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外大片 > 从法国电影看法国文化论文

从法国电影看法国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9 18:23:29

『壹』 有关法国电影文化的法语论文内容写些什么

法国电影文化的法语论文内容
多少字了
具体分析完整,

『贰』 影视欣赏论文

片名:虎口脱险
又名: Grande vadrouille, La
导演: 盖拉德 欧利 (Gérard Oury)
主演: 路易德菲奈斯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英国
上映年度: 1966

充满喜剧色彩的影片,笑着看完,这种笑不是爆笑,和单纯的搞笑是不同的。情节安排的会让人在回味的时候,觉得那种喜剧是自然和不由自主的。自然的东西总是在吸引着我,和让我不断的回味。法国电影的特色也在于此,他们的快乐是不夸张的,看完后由心的快乐起来。最近看的《法国间谍》《你丫闭嘴》都可见这种喜剧效果。角色之间的一些小把戏,就顿时带来欢乐和笑声。喜欢这样的喜剧类型,和纯粹的搞笑剧是不同的,完整的情节里加上自然的喜剧,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喜剧。笑过之后还有些东西留下,可以用来体会。第一个撞上英国兵的是动物园管理员,见到从天而降掉进水池里的英国兵,没有慌张而是热心的帮助他逃跑。第二个热心人就是正在工作的油漆匠,因为将油漆泼到了德国军官身上而闯祸,不得不和英国兵一起逃走。后来闯进了女木偶戏演员的家中,这个可爱的法国女人默契的同油漆工一起片走了德国人。第三个则是乐队指挥家,在自己的休息室里看到了降落伞和英国兵,同样的帮助他但也卷入德国兵的追捕中。在这些英国军逃离德国封锁区的途中,得到了所有法国人的热心帮助,油漆工,指挥家,女演员,酒店老板娘,修女。从片中不断的看到法国人的热情和善良,有时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帮助素不相识的人,不由的佩服起来。笑话也是一个看点,当然要亲自去看才能发现很多的幽默。指挥家是个太有职业病的人,什么事情都不会自己动手而就会指挥别人,遇到事情会抱怨个没完。油漆工恰恰相反,可以容忍指挥家的很多抱怨,处处牵就,这也给他们的友谊加分。在逃跑途中,经过一堵墙时,指挥家顺势骑在了油漆工的脖子上,这个经典的镜头也被印在了海报上,一对很可爱的人。英国兵和这两个法国人坐在修女的汽车里,把车里的南瓜当做武器砸向后面的德国追兵,油漆工差点把指挥家的脑袋当做南瓜扔出去。他们的汽车把路上正在划白线的工人挤到了路边,而后面追来的德国兵正是看着这白线骑车的,结果就不幸的沿着划歪的白线冲出了公路。酒店里,2个法国人住在6号房间,2个德国兵住在9号房间,9号房的门号在关门的时候变成了6号。这4个人就在黑暗中进错了房间,来了一个重新组合1法+1德,直到早上老板娘来叫2个法国人起床的时候才发现了真相,他们小心翼翼的偷偷溜出了各自的房间……这些幽默都很巧妙,和片中略有的紧张和悬念配合的恰当好处,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哗众的笑话,很好的保持了影片风格和主题。油漆工和女演员的感情的小插曲也体现着法国式的浪漫,简单直接的倾心。最后结局时的两架滑翔机充分的体现了一种大胆的想象力,他们的兴奋和刺激体验也随之传来,带来高空中飞翔的想象,迎面来的风都是喜悦的。

『叁』 以法国电影《蝴蝶》和中国《暖春》为例谈谈中西文化差异

两部都是好影片,也都是以一个老头一小女孩儿为主角。但观后给人的感觉却迥异。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们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轻松诙谐地讲述了哲理,却不压抑。
《暖春》的确是感人肺腑,也让观众看到了真情,但却煽情的压抑,非要让人流泪不可。

看法国电影(很著名的《红蓝白》三部曲),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通俗的讲,看完法国电影,能让人所联想的事情多一点。《蝴蝶》这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暖春》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通片采用温馨、细腻和朴实的创作手法,使影片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突显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看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所谓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这个道理。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

『肆』 对法国电影的印象看完的感想

就我所看到的一些法国电影来说,其中所蕴含的法式幽默是别的国家所学不来的 我个人感觉 大体来讲 法国电影它浪漫 大胆 画面富有浪漫气息。。。说一下我喜欢的电影
《碧海蓝天》这部我看哭了,若要用具体的语言形容,很难概括,因为它太特别
《la vie en rose》因为喜欢Edith Piaf,所以喜欢上这部电影,很真实,很震撼
《两小无猜》 荡气回肠的爱情,理所当然的悲剧。。
《暴力街区》 法国有名的动作片还真的不是很多,但这部算很high的了
《你丫闭嘴》法国人太能搞逗了。。。笑翻了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电影,很温暖很感人很有教育意义
《只要在一起》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法国影片,普通百姓之间的完美爱情,奥黛丽·塔图演绎的堪称精致,其主演的《天使爱美丽》更是完美,浪漫、温馨。她的纯真而善良的微笑是本片最美的画面
周围的人有喜欢《戏梦巴黎》和《云上的日子》以及类似这种片子的。说实话,太露骨了,法国人在这方面太大胆了,而这种片子实在很高产,能真正看出其中真正艺术的能有几人?在下不很喜欢,不大能理解其“精髓”
时间有限及个人见解。。写的不是很全面

『伍』 急!!!!《我眼中的法国文化》200~500字

法国文化包罗万象。作为一个中国人,能轻而易举接触到最多的法国文化,就是法国电影了。我喜欢法国电影。

喜欢法国电影,因为有文化上的认同感。法国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是欧亚大陆东部最大的内陆国家,而法国是欧亚大陆西部最大的内陆国家;中国有渊源流长的文化传统,而法国是欧洲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中国人天性自由散漫爱好和平,法国人也同样以浪漫和洒脱著称于世;二战时期中国和法国都同样受到法西斯的侵略,二战后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法国是西方社会中最具有社会主义思潮的国家。所有这些都表明中法两国在民族习性和文化上最容易产生认同和共鸣。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兰西民族是一个美和实用结合的民族”,法国文化具有突出的唯美色彩。对法国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不仅是因为有浪漫之都的巴黎,更因为有底蕴深厚的法国文化,作为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法国电影深深地打上了注重艺术、强调唯美的烙印,法国电影是世界艺术电影的集大成者,以其艺术、唯美、精致的风格,在世界电影之林独树一帜,法国电影如一杯研磨精致的咖啡,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咀嚼,错失一点,你就会不知身在何处,难以领略其中之妙。

法国电影往往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内心的表达,法国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类的,另类的电影大师,另类的电影作品。在观看《游戏规则》时深刻体验法国式的生活状态;在《虎口脱险》中领略法国式的幽默诙谐;在《巴黎野玫瑰》中品尝法国情调的疯狂爱情;在《碧海情》中感受人与自然的浑然天成。法国电影的艺术性体现了电影独特的美感,美得纯真,美得舒畅,美得深情。

『陆』 有谁知道有关法国历史与文化的论文呀

法国-历史文化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28日通过新 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政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7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有权举行公民投票。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任期5年,通过普选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5年7月31日,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这项法案使总统有权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来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法国总统在政府或参议院、国民议会的建议下,可 将所有事关公共权力组织、法国经济或社会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决。总统府——爱丽舍宫,总理府——马提翁宫,国民议会——波旁宫。自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历届政府基本沿袭戴高乐制定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民族独立。1964年1月27日,法国同中国建交。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95年5月当选,2002年5月连选连任。
经济:经济发达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主要发起国和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位于美、日、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法国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法国商业较为发达,创收最多的是食品销售,在种类繁多的商店中,超级市场和连锁店最具活力,几乎占全部商业活动的一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61%。
90年代初以来,先后执政的左右翼政府为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并向马约标准看齐,均实行以削减赤字为根本的紧缩政策,同时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外贸、恢复国际收支平衡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经济低速运转,并使失业问题日趋严重。1993年法经济陷入衰退, 1994年经济开始复苏。
法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第四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法国对外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进口大于出口,造成贸易逆差。另一是非产品化的技术出口增长较快,纯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法国税收高于美、日等国,其中主要来自增值税,其它还有所得税、公司税、社会福利税等。
著名公司 埃尔夫阿奎坦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石油、化工、医药等;雷诺汽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轿车、货车、大型商业用车等;法国电力公司,经营范围为发电、输电、配电等;家乐福集团,经营范围是超级市场。
文化: 17世纪开始,法国的古典文学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相继出现了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福楼拜、小仲马、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文学巨匠。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已被翻译成世界文学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近现代,法国的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颇有创新,不但出现了罗丹这样的雕塑艺术大师,也出现了像莫奈和马蒂斯等印象派、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从17世纪开始,法国在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早已有目共睹。有关实用美术、建筑、时装设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也早已凭借其“法国制造”的商业硕果而闻名海外。法国人喜爱体育运动,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足球、网球、橄榄球、地滚球、帆船、游泳、滑雪、和自行车环形赛等。比较有名的大学有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戛纳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每年5月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为期两周左右。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

我自己找的到!你呢???太懒拉!

『柒』 你对法国电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数··

30年代 1超现实主义电影 在电影诞生的二十余年后,伴随着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卡努杜为电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战带来的各国电影市场相对隔绝,“先锋”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电影领域,做为一种媒介,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对梅里爱以叙事为基础的视觉幻像)被统一到了人传递自身的渠道之内,这期间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做为培育出印象派电影的法国来说,顺势发展出超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值得意外。 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尔和法国的让·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尔借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便利降临巴黎,在那里首先结识了一批绘画的朋友并尝试着指导戏剧,经过三年超现实主义气氛的浸润,他和达利以类似凯鲁亚克后来“自动写作”的方式创作《一条安达鲁狗》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并且这种倾向贯穿布努艾尔一生的创作,使他的多数作品都可以做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探讨的范例。 总的来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学说,并且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相同,皆是文学、美术领域的先锋艺术运动的扩散与综合。 2诗意现实主义 在三十年代的传统剧情片创作中,诗意现实主义是股最重要的倾向,这个名称并不准确,以当时惨淡的国家经济为背景,这些电影中弥漫着困顿伤感的声调,讲述的都为找不到希望的悲观故事。 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让·雷诺阿以及马赛尔·卡内。演员让·加宾主演了几部最重要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卡内的《雾码头》在诗意现实主义贯常的封闭之中融入了飘忽的气氛,用蒙蒙雾气给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剧式传统电影带来了神秘的清新气息。 40年代 1刚硬 雅克·贝克、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虽然主旨与趣味向去甚远:贝克的犯罪题材电影、布列松带有宗教禁欲感的极简主义作品、塔蒂冷漠讽刺现代生活的喜剧,但表现手法上,都遵从克制的原则,减少了主观音效的使用,镜头与人物的距离更灵活,对话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点构成了四十年代法国电影的主要风貌,仅从电影业内部的影响探讨,这是以雷诺阿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电影衰落后必然的颠覆(过渡的过程在贝克身上尤其明显),虽然诗意现实主义的悲观调门被多少保存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愿意认为冷酷和失败才是世界的真相。 2独立公司 在谈论“新浪潮”时,梅尔维尔一直是无法越过的一环,这取决于梅尔维尔的制片公司对后来的特吕弗们深远的影响。1949年,梅尔维尔自筹资金拍摄了《大海的沉默》,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上映后取得成功,为他自己的制片公司持续运作创造了条件,成为“新浪潮”诸将津津乐道的摆脱大制片厂取得经济艺术双重独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对白不多,情节靠画外音推动,从风格上来说是标准的法国四十年代作品,梅尔维尔在后来的创作中将刚硬冷峻的风格一直维持了下去。 3类型片 法国的好莱坞式类型片正式成型于四十年代,乔治-亨利·克鲁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鲁佐出道于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达到个人事业的高峰。擅长拍摄压抑而具讽刺性的恶棍人物惊险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称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国电影业新导演大量涌现的潮流。新浪潮产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独立制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赞电影理论的崛起;三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分别从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新浪潮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年轻导演摆脱制片厂体系,绞尽脑汁筹集影片拍摄资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开来,无论遗产、房产、朋友间的集资以及国家或企业资助,都成为谱写银幕诗篇的弹药。当然,个人所能够负担拍摄成本仍是以设备的成本普及为前提,此后的几十年,由于技术发展,资本独立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大型电影制造企业影响力不断下降,最终将走向消亡与转型(日本的情况尤其突出)。 一般意义上的新浪潮导演,以五十年代《电影手册》的几位撰稿人为主,雷乃、瓦尔达等左岸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左岸派”,左岸派与新浪潮互相交错之处甚多,无法划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体偏右,但戈达尔无疑是个异类,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数时候态度柔和甚至暧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尔达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跟新浪潮的距离更短,相对左岸派依附文学的形势探索,戈达尔不过更偏重音乐以及美术而已。故此我们很多时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为一谈,在这一语境下,“新浪潮”的含义趋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上命名电影盛世的惯例,比如后来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纪录片与半纪录片 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纪录片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除开新闻作用为主的战争纪录片,制作者更在意自身视角的表达。拉摩里斯和让·鲁什是这一期间重要的导演(还应算上一般归为左岸派的克立斯·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来自以儿童为主人公、赋予动物或非生命体人格的半剧情半纪录电影,和后来基亚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这些篇幅不长的杰作画面充满诗意;鲁什五十年代末开始在非洲拍摄用人类学目的介入的纪录片,摄影基本为手提轻便机,时常有鲁什与主人公讨论以及解说的画外音,和今天的《动物世界》栏目非常类似,和鲁什联系紧密的一个概念的是“真实电影”,真实电影与同时期出现的直接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者会刻意引导、调动被记录者的情绪,介入并影响观点的发展,大部分时候,真实与直接的区别被归入欧洲和北美的地域划分,然而就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真实电影数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园之风 在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业中,以乡村为故事背景的优秀影片集中出现。让-保罗·拉帕诺和克劳德·贝里是突出的两个代表,拉帕诺借助稍强却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树丛之类典型象征物上烘托怀旧的浪漫情调,贝里的视线则要悲观一些,使用乡村风光营造反差的美感。候麦则在第一部长片之后便将主要阵地转向精挑细选的田园舞台,做为一位大力探讨男女情感关系的导演,纯粹的背景无疑能为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辈导演,比如布列松,这一时期也来到了乡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潮席卷全球,法国政治电影无论质量数量都无法与她的欧洲近邻意大利相提并论。这期间法国最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腊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摄影相对通俗而剪辑凌乱的风格讲述政治阴谋、当局迫害。发展到七十年代,法国政治电影水准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类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当时法国电影独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种族问题的《无辜的强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层面多线叙事;戈达尔在因为车祸暂时离开故事片拍摄与1968年之间先后组建了“维尔托夫小组”和“声音影像”两个拍摄小组,用抽象但又强烈的语气阐述政治问题的关节所在,形式更灵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国于七十年代开放了电影拍摄的尺度,直接导致情色电影大批涌现。贾斯特·杰克金凭借虚妄封闭感中充溢幻想气质的作品在这一潮流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运用达到泛滥的地步,但也确实人为制造出了甜蜜的触感。而另外一些导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触争议的巴贝特·施罗德,更借助开放的机会推出了虐恋题材的作品来达成先前受禁止的计划。总的来说,法国导演对于裸露的兴趣止于维持人物关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导演中,有几位和新浪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耳濡目染新浪潮诸将的创作,是新浪潮着力不一的学生。克劳德·米勒曾经担任特吕弗的副导演,某些时候被视为特吕弗的继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们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温柔的点醒对游戏规则的蒙昧认知。六十年代进入《电影手册》的安德列·泰西内则用优雅的笔触描绘年轻人蜕变的过程。这一批导演的心态跟手法普遍比较柔和。

『捌』 关于“法国电影”的论文

你可以来这个论坛看看
http://www.suneuro.org/bbs
阳光法国

介绍了很多的法国电影

下面是一篇贴子的节选
[法国电影综述]. 法国情色电影

如果为了某一种需要,美国电影是可以跳过去看的,如果你去一趟厕所回来,情节发展也不会
出乎你的意料,但是法国电影不行,法国电影你要耐心地看,漏掉其中一段对话,就不知道它妙在
何处,特别是那种表现人的状态的片子。
法国电影有一点点色情但绝不三级,全部脱光但看上去很美很纯净;一点也不讲游戏规则却没
有看得睡着的;有时可以表现为很另类,另类是为了能更主流,有时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一种口
味或品位,这也是需要的;法国电影出大师但是跟奥斯卡好像无关,它们出产看上去很舒服的美女,
给我们贫乏的生活加一点点刺激——这就是法国电影给我的一点零碎印象。
不过早先的法国片跟美国的好莱坞好像也无甚区别,比如那时我们看得最多的好像是《佐罗》,
也是系列片,佐罗跟美女也总有一腿,好像就是法国版的007.我有时想人家的民间侠客能搞得这么
英俊好看,而我们的民间人物,算上徐文长济公阿凡提,总是差强人意。但是唐伯虎在香港电影中
总算潇洒了一回,也会动手开打了。看佐罗的电影,那当然是阿兰·德隆的天下,此君四五十岁时
比二十多岁时要有味道,但据说在法国终究不是超一流的,跟大鼻子的德帕迪约比,总还逊色一筹。
看样子美男子不等于就是演技派。八十年代,阿兰·德隆与新婚妻子其儿子的照片充斥娱乐杂志,
就像九十年代末,道格拉斯与妻子泽塔·琼斯的照片大行其道一样。阿兰·德隆的大儿子酷似父亲,
也承父业演电影,但名气如何不知道。凡是英俊的演员,最后总是走偶像派的多,在法国,英俊肯
定不是一重要的砝码。倒是大鼻子好像更深欢迎,像贝尔蒙多也是大鼻子。

希望可以帮到你

『玖』 从物质基础上分析法国诗意电影产生的原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0

『拾』 想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的论文,但是不知道写哪方面比较好,写法国电影怎么样呢

个人喜欢法国电影的那种人文情怀,觉得如果要写法国电影的话必须要看过很多法国电影,才能提炼出总的特征或精神要义。恩,关于世界文化,那就必须结合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来写了,民主?自由?人道主义?全球化?还是和谐?就看你怎么选择啦,找一个小的切入点譬如一部电影,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从法国电影看法国文化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甄子丹黑色城市电影完整版 浏览:478
榆次电影院军人可以免费吗 浏览:747
金刚川电影用英文怎么写 浏览:372
春节电影票房超80亿 浏览:657
直播平台怎么买电影票 浏览:149
鹦鹉螺号电影船长弹的音乐 浏览:320
台湾古装神话电影 浏览:261
国产爱情冒险电影 浏览:98
我是马布里电影票房 浏览:329
法国电影恶魔女主 浏览:688
电影搜索结局解析 浏览:57
演员林祖辉电影黑猫裸体 浏览:90
冒险之旅电影的英文 浏览:57
演员启蒙电影 浏览:44
蛮王电影完整版 浏览:744
免费岛国电影院网站 浏览:704
朱延平的所有电影大全 浏览:725
二人英文电影配音片段一分钟 浏览:651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招聘 浏览:406
thefatrat音乐电影 浏览:104