要工作之一;DRAMA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声优们演技的表现方式,因为没有动画只有声音,所以声优们要把漫画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就需要更高的表演技巧.对于恋声的人来说,听DRAMA可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恋声迷们不仅可以通过DRAMA更加接近和了解自己所喜欢的声优,也可以从中提高自己的日语听力哦。

阅读全文

与电影剧种英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孩子的四大电影 浏览:471
放映哪些电影英语翻译 浏览:299
起跑线电影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浏览:149
法国言情伦理电影 浏览:897
电影亲吻图片 浏览:377
很多老电影配音都是台湾人 浏览:569
韩国纯真年代电影图片 浏览:153
韩国一部写妓女的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126
王宝强演员工的电影是 浏览:692
周星驰新电影新浪发布会 浏览:24
飞屋环游记电影中文版观看 浏览:413
和女朋友去电影院干 浏览:83
结局很惊人的电影 浏览:696
电影放逐里主角拿的包 浏览:720
绝世天劫电影图片 浏览:430
音乐电影猫的读后感800字 浏览:186
大地电影院3月7放映表 浏览:587
活着电影葛优电影解说完整 浏览:488
热爱祖国的电影观后感 浏览:925
丈量世界电影演员表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